运动保健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运动保健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运动保健

食用菌运动保健功能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针对大部分食用菌的保健及药用价值尚未被完全开发的现状,通过从食用菌的保健价值角度出发,分析食用菌饮食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促进食用菌在运动健康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食用菌;运动员;保健;药用价值

食用菌作为一种天然绿色食品,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但所含热量较少,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在市场上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因此,国内外的食用菌栽培规模及产量均稳步增长,并逐渐发展形成专业的食用菌栽培原理及实践标准。目前,对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保健价值已有不少研究已开发的食用菌产品多样,满足人们食用及药用需求,而针对食用菌饮食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分析食用菌保健及药用价值,为其合理饮食搭配策略提供参考。

1食用菌的运动保健及药用价值

1.1食用菌的保健价值

食用菌的保健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预防肥胖;由于食用菌中含糖分较少,且大多均属不易使运动员发胖的多糖。因此,通过食用菌饮食可有效帮助运动员降低糖分摄入。同时,食用菌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可以阻止运动员体内脂肪的形成,达到预防肥胖的作用[1]。第二,预防代谢性疾病;食用菌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不仅可以帮助运动员预防营养物质的缺乏,还可增强运动员免疫力,尤其可以预防代谢性疾病的出现[2]。第三,预防糖尿病;食用菌中只含有少量葡萄糖,即使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食用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选择。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新陈代谢失调,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尚无法彻底根治,而食用菌中具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以帮助运动员调整膳食结构,使营养摄入保持均衡,提高免疫力,在预防及糖尿病保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第四,降“三高”。可以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食用菌中钠离子含量较少,如香菇(Lentinuse-dodes)、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等都含有较多的矿物质以及大量有益成分,均具有较好的稳定血压作用在“三高”患者的饮食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前有学者以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为例,对其在运动保健领域的应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4],在食用羊肚菌提取物后,运动员接受大强度耐力训练的时间明显延长,同时运动员机体的抗自由基能力、有氧代谢能力均有所提高,可有效降低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并防止细胞中的LDH外漏。

1.2食用菌的药用价值

阅读全文

谈中职体育课程融入传统保健教育

摘要:中职卫校体育课程融入传统保健教育,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在卫生类职业学校体育课中开设民族传统保健项目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对于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职卫生学校应充分认识到传统保健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体育教师传统保健教育能力,重视传统保健教育理论知识教学,编写科学实用的传统保健教育校本教材,加强对传统保健教育的科学研究,促进传统体育健康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卫校;体育课程;融入;传统保健教育;身心健康

一、前言

教育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保健教育是实施优秀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传统保健教育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继承和弘扬优秀体育文化,开展传统保健教育是体育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优秀体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保健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保健教育可以使学生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中职卫生学校应关注传统健康运动,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本质和价值。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体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学生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和学业压力,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有更强的竞争力,除了需要专业的技术外,还需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书记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201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积极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包括太极拳和保健气功等保持健康方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针对太极拳及健康气功等传统民族和民俗体育运动,提出要加强宣传和应用的要求。中职卫校的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应学习传统健康保健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中职卫校的体育教师应努力学习中国传统健康保健知识,了解传统健康保健体育运动,以开展更多以传统保健为主的体育活动。为落实传统保健教育,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带领学生积极锻炼,增强学生体质,以满足时展的需要。传统保健运动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珍宝之一,具有提高道德品质、增强身体素质、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面对学生体力下降、心理素质不强等问题,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将传统保健运动融入中职卫生学校的体育教学,以实现学生体育动机的最大化,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体育课程需要创新,传统健康体育运动应该继承和发展。传统健康体育运动富有文化色彩,具有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的特点,是体育运动发展的结果。传统健康体育运动融入现代体育教学,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在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融入传统健康体育运动,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

二、传统保健教育的价值

我国的传统保健教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以前,经过悠久的历史沉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传统保健教育的目的是关注生命,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协调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让人们获得身体和精神上的愉悦。传统保健教育主张训练人的行动姿态,运用人体内在潜力取得一种标准化的养生效果,达到激发身体潜能、延长生命的目的。具体而言,传统保健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减少中职卫生学校体育投资。传统保健体育受物理环境、设备、空间等因素的制约较少,可以节省很多资金。第二,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中职卫生学校个别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差,缺乏体育运动使部分学生进入亚健康状态。传统的健康运动内容丰富,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第三,能为残疾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健身平台,帮助残疾学生树立自信,积极参与群体活动。

三、传统保健教育在中职卫生学校普及的重要性

阅读全文

体育保健教学改革实践

 

1教材现状分析   1.1体育保健学课程分析   体育保健学课程的教学在很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学习运动医学知识的基础,同时又是对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从性质上讲,它既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很多院校中所采用的教材大多是由首都体育学院姚鸿恩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蓝本进行讲授的。该教材结构比较严谨、内容较为翔实,知识比较丰富,是可以充当教科书来使用的。但该教材较多的注重于教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任课教师不能有效地传授相关的体育保健、康复运动处方、康复评价等理论知识。另外,现有的体育保健学教材也使任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难以把握教学中的重点[3]。   1.2体育保健学教材整体编排结构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体育保健学》的结构主要包含了健康、运动环境、运动营养、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体格检查、运动性疲劳、医务监督、运动性伤病及其体育疗法等相关内容,从整体结构上来看分析,其内容主要由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创伤和医疗体育等构成,其教材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比如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健康状况和不同运动训练水平的解剖生理特点,二是有关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竞赛的医务监督工作及其运动性伤病的防治、急救与鉴别、诊断、处理等为主要内容[4]。从其结构和相关内容来看,在对相关知识的安排时,有关运动能力的测试与评定、有关体育锻炼的医疗保健和运动免疫促进保健等相关内容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另外,对于保健按摩相关知识的组织方面的内容阐述相对较少,且论述相对较为狭隘。   2实用体育保健学教材结构体系分析   2.1体育保健学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科学实用的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教师能够根据科学实用性的体育保健学教材的提纲,实施有效地传授相关的体育保健、康复运动处方、康复评价等理论知识。《实用体育保健学》教材的改革对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与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应当主动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快和加大自身的改革步伐。   2.2实用体育保健学教材编排结构分析   实用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安排主要涉及了体育保健学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简史的介绍、体质健康与保健、运动营养与保健、运动能力测试与评定、运动性疲劳、体育训练和/或锻炼的医疗保健、运动性疾病、运动性损伤、医疗体育、运动免疫与保健、保健按摩、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运动环境与保健和养生保健等相关内容。内容的安排上在体质健康与保健知识的介绍方面主要包括了体质健康观的形成、运动对体质健康的影响、运动与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国民体质监测及其评价标准、体质健身指导等内容。与前人编写的教材相比主要体现出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增加了国民体质监测及评价和健身指导等的内容。   运动营养与保健的内容安排增加了了营养膳食、运动补剂和营养与体重的评定等相关内容,而且在编著过程中也突破了原有教材的就知识而论知识的“牢笼”。运动能力的测试和评定内容主要涵盖了运动医务监督的理论、体格检查的方法、内容、形式、检查中的注意问题、几种问题的医学分析,另外主要介绍运动员的体格检查、心肺功能及机能评定的方法与指标,并结合不同的运动项目来分析运动员体格检查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等。体育训练和体育锻炼的医疗保健的那日哦那个借鉴了《实用运动医学》的相关知识,增加运动心脏学的相关内容。医疗体育也称为运动疗法,在对该部分内容的编排时,更加注重在原有教材中将医疗体育的理论基础、方法手段与慢性伤病的介绍基础上,增加了其各基础学科的理论依据,为其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就其功能评定、常用设备及方法和分科进行的医疗体育进行分析阐述。在对保健按摩内容的组织上,更加强调了按摩的应用与实践,以及相关常见运动性疾病的按摩康复。另外,对实用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安排上,更加考虑了我国养生学的发展,所以内容的安排包括中国养生学的理论与知识、特点及中国传统养生的方法、现代养生理论、骨病防治及康复、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等,为今后科学的保健与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基础。且对内容的篇章安排中注重了对学习目标的明确,更加注重通过篇章内容的概述,为学生和任课教师在学习新内容之前,首先对所教授内容提前有所了解。   2.3实用体育保健学教材编排特点分析   实用体育保健学教材编排上以篇章为主线,贯穿了整个教材的始末。在内容的组织上选择了实用和前言的教学内容,较全面地介绍了体育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并突出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实践。   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删除了一些相对较为浅显和其他学科基本知识的阐述内容,增加了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编教材在注重利用实用性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能够为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根据科学实用性的教材提纲,实施有效地传授相关的体育保健、康复运动处方、康复评价等理论知识。   2.4实用体育保健学内容设计实用性分析   新的课程教材将最新的课程理论引入教材的编制当中,在教材编制的目标模式的基础上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取代以原先的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使体育保健课程目标、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评价等更加科学、实用和具有针对性,同时教材的编写也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课程管理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鼓励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更加注重教育理念的转变,使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科学衔接。 #p#分页标题#e#   3小结   科学实用的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教师能够根据科学实用性的体育保健学教材的提纲,实施有效地传授相关的体育保健、康复运动处方、康复评价等理论知识。

阅读全文

高校体育保健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分析高校体育保健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的特点,并基于云数据提出高校体育保健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及训练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云数据;高校体育保健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训练

作为我国高校体育开放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保健实验室的开放管理系统随着体育开放管理系统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体育保健室课程非常注重技巧性,并且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强的互动能力,这样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体育学习。从我国高校现有的高校体育保健实验室情况来看,已经开始进行了云数据管理的推动以及应用,并且结合多媒体以及体育软件的实施,通过体育场景模拟的方式呈现出体育保健的条件,从而更好地管理体育保健开放系统,推动基于“云数据”的高校体育保健实验室的发展。

1高校体育保健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和训练的特点

1.1专业性

高校体育保健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对于学生的体育训练要求很高,如果在高校体育保健实验室中遇到了一些软件的问题,那么系统就不能够对动作进行准确的呈现,从而会导致学生体育保健训练不能够正常进行。高校体育保健实验室中的球类体育运动,比如篮球这种需要用手部进行控球运动的,需要以手部为核心进行整体运动的协调,如果能够尽可能熟悉高校体育保健实验室的各种规则,在线下的实际练习中,可以更好地与队友进行配合,才能打出一场高质量的体育比赛。

1.2规范性

阅读全文

传统体育保健引入高校体育教育分析

体育保健学是医疗保健与体育运动相交汇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掌握体育保健学知识能让人们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用医学的知识指导体育活动,使体育运动更好地促进身心发展,避免在运动中造成肌体的损伤。体育保健学的内容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需要了解的基础内容之一,相关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学习掌握体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巧,以此为理论指导,合理安排体育训练,相关教师也需要以此作为运动教学的科学依据。在1997年之前,运动保健学没有权威专业的教材,在此形势下,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首都体育学院编写《体育保健学》一书,由姚鸿恩主编的《体育保健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6月)终于问世,填补了体育教学理论的空白,本书的重点是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创伤,并对这三块内容进行理论的剖析与深入的挖掘,结合这三大核心内容,本文初拟出此书的三大特点:

一、重视环境对人体健康及运动的影响

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及其中的影响因素,与人类的生存活动紧密相连。书中的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体育卫生,强调的也是环境对于体育运动的一些影响,第一部分的开端,书中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冷环境、热环境以及高原环境对人类健康与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指出了在各种环境下运动所需注意的事项。例如在高原环境中,由于海拔升高空气含氧量的变化,一些高原运动的爱好者需先进行身体检查,看看身体是否适宜进行高原运动,并在进行高原运动前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定的锻炼,达到更好适应高原环境的目的。在宏观地对三大环境进行讲述之后,书中针对具体的微观运动场所的环境也做了具体的说明,包含体育馆、田径场、球场、游泳池、冰场与轮滑场等专门的运动场所。在对实体的环境做了阐述之后,作者用更大的篇幅讲述了医学的卫生环境,从传染病的预防入手,讲述了个人生理卫生、精神卫生与运动训练的卫生,再将人群划分为五类,分别介绍运动队、儿童少年、女子、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适宜的运动环境与体育锻炼的特点。

二、强调体格检查对运动选择的作用

定期的体格检查是运动保健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检查的结果分析,我们才能够判断锻炼者是否适合参与运动训练,锻炼者适合哪一类型的训练,训练安排者也好根据锻炼者不同的身体素质,为其安排适宜的运动计划,定期规律的体格检查也能及早发现运动者存在的一些问题,使疾病得到及时的控制与治疗。体格的检查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病史和生活史,我们也称为一般史,要了解健康情况以及是否患过重大疾病,女性还需了解月经情况;二是运动史与伤病史,要了解日常运动情况,以及是否有运动受伤的病史;三是体姿检查,包括直立位姿势、脊柱形状、胸阔形状、腿形、足弓等系列的检查;四是体格测量,包含身高、体重、坐高、四肢长、肩臂长、四肢维度、胸围与呼吸差、肩宽与盆骨宽等;五是心血管检查,包含心脏形态、心率、脉率、动脉血压、心率失常、心脏杂音等检查;六是心肺功能负荷检查,包含心血管机能试验、呼吸系统机能试验、最大吸氧量等;七是植物神经和运动神经机能检查等。

三、通过对运动创伤的研究改进训练方法

运动创伤顾名思义就是运动过程中造成的肌体损伤,分析运动创伤产生的原因,掌握运动创伤发生的规律,很大程度能够预防运动创伤的再次发生,并能够有针对的进行治疗,及时调整运动的计划与方法,提高运动效率,使运动达到促进健康的效果。在这一部分,书中首先将运动创伤按照五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划分出各种类别,读者可以通过分类对运动创伤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其次,书中针对不同的运动,阐述了不同类型的运动容易损伤的部位,并结合人体肌肉分布图标出易受损伤的部位,表述得非常直观易懂;再此,书中分析了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给出了一系列的预防建议,从而减少日常运动和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对于运动损伤发生后的诊断、急救与治疗,书中都做了具体的阐述,结合图片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解。此书阐述详尽,用语质朴,结合图片将运动保健学的知识表述得简单易懂,十分适合相关专业人才阅读学习,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教师选用作为教学用书,读者也需辩证地看待书中的内容,与时俱进地分析书中的观点,使研究成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阅读全文

儿童生长发育护理系统管理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实施保健护理系统管理方法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12月及2015年9—12月在本院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7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6例。常规组实行一般管理,干预组实施早期保健护理。观察两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常规组男童身高、女童身高、男童头围、女童头围、男童体重及女童体重分别为(76.01±1.49)、(75.51±1.48)、(45.71±0.89)、(45.01±0.81)cm、(9.81±0.55)、(9.02±0.36)kg,均低于干预组的(77.03±1.51)、(76.49±1.25)、(46.77±1.13)、(45.58±1.42)cm、(10.15±0.67)、(9.61±0.43)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幼儿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交流、环境适应性及个人交往评分分别为(71.81±1.32)、(72.18±1.31)、(80.03±1.51)、(76.12±2.02)、(80.81±2.10)分,均低于干预组的(90.90±3.41)、(93.90±3.35)、(94.81±2.92)、(90.63±4.34)、(93.71±4.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幼儿提供早期全面保健护理,通过对不同阶段儿童进行智力及增加辅助运动训练,同时注意按照月龄调整饮食结构,及时添加辅食,为幼儿提供充足营养及培养幼儿对颜色、图案的辨识度,多与同龄儿童交流,可有效提高幼儿发育商评分。

关键词:

保健护理;生长;发育;影响

生长指人体各大器官、系统及身体形态发生改变;发育指人体组织、细胞及器官功能上日趋成熟[1]。两者之间联系密切,生长为发育提供基础,发育直接反映生长变化。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生长发育遵循一定规律,但依据个人进食情况、消化功能、遗传等因素影响,呈现一定个体差异[2]。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是为其提供充足营养支持,幼儿的饮食应遵循平衡膳食原则,早期实施保健护理也非常必要。本文研究保健护理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阅读全文

体育康复专业建设分析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加大专业建设改革力度,产学合作教育结合紧密,突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专业建设日趋完善,成为我院的特色专业。   1深化校企合作,走紧密型产学结合之路   1.1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努力寻求校企合作,坚持走产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成立了以安徽省运动医学行业、相关企事业和各运动训练管理中心专家为主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建设会议,全程参与本专业的建设。   与安徽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安徽省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等5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办学及人才培养的全面合作。09届订单培养毕业生占本专业毕业生的34.5%。依托康复保健的相关行业和部门建立了安徽省武术拳击运动管理中心、安徽省田径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安徽省体操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安徽省射击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安徽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等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专业建设委员会和合作单位的专家在专业定位和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建设与改革、“双师”队伍建设、学生专业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与我院进行了紧密型的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形成了紧密型产学合作教育的局面。   1.2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三块并重,二层深入”的教学理念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三块并重”即“主干课程”、“实验实训”、“职业资格证书”三块同步要求,同步进展,主干课程强调实验实训,尤其在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进程中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安排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资格证书教育环节紧扣,将能力培养主线贯穿全程。“二层深入”即实训实践、实习实践环节层层递进,抓落实,促质量,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学以致用,学能致用。   通过对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深入分析,经过几年的探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一条主线,三个循环,二个阶段,三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个循环:即实训、见习和毕业实习环节层层递进。   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前5个学期,按照专业培养方向,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全面的基本素质。   第二阶段即最后一个学期,主要在校外实习基地和一些准用人单位进行,以毕业(顶岗)实习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培养较高的职业素质,提前融入职业角色。   三个方向:即把就业岗位定位在运动保健、康复治疗、公共健康指导三个方向,突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与适应性。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大力推行现场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投入了大量资金,着重进行了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完善。依托校内外的实训、实习基地,从第二到第五学期,每周进行至少6学时的专项技能训练,将学生按小组分到各优秀运动队、康复机构等实训基地。在学校学习以理论学习为主,技能训练为辅,在实训基地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学习为辅。整个过程以专业技能的训练作为主线,将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与企业文化教育、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1.3开发校本教材,建设双师队伍   加强产学合作教育,与运动管理中心、康复治疗部门等合作单位共同开发了《运动伤科推拿学》、《运动伤科推拿学实践指导》、《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等体现专业特色的校本实训教材和《运动解剖学》、《康复护理》、《创伤急救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使课程教学真正体现出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   与行业、企业之间通过人员互兼互聘开展了广泛的合作。聘请合作单位的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主要承担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任务。定期请专家给师生开办学术讲座,就业指导和成才教育,对学生实行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目的的技能培训,指导专业实习实训,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专业教师积极为体育行业、康复机构开展技术服务、培训,加强了专业教师与行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为教师创造了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促进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2以专业技能为核心,构建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   2.1构建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针对安徽省体育行业和康复治疗市场的需求状况,结合我院的办学特色,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全面的体育保健与康复治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服务竞技体育并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全民健身、康复保健等方面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确定为专业培养目标。   坚持以对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来构建课程体系。   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定期的调研、讨论,不断修订、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培养目标,按照运动保健技能、康复治疗技能、公共健康指导技能三个培养方向的要求确定三个子模块内容,进而形成专业技能模块,再由专业技能模块开发出专业基础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基本素质模块、职业素质拓展等四大课程模块,由此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本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选择内容,基础课突出应用和适度,专业课强化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p#分页标题#e#   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四个重要环节构成,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线,几年来不断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较大幅度地调整了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课的结构,如将较综合的《运动医学》细化为《运动医务监督》、《营养学》和《运动处方》。   2.2实施“双证融通,一教多证”教育   将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相关职业资格、技术等级的培训鉴定相衔接,进而形成了专业特点突出、教学效果良好的“职业资格”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如要求在《运动伤科推拿学》课程结业时必须达到相应的技能考核标准,同时还可考取保健按摩师中级证书;《营养学》课程结业时,学生可考取公共营养师资格证;体育技术课结业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考取健美操、跆拳道等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已毕业的三届学生中,85%以上的学生在拿到毕业证的同时取得了按摩师证、营养师证、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这些证书的获取,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层次,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选择余地。   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实施,使教学过程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更加紧密,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资格证书”教育又促进了核心课程的建设,使《运动伤科推拿学》、《运动解剖学》等核心课程依据职业岗位的需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3不断改革,打造特色   3.1立足体育行业,服务竞技体育   以“立足体育行业,面向康复保健市场,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竞技体育,服务大众健康”为指导思想,在我院积极推进“教科训一体化”的建设中,充分利用独特的教学资源为竞技体育做好服务。   专业教师为安徽省奥运会冠军邓琳琳、摔跤奥运亚军许莉等提供了医疗保健服务,为备战全运会的运动训练队担任队医。   这些服务工作的开展,为安徽省竞技体育“奥运夺金、全运突破”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贡献。   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连续几年承担了安徽省举重队、体操队、跳水队等多个运动队运动员的推拿按摩与运动恢复,及运动创伤的康复与治疗工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也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实现了“双赢”效应。   3.2面向康复保健市场,体医结合,培养“一专多能”的技能型人才   我们立足体育行业,认真探索体育与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把握培养目标,根据独特的资源优势,将本专业建设成为了不类同于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体育与医学结合的特色专业。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突出“体医结合”和“以中医传统保健康复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两条主线。在医学知识和技能方面,重点放在传统医学上,如推拿学、针灸学等;在体育学科方面突出健身体育、保健体育、康复体育、娱乐体育等各种体育锻炼方法。   将相应的技能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具备人体科学、体育科学、传统医学、运动医学和保健康复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充分体现了“服务竞技体育,服务大众健康”的专业教育理念。   开设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伤科推拿学》、《运动医务监督》等一批“体医”知识交叉与渗透的特色课程,使本专业的学生在运动创伤的防治、运动性疲劳恢复、人体运动机能评定等知识和技能方面特色明显。   运动保健、康复治疗和公共健康指导等多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突破了传统的体育院校窄口径的人才模式,使学生成为“体医结合,一专多能”的复合技能型人才。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学生就业面宽,发展空间较大。   自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康复医学以来,康复治疗技术这门新兴的技术专业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成长活力。同时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日益火爆以及现代疾病、人口老龄化和伤残人口的增加都急需一大批具备专业能力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人才。而懂得医学知识的人不一定了解体育运动的有关原理,了解体育运动的人又缺乏医学医疗知识,体育院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医学与体育的有机结合,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弥补这一空白。

阅读全文

体育保健学课程改革论文

1通过教学研究促进课程发展

1.1课程定位

郑州轻工业学院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体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胜任社会体育指导、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等社会体育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专业既然培养目标已经确定,下面就是怎样达到目标的问题。要达到目标需要从体育保健学角度来讲就是课程改革定位问题。根据郑州轻工业学院07、08届的专业毕业生去向调研发现:75.2%的毕业生在毕业生在体育(俱乐部)及相关的工作,24.8%的毕业生从事的其他工作。因此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毕业生去向将体育保健学定位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1.2教学内容

对一门课来说,教什么的问题其实就是教学大纲的内容。根据课程改革目标和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同时课程改革目标和要求本身就是教学大纲的一部分,是对教育目标和课程改革定位的思考和取舍。要培养掌握健身指导与服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性人才,制定教学大纲时必须考虑学以致用,教学内容必须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得上的知识。过去在制订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时,由于当时学生培养目标不明确,只能采用其他学校社体专业的教学大纲。现在经过七年的摸索后,专业培养目标已经确定,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中指出掌握健身指导与服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之一。删去了一些内容,如健康概述、运动与环境等,也删去了运动与营养一章,因为内容与运动营养学内容重复。保留了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损伤、运动按摩和运动康复五大部分,将医疗体育变为运动康复,原先的医疗体育侧重于医院的康复治疗,运动康复侧重于亚健康人群的运动锻炼。

2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工作在确定了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就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方法。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教师教的方法。教学是一个过程,是师生间共同的合作活动。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学是需要创造性的。教学内容不能创造,但教学方法是可以创造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但总原则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作为主体与客体关系中的地位、能力、作用和性质,核心是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自由个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