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阅读文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阅读文学

文学阅读英语教学思考

摘要:

语言是交流的媒介,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在文学作品中发挥到了极致。经典文学传承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魅力。英美文学作为英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世界艺术园林中的瑰宝,具有辅助英语教学的重要功能。将英美文学阅读融入英语教学中来,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学习英语、实施英语教学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英语文学;阅读;英语教学;语言;人文素养

英语是世界上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其产生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英美文化会对其英语语言的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英美文学作为英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世界艺术园林中的瑰宝,具有辅助英语教学的重要功能。但是在现在的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阅读的重要性往往被教授者所忽视,导致英语教学效果不明显,存在着诸多弊端。实际上,文学一直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英美文学阅读融入英语教学中来,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学习英语、实施英语教学的最佳途径。目前,学术界关于英美文学阅读嵌入英语教学必要性的研究很少。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拟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三个方面出发,对英美文学阅读对英语教学的作用进行浅析。

一、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是交流的媒介,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推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语言的作用便愈加凸显。英语作为交流中的官方语言,它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习英语是大势所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在文学作品中发挥到了极致。因此,语言教育必须将阅读文学作品纳入其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这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上也不例外。首先,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英美文学的阅读感受到语言自身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在英美文学的发展史上,涌现过许多优秀的作家,如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简•奥斯丁,美国的马克•吐温、霍桑、赫尔曼•麦尔维尔等,在世界文学史上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著名的英美作家,都是运用语言的大师,阅读他们的作品,读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所在。例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自出版之日起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得到了一致的好评,这与小说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海明威利用最直接、简洁的语言来遣词造句:无论是老人与小孩的对话,还是老人捕捉鲨鱼的惊险场面,亦或是老人无功而返后的场景描写,海明威都力求以最少的话语来表达最多的内容,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又如女性作家简•奥斯丁在英国文学史上享誉盛名,被认为是“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爱玛》《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在简•奥斯丁的小说世界中,她总能通过风趣、诙谐的语言描写美丽的田园生活,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人物形象,深受读者的喜爱。其次,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能够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英语语言的学习包括单词、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学习者要灵活地运用语言,了解英美语言的表达方式,以期达到自由交流的目的。但是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仅仅通过课本来学习英语,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英美文学阅读是很好的解决方式。例如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的《红色英勇勋章》是一部不能不提及的经典之作。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亨利在战争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其中巧妙的修辞、象征的语言是这部作品鲜明的特色。又如19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之父”。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十分善于通过夸张、比喻、双关等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画卷,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阅读他的作品,读者可以间接了解英语语法的使用规则,感受到浓郁的方言俚语的气息,这对我们的英语学习都大有裨益。总之,丰富的英文作品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天然素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全文

哲学诠释学阅读文学启示

一、扬弃主客对立,认真倾听文本

哲学诠释学的根本性突破在于其从传统诠释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脱离出来,克服了诠释学长期以来受到自然科学方法的局限,实现了向本体论的转变,扬弃了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伽达默尔选取了游戏概念作为出发点阐释了艺术作品的本体论,提出游戏的真正主体并不是参与到游戏中的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他在《真理与方法》中写道:“游戏并不是在游戏者的意识或行为中具有其存在,而是相反,它吸引游戏者入它的领域中,并且使游戏者充满了它的精神。游戏者是把游戏作为一种超过他的实在性来感受。”文学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亦如此。文本中所蕴含的意义和真理,不是存在于读者的意识和阅读行为中,而是吸引读者进入其中,认真倾听,用心去感受并分有真理。当读者试图去理解一个文本的时候,不是把自己视为拥有科学方法的主体去把握一个客观对象,而是作为一个虔敬的倾听者,与文本对话,倾听文本的述说。伽达默尔曾明确指出:“文本总是在返回自身时才真正地在那儿。”在阐释艺术作品的本体论时他也强调说明:“只有从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出发———而不是从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审美体验出发———文学的艺术特征才能被把握。”这就要求我们作为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的时候要以文本艺理论为中心,一切从文本本身出发。但是大多数人,尤其是在面临着解释任务的情况下,面对文学文本时给自己的定位往往是有悖于这一基本原则的。撇开他们有无做一个文本的倾听者的意识不谈,他们甚至都没有踏实地将自己放在一个读者的位置上,静下心来仔细读一读文本。在进入文本之前,总是试图先去寻找指导阅读和理解的方法论,然后带着自己预设的理论与方法到文本中去寻找答案,而没有在阅读时真正进入文本中,与文本对话,在与文本的交流中产生问题,然后得到文本的解答,在反复不断的提问与回答过程中,逐渐感受到文本中所蕴含的意义,分有文本所彰显的真理。当然这里并不是否定方法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正确合适的方法固然对理解是有帮助的,但这只能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而不能成为理解文本的首要出发点。我们的理解是要关注文本究竟向我们述说了什么,而不是我们在文本中能找到什么,理解的出发点必须是文本本身。于是,理解文学文本的根本基础就是要细读文本,做到对文本的绝对熟悉。“伽达默尔提出自己最为简洁的理解过程,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阅读文学文本时,我们将回溯到语词的整体结构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之间的关联,而且这种回溯并非只是一次性的,而是在不断重复。当我们反复阅读的时候,就会不断发现新的意义关联,同时,这种关联将会越来越深入我们的意识中,我们也会越来越深入这些意义关联之中,从而使自己进入文本。“如果不准备好洗耳恭听,文学文本就不会说话。”于是,我们应放弃主体性地位,从文本出发,不断重新阅读,将自己带入文本之中,虔敬倾听,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形成一个谈话的整体,在整体中感受和理解文本的真正意义。

二、融合不同视域,追求自我理解

施莱尔马赫曾提出诠释学的任务即在理解中重建一部作品的原本规定。按照这一重构理论,文学文本就只有在它原来所属的地方才有其真实的意义,对文学作品意义的把握就只是一种对原本东西的重建。那么,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就是对其原来创作过程的一种复制,并在此过程中努力寻求作者的原意。伽达默尔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认为这其实就像对过去生活的修补和恢复一样是无意义的,这样的理解只是对一种僵死的意义的传达。他认为:“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其实,由施莱尔马赫所提出的这种追问作者原意的复制式理解是在试图消除由于读者与原作者的时间差距和历史距离所造成的差异,可是实际上这种差异是无法避免的,与其将之视为在理解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障碍,倒不如把它看成是理解的一种积极的创造的可能性。在伽达默尔看来,时间差距的重要性在于能把我们得以进行理解的真前见和会让我们产生误解的假前见区分开来。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是一种无限的过程,正是由于时间差距的存在,才有可能使读者在这一过程中,消除不断产生的理解源泉中使其产生误解的错误源泉,使得文本的真正意义被过滤出来。时间间距实际上体现出了理解事件的连续性,也就是理解活动的历史性,由此伽达默尔提出了“效果历史”。效果历史意识是一种诠释学的处境意识,这种处境限制了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而从这一立足点出发能看到的一切所属于的区域就是我们所说的“视域”,也可以是“视界”。正是由于前面所提到的时间差距和与其对应产生的历史情景变化,使得文本与读者位于不同的处境,文本含有的是原作者所处的“原初视界”,而读者则是处于“现今视界”。面对这两个视界之间存在的不可消除的差距时,作为读者,即为文本的理解者,不应该把其当做一种理解过程中的障碍,而要视其为能为理解文本创造可能性的积极因素,因为我们在“视域”中活动的同时,视域也是与我们一起活动的,视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我们应努力将自己所处的现今世界和文本中含有的原初视界融合在一起,并在融合中不断扩展视域,从而使读者和文本都超越了原来所属的视界,形成一个自内而运动的,全新的,更高的视界,在这一视界中来倾听文本,与其对话,去感受文本的真正意义,并在正确理解文本涵义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和阅读经验,追求一种自我理解,而不是单一地重建作者的原始视域并在其中追问和探究作者的原意。“视域”这一概念的使用实际上就已经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即读者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想要理解文本,就必须要有卓越的宽广视界。这样一个宽广视界的形成恰恰是通过视域融合。通常在阅读文学文本时,我们总是把探究到作者的原意作为理解的最终目的,在阅读过程中总是去揣摩作者的用意何在,认为当捕捉到作者在写这部作品时想要传达的意义时,我们就明白了他所创作的这部作品中蕴含的意义和道理。但是,实际上文本的意义永远超越其作者,就算是把握住了作者的原意也根本谈不上是理解了文本的涵义,何况我们与作者所处的年代不同、环境不同、地位不同,也无法真正达到对作者原意的完全把握。当然在解读一部文学作品时,读者确实需要了解作品创作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语言特点等属于作品所含有的“原初视界”的信息,但这么做并不是为了重建理解文本所需的历史条件,达到作者原意的再现,而是要将其与处于“现今视界”中读者自己的时代、环境、地位以及个人的生命体验和阅读经验等结合起来,在通过视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更加宽广的视界中,理解文本的真正意义,并将其化为自我的意义,在理解文本的同时也更好认识自我,在理解中提升自我。

三、结语

从上述两方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文本与理解关系的探讨实际上就是对如何处理诠释学内在三要素,即作者原意、文本原义与读者领悟之意,之间关系的讨论。文本原意是我们理解文本的核心,想要理解文本,就要细读文本,将文本肢解开来,从词语选择、句子结构以及段落安排等各方面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达到对文本的绝对熟悉。另一方面则是要在文本的基础上恰当地处理作者与读者间的关系。读者不能视作者原意为理解之最终目的,试图重建使作品得以形成的各种条件,并把自己置入作者创作时的内心状态中,努力恢复作者原意,而是合理看待作者原意在理解中的重要参考价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本。读者要从文本出发,用心解读文本,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阅读经验,将自己的体悟之意融入文本的理解之中,达到一种自我理解。当然,我们要注意的是,即使将理解最终定位为自我理解,我们也不能任意地过度解读文本,在伽达默尔提出“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之后,紧接着强调:“自我理解并不具有自由的自我实现的特性”,须要将文本本身的意义与自己受到启发所引申和发挥出来的意义区分开来,不能任凭自己的主观性自由发挥,以致会曲解文本,最终的自我理解应是一种适度理解。对作者原意、文本原义与读者领悟之意三者之间关系的准确把握和恰当处理必然是要有一个宽广的视界,视域融合的重要性在文本与理解的本质关系中也就体现出来了。因此,请细读文本,认真倾听文本,在正确理解文本原义的基础上,融合不同视域,参考作者原意,结合自己的感悟之意,追求一种适度的自我理解。

作者:张冶 单位:同济大学

阅读全文

文学阅读式微的社会文化语义

作者:江杰 苏兆龙 单位:淮南师范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

一、引言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修养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众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我国的国民阅读率却持续多年走低,即便是在阅读,也多以消遣性读物和时尚类期刊为主;于是,“阅读危机”和“文学经典危机”的呼声不断现于各种媒体,不少人将其归咎于世风浮躁、人心浮华。实际上,阅读率下降、文学经典受到冷落绝不能简单地归咎到社会或个人,它的出现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消费文化的兴起、媒介的积极介入、图像的大行其道等都对这一现象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消费文化的影响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渐向消费社会过渡,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物质生产力和消费力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此情形下,“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1]1。所谓“物的包围”,不仅表现在商品种类和数量的极大丰盛,而且显示为包围消费者的商品是以整体的形式出现的,“它们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因为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1]4这种“物的包围”景观强烈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诱惑着人们去不断消费,在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生活态度、社会关系、价值理念等一系列的变化。与消费社会相伴而生的是消费文化,它是一种为消费行为寻找意义和依据的文化。为了赢得自身繁荣和强势地位,它必须遵循市场和资本的逻辑,迎合世俗的道德标准、欣赏品味和思维习惯,制造时尚,激发消费欲望,以此占有大众,赢得丰盈利润。与生产型社会注重产品的物理性能、使用价值不同的是,消费文化更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与文化内涵,符号消费也因此成为消费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1]48在符号消费的浪潮中,人们追逐着被制造出来的欲望,体验着由此带来的经济地位、阶层差异以及情趣、品位、现代、时尚等象征意义,沉迷于马尔库塞所批判的“虚假的需求”实现后的满足与欢乐之中。“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2]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电视栏目《超级女声》、《非诚勿扰》的受欢迎程度以及芙蓉姐姐、凤姐、干露露等网络人物的走红中得到验证。

消费文化的这些表征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在面临着紧张的生活节奏和严酷的竞争压力时,人们为了缓解精神焦虑,往往倾向于参与轻松、娱乐和休闲性的文化活动,满足于感官享乐;于是,日常生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开始被艺术符号所统摄,成为技术操纵下的审美对象,这样就构成了审美的泛化。审美泛化消弭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也对整个文化艺术市场形成了强烈冲击,因为感官刺激代替了精神愉悦,符号消费绑架了审美过程,消费因素渗透到了文艺生产的机制深处,所有艺术产品的传播都受制于商品逻辑的操控之下。在此情形下,“艺术商品自身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艺术也是商品,这并不新鲜,这一变化新就新在艺术心悦诚服地承认自身就是商品;艺术宣布放弃其自律性,并且能以能够在消费品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骄傲”[3]。而在这一蜕变的进程中,文学,这种历来被视为人类精神家园守护神的艺术形式,面对着物欲至上、文化消费日趋多元化、浅表化和娱乐化的现实,也不得不黯然走下神坛,服膺商业规则,以市场的叫卖声为指归。于是,文学的场域开始分融,由此带来文学生成与接受两方面的巨大变化:从文学的生成角度看,作家的文学创作正在被出版商、发行商、写作者等合谋的文学生产所僭越。文学创作本是一种极其复杂并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精神劳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作家殚精竭虑、穷毕生气力之所作,它饱含了作家对生活的深层感悟,体现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的严肃思考与终极关怀。然而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一些严肃作家面对着人文知识阶层社会地位的滑落、再加上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其创作精神也滑向了媚俗,为了迎合读者的欣赏趣味,其作品不再表现宏大的文学叙事,也缺乏隽永意义的追寻,通过传奇性、娱乐性、追逐欲望等的描写来博得市场占有率。于是,“青春化写作”、“欲望化叙事”、“美女作家”、“名人写作”等大放异彩,在满足了大众猎奇、窥视欲望的同时,也获得了暂时的名利双收效果。而在此过程中,出版商、策划人、销售商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了最大程度榨取文学的资本价值,他们一方面会以种种方式操纵作家的选题和写作,另一方面会通过不断制造、传播新概念来达到对消费者文学趣味的控制。可以说,消费时代文学作品的出炉与畅销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这些新型文化媒介人所操控的市场的引导和刺激,其中,市场策划、创意与运作发挥着主导作用,而那些曾经追求自由创作的作家则沦为现代出版体制内的,成为文学批量生产线上熟练的装配工。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矛盾现象:虽然我国目前每年有多达上千部看似厚重的长篇小说出版问世①,但真正的精品却凤毛麟角,因为文学的自主性早已湮没于各具特色的消费符号和商业活动中了。

从文学的接受层面看,文学阅读的氛围正在被文学消费的潮水所稀释,文学作品的阅读者正在向文化产品的消费者蜕变。传统的文学阅读是读者通过解码文学语符获取丰富内部意义、实现审美感悟与鉴赏的的过程,其影响范围仅局限在社会精英阶层内。而如今,以70至90后为主体的消费群体开始崛起为文学艺术的主要受众,由于工作压力、生活快节奏等多方面原因,他们在接受文学作品时,绝非陶然忘我的品鉴或严肃冷静的反思,而是习惯于享受其中轻松愉悦的成分和作品里的流行时尚元素,把作品的意义深度削平,把文化艺术同生活直接对接。在他们眼中,文学不过是众多可供选择的、用来消遣的精神消费方式的一种,而消费又是表达自我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于是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自然也就打上了很深的符号消费烙印。不仅如此,他们还不自觉地参与着文学消费的创造和推广活动,这种参与性尤其体现在作家明星化、读者粉丝化的时尚现象中:读者充分配合媒体、作家和出版商,积极投身于文学产品传播的互动与狂欢,却未曾意识到早已身陷于媒介所策划的预设程序中;据“红袖添香”文学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①,当前中学生对曾炜、郭妮、明小溪等新锐青春作家的疯狂追捧远超过对韩寒、郭敬明的喜爱,其狂热的粉丝表现完全像是对明星艺人的追逐;而中学语文课本里涉及到的经典名家如鲁迅、冰心则排名明显靠后,至于学院派所推崇的其他严肃作家则根本就不在他们的兴趣之列。这种现象一方面表明了青少年对流行文学的快速消费和消化能力,他们的阅读兴趣已迥别于前代,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传统经典作家和作品的当代落寞与无奈。笔者以为,青少年对严肃文学的极端漠视,是否会引发他们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十分值得人们关注。#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文学阅读的指导教育

 

优秀文化的积淀对儿童未来的学习影响深远。   儿童甚至是幼儿期,他们的记忆力、理解力是惊人的,是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在儿童时期适时地给他们播种下文学的种子,对其未来的学习,甚至是做人影响都是巨大的。   一、以教材为点,辐射学生阅读面的广阔天地   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为例,以课本的教材经典为点,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向作者及相关作者广阔的面的创作天地,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更加详尽地了解作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和作者表达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在阅读中默默地对比不同作者迥异的创作风格。   教材中《海伦•凯勒》《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两篇课文虽然其本身不是经典,但他们都非常好地介绍了文学经典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史记》的诞生等情况,教师有义务隆重地推荐孩子们阅读。   年级、学期不一样,教材的变化使得学生应读的经典书籍也随之发生改变。教师得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正确区分教材中的经典与非经典;区分好后,根据经典的作者和经典本身,再确定与之相关的文学经典作品,并指引学生有效地阅读经典。   二、以教师主导,学生阅读经典的指导策略   选好经典的书目、文章只是第一步,关键是怎么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使他们静心享受文学经典的滋养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1.低门槛的无条件阅读给学生的精神松绑。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是阅读文学经典的起步阶段,教师应更多地指导学生怎么去阅读,领悟阅读的乐趣,尽量不给学生提出诸如读的数量、质量、时间上的硬性规定。有些学生,有些书,有些地方也许暂时读不懂,没关系,适当地不求甚解是需要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那些个不懂一定会自行消解的。如果谁好大喜功,想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不但不能使学生很顺畅地走上经典阅读之路,而且很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阅读反感,产生经典抵抗情绪,这是令人非常尴尬和惋惜的。   2.指导好经典阅读。教师在推荐给学生读什么作品前,自己要认真研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指导起来才有针对性和感染力。推荐给学生读时,老师还要和学生一起读,用老师的榜样渲染带动和感染学生读的兴致和热情。每一个班集体都有一个甚至几个有一定威信和影响力的学生,教师还要善于发动和鼓励这些班级的核心人物加入到阅读经典的行列。教师、核心学生的双重榜样力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经典最有效、最实在的就是常规化的读书活动。   常规活动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开展。   具体项目可以有:每日一读,利用晨读课的固定时间大家集体朗读一篇与教材经典相关的文学经典,对于特别经典的段落可以尝试背诵;每日一议,学生对当日集体朗读甚至背诵的文章进行简短的针对文章的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点评,学生的点评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好、更好之别,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行;每周一交流,每周利用一节固定的课就一周以来学生的所读、所想、所记进行交流总结,对于一周中涌现的公认的读书积极分子,予以口头、小奖状甚至是物质上(例如一个小书签等)的小奖励;每月一汇报,每个月的月底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大家对一个月以来共读的一两本文学经典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将自己的读书成果进行展示。   3.采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个体阅读,或集体阅读,等等。所谓个体活动不是单个活动,而是指班级中在阅读经典方面比较突出,感受性很强的几个学生面向群体的活动。班级中的读书佼佼者,相对来说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为了更好地释放他们的活力,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一学期举行一到两次的诸如小小讲座(关于读书经验介绍、人物评论、读书心得等方面)的活动,活动的结尾部分留有一定的时间给演讲者“答记者问”。这样的活动无论对讲者还是听者都意义深远。   现在几乎每个学校每个学期或者每学年都会举行轰轰烈烈的读书节活动。校级的读书节活动非常好地推动了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我们学校成功举办了六届读书节活动,活动中学校先后邀请了曹文轩、杨红樱、黄蓓佳等来学校做讲座并签名售书,知名儿童作家的到来掀起了学校一浪一浪的读书热潮。当然,活动也不是越多越好,班级举行读书活动时应根据所执教年级、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活动。   4.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读写不分家,写离不开阅读,阅读更离不开写。个性化的仿写、创作,让学生在内化自己的阅读收获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深化了自己的阅读理解,使自己的阅读和习作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在学生阅读经典的起步阶段,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当学生的阅读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手,让学生在老师的信任、期待中逐渐养成阅读的自觉行为和习惯。   总之,老师指引学生从教材经典走向文学经典,这是学生享受文学经典滋养的一个有效路径,但不是唯一路径。在教学过程中我列举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学生的阅读篇目,学生除了阅读教师所列出的文学经典外,读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更多的与教材经典无关的文学经典去读。   多方位、多角度的阅读才能真正地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得更多的文学滋养。

阅读全文

现代文学学生阅读兴趣培养

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中文系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但近年来该课程的教学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尤其是学生阅读作品数量的减少和兴趣的流失,既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不易解决的难点。笔者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拟从多个角度探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借此探索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路向和方法。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学法

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语文教育特色专业”(20101183)阶段性成果;亳州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

一、引言

阅读全文

文学圈课外阅读中学英语论文

一、扣准概念,是文学圈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应用的基础

毫无疑问,文学圈是核心概念。根据丹尼尔的描述,笔者以为其所说的“一小群”与当前英语课堂上的小组类似,一个小组的成员即可成为这一小群学生(当然也可以是课后自由组合),“读一本书”保证了这一小群学生能够围绕同一个话题进行“深度研讨”“,圈”即“群体”,是学习的主体体现。课外阅读是文学圈在本研究中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情形来看,因为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能力提升更多地发生在学生课后的英语意识与英语交流上。但第二语言的学习又决定了学生不大可能有一个良好的英语交流情境,而文学圈恰恰可以提供这样的情境。这样,将文学圈与课外阅读紧密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可以利用前者促进后者的情境,从而在理论上进一步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亦为实践奠定基础。

二、精设步骤,是文学圈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应用的途径

有了上述的理论基础,具体到实践中,文学圈又应当如何应用呢?笔者通过研究,寻找到了重要步骤。一是基于共同爱好,共选一本书,共建一个组。在学生进入初一时,笔者就注意帮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基于文学圈的思想,笔者推荐学生以《悦读联播》作为阅读材料,并根据自己的朋友圈去初步形成阅读圈,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建立的阅读圈中成员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调整,让阅读圈成为文学圈。这样,通过一本大家都愿意阅读(这一点很重要)的书,将文学圈形成。二是围绕一个话题,从文学解读的角度深入阅读。笔者以为文学圈是离不开对文学的研读的,尽管初一学生能力有限,但这样的要求可以给学生培养一种意识。从英语行文特点的角度去阅读,去理解,然后在文学圈内交流,这样学生的阅读就不只是浅显的“读”的层次,更能抵达理解、运用的层次。值得强调的是,这一过程中不能完全局限于学生理解后再交流再应用,因为语言有一个特点,即其有可能在应用中加深理解。三是教师适度介入。课外阅读从时间角度来看,发生在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之外,但其与课内学习应当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目标之一也是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英语学习。基于这一考虑,笔者在学生的文学圈当中发挥着指导的作用,尤其是《悦读联播》中概括出来的二十多个话题与中学英语学习有不少一致的地方,那么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进行泛读、精读,并且由教师适当点拨与提醒,就能有效地为课内学习提供前置性铺垫或后置性重复。总体来说,只要保障了以上三个步骤的衔接与完整,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从而使得文学圈能够成为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有益途径。

三、反馈评价,是文学圈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应用的保障

还有一点必须着重强调,那就是对文学圈在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时的反馈与评价。事实证明,完全自由的课外阅读,作用是不大的,至少指向性是不强的。要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在文学圈方式下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对其提供反馈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其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方式的指导。以《悦读联播》为例,其图文并茂,而初一学生的注意力还不那么容易集中,因此学生在“圈”中阅读并交流的时候,往往重点难以一致,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的阅读提供指导,告诉他们重点是什么(一般是英语语句及其蕴含的英语表达习惯),图片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主要是形成表象、增强记忆)。根据笔者的经验,这样的指导持续一个月左右,就能让学生形成习惯。二是阅读内容的指导。由于是课外阅读,学生不可能得到太多的指导,如任由学生自由阅读,学生有可能形成的是一个机械学习的过程。而如果教师能够在研读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给学生在阅读内容上形成一个方向上的指导,则可以让学生的阅读事半功倍。比如说读《悦读联播》时,每一个主题的指明,及其与课内学习可能的联系点等。

四、结语

阅读全文

大学生英美文学阅读现状与对策

[摘要]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英美文学阅读占比不小,是增强大学生文学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但英美文学阅读教学成效不佳,教师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改进当下英美文学阅读的教学现状,强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本文论述了英美文学阅读的重要性及教学现状,探究提升文学阅读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英美文学;阅读;对策

1英美文学阅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多数英美文学名著都是当代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慨,承载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和故事情节,名著阅读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文学涵养和艺术情操。此外,很多文学作品揭示了古今中外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人生感悟,对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具有深刻的意义。英美文学阅读能够推动大学生朝着全面的方向发展,为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大学生是重要的人力支持,而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实行英美文学的阅读能够让他们轻松地学习国外的文学知识,拓展他们的文学视野,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在阅读英美文学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了解国内外文化的不同之处,增强自身的民族责任感,致力于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文学;而对于英美文化文学则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互联网语境下大学生英美文学阅读现状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英美文学可以方便即时地融入到实际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互联网以大数据信息为基础,具有传播迅速、平台众多等特征。这样的阅读方式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从有了互联网技术,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捷。二是英美文学的阅读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致使大学英语阅读课堂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大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2.1英美文学阅读方式单一,无法引起阅读乐趣

阅读全文

现代文学阅读教学路径浅析

一、抓住大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兴趣阅读法”

1.大学生阅读兴趣缺失之原因。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神秘性和反复性。中国文学从洪荒远古的神话时代流来,又向着不可预测的未来流去。中国现代文学只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短短三十余年的流段,却在中国文学的整体流变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大弯,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转型性、过渡性,便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属性的简略表述。对于现代文学的学习,把握住转型性和过渡性的特点,需要学生在名家经典作品中去感受和体会。而面对现代文学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即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的交错繁复,许多学生对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产生了畏惧心理,少了阅读的环节,就缺乏了整体的历史感知,“正是由于历史感的欠缺,使许多大学生在现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出现了误解和误区”,从而进一步丧失了阅读兴趣。

2.以旧见新找角度,重新唤起学生阅读兴奋点。针对学生的这种困惑,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积极想办法去重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抓住学生对于文学的好奇心。既然现代文学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涵,我们便需要运用这内涵,挖掘阅读新鲜点。比如对于作家鲁迅的讲述,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把其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从而凸显“鲁迅”这个名词在整个文学潮流中的思想价值。然而鲁迅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涵,课上讲授的时间远远不够,对于他的研究可以打开若干个专题,所以“鲁迅”这一题目的学习,便需要实施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新鲜点的并不是课上讲述的鲁迅有多么伟大,而是他具体的各种“第一”。比如《祝福》,让学生再去阅读这篇作品,已经失去了新鲜感,都知道小说中一位有着悲惨命运的“祥林嫂”,脑中也能浮现出这个人物形象。然而,学生们不曾关注,这篇作品可以看做第一部真正把女性作为重点描述对象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可以成为“女性文学”的“第一”。祥林嫂在小说中是一个受压迫的旧中国典型妇女形象,她身上有着劳动妇女一切闪光的特质:勤劳、淳朴、善良,但这种特质恰恰成为了封建社会对她进行迫害的筹码。她对不幸的命运进行过抗争,也对未来进行过憧憬,但人们冷漠的眼光、不屑的话语摧毁了她的希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的抗争本身就是一出悲剧的上演,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女性在文学和生活中是一本无字书,没有权利去抗争,甚至不能有希望。现代文学中研究“女性文学”的作品对象很多,但很少有人把《祝福》作为“女性文学”的研究文本,这便在一定意义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新鲜点。再者,提到现代文学中的“儿童文学”,大家很容易就想到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叶圣陶的《稻草人》、《小白船》,其实鲁迅的《朝花夕拾》、《社戏》都可以看做现代文学中“儿童文学”的开端,这也在一定意义上从新的角度定义了这两部作品。“兴趣阅读法”是一种可行性很强的阅读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对阅读本身产生厌倦的心理,教师从新的角度进行切入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新鲜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了解大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培养“多层次阅读法”

兴趣是始发,要持续让学生自主阅读还需要研究他们的思维特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大学生的思维有着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特征,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获得愉悦和成就感。强调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仅仅按照教师对于作品的分析形成一致的认识,对其透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按教科书生硬地背下来,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阅读印象。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的文学经典,让学生按照课上的分析思路,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形成阅读笔记,让阅读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的阅读思维体系。

1.重视阅读思维的初级感知层次,多方面给予意象建构。学生思维的阅读感知层次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需要学生在阅读中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化的文字转化为可听、可视、可感的意象。教师要根据阅读文本题材的不同,设计相应的阅读教学方案。在学习现代诗歌时,需要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句在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用一些歌曲、视频与精彩的画面,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让诗歌文字更生动、更形象得活画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身感其情。例如阅读徐志摩的诗作,可以把他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添加在其中,结合一些电视剧情节和爱情诗句的朗读,体会他们当年的爱恋与情愫,体会当年的“人间四月天”是多么浪漫与纯美。

2.挖掘阅读思维的精神体悟层次,重建现代文学人文精神内涵。高校教育一方面要教书育人,传播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素养的传播。“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像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现代文学经典中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丰富而厚重的,周作人散文的哲学思维,许地山超脱的宗教观和小说中描绘的各种民俗风情韵味,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通过在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进行精神体悟,让学生感知中国现代作家对于多重人文精神内涵的建构,承袭这种精神感悟,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从“五四”时期鲁迅、胡适先生等对新文学“人的文学”思想的树立,冰心歌颂的“爱与自然”的哲学,徐志摩对于传统士大夫精神的解读,到张爱玲对于生活与人性复杂内涵的的剖析,梁实秋把文学与生活“艺术化”的实践、承接严谨的“乡土小说”中,都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宝藏。面对着这众多滋润民族精神的甘泉,我们需要学生去体悟和感受,从而建构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