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园艺科学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共享监控管理系统下的实验室管理
[摘要]在国家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对于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为例,介绍了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大型仪器设备的状况、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开放共享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以及共享监控管理系统下实验室管理取得的一些成效,针对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建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和提高仪器使用率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以期探索大型仪器共享监控管理系统下的实验室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员;监控;管理
随着我国对教育和科研的高度重视,国家对高校学科及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下设19个学院(部),园艺学院是我校建立较早的院系之一。学院先后购置了大批仪器,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金额都在逐年增加。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以提高,实验教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管理上面出现的种种问题,比如,仪器设备的迅速增多,实验场所的增加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数量的不足,现代科技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技术的滞后,仪器设备的大量采购和利用率低下之间的矛盾。基于以上矛盾,传统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结合网络技术及数字化校园建设创建而成的大型仪器共享监控管理系统应用而生。平台可在线查看学校所有大型仪器信息及状态,仪器测试可以采用网上预约、网上收费等规范化管理。各个实验室安装了摄像头,一部分常用的精密仪器及易发生危险事故的仪器,安装了刷卡系统。实验室安装了门禁系统,新的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和高效安全使用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更好地促进大型设备资源共享,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
1学院仪器设备概况
园艺学院实验中心教学和实验平台,是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的教学实验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担负着学院本科课程实验、开放性实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以及本科生、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的实验平台。为了满足本科教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学院结合学科发展需要,借助国家和学校对本科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先后购置了大批实验仪器。仪器数量多,种类齐全,完全可以满足本科实验教学和研究生科研实验的需要。
2大型仪器共享监控管理系统在实验室管理中的现状
实验中心教学和实验平台,是本科教学和科研的基地,不仅承担着本科教学的任务,也是大学生科研创新的孵化器。由于实验室多、区域面积大、仪器设备种类与数量多、流动人员数量多且杂,长久以来,实验室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自觉性差,缺乏有力的监管威慑力。很多学生抱着浑水摸鱼的心态,仪器弄坏了,常常找不到“肇事者”。第二,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研究生一般以导师为单位,常采取“大带小”、“老领新”的传帮带的学习模式,由于对仪器操作也是一知半解,所以经常出现不规范操作,损坏仪器,而且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三,由于缺乏专项的维修基金,很多贵重仪器维修费用昂贵,导致一些仪器无法按时修复,等待维修费的到位。结果导致影响师生仪器的使用,大大影响实验进程。为解决实验室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学院依托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大型仪器共享监控管理系统为平台,组建了园艺学院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监控系统。学生经过申请,由学院实验中心授权,得到批准授权之后,才能有权进入实验室,刷卡使用仪器。学生的每次进入实验室刷卡,使用仪器,都在仪器共享系统中有详细记录。一旦发现违规操作,轻者对其提出警告、多次警告无效者,直接取消授权资格,不得使用仪器。实践证明,大型仪器共享监控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后,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能够规范使用仪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有力的保障了实验室的专属使用和实验室的安全,使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在研一新生入学后,每年由实验中心组织新生进行安全培训,对实验室安全规程、实验室用电安全、实验室生物与化学安全、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以及常用仪器的使用进行现场培训。学生经过培训后,大大提高了安全意识和仪器规范操作的能力。
园艺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实践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各大高校园艺专业的教学管理及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在园艺专业教学中,园艺实验室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如何做好园艺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成为相关单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园艺专业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从日常管理、人员管理、平台建设、资源管理等角度,对园艺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的相关实践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艺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
近年来,我国园艺事业突飞猛进,市场前景越来越好,高校园艺专业也逐渐成为十分热门的专业。而园艺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高校的园艺专业实验室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今,高校园艺专业实验室逐步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对其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是大势所趋。因此,从制度、组织管理、技术管理等角度,对园艺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的探究,有重要的意义。
1园艺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高校园艺专业教学之中,实验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到实践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实验教学基本上都是通过实验课程来进行的,而这些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1]。同时,很多高校传统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和机制在于,除了教师课程需求以及部分研究活动以外,实验室在其他课余时间的开放程度很低,导致学生利用实验室进行自主实践学习活动的时间很少。随着现代教学管理理念的不断进步,以及高校学生使用实验室的需求不断提高,高校园艺专业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是大势所趋。具体来讲,园艺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必要性及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传统半封闭式管理不同,科学的开放管理机制,有助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活动。尤其是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研究阶段,学生可以灵活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就相关问题、理论,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获得更可靠的结果[2]。比如,在进行果树抗寒性研究时,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创设不同的情景,基于时间、部位以及温度,对影响果树抗寒能力的各类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更为准确的实验结论。显然,利用开放的园艺专业实验室,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将得到极大的锻炼,而这是现代教育所竭力追求的。
1.2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显然,和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以及局限于课堂的验证性实验教学不同的是,园艺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对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3]。一方面学生在园艺专业实验室中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实验器材、资源,另一方面学生在开放的实验室中有充分的自主行为自由度。这样的开放性,足以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很多的大学生园艺创业项目,最初都是学生在园艺专业实验室中研究实践而创立的。因此,可以看出,园艺专业实验室的开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对实现相关专业领域的创新有重要的价值。
中职学校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
【摘要】国务院在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并全面推动素质化教育的重大决定中表明,要推动素质教育,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重点”,同时“中职学校需重视中职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及工匠型人才的培养”。即要想实现素质化教育,最关键的是开展创新教育。为与创新教育的新要求相适应,本文先简单介绍了中职学校园艺专业的基本概况,对当前中职园艺课程结构提出了调整,同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概述,最后总结出对园艺教育专业人才的创新教育研究。
【关键词】园艺产业;园艺;专业人才;创新教育
中职园艺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园艺方面基础知识与技能,确保学生具有良好的应用能力,使其符合一线岗位的需求。众所周知,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就必须将工作重心从社会经济的建设转移至发展科技以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积极发展公共教育事业,提升全民素质,将当下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的发展优势。这也推动了园艺产业的发展,由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使得园艺产业未来的发展出现了危机,如何培养出创新性的专业化园艺人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创新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园艺产业的发展。
1中职学校园艺专业的基本概况
园艺专业旨在培育具有从事综合性园艺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开发及推广等工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培养园艺行业的工匠型专业化人才。这一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园艺学与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园艺植物生产、科研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训练,形成拥有园艺企业经营与管理、园艺植物的生产及技术开发与推广等方面的基本实力。一个合格的园艺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有扎实的物理、化学、数学等基本的理论性知识;掌握园艺学、生物学、心理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园艺场所的规划与设计、园艺品种的选育、作物的栽培、种植资源的保护以及优良品种的繁育、园艺产品的商品化处理、病虫草害的防御等方面的技术;具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意识与相关知识,了解科学技术与园艺生产的发展趋势与前沿科学;掌握资料查询与科技文献自主检索的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调查研究并决策、文字与口头表达的基本能力,具备创新与独立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的能力[1]。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园艺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上是采用“基础宽泛、模块灵活”的方式,基础主要分为专业、专业大类、普通文化三大类,比如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均为普通文化基础的范围中,均属于必修课;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等均属于专业大类基础;园艺设施、园艺植物保护等为专业基础。模块灵活指的是开设了许多和学生职业能力相符合的课程,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兴趣进行课程的选择。然而如果办学方针将就业作为指导,课程灵活性、应用性会大大降低,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不相符。为了与社会市场需求相符合,园艺专业应当培养具有良好理论基础与技能的人才,这就需要基于职业岗位需求建立专业化模式,调整课程解构,改革课程设置。
2对中职园艺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园艺专业基础课程在坚持够用的基础上,强化专业理论应用,进而利用更多的时间学习主干课程。此外,还应当和当地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知识。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实际岗位构建课程体系,加强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当前园艺行业中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园艺专业可以适当减少理论课时间,比如在《植物保护技术》课程中,昆虫头部构造大多数属于理论内容,因此可以适当减少授课时间,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讲解病虫害的调查与治理。再比如在讲解农药基础知识时,可重点讲述安全用药、用药禁忌等实用性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真实的知识与技能,加强校本课程的研发,比如《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应用性、实用性比较强。此外引导中职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双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把学习、技能鉴定进行有效的融合,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园艺专业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高的要求,鉴定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检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因而更加符合职业岗位。此外,园艺专业能够开设一些特色课程,以便学生自主创业,比如在花卉课程中,在教学生插花的同时,并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经营理念,鼓励学生去花卉市场进行调查,了解花卉市场的现状、流通方式、盆花处理等,进而让学生有更多的就业途径。
近代农业科学体制化研究
农业学堂迅速发展,在初等、中等,高等各级层次分明。例如1905年京师大学堂设农科,标志着中国近代官办农科大学的开始;1905江西农务学堂开办,1906年山东省成立山东农林学堂。据统计,到1909年,全国有高、中、初各级农业学堂95所,在校学生6028人[4]139。各级农科学堂都有详细的课程、实验、书籍等规定,学习专业分为农学、蚕桑、林学、兽医学等门类,讲求专业技术和实验操作,近代农业科技教育体制的雏形已基本形成。辛亥革命后,农业科学教育进一步发展,高等学堂转化为现代大学,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逐步专门化。中国农业高等教育迅速发展。1914年,金陵大学农科成立,学制四年,成为我国近代农业教育史上第一所设置四年制农业科学方面专业的大学。1921年,南京东南大学农科由南京高等师范农科改组成立,成为又一所我国近代著名大学农科。这两所农科大学开创了我国近代农业教育史上诸多先河,它们培养的农科人才影响巨大,成为我国近代农业教育重镇。如金陵大学自1914年设立农科到1937年抗战爆发的20年中,共有本科、农业专修科及各种训练班毕业生1200余人,约占全国高等农业教育毕业生总数的1/3。同期金陵大学派往欧美的农科留学生112人,接近全国总数的一半[5]135-136。院长章之汶也曾经说过:“全国各农事机关,几无不有本院毕业生服务其中。”[6]南高、东大农科在邹秉文主持下,引进现代大学的办学模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业专业人才,其中许多成为著名的农学家、生物学家,如金善宝、冯泽芳、周拾禄、吴福祯、沈文辅、邹钟琳、王家揖、伍献文、寿振黄、严裕汀等均是东大农科毕业生。此后,新的大学农科、农业大学持续出现,比较著名的有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23年)、河南大学农科(1927年)、广州中山大学农科(1928年),浙江大学农学院(1929年),西北农学院(1934年)等。这些高等院校农学院的建立,为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此外,中国还设立10余所公立高等农业专门学校,培养农业专业人才,到1937年,全国已有高等农业院校39所[7]31。在这个时期,农业职业教育获得深化发展。辛亥革命后,清末建立的专科学堂,到民国年间改为实业学校。
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令》,规定实业学校分为甲种和乙种,“甲种实业学校施完全之普通实业教育。乙种实业学校施简易之普通实业教育”。其程度分别相当于清末的中、初等实业学堂,而作为高职的高等实业学堂则归入大学系列的专门学校[8]。农业职业教育分为甲种农业学校(一般为省立)和乙种农业学校(一般为县立),校内学科有农学科、森林学科、兽医学科、蚕学科、水产学科等。据有关统计数据,1912年有甲种农业学校39所,乙种农业学校219所,1922年甲种农业学校数量增至79所,乙种农业学校数量增至327所[4]139。学生人数也有增加,如1912年,学生人数计14038人,其中甲种农业学校有4512人,乙种农业学校有9526人,到1916年,学生人数增至16482人,其中甲种农业学校有4982人,乙种农业学校11500人[9-10],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将乙种农业学校改为高级小学职业补习班或准备班,甲种农业学校改为农业职业学校,甲、乙两种农业学校的名称不复存在。1932年至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职业教育法》和《职业学校规程》,对农业学校系统进一步改造,各省分层设置农业职业学校、农业高中班、农业实验学校,使农业职业教育进一步系统化。农业高等教育逐步专门化。随着农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农学学科专业门类出现细分化倾向。以金陵大学农学院为例,民国时期设置的专业系部有农艺系、森林系、植物学系、园艺系、植物病虫害系、蚕桑系、农业经济系、农业教育系、农业工程学系和农业推广部以及农林专修等,从而形成了细致和完善的专业体系[11-12]。据1946年民国教育部的统计,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设置系、组共计154个,据名称归类汇总为11类,25系5组[5]134。农学研究生开始出现,如1937年,金陵大学农学院正式开始招收研究生,分为农业经济、农村金融、农村社会、农业合作、农场管理等门类。上述事实表明,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教育趋向于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总之,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已初步建立起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到职业教育等不同层次的农业教育体系,培育了大量农业专业人才,这为农业科技体制化奠定了人才基础。
一、近代农学家群体出现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派急需一批掌握外国先进技术的科技人员,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联名上折,请求政府派留学生赴美。1871年,清政府批准了派遣留学生计划,陆续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甲午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深重,朝野舆论大声疾呼,要求派遣留学生,寻找民族自救的门径。而当时的邻国日本,经过数次维新变法向西方学习,成为强盛之国,这对中国触动相当大。因此,从1896年升始,清政府选定人员赴日留学,此乃中国正式派遣留日学生之始。与此同时,农科留学生也开始被派遣到国外学习科学技术,他们回国后,从事专业研究,成为专职人员,从而出现农学家群体。据王国席统计,到1911年为止,清政府共向日本派遣公费农科留学生共计172名[13],其中包括陈嵘等著名农学家,另外还有若干自费生,约共有200余人。清政府向美国派遣农科留学生有案可查的约有24人,另外,在有关清华留学生史料中,记载有从各机关转入清华的官费留美生4人,这样,清末留学美国的公费农科学生有28人。另有学者刘曰仁研究,1881年至1911年,农科留美生约有51人,其中公费31人。清政府向西欧派遣农科学生有案可查的约有13人[14]115。综合上述数据,到1911年为止,中国在国外学习农科的留学生大约近300人。这些农科留学生归国以后,大多从事农业科技和教育工作,成为我国农业研究和农业教育的先驱,如王舜臣、陈嵘、梁希、过探先、胡昌炽、邹树文、邹秉文等均是我国近代农业建设的奠基者与骨干。中华民国时期,利用各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培养留学生是政府留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如美国庚款留学生,1909年起,由清华园游美学务处办理选拔留美学生,1909年至1920年,有农科赴美留学生74人,1921年至1929年,有农科赴美留学生61人,共计135人[14]118-120。这个时期,依然有一部分农科学生到日本留学,主要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院,日本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等校学习。这些留学生归国以后,成为中国近代农业改良的迫切需求人才。如沈宗翰、曹诒孙、程绍迥、吴福桢等归国留学生,均成为当时著名的农业专家。
张剑等人根据科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统计了20世纪上半叶农学家的基本情况,他发现,在237名农学家中,有185人有留学经历,占78%[15]。再以国民政府时期中央农业实验所为例,中农所成立时,集中了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农业专家,其中32个技正,约有20位有国外留学经历,这些人均是当时有影响力的农业专家。伴随着国家教育的兴起,通过国内农业教育体系化的发展,也培养了一批致力于我国农业事业的学者。清末,清政府为了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在学制上进行改革,推广学堂,培养各级专业人才。自此以后,各地大、中、小各级学堂以及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纷纷成立,为我国培养了一支完全不同于旧式知识分子的科技队伍。在农业人才队伍形成方面,农业学堂有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分农业、蚕业、林业及兽医四科,为农业专业人才形成奠定了基础。进入民国以后,农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农业高等教育有了质的飞跃,南京金陵大学农科、国立东南大学农科、国立中央大学农艺系、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等农科大学相继成立,为农学家群体形成提供了人力资源。农业专业教育也进一步发展,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浙江省立森林学校、江苏苏州农业学校、上海公立兽医专门学校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农校,中国近代农业科学家有很多是从这些农校走出来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民国时期本、专科农科学生毕业人数,1912—1926年有1206人,1927—1936年有3122人,到1937年为止,共有农科学生毕业生4328人。另外,到1937年以前,我国还招收农科研究生13名[5]132-135。这些本、专科毕业生以及研究生,构成了我国近代农学家群体的又一主要来源。例如园艺学家吴耕民、森林学家殷良弼、水稻专家卢守耕、农业专家沈宗瀚、土壤肥料学家彭家元、林学家贾成章、农业经济学董时进、林学家周桢是京师大学堂农科学生[7]116,耕作学家孙渠、遗传学家陈桢、作物学家叶元鼎、昆虫学家张巨伯、植物病理学家俞大绂、作物育种和细胞遗传学家戴松恩、土壤肥料学家张乃凤、水土保持学家蒋德麒、植物学家蒋英、农业微生物学家樊庆笙是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生,稻作学家周拾禄、农学家和小麦专家金善宝、棉花专家冯泽芳、农业昆虫学家吴福桢等人均是东南大学农科毕业生,玉米育种家和细胞遗传学家李竞雄、农业化学家孙羲是浙江大学农学院毕业生,植物病理学家朱凤美、农业昆虫学家吴福桢、林学家郑万钧在江苏省第一农校学习过,蚕体病理学家曹诒孙在江苏苏州农业学校学习过,蚕学专家郑辟疆在杭州蚕学馆学习过,蚕业科学家杨邦杰在湖南省立甲种商业学校学习过[16]。总之,无论出国留学还是本土学习,他们毕业以后,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推广,成为专职的农科工作者,进而成为农业专家,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农学家群体日渐确立,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三十年代农学各学科领域里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中国农业科学研究事业得到重大发展。
二、农学社团的诞生和农学出版物的出现
之前,我国已有西方文化传入,分赴海外求学者也日渐增多。留学海外的农科学生,在留学所在地成立了农学学会,如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华农学会,在法国巴黎成立了新中国农学会,在美国也有类似的农学团体。而从海外学农归来者和国内的农界人士,也都在积极从事农学社团的组织活动。1896年,张蹇等人在上海正式成立了“务农总会”,1910年,由南洋第一次劝业研究会发起,集各省农业团体和农务人员组织了全国农务联合会,上述组织的出现是我国农学社团的开端。进入民国以后,农界学人大幅增加,他们分别发起组织农学社团,社团向全国扩展。1916年,以国内和日本留学生为主的二、三十个学农的学人,于秋季在上海筹备全国性的农学团体,以联合全国研究农业科学的人。1917年1月30日,筹备者在上海市召开了“中华农学会”成立大会,大会推举王舜成为临时主席,并选举王舜成为会长,余乘为副会长,林在南为事务部长,过探先为研究部长,邹树文为编辑部长。各科主任为各省著名农学学者。这样,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农业学术团体———中华农学会成立。中华农学会是中国近代农业学术团体的标志性组织。1919年,中华农学会有会员200余人,分布于全国14个省份。到1936年,该会会员发展为2791人,分布于全国20余省市及日本、朝鲜及欧美各地[17],它内设农、林、土壤、植物病理、昆虫、畜牧兽医等多个专科学会,出版学术刊物,进行农业科学研究,成为民国时期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农业学术团体。中华农学会的创建,意味着中国农学家已经组织起来,形成有效能的科研力量,从而促进了中国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在中华农学会的影响下,其他农学各分支学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17年,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凌道扬和留日生陈嵘发起成立中华林学会;1929年,留美生邹秉文、戴芳澜等人成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1930年,留日生吴耕民、胡昌炽、林汝瑶与留美生管家骥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园艺学会;1933年,中国植物学会成立,由留美生胡先啸、李继侗、裴鉴与留欧生辛树帜等创办。此后,又相继产生中国农业推广协会、中国稻作学会、中国畜枚兽医学会、中国农具学会、中国土壤学会等农业学术团体。以农学会为代表的“科学共同体”的普遍建立,形成了有效能的科研组织,加强了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农业科学研究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形成的重要表现。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改革思考
摘要: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品种是农业的芯片,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泉,该课程在园艺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基于此,分析了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与实践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为乡村振兴培养高质量育种人才。
关键词: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改革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理论性、实践性很强。育种为农业提供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优良园艺植物新品种。品种是农业生产实践的基础,是农民增收有利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乡村振兴的芯片。课程组从园艺植物育种学改进教学方法、考核体系、校企合作等角度开展课程建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理论的同时,提升育种实践技能,为学生投身育种事业、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1西昌学院概况
西昌学院位于四川凉山州,是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院校,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也是省、部、委共建高校,拥有57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其中园艺专业是四川省一流专业、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
2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校、企业、地方园艺植物育种氛围不浓
园艺专业英语教学论文
一、园艺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教师英语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热情不高。
国内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英语教师一直由本专业教师担任,专业教师一般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虽然专业功底深厚,但英语教学技巧与水平有限,教学仅停留在专业英语课文阅读与重点句子翻译层面。教师过分注重科研,忽略教学,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教学责任心不强,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上应付了事,教学质量差。目前,专业英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多是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模式,缺少汲取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的热情和动力。
2.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高。
国内农业院校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很吃力,再加上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有的学生专业词汇功底浅,很少并且很难进行外文资料的翻译和阅读,不能够及时获取国际性的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
3.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形式平庸。
当前,各院校开设的园艺专业英语课程与综合性学术英语之间缺乏衔接性,英语课程大多围绕专业英语词汇及文章内容的讲解,这种教学内容设置忽视了对学生专业英语技能层面和语言层面能力的综合培养。各高校所用的教材主要有自选原版英文教材和自行选编教材两种形式,自编教材内容编排过于古板、陈旧,还有的教材内容难度偏高或者涉及的专业内容过于简单,不能满足专业要求。再有,各高校通常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偏重于教师的讲解,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形式比较死板,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英语语感的培养,最终导致我国专业英语缺乏创新性的局面。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探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低碳理念下园林绿化原则以及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出了低碳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策略,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低碳理念;应用;策略
现代园林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园林景观是人们体验自然美景的关键途径。受地理环境和标准的影响,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例如岩层和水质)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合成成分。大多数促进园林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原材料都来自外界,因而园林生态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生态园林设计是人类有意识地转换物质和能量以满足现代社会多样化需求的过程,生态园林设计为人类创造了舒适的空间环境。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人们利用自然的力量来促进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并促进人类、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园林设计是基于自然系统的再生设计。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正在发生巨变,设计者在设计现代园林时更加注重生态概念,努力创新观念和设计方法,设计独特的现代园林景观,以满足新时代社会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1低碳理念下园林绿化建设原则
1.1量化原则
根据时展的要求将低碳概念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每个元素的碳足迹,然后用特定数据量化低碳概念,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计划,以实现减排目标[1]。
1.2可持续发展
立体花坛在城市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化城市日新月异,人们的欣赏品位的提升,以及雨后春笋似的一座座生态城市的涌现,人们将对物质和视觉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园林小品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创造园林景观,改善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起着塑造城市景观特色及个性、体现城市文化氛围的重要作用。在现代城市中,园林小品也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它的设计与文化符号关系密切。通过探讨地域文化的解读、文化符号的提炼、演绎和诠释等方面来论述文化符号在城市园林小品设计中的应用,使园林小品借助符号的力量来充分地表现城市文化的特色与品质。 1立体花坛的应用 在现代城市中往往强调生态城市,这在新型城市中都能达到“城市中的森林,森林中的城市”,在其城市规划定位时留出了足够的绿化空间,城市绿地率很高,但在一些老城市中绿化空间很有限,怎样利用有限的空间获得较高的城市绿化率?城市绿化者们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立体绿化和鲜花摆放,既能将环境衬托得更加和谐,更加漂亮,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气息和审美能力,在平淡中增添活泼的氛围。 1.1园林小品中的立体花坛的功能 立体花坛是立体绿化的一种有效形式,又名“植物马赛克”,起源于欧洲,是运用不同特性的小灌木或草本植物,种植在二维或三维立体钢架上而形成的植物艺术造型[1]。它通过巧妙运用各种不同植物的特性,创作出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立体花坛作品因其千变的造型、多彩的植物包装,外加可以随意搬动,被誉为“城市活雕塑”“植物雕塑”。它代表了当今世界园艺的最高水准,被誉为世界园林艺术的奇葩。立体花坛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普及,从街头的绿化到公园的景观,随处可见立体花坛的身影。近年来,中国的立体花坛也逐渐普及,近两年营口开发区的立体花坛也陆续出现在城市街头节点。如2008年在青龙山高速公路口的“迎奥运”景观墙、新客运站门口的“茶壶、茶碗”;2009年增添了高中小游园的“葡萄”,20处花柱、花塔组合;2010年高中小游园的“子母象”,其他3处的动物造型(鱼、蝴蝶、孔雀)栩栩如生,惟妙惟肖。2011年在山海广场旅游景点入口处增设了一组“姹紫嫣红”,体积比以前有了一定的提升。青龙山大街南部“牡丹”,造型效果和技术一年胜于一年,取得不同的景观效果。立体花坛的功能比较丰富,主要体现在:美化环境、有效柔化硬质景观、科普教育、渲染气氛、增加城市新的旅游景点、组织交通、标志和宣传、生态保护等。 1.2立体花坛的设计与施工 从实践及国内外现状看,要完成一个立体花坛作品,主要应把握好4个环节,即艺术设计、结构造型、植物配置与栽植、养护管理。立体花坛在应用中需遵循以下设计原则:第一,主题鲜明,寓意明了。在高中小游园以子母象为主题象征创造社会和谐这一主题。第二,与环境相协调,如蝴蝶泉路造型设计为蝴蝶,起到了标志作用。第三,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创造个性,山海广场的“姹紫嫣红”寓意开发区是辽东半岛上一朵璀璨的奇葩。第四,注重和强调形式美的表现。目前设计者不仅在白天追求绿化、美化,而且还注重夜晚的亮化,更好地应用现代声、光、电及水体为立体花坛服务。立体花坛在施工时目前以钢结构为多,植物栽植要均匀、紧凑,不留空隙,这样才能使其生长一致,色块自然均匀。如果是直接栽种植物,考虑到植物的生长,植物间需预留约5cm的生长空间。 1.3立体花坛的管理 立体花坛选择的花卉一般为矮生、耐修剪、萌芽力强、适应性强、叶型细巧、致密、色彩丰富、能体现平面效果的植物品种,北方以五色草居多。五色草的品种有大叶红,小叶红,绿草,白草,黑草。由于立体花坛栽植植物的土质非常薄,含水量低,保水能力差,所以栽植的植物要勤喷水。为了方便养护,有的立体花坛配置了自动微喷系统,减少浇水作业的麻烦。但有时微喷质量问题,喷嘴堵塞,形如虚设,这是值得高度注意的问题。立体花坛还要根据植物特性定期进行修剪,防治病虫害[2]。在北方,立体花坛用的植物冬季在室外很难越冬,小的立体花坛可移动的可选择大棚温室越冬,但大型的立体花坛不可移动,建设者为追求冬季景观效果,用人造草坪作为造型表面介质,在严寒的冬季有一丝新绿。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大大增加了投资总额,要量力而行。 2立体花坛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立体花坛的高度、形态、色彩、规模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如何进一步加强对立体花坛的科学研究、文化探索,使这一产业得到健康发展,应当成为我国园艺工作者关注的议题。所以要综合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艺术手段,对立体花坛的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对花坛进行科学施工。在造景的基础上注重生态之美,使科学与艺术在景观设计中得以完美结合,并体现出“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切不可盲目模仿、追求,应使立体花坛健康持续地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