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培训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院感培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院感培训总结

干预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院感)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住院患者97例和护理人员19名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管理;选取2019年12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92例和同批护理人员19名为研究组,给予综合干预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院感防控意识、护理质量,比较两组感染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护理人员感染,研究组患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综合干预管理能减少院感发生,且能优化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医院感染;综合干预管理;满意度

在饮食结构调整和生活压力增加等因素影响下,多种疾病谱发生改变,且在治疗期间需要使用多种医疗器械,侵入性操作次数较多,使医院感染(院感)较为多发。院感被认为是医疗质量的威胁性因素,且会影响护理效率,容易导致护患纠纷[1]。护理人员是护理活动的实施主体,其操作技能直接影响院感发生率,需要严格规范消毒隔离制度,最大程度上控制院感发生率。2019年12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我们将综合干预管理应用于住院的189例患者和19名护理人员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住院患者97例和护理人员19名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2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92例和同批护理人员19名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男51例、女46例,年龄22~62(42.58±1.34)岁;研究组男51例、女41例,年龄23~64(42.31±1.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男11名、女8名,年龄23~37(29.32±0.48)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准许开展。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管理,即监测患者病情,记录其年龄和既往病史等情况,筛查感染高危因素,并不定时观察感染征兆。研究组给予综合干预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完善管理机制:多角度分析卫健委相关管理制度,划定院感管理的重难点,根据院内管理现状完善管理制度。②强化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参加院感培训,使其明确院感相关知识。岗前培训及岗内技能考核期间纳入院感防控知识,并强化护理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使其完全掌握自我防护要点。③拟定院感记录单:告知护理人员明确记录院感发生情况,包括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和诱因等,明确记录感染者的基本资料,记录监测项目、医生临床诊断结果和预防措施等,完善感染患者的基本信息。④成立院感质控小组、技术干预组,设置护理兼职员:组长为护士长,组员为科室主任、监控医生与护士。组员负责不定期抽查某个护理单元或科室的院感控制效果,并上报现有问题,追溯责任。同时设立技术干预组,分别为集中培训考核组,管理惩罚组与现场监督组,每组3~5名组员。其中,集中培训考核组的职责为:拟定培训内容,统一编制相关教材和培训/考试方案,每周总结1次培训考核情况,优化培训考核制度。管理惩罚组的职责为拟定惩罚标准,对各个组的院感控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与指导,执行惩罚方案。现场监督组的职责为:拟定院感相关制度,质量考核标准与院感操作技术,现场指导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并定期总结院感控制效果。各科室设置护理兼职员,即病区选择2~4名护士长,兼职员的职责为协助科室护理人员执行护理操作,积极总结护理问题。⑤拟定院感防治计划:质控小组、技术干预组应根据各个科室的感染类型、高发因素制订预防方案,组内护理人员负责定时监测患者的脉搏、体温和血常规等情况,若出现感染症状需立即上报医生。尽量减少家属的探视次数,减少有创医疗器械或物品的使用率,筛查易感人群,并高度关注其病情动态。⑥定期举行会议:每周组织1次多个小组集体会议,分析现阶段抗生素的用药情况,对组内成员进行感染知识教育,并讲解病房和基础护理要点,讲明消毒隔离制度,优化院感防控方案。

1.3观察指标。①护理人员院感防控意识:由科室护士长和院感质控组成员对护理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评估其日常护理工作中的院感防控意识,共计100分,>80分为意识较强,60~80分为意识一般,<60分为意识较差。②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由科室护士长评价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无菌操作、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感染监控与消毒隔离,各项均为100分,>60分为合格。③患者感染情况:包括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其他。④患者满意度:经自制评价表评估患者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感染防控、知识讲解等,共100分,>85分为十分满意,60~85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十分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阅读全文

我国基层医院院感工作管理论文

1我院院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我国于1986年6月由卫生部医政司牵头组建了我国的医院感染监控网络,在1990年以后全国各地院感中心、各大型医院院感科相继成立。院感工作起步较晚,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同时由于主观思想认识不足或客观配套防控设施短缺,造成了院感工作出现很多问题,部分基层医院院感工作仍然处于没有或形同虚设状态。作为一家基层妇幼保健专科医院,我院于去年参加省里的二级妇幼保健院评优,在院感工作方面不断地加强控制,手术室、产房、儿科新生儿病区和供应室都进行了格局上的整改。硬件设施上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也为加强医院院感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客观环境条件,但仍有一些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1.1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院院感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管理的全过程,是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目前各级医院存在的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具体分析我院院感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部分医务人员无菌意识较差,未能够严格按照院感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存在着器械消毒不彻底、换药敷料随处乱置等操作不规范、处理流程不尽合理的现象。

1.1.2办公区与医疗区共用电梯、洗手间等公用设施,分区界线无明显标识。

阅读全文

医院神经科对肺炎护理应急管理探析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神经外科应对病毒肺炎(COVID-19)的护理应急管理经验。方法2019年12月25日至2月3日,我院神经外科先后出现3例COVID-19确诊病例,科室高度重视并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应急管理小组,实施护理应急管理策略,包括启动护理组织应急管理工作,落实院感防护安全管理和护患双方的心理支持与疏导。结果我院神经外科顺利完成各项常规诊疗、护理等工作,并完成对疑似病人的筛查、确诊、救治及护理工作,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结论综合医院神经外科通过护理应急管理进行科学防疫和精准施策,可有效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病毒肺炎;综合医院;神经外科;护理应急管理

目前,我国将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1]。人与人密切接触是其传播方式之一[2],现疫情呈全球蔓延状态[3]。医院各临床科室对住院、急诊及手术病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也面临着收治COVID-19疑似和确诊病例的风险。如何确保各科室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安全,亟待各级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与科学施策。我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2月25日至2020年2月3日先后收治COVID-19确诊病例3例,科室迅速反应并成立科室应急管理小组,护理部负责实施护理应急管理和实施应急管理策略,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现总结如下。

1科室基本情况科室拥有

4个普通病区共180张床位和1个专科ICU共25张床位,设置科护士长1名、病区护士长3名,护理人员121名,护理员5名。在医院护理部的统一部署下,完善院、科两级护理制度、职责、流程及预案,为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应急管理方法

2.1启动护理组织应急管理工作。2.1.1成立护理应急管理小组。科室高度重视并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应急管理小组。科室主任担任防控小组组长,科室医疗副主任担任医疗副组长;ICU护士长和护理部护士长各1名,任护理副组长,由护理部紧急调配护理部护士长1名(原神经外科护士长)在科室开展疫情防控管理工作;科室负责医生、院感联络医生、联络护士,各2名任组员。2.1.2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综合评估4个普通病区和ICU的病人数量、病情及待出院计划,制定专科内护理人力紧急调配方案,以保障特殊时期专科护理工作的安全开展。在专科内重新遴选机动护士,组建第一批支援方阵的党员先锋队和重症专科队,为医院整体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提供保障。及时调整排班模式,优先配合全院人员调配增加“新肺支援”排班,增设院感联络员和安全员两个临时护理岗位。院感联络员负责全科防护用品、器材耗材及生活保障等物资的领取和发放;安全员负责对全科人员防护用品的穿脱、使用、各类操作及各类人员的清洁消毒工作进行严格督导,并协助整改,以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的操作标准一致化。2.1.3配合疫情防控应急管理。制定和启动病区和ICU疫情防控应急预案。①停止普通门诊,调整收治病人工作计划,优先重点保障急性心脑血管、外伤等急危重症和恶性肿瘤的医疗需求和医疗服务。急诊科首先进行血常规、肺部CT、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检查,对确定排除COVID-19的病人,由专科单间收治,再次复查1次核酸(至少间隔24h),结果为阴性且无发热等症状,单人间隔离3d后再转入专科普通病房。②对急诊手术的疑似COVID-19病人,术前第一时间向指挥小组报备,由指挥小组统一协调术后收治入感染科隔离病房,边收治边完成肺部CT、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排查。对确定排除COVID-19感染的病人,收治流程同非手术病人;若经筛查为COVID-19疑似或确诊病人,则立即上报院感科、医务科。③对所有住院病人,定时监测体温,观察有无发热、呼吸道症状等,严格执行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的原则,进行疫情监控和逐级报告制度。每日在医护微信群中进行重点和动态交班,发现异常时立即联系管床医生并及时处理;若初步判定为COVID-19疑似病人,直接实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4]。若筛查为COVID-19确诊病人,立即联系指挥小组并规范实施转运工作。

阅读全文

高校动画教育就业思索

本文作者:刘骏 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艺术系

动画产业是一个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游戏等为表现形式的新兴产业。由于它绿色环保,经济上极具发展潜力,战略上对下一代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近年来不断引起国家各级领导的重视。2006年7月,国务院转发财政部等10部委《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和各地政府向动画产业提供了令其他行业艳羡的政策和资金扶持。顺应这一潮流,我国的动画教育事业也以烽火燎原之势一夜之间红遍全国,截止2007年10月,国内总共有450多所高校、1200所院校开设了动画相关专业,在校学生达到46万。而即便如此,中国动漫游戏人才依然有60万的缺口,一切似乎看上去很美。然而,现实中动画产业面临的最大矛盾却是各个动画相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人需求和大量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之间的矛盾。著名的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在今年5月份公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中,根据去年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出台了红、黄、绿牌专业就业预警榜单。而动画专业赫然位列最危险的红色榜单的第一位。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分析当前国内动画教育的这三驾马车:高等院校教育、专业机构培训、企业内部自主培养,揭示造成这一尴尬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解决这一不合理现象的个人意见和建议(笔者本人有着5年的动画公司从业经验,2009年底进入学校教书育人,亲身经历过这三种方式,因此有着一定的发言权)。

一、对比分析

以下从施教方———教师,受教方———学生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三种方式各自的优劣。

1.院校教育

(1)施教方———有着教师资格的学校教师。由于国内动漫专业设立较晚,因此目前各院校多数动漫教师并非动漫专业出身,多从美术或计算机专业转行而来。他们的特点是:有着很强的美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于动漫却是一知半解,更缺乏企业的实践和项目的考验。(2)受教方———高校学生。巴甫洛夫说过: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高等院校的学生,最大的问题来自紧张感———压力不够,上课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偷偷玩游戏,这种情况在其他两种培训方式中是不可思议的。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各种知识没有正确的选择能力,什么都想学,结果往往是什么都没学好。(3)总结:院校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理论知识,专业设置大多着眼于理论层面,有着大而全的特点,同时学院教育培养周期长,软件更新速度跟不上发展。

2.专业机构

阅读全文

论学生社团中自我管理形式革新

一、云社团项目管理实施流程

云社团项目管理实施流程分为活动项目化、项目评定、项目执行、项目后评价4个阶段。

1.活动项目化阶段

在活动项目化阶段,需确定活动时间、活动人员、活动预算、制定项目目标、明确项目期望。每学期初,云社团管理成员会根据淘宝公司云客服用人计划和院团委与社团联合会相关要求,制定活动相关计划。依据项目计划选拔项目团队,项目团队可以是云社团中的1个管理部门,例如讲师部;也可以是对项目感兴趣、有能力完成项目的云服务成员。项目团队根据活动相关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并上报淘宝公司和院团委社团联合会。

2.项目评定阶段

云社团项目评定阶段过程:云社团项目执行计划需经过院团委社团联合会审核,在完成审核之后才能够协调场地等资源开展相关项目。在将项目执行计划上报院团委社团联合会审核的同时,云社团团队需要将该计划上报淘宝公司审核,执行计划需要得到淘宝公司的批复,才能协调经费、讲师、云客服名额等资源开展工作。

3.项目执行阶段

阅读全文

复工复产时期医院病房护理管理实践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向好态势的进一步巩固,如何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顺利开展好非定点医院病房护理管理工作变得十分重要。通过分析复工复产时期病房护理工作面临的挑战,总结护理管理具体做法,对强化复工复产时期普通病房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探索。

关键词:病毒肺炎;复工复产;非定点收治医院;病房护理

当前,我国病毒肺炎(以下简称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全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1]。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顺利开展好非定点收治医院病房护理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1复工复产时期病房护理工作的挑战与应对原则

第一,肺炎疫情发生时期正值春节期间,特别是春节后正值患者就诊和住院高峰。由于本次疫情人群普遍易感,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医辅人员均需进行筛查,筛查工作压力大、任务重。第二,由于病毒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甚至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也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2],所以对病房环境的消毒管理也是极大的挑战。第三,肺炎不仅会对人身体上造成直接危害,同时也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心理上带来恐慌、焦虑等诸多压力。第四,本次疫情进展速度之快,患者数量增长之迅猛,对社会医疗资源的需求提出了巨大考验,普通病房护理人力和物资管理也需进行及时调整。因此,医院各部门结合前期工作经验,参考相关文献研究,共同研究制定特殊时期应对措施。疫情期间,我院护理工作实行三级护理管理体系,由护理部总体安排协调,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成立了人员培训、人力调配、质量管理、物资保障、信息管理5个专项工作组,严格落实相关要求,深入细化开展各项护理工作。病房护理管理工作要求严格控制院感,在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做好非感染患者的医疗护理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

2复工复产时期病房护理工作职责与要求

复工复产时期病房护理工作,除常规内容外,还要以院感防控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增加相关职责。成立科室感控小组,明确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和要求,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及处置预案,并对各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阅读全文

旅游管理酒店顶岗实习问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对实习机会不重视、不珍惜,抱怨多实习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想放弃,不懂得珍惜这是一次利练与成长的机会。对实习工作岗位挑三拣四,偷懒,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抱怨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心态不端正,工作态度不积极,对酒店辛苦工作感到厌烦,成就感降低,有的甚至顶撞客人与领导,出现迟到、早退、矿工的现象。

2.人际交往能力差,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多数学生不善于沟通,人际交往能力差,工作协调能力有待提高,缺乏与人交谈、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对老师依赖感强,遇到问题找老师,独立能力较差。

(二)学校方面

1.对学生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足

实习前教育培训不到位,仅仅依靠实习前的动员大会。学生法制观念不强,不懂劳动法,心理健康教育缺乏。

阅读全文

现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摘要]复原力是指个体从压力或逆境中实现良好适应的过程。目前国内外对复原力的研究,已从最初的概念、内涵、作用机制,延伸到干预性实践研究。复原力对于心理健康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肇庆学院博学书院根据相关理论指导现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复原力;书院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复原力

(一)复原力的概念与结构

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在对生活压力事件、疾病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在同样的压力事件之下,有些人容易出现心理异常或各种生理疾病,而有些人却能适应良好。两者的差异在于面对压力时恢复的过程和能力,也就是“复原力”(Resiliency)高低的差异。具有较好复原力的个体,在面对逆境或遭遇创伤以后,仍然能表现出良好适应状况,甚至回复到更好的状态。从过程取向的角度看,复原力是个体在压力或逆境中实现良好适应的过程,实质是一系列保护性因素与环境交互作用所达到的良好结果。所谓的保护性因素,依其来源可以分为两种:内在保护因子和外在保护因子。内在保护因子是指个体本身具备的,有自我保护作用的能力和个性心理特质,如积极、乐观、独立、高自我效能感等。外在保护因子则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支持系统以及良好的情感支持,如和谐的亲子关系、积极的校园氛围、团结的同伴关系等。复原力的作用过程,是指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挥自身抵抗压力及逆境的能力,凭借环境资源的支持,打破负性事件引起的消极连锁反应,促进个体的情绪调整,从而更好地应对和掌控环境。

(二)复原力的作用机制及模型

1987年,Rutter在对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归纳总结后,提出了四种复原力的作用机制:1.减少外部危险因素的影响,例如改变个体对危险因素的认知,避免或减少个体与危险因素的接触;2.消除负性事件的消极连锁反应,如对丧亲儿童提供良好抚养,以减除父母双方或单方离世所带来的消极连锁影响;3.提高个体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例如,与他人建立支持与信任的融洽关系,积累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让个体在未来面对不利处境时能更有信心;4.为个体获取资源和希望提供机会,帮助他们产生希望和获取成功。1999年,Kumpfer在综合他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复原力框架。该框架从发展系统的角度,关注复原力在个体、环境和适应结果三方面之间发生中介作用机制的动态过程。Kumpfer的复原力框架由以下内容构成:1.作为前提条件的环境刺激(如危险因素、保护性因素);2.个体的复原力特征;3.个体与环境的动态心理调适机制。按照框架描述,环境当中的保护性因素对于个体遭遇的压力或挑战具有缓冲作用,而危险因素则会放大压力的影响。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体现在个体对环境的积极改变或者选择性觉知。个体内在的复原因素,与环境(危险及保护性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就导致了复原力的过程及图框最右侧的三种可能的复原结果———更高的、初始的、更低的复原水平。该模型的整合性较强,同时兼顾了外界环境、个体内部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并解释了三种不同水平的适应结果的成因以及发展过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