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学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优质教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优质教学论文

教育期刊如何培养教师作者队伍

“期刊+”是利用和参考“互联网+”思维模式提出的一种期刊发展新思路,是新时期的期刊转型和融合创新实践的成果。由于作者是促进出版事业良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期刊编辑在“期刊+”的发展形势下探索培养作者队伍新路径,应该说是顺应新的发展形势,利用新的理念、思维来培养作者队伍的一种创新行为,具有时代意义和重要作用。

一、当前教育期刊面对的利好形势

当前,有较多的政策利好能使期刊健康持续发展,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4年4月28日刘奇葆部长在“期刊发展茶叙会”报告中批示:“期刊是主流舆论阵地,要发挥有能力做内容的优势,并在传播方式上及时创新……使期刊跟上时展的步伐,坚持发挥传播正能量的作用。”同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传媒和新形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3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形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6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设立了2020年发展的宏伟目标。2014—2017年的全国“两会”中,“全民阅读”四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2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上这些对于我们期刊界来说都是政策利好,我们要抓住这些利好机会及时发展壮大自己。具体对于编辑而言,就要依靠期刊多年形成的内容优势、人才优势、品牌优势,深耕主业,延伸产业,在跨界和融合中实现期刊的“媒介平台价值”,做好期刊舆论引导力、内容传播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稳步提升,不断增强期刊影响力。这也应该成为期刊业界转型创新的共识。期刊创新的前提是有优质的内容,而优质内容的提供者是作者,因此,我们要重视作者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才能使期刊高质量地发展。

二、当前教师作者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学生抄袭毕业论文、教授抄袭学术研究论文、教师找“”写职称论文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有机会长期和一线教师接触,笔者特地与教师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从中了解到教师找人写论文也有其迫不得已的苦衷,如教学任务重,教师和学生一样面临繁重的作业和考试负担,心理负担非常重;教师在百忙之中要兼顾家庭,工作家庭忙不过来,抽不出时间写论文;职称关系到教师的工资和名声,而评定职称需要发表相关专业论文;工作压力和时间不够用让很多教师疲于写专业论文……这些都导致教师缺乏写作动力,而为了评职称或评优秀骨干,不得不找“”帮写文章的因素。

三、解决对策:结合新形势,利用“期刊+”的思路培养教师作者队伍

在这样的背景下,编辑需要多途径地挖掘和培养热爱写作的作者队伍。良好的作者队伍是期刊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编辑除了要善于利用期刊舆论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的优势来培养作者队伍,还应该根据“坚持内容的独立性、公正性和真实性”的指导思想去挖掘和培养作者队伍,要多途径约稿。下面,笔者拟结合“期刊+”的功能和作用,介绍如何利用“期刊+”的思路来挖掘和培养教师作者队伍,从而促使教育期刊能拥有一支较高质量的作者队伍。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探究

摘要:文章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现阶段笔者所在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然后从加强教师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专业知识的完善、专业能力的完善和加大对教师群体的职后培训四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评议教学质量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在最近几年当中随着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也必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才能满足小学语文教育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情况,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以笔者所在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当前阶段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共计选择300名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其中126名为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其余为城镇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共计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88份。该调查问卷以单选题为基本呈现方式,主要内容为被调查者的学历与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职后培训等内容[1]。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结构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在本次问卷调查当中也证实了这一点。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笔者发现,现阶段,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小学语文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相对较高,其中91.20%的教师明确表示自身对于“小学语文基础知识”非常熟悉,83.40%的教师表示自己对“小学语文教学专业知识”较为熟悉。但是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其他知识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例如,只有34.00%的小学语文教师表示自己对与教学有关的人文知识具有广泛的了解,36.00%的教师明确表示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并不是非常深入,还有48.00%的小学语文教师明确表示自己对于一线教学研究成果并不是非常明确。从调查的结构可以发现,现阶段,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只具备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狭隘性,无法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能力结构

阅读全文

教育技术信息化学习交流

一、树立教育现代化观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灵魂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如何给学生一个全新的、高质量的教育,如何搞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作为人类知识的代表者、先行者和传播者的教师,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具有适应信息化发展步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学校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推进者,同时也是受益者。现代教育技术在艰难中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过程:在改革中发展,从课外兴趣小组到第一课堂;在发展中完善,从环境建设到应用推广;在探索中创新,从学科实验到学科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显示了具大的优越性。宜兴中学领导和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加快了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步伐,提高教育现代化的层次和水平,争创“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打造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教育品牌,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和追求。

二、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是现实教育现代化的基础

长期以来,学校紧跟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发展的前沿,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质环境建设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的课题研究双轨并进的策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建用并重、效益优先”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发展规划,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建设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学校第一期校园网工程建设铺设主干千兆(800个终端)的校园信息网,各终端都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实现了各行政部门、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生计算机室、图书馆等都能网上备课、网上交流、资源共享、因特网访问等,为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二期校园网工程建设为每个教室配置了高亮度大屏幕投影机和视频实物展示台;扩充了6间拥有60台集学生学习、教师培训、网上教育三种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计算机的教室,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学校领导在倾力于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的同时,制定了软件(资源库)建设目标:通过采购、收集、复制、自制的方法,多快好省地加快软件(资源库)建设步伐,教学软件投资逐年递增,为丰富教学素材,实现资源共享准备了物质条件。为激活校园信息网的生命力、丰富教学资源库内容,实现资源共享,学校每年还举办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竞赛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优质课竞赛活动、自建学科资源库竞赛活动及课堂教学案例评比等系列活动,通过参与、制作、竞赛和评比活动,不断收集、不断积累,充实校园信息资源库。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保证

德深为人表,业精为人师。现代教育技术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只有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才能驾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会得到保证。学校始终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掘人才资源,建立健全了现代教育技术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下设:信息技术教学、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管理中心等部门)→各教研组的电教核心小组→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学生电教课代表。要实现科教兴校,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师培训提供了一块崭新的天地。

阅读全文

我心目中一流的学术期刊主编

1998年初,赵先生做《大学物理》主编时,我又回到了母校,回到了熟悉的物理楼,见到了熟悉的老师,那时候的主楼还在学校的南门,门前种着大片的绿色草坪,不识五谷的我后来才发现,那是小麦.调入编辑部,成为了一名编辑,与主编们学习,与周围老师学习,成为了我最幸福的时光,现在回忆起来,满满都是赵先生在主编会上侃侃而谈指点江山的样子,对每一个定义每一个公式深刻的理解,让我觉得什么“力热声光电量子”都很容易啊,等我拿起书,看到的还是那么晦涩难懂的原理,还是那么长的公式,被赵先生带动起来的学习热情又被物理中晦涩无情的知识打败了.那时候的我非常期待每2个月1次召开的主编会,赵先生、喀兴林先生、潘维济先生、高炳坤先生、张静江先生,从专业到时局,从物理到世界,赵先生总能牵起每个话题,从学者角度分析,每每聆听收益匪浅.

第一次见到赵先生,到现在,赵先生一直是我心里的偶像,是我心目中的主编.百度上查到,从1978年到2019年,赵先生撰写的书籍有47部之多,6部书获得一等奖.赵先生对中国物理教育的贡献,蜚声海内外,学生遍天下,在2016年,国际物理教育奖章(ICPE-Medal)授予赵先生.这个时代,我们不缺院士,也有研究在世界前沿的科学家,但缺鲜有拥有一大批学生,默默耕耘在教学领域,追求物理教育真谛,竖起领航大旗的教育家.赵先生对中国大学基础物理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拥有一大批精神粉丝.

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大学物理》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物理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从评选规范到评审专家,到审读每篇文章,赵先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渊博精湛的学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直影响我至今,《大学物理》始终是我心中一流的学术期刊,无论是在《大学物理》的编辑岗位,还是目前的期刊服务工作,赵先生的精神始终激励我全力以赴高标准完成工作.

印象最深刻的一篇稿件,是赵先生约彭桓武先生给《大学物理》的投稿.按流行评价期刊的指标,作为一本学术类教育期刊,《大学物理》并没有令人咋舌的SCI数字,但在中国高校物理教学领域的影响,首屈一指,这点从彭桓武先生投稿《大学物理》可见一斑.彭先生既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非常重视我国物理的教育,将自己弥足珍贵的笔记整理成文章,将珍贵的史料共享给我国物理教育界,彭先生并不是看重《大学物理》的影响因子,看重的是影响力,一本期刊的数字指标并不等于他的影响力.在《大学物理》9年的时光,先生们的高尚人格和学识都深深的感染和激励我,是我学习的榜样.对赵先生最感兴趣的专著,是《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物理学照亮世界》.《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赵先生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生动地、巧妙地与当今物理学前沿如粒子物理、生物物理、天体物理、对称性分形结合起来,用朴素的语言结合物理学思想、方法,为读者打开一个奇妙的物理学世界.《物理学照亮世界》以历史的大视野看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用物理学的原理,古今纵横、上下环宇,格调清新、启人心智的方法剖析中华古文物瑰宝里的奥秘.这两本书的大视野大格局,影响着我的思维、做事风格.

赵先生做《大学物理》主编,严格把控《大学物理》的每一篇文章,熟悉每个物理概念定理公式,跟踪监控每一篇稿件,不放过任何疑惑,与编委们报持密切联系,始终关注编辑部的各种运行,同时也非常关注物理前沿进展,吸引优质论文投稿,为《大学物理》持续健康发展尽职尽责,是我心目中的神圣偶像和学习榜样,是我心目中的一流主编.

在《大学物理》做编辑时的点滴记忆,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虽然现在离开了《大学物理》,脑海里至今仍保存着早些年间点滴的画面,在师大召开主编会,赵先生骑二八自行车来开会的样子,在宜宾召开的编委会,参观五粮液酒厂时,赵先生品尝70多度原浆陶醉的样子,在川师大召开《大学物理》第六届编委会,赵先生吃竹笋胃不舒服的样子,还有主编会上聆听赵先生叙述2次生病的惊心动魄,都深深刻在了我脑子里,都是我的珍藏.祝福先生九十辰,勤蜂采朵蜜中辛物理教育奠基人,授业学子梦成真认真严格做文章,初心依旧学识深生来乃成非等闲,东海南山祝长寿祝福赵先生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作者:刘荣 单位: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科技期刊发展促进处

阅读全文

一本+三线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

摘要:

为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紧跟时代的步伐,迈上平稳、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文章在甘肃省民勤县东关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以“一本+三线”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

网络环境;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一本+三线”

为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甘肃省民勤县东关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以“深化教研,切实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为本,以着眼“愉快学习有效课堂”构建、学生成长、资源建设三个方面的发展为主线,力求综合提升,形成了属于学校自己的经验与特色,对周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起到了带动作用。以下笔者将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进行简要阐述。

一、“一本”

近年来,学校把“以研促教科研兴校”提上了新高度,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在教研组内,以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以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二是在每个学期,学校都会争取机会外派教师到教育信息技术化水平较高的实验小学学习、取经。学习归来对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真正做到“一人出学,全体受益”。三是组织成立了“校长—教导处—教育信息化办公室—名师工作室—教研组”五级培训梯队,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门、系统、有针对性的计算机技术通识培训。信息化领导小组利用甘肃省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和技术应用平台组织教师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与名师和专家零距离对话,共享优质资源,使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意识得到强化,能力得到提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更为具体化、常态化。

阅读全文

中小学音乐教育问题及建议分析

摘要: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音乐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和个人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育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释放学生的青春活力,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针对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师资力量薄弱、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的局限等问题,提出提高整体教师专业素质、加大重视力度、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等措施,以期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创新理念

教育的发展影响着人生学习道路的每个重要阶段,也影响着学生的教学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更多相关政策激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相较于之前我国越来越重视中小学音乐教育,然而,对教学现状基础认识更应建立在教学改革上。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还有更大的空间,在发展道路上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积极配合,深入研究,不断创新和改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音乐的认知有了很大提高,制订了一系列教导中小学音乐工作的文件和法律,编订了一定质量和数量的中小学音乐教具和教材。为了让儿童更多地接触音乐,获得审美愉悦地体验,让小学生的大脑发育得更加完善,国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同时也存在诸多。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幼儿阶段开设音乐教育课程,可以塑造学生的艺术天赋,增强学生的精神面貌,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课外爱好,使学生更加朝气蓬勃。低年级是学习音乐最敏感的时期,此时大脑可塑性很强,音乐训练的效果也最好,人们要充分认识儿童音乐学习的敏感性。通过学习音乐,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幸福感,还可以缓和对于学习的压力。音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对优秀作品地讲解和引导,使学生学习音乐中所蕴含的道理和精神,提高其身心健康。

(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阅读全文

教师培训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

注重有效培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科学先进的工作理念是有效培训的航标,立体互通的网络体系是有效培训的桥梁,注重发展的团队管理是有效培训的保障,不断创新的组织方式是有效培训的载体,精细务实的全程管理是有效培训的后盾。

关键词:

教师培训;管理;创新思维;创新人才;有效性

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型教师。为了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当前应该强化教师培训工作,着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主导作用。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由此可知,增强教师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注重有效培训应该成为培训机构的重要目标。在教师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培训项目为载体,坚守“天、地、人”的工作理念,以教师培训需求为起点,以教育教学困惑为主题,不断优化培训模式,创新组织管理,加强有效培训,探索内涵式发展的教师教育之路。

一、科学先进的工作理念是有效培训的航标

教师培训的宗旨是“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层教师”,在教师培训中要秉承“天、地、人”的工作理念。具体内涵为:“天———仰望星空,拓展视野,更新理念;地———脚踏实地,走向实践,解决问题;人———以人为本,关注需求,资源共建。”

阅读全文

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与实践

摘要:结合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以及太仓及周边企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的现状及存在的技能和职业素养欠缺、教师教学水平相对落后、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有较大差距等问题,作者整理归档了专家研讨、用人单位建议以及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实战经验,提出了符合“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以及专业改革实施建议。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策略

1总体思路

运用“现代学徒制本土化培养”模式,笔者与课程组教师对《气液传动》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形成了以培养高质量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为主线,完善了“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和“博世力士乐虚拟融合实训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建设了O2O(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数字化实训资源,满足学生和企业员工自主学习的模式。同时,做好政(政府)、行(行业协会)、企(用人企业)、教(本校和外校)四方融合,进行了三大建设(师资、教材、实训基地)。

2课程实施成果

本项目成果,集政、行、企、校的集体智慧:首先,按照液压气动工程师(JYPC)的职业标准和要求,结合机电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通过校企联盟共同探讨和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其次,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开发基于Flu-idSIM仿真软件+WS200操作平台的优质教学项目共享和应用库;通过WS200操作平台的项目共享和应用库,对那些在现场实习安排困难或危险性高的项目进行虚拟仿真实训;同时,针对真实项目中难以理解的复杂结构、复杂运动等进行了VR虚拟仿真,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完美对接;并结合项目特点和六步教学法,开发编写适合双证书的本土化教材《气液传动控制技术》,完成了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工作;最终,按照“互联网+”视阈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三届学生的实践,为企业提供了合格的专业人才,得到了用人企业的好评。

2.1政、行、企、校四融合的立体化教师新队伍,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相互补充的结构,培养学生“工”心“匠”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