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中教育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优质高中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优质高中教育

高中英语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

摘要: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中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最新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们必须以素质教育理念和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英语课堂教学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挖掘自身的无限潜能,从而掌握到更多的英语技巧,迎合社会全能型人才需求,促使高中阶段性教育的最高价值得以优质展现。本文针对高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中英语;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完善认知体系的关键时期,教师任何教学方案的规划设计,都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自主积极性为前提。互动式英语课堂的有效构建,一方面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引导学生明确树立起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从而确保学习质量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为教师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利条件,全方位推动高中教育体制改革的创新发展。

二、营造优质课堂氛围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考能力,他们学习英语知识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英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利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勇于突破自我,敢于探索未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顺利激发学生的互动兴趣,使高中英语取得最为显著的教学成果。教师对于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错误,例如回答问题中的语法错误(不影响理解)、选词错误等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应对他们回答问题的勇气和句子组织等其他优点进行表扬后帮助其改正错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改正错误。此外,英语教师必须格外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及时的认可与表扬,有助于充分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优质展现。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阅读全文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如何紧跟时展步伐,不断创新地理教学方式方法成为当前高中地理学科教师要思考的现实教学问题。本文为进一步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对当前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找出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教师专业知识有待提升、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高中地理教学缺乏优质课堂的问题,并探索出提升高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创新高中地理教学形式和方法和打造高中地理教学优质课堂的对策,为当前高中地理学科教师积极应对教学改革转型指明了方向和基本遵循,进而推进地理学科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问题;对策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新课改背景下,地理学科教学目标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科学素养。新课改背景下一些从事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教师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高中地理教学技巧方法等进行了教学研究,提出了有利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改革的策略,积极运用了高中地理微课堂、思维导图、小组合作等新的教学方法。但当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仍面临教学模式转型改革的挑战,尤其是当前病毒肺炎疫情,高中地理教学全面开启了网上线上教学模式,网上教学过程中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教学方法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教学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其加速了地理学科教学改革的步伐。为积极应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改革转型的挑战需要在高中地理教学前沿的教师积极研究高中地理教学问题,为当前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方法。

二、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高中地理学科教师专业知识有待提升。社会科技文化知识更新速度快是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点。而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背景,很多高中地理教师由于面临素质教育和高考的双重压力而力不从心去学习新知识,没有时间去参加地理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1]没有时间学习自媒体教学新技术,尤其是教师不坚持长期学习的问题,在病毒肺炎疫情下全面实施网络授课中,教师缺乏运用网络新媒体教学技术知识的问题直接在学校和教育者面前凸显出来。

2.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由于仍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地理学科考试成绩,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地理课堂教学中长期使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例如: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在讲授地球自转和公转地图时,由于缺乏创新性的教学工作和方法,教师以口述的方式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知识,由于这节地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缺乏空间感,教师又没有采用绘图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阅读全文

高中信息技术和教育融合创新发展

2016年6月7日,教育部正式颁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对教育信息化这个大工程进行规划和部署,体现了国家教育部对教育信息技术的重视以及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现代化和促进优秀教育资源向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流通,提升全国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中,是推进国家教育现代化工作,是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的支撑保障。对于高中学校而言,把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在一起,可以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让高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运用知识。

1.缩小地区差距

目前,许多中西部地区的高中学校,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和教师教学资源的匮乏,其教学水平和质量与东部发达地区省份的教育水平有着较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落后地区学校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吸收东部优秀的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如西部地区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远程教学,让偏远地区的学生在学校也可以接触到优秀学校的教育资源,享受到优秀老师的课程讲解。

2.共享优质资源

优秀的教育资源多数是集中在少数部分的优秀高中学校里面,其他部分学校的学生只能接受到相对差的教育资源。而高中学校,自从国家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和教学要求。高中学生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要达到进入现代准大学生的标准,而许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和知识储备方面还是有较大的差距。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整合各种资源,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媒介,将资源分享给各个地区和学校,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流通。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育资源匮乏地区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阅读全文

高中历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摘要:阐释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概念内涵,通过对芜湖市部分高中历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以获得该市高中历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别从教师自身、学校、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等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借此切实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更好地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要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推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开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强调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信息化”[1]。当前,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学生多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历史课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历史的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目前高中历史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具体探讨提升高中历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

1信息化教学的概念阐释

当前,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自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的定义如下所述。陈丽教授认为,在网络时代,教师应具备现代教育观念、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顾小清教授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指基本信息技能、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理念/职业道德/伦理及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3]。通过分析以上学者的观点能够发现,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概念界定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的信息化理念和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指教师能够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具体包括信息化教学理念、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研究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2当前高中历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问题及不足

结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笔者对芜湖市150位高中历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从调研结果分析来看,目前高中历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阅读全文

市教育系统教育改革若干意见

 

为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十二五”期间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升内涵”为主题,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效益明显、优质特色的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新格局,加快我县普通高中教育协调、优质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为建设“宜学西城”、打造“省级教育名县”提供强力保障。   二、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末,全县普通高中数量发展到7所,其中公办4所、民办3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以上,在校普通高中学生达2万人以上,每万人口在校普通高中学生由目前的180人提高到270人以上。大力发展县中、县二中两所优质特色高中,确保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70%以上。教师全部具备本科学历,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研究生课程班的占30%以上比例。学校管理由精细化向精致化迈进,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本录取率达15%以上,二本以上录取率达50%以上,普通高中办学实现优质化、内涵式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科学布局网点,优化资源整合   1、科学布局普通高中学校网点,合理确定学校办学规模。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十万左右人口布局一所普通高中”和我县“高中教育集中在县城”的总原则,在发展好县中、县二中的基础上,保留并扶持、、三所民办普通高中,新建城南新区公办普通高中,依托县职校资源创办普职融合的县综合高级中学。县中、县二中校均年招生不少于2000人,城南新区高中年招生不少于1000人,县综合高中和各民办高中校均年招生不少于500人。   (二)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2、建立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随着县级财力增强,逐步提高普通高中财政投入水平,确保财政支出中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有所增长、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确保教职工人员经费财政预算安排不留缺口。对普通高中布局调整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等所需建设性经费,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政府拨款解决。   3、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所有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学校必须按标准收齐收足。财政部门要足额计提土地出让纯收益的10%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并将此项资金50%以上用于发展公办普通高中教育。要进一步落实对捐资助学单位和个人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纳税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普通高中学校的捐赠,在应缴纳税额中全额扣除。   4、保障教师和校长培训经费投入。财政部门要按照高中教师工资总额的1.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学校要按要求选派教师、校长参加各级培训,为培训人员提供便利条件。   5、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管理。财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收费行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任何部门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   6、继续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按照省教育厅《省普通高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保证普通高中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逐步提高相关办学条件指标,充分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7、增加高中学校装备建设资金投入。加快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为主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学生、教师计算机配备达标,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等设备配备达标;进一步完善实验楼、艺术楼、体育馆、图书馆等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数字化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应用,推动学校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现代化。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按照公办高中学校自收学费和财政划拨公用经费总额的15%统筹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统一管理、专款专用。   (三)健全扶持政策,发展民办教育   8、改善民办高中教育发展环境。依法落实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高中办学自主权。民办高中学校建设涉及的规费征缴与公办高中学校相同。鼓励金融机构对产权明晰、办学规范、诚信度高的民办高中学校给予灵活多样的信贷支持。各民办高中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师保险、人事等制度,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9、依法加强民办高中教育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对属地民办高中学校实行管理,健全民办高中学校法人治理机构,加强对民办高中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进一步完善民办高中学校年检制度。教育、财政、审计等部门要依法建立民办高中学校财务、会计、资产管理的审计制度,确保民办高中学校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各民办高中学校要健全学校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完善教代会制度。   10、提升民办高中学校办学水平。民办高中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要按照省定标准完善通用技术、音体美等教学设施设备,推进教学装备标准化建设;要按照不低于教师年收入1.5%的比例建立教师培训基金,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业稳定的教师队伍。各民办高中学校要积极参加教学科研,促进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提升教师素质,落实各项待遇   1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贯彻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教育严禁有偿家教和赌博行为的通知》精神,加大教师职业道德的监管,严格师德考核,实行师德师风评优评先“一票否决”。#p#分页标题#e#   12、严格按照编制标准配备教师。按照国家和省编制标准为学校配备合格专任教师、实验人员、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和管理及工勤人员。县编制部门要根据高中学校在校学生数,每两年核定一次学校教师编制,及时补充新教师,严禁在缺教师的情况下“有编不补”。要进一步完善以教育部门为主的高中教师调配、流通机制。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教育、人保、编办、监察等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下,直接到师范大学和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选拔一定数量的毕业生,配备到相应岗位。   1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普通高中校长队伍。严格执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校长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提名、考察或参与考察,按干部管理权限任用、管理”的规定任免高中校长。各高中校长要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施教。   14、全面提升普通高中教师专业素质。进一步完善高中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切实抓好高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实施“名师工程”,建立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建立健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分配机制,培养一批教学专家、特级教师和省市学科带头人。   15、切实落实高中教师各项待遇。按照其它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将公办高中教师绩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县财政要加大保障力度。进一步优化高中职称结构,大幅度提高教师职称层次,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允许公办高中学校开展岗位设置管理试点工作,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度。   16、加强普通高中教研员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一支政治、业务和身体素质好的高中教学研究人员队伍(可尝试选聘重点高中、重点建设高中学科优秀教师兼任教研员的办法),为教研员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设备等保障条件。教研机构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业务指导能力。   (五)规范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改革   17、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各高中学校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自觉执行上级有关法规政策,自觉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指导。各学校要修订和完善教学、教师、学生、安全、后勤、行政等管理制度,构建与时俱进的现代学校制度,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   18、探索普通高中“分层指导,分类推进”的管理模式。要对全县普通高中分层次提出教育教学目标,省级重点高中要做优做强、优势突出、品牌响亮,省级重点建设高中要重视基础、挖掘潜力、稳步提升,一般高中要突破瓶颈、选准项目、打造特色。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各层次普通高中的指导与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学习活动,使不同层次学校在动态发展中逐步实现相对均衡。   19、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安全校园”、“文明校园”、“生态校园”、“进取校园”、“和谐校园”五园同创活动。各高中学校要全面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以学生成长“六个一”活动为载体,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要以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要通过实施校园美化工程,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六)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20、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增强课程计划的执行意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加强“课程、课堂、课外”研究,加强选修课程建设,重视对选课走班的研究与指导,推进选课制、走班制、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以县中“校本课程”特色建设、县二中“课外中英文海量阅读”试验项目为契机,引领高中学校深入开展特色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培育、打造一批校本精品课程。   2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积极尝试高中教改与我县义务教育“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对接。总结完善县中“学案生成教学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建立学困生帮助机制,探索拔尖学生培养方式,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22、积极推进评价改革。重点加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评价要研制反映教师师德、工作态度和工作总量、质量、业绩的指标和办法,进行公正评价,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评价要注重品德和能力,注重过程,促使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形成科学性和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案,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建立评价结果与学校绩效工资和教师职称评聘相挂钩的评价体系。   23、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升学率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学习和研究新高考方案和考试说明,理性认识新高考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制定有效应对措施,构建科学应考体系,狠抓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普通高中整体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阅读全文

教育局上年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三大发展”、推进“九比竞赛”为动力,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立足全局抓落实,创新举措抓落实,集中精力抓落实,各项工作得到快速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各项教育事业实现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增量提质,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召开开全市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暨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加快做好城乡幼儿园规划与建设工作,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5所。全市学前教育优质资源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新增省优质园20所、市优质园22所,目前,全市省优质园达209所,占比58.4%。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开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减负校校行”活动,启动市薄弱初中课程基地和小学特色文化项目建设。指导区加快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步伐。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全面加快薄弱高中创建三星级步伐,进一步推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转变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启动市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3所学校参加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评比。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取得新成效,7所省四星级中等专业学校加大省高水平示范校创建力度,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通过省专家组评估验收。省技能大赛共获奖牌93枚,其中金牌3枚。2014年对口高考技能考试过关率达97.1%,,位居全省前列,本科达线262人,专科达线2342人,本专科达线率达98.3%,创历史新高。加快专业设置优化调整,目前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共设置13个专业大类,106个专业方向。全市社区教育完成实用技术培训5.2万人次,创业培训0.2万人次,精神文明培训10.6万人次。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继续为各县区免费定向培养幼儿师范生100名,目前已经完成招生宣传和面试组织工作。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培训449人次,其中,出国培训48人次,省级培训329人次,市级培训120人次。精心组织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共组织215名社会人员和全日制非师范类毕业生参加测试。精心组织省第十三批特级教师推荐人选选拔工作,共推荐上报26人。组织市首届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目前共有662人参赛。18名教师在省“两课”评比中获奖,获奖率达90%,居全省第二。

3.各项教育惠民举措落到实处。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上半年新建、开工、加固校舍17.9万平方米。拆除、停用D级校舍36.6万平方米,基本实现全市所有D级校舍100%停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中心城市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加快实施。老城区部分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市实验小学新校区投入使用,马陵高中新校区主体工程完工。启动中心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午餐保障行动,起草了《中心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午餐保障行动实施方案》,并向各区征求意见。实施中心城区食堂改扩建和午餐配送工程,目前,改扩建食堂2.3万平方米。教育现代化创建取得新进展,圆满完成省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工作,宿豫区接受省教育厅专家组的现场督导,创建工作受到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评价。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深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促指导,提升创建的针对性。深入沭阳、调研,促成县委、县政府尽早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切实做到早谋划、早准备、早推进,确保今年下半年通过申报,今年底或明年初通过省厅评估验收。制订我市更高水平教育现代的创建方案,并在区先期试点,启动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工作。二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教育提升工程。加快马陵高中新校区建设进度。加快青华中学、宿豫实验高中三星级创建步伐,大力推进市钟吾初中校园改造工程,打造省级精品校园。深化中心城区布局调整和学校管理体制调整的成果,调优做强教育资源,切实提升中心城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加快推进校安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全年6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建立工作调度、任务督办、监督检查、进度通报等长效工作机制,一着不让地抓好推进工作。加强对民办学校校安工程建设面临困难和问题的研究,按照市政府四届四次会议要求,建立激励机制,分类指导,分批建设,确保民办学校的校安工程顺利实施。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舍改造维修长效机制,实现校舍安全管理常态化、长效化。

阅读全文

云平台助推高中语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摘要: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改变了高中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者的学习模式。云平台环境对高中语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的运行,平台跟进的培训,“双评价”活动的开展,区域高中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资源+高中语文教师+学生+社区”信息化生态环境的形成,推进了全省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打造以平台为基础的高效课堂,强化平台家校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加美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关键词:云平台;高中语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专业发展

2014年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正式运行,平台基于甘肃省基础教育现状,以教育主管单位、学校、高中语文教师、学生需求为导向,构建集中管理、分散存储的资源管理体系。平台整合了甘肃省现有资源,开发新资源,建设区域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平台还集合了第三方应用中的教育资源,支持第三方应用的无缝接入,进行统一管理,可通过统一的知识体系推送给教师和学生,方便语文教师备课、上课、教研,提升了主管部门监管、教育管理、高中语文教师备课、学生学习等的信息化手段,形成区域基础教育共建、共享、交互、协作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了甘肃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中小学高中语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一、重培训,促进平台应用常态化

云平台对于甘肃省的中小学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新事物。2014年,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分批次参加了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组织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使用培训。培训内容设计合理,包括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功能、资源管理、资源上传、教学资源使用、校讯通使用、云堂课互动教学等内容。为方便教师解决在平台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通过平台的“信件中心”与培训教师及同行交流。培训教师做到即时对一线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真正做到将资源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保证一线教师会用,能用,鼓励一线教师人人参与。云平台培训是中小学教育技术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的培训和引导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前提,对一线教师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培训,一线教师渴望用好平台的意识强烈,对平台的使用熟练自如,为利用平台进行常态化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对云平台的认识从无到有,从了解到熟悉,最终带进课堂,开展线上线下学习,实现家校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一线语文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应用程度都有了显著提高。

二、双评比,造就高水平语文教师队伍和共享资源库

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解决了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库不足的问题。教师可通过平台获取第三方应用中的丰富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并能够一键式应用于教学中,丰富了课堂学习资源,做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平台也提供了庞大的存储空间,方便语文教师备课、交流教学资源。在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模块中,教师可将优秀的教案、课例、微课等上传到共享模块中与同行分享、研讨,丰富了平台数字化资源库。为了进一步深化我省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丰富平台资源库,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突破教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甘肃省近几年组织了多种比赛,以此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微课大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大赛评选出优秀作品,涌现出了一批信息化教学能手,造就了一大批高精尖语文教师队伍,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差距。信息化教育理念在甘肃省生根发芽,新技术、新课堂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平台让更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善教,更多的学生乐学。

阅读全文

县教育局工作计划

2020年,县教育局的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省市以及全县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公平与质量为基本导向,以“三提工程”为抓手,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引领,深入实施教育赶超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我县教育赶超发展。

(一)加快教育现代化县创建。筹备成立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组织机构,召开全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动员会,重点围绕学校布局调整、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实行挂图作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对照《2018-2022年公办幼儿园建设规划表》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工作要求,加大学前教育公共财政投入,重点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推进城区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加快幼儿园等级提升力度,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学行为,力争到2020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原则上达到50%,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95%以上,二级以上等级园覆盖面达50%,幼儿教师持证率达98%以上。

(三)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加快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建设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互联网+”智慧课堂向初中和高中延伸,计划在2020年完成57所学校结对。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入学待遇同城化。2020年完成低小弱民办随迁子女学校治理整顿,基本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

(四)推进高中段教育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深化适应新高考的教学改革,切实保障学生的“选课权”,加强学生生涯规划辅导,强化对学生填报志愿的服务。加快普职融通,坚持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大体相当比例招录,中职毕业生升入高校比例达到50%以上。全面推进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强化中职学校实践训练、技能比赛和创业创新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在去年开设现代学徒制模式校企合作班的基础上,争取2020年底再建3个校企合作班。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成立旅游职教集团。

(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面培养体系,加快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立德铸魂”工程,推进全面德育、全程德育、全员德育。全面加强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确保开齐开足上好美育体育课,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把美育体育作为刚性要求,破解“小胖墩”“小眼镜”问题,打赢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和学生近视率降低“一升一降”攻坚战,力争大一新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2.90%以上,优良率达到16.93%以上,在全省名次向前移位;加大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力度,争取学生近视率从60.88%下降到59.88%。

(六)落实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评价服务机制,结合我县教育实际,建立分类评价机制和绿色评价体系。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深化“五心”“妈妈式”服务,破解入学、办学、放学等教育领域热点难点问题,为基层学校、师生、家长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完善考试招生改革,深入推进阳光招生,稳步提升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区域内初中比例,在目前50%的基础上,2020年达到60%,并向农村和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倾斜。规范民办小学入学、小升初招生,坚持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期同步招生,原则上在审批区域内通过自主报名、随机摇号、部分面谈、体能测试等招生,坚决制止掐尖招生、争抢生源等行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