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用水调查报告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绩效。基于此,论文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绩效
1引言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应用水平较低,且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因此,其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就会在员工培训以及业务处理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企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如何提高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水平与实施效果,充分发挥战略实施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的绩效就成为企业管理人员的研究重点。
2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1员工培训方面
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会定期进行员工的培训工作,其培训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员工业务能力培训,一部分是企业文化的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员工的心理接受能力以及业务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员工全身心投入到日常工作当中,从而促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实现高绩效管理。例如,在我国具有影响力的海尔集团为了更好是培养员工的企业文化,专门建立了海尔大学,这不仅可以促使员工全面掌握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小学科学学生学习能力培养(3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学生自主能力培养
一、精心设疑,促进学生对问题深入探究
学贵有疑。只有疑,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增加探究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精心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与驱动下,激发探究欲望。例如,在讲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并且播放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最后设置情境问题:“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学习《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时,教师首先将一个鸡蛋沉到盛水的杯里,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让杯子里的鸡蛋浮起来呢?”并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各种沉在水里的物体,让学生探究怎样才能让这些物体浮出水面。这样,学生就了解并掌握了使物体浮出水面的方法,开阔了思路,享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二、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科学教学中必须贯彻这一理念,多给学生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自主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实现由知识灌输者向学生学习的点拨者转变,不能越俎代庖,剥夺学生主体活动的地位。例如,教学《我们吃什么》,在学习本节之前,教师让学生从家里把各种食物带到课堂,学生带来的食物种类很多,有花生、牛奶、馒头、大米等等。一上课教师就问:同学们带来这么多的食品,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们发现食物的种类太多;有的学生说食物颜色非常多;还有学生说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很多,主要有蛋白质、钙、铁、碳水化合物等。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我们能利用已有的器材检验一下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吗?各组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几乎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材料是学生自己搜集,营养成分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的,验证是学生根据教材提示完成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引导与点拨,学生在亲手实验中发现规律,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三、引入游戏,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游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将游戏引入课堂,活跃课堂,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例如《物体会导电吗》涉及到人体导电这一知识点,这时教师可以引入游戏环节,让各个小组成员用多节小电池连接成电路,接下来用手连接线路进行实验。可以看到线路上的小灯发亮,把手松开后观察小灯泡是否还亮。再如,在讲解磁铁时,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将教材内容设置成游戏形式,这样课堂教学中就不必刻板地让学生进行磁铁的性质的理解与记忆,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生活的常识,磁铁的性质必然得以掌握。在动手实践中可以让学生积极动手,“研发”磁力玩具,如磁力小汽车、磁力船只等。这样,教学融入游戏,学生乐于接受,探究能力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培养。
绿色校园空间规划设计浅析
摘要:学校规划设计既要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同时也要顺应时代要求,响应绿色环保的号召。集学习与生活为一身的校园具有绿色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通过对校园空间进行绿色规划设计,最终可为教职工与学生提供环保、节能、健康、舒适的文化空间。
关键词:校园空间;绿色环保;规划设计;绿色校园
学校属于人员易聚集场所,是师生集中进行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地。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城市一样,校园也存在着由于人数众多而造成环境压力变大的严峻挑战。尤其在20世纪末,我国高校飞速发展,校园空间随之进入到紧张阶段。现如今,土地资源短缺,当务之急是全面建设绿色校园。绿色校园于1996年首次提出,是《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的一部分。基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的绿色校园充分体现了教育与示范的互相作用。绿色校园可以被视作一个独立的、可持续发展的小社区。学校的主要职能是教书育人,在教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学生以及大学生来说,学校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生活场所,校园环境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绿色校园在校园空间规划上应运用生态学的理念,在校园建设与管理上融入绿色环保因素,使其与校园生活和学习完美融合,不仅能为师生提供更舒适的学习环境,更能够推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一、建设绿色校园的方法
1.打造“海绵校园”
在我国一些地方,雨水资源充沛,如果学校不具备及时排水的能力,容易造成校园内涝。海绵校园能像一块海绵吸收并储存这些雨水,在需要时对其加以利用从而能够节省水资源,同时也不会像普通地面因无法及时排出多余的水即能够减轻校园的排水压力。通过对“海绵校园”的建设,学校有应对极端降水现象发生的,能够及时排出多余的水从而避免内涝的发生。也能存贮适量的雨水,通过地下管道成为储备用水,充分利用了自然水资源,促进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利用可再生能源
卫生检验实验教学革新
作者:杨金玲 杨海霞 公维磊 李晶 陈廷 王长芹 单位: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实验教学是卫生检验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基于实际问题的一种认识活动。学院从2005年起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把科学探究贯穿实验教学始终,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不仅获得了卫生检验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增进了对“卫生检验”学科的理解[1]。本次改革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卫生检验实验教学要突出探究活动的主题设计
为了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实验的学习由“照方抓药”式向“探究式”转变,实验教学首先应该注意选题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要突出探究活动的主题设计,并尽可能地以科学探究的方式来组织和呈现内容,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卫生检验专业知识。在这里,教师应注意必须放弃话语霸权,不能限定过死,更不能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猜想,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如,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设计“大运河污染现状调查”、“纸质食品包装的利与弊”等课题,要求学生独立搜集相关信息,走向市场做调研,确定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案。又如,在学习氟的测定时,教师可以结合氟在生活中的存在,设计“饮用水中氟测定”、“牙膏中氟的测定”等,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在这些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会必要的技能和技巧,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卫生检验实验教学要设计好探究的水平层次
实验教学中的探究活动设计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层次,当学生的探究水平较低,或探究活动难度较大,就离不开教师引导,随着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渐增强,教师过多的参与又可能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降低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分析学生现有探究水平,正确处理好学生的独立程度和教师的调控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科学探究划分为5级水平,供教师把握学生科学探究自主性水平时参考。
环境教育教学中初中生物论文
一、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有效知识,巧妙渗透环境教育
由当前初中生物教材看,所选内容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环境知识,为环境教育的渗透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和有效的资源,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空气质量与健康》、《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等等.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挖掘环保知识,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握生物知识,形成环保意识.譬如,教授《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时,可渗透重金属污染物随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进入植物体,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的知识;学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时,可让学生探讨“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使学生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教师可以恰当地渗透水资源污染问题,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缺乏现状,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培养学生资源保护意识;讲解有关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环境污染与保护内容,可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以及预防手段,促使学生自觉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思考探究,有效加强环境教育
知识源于生活,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融入生活实例,加强环境教育,灵活渗透环保理念,提倡绿色生活,让学生从生活小事做起,为节能减排尽绵薄之力,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比如学习《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材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人类存在哪些影响全球的破坏活动?如水资源浪费、酸雨、土壤荒漠化、沙尘暴、汽车尾气、湖泊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工厂废气的随意排放而造成温室效应;乱砍滥伐,导致森林植被破坏等.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治理?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深化巩固知识.接着,设计小活动,合作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请你观察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小习惯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生态环境?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我为环保献一策”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这样,通过思考、探究、合作、归纳、总结等活动,让学生明确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哪些活动可以破坏生态环境,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责任,自觉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提高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活动,强化亲身体验,全面践行环境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课堂教学局限,注意拓宽教学渠道,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体验,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全面践行环境教育.第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校园环境进行仔细观察,对学校受污染情况和环境绿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调查统计,并指出其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方案.第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向课外,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体验中切实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组织学生开展公园、社区植树造林和水资源短缺、害虫鼠的危害、环境污染等情况实践调查活动,并撰写相关调查报告,以展示学习成果.第三,可以借助某些特殊日子,诸如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12日“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世界水日”、4月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等,开展环境保护相关专题讲座,通过手抄报、演示文稿、校报、墙报、板报、网络论坛、贴吧等形式加大环境教育知识宣传度,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迫切性,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或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活”的主题班会或者辩论会,组织“变废为宝”的环保创意制作比赛、“低碳生活科普知识”竞赛、“环境保护,从自我做起”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共建绿色生活环境,提倡健康有机生活.
四、结语
中学开放性法制教育研究
实施开放性教学的必要性
学生就因此形成了定性,思维被局限在理论的归纳总结上。但这种答案在现今的开放性试题中,往往不受青睐。而开放性试题则一般以时政作为切入点,但是其所谈及的问题一般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努力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问题尚未解决,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思维方法当然也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因而考生对问题的思考需要开放性思维。在法制教育中,适当适度地实施开放性教学,其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将会给学生的思维拓展—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自主寻找开放性的探索材料,有利于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帮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实行开放性的调查研究活动或者辩论赛,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自主走向成功。
实施开放性教学的可行性
实行思想政治课开放性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特别在法制教育中,很多理论的学习进行开放性教学都是可行的。第五课《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的教育目的是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与法制意识,使他们能够结合现实,在实际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以及采用适当的方式处理与环境有关的问题。环境问题受综合的因素影响很复杂,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环境的法制教育不应苛求学生对每一个问题都得出高度一致的看法。真正的环境法制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环境教育的开放性,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哪些是环境教育开放性的主题内容呢?例如:第一,有争议性内容。争议性内容的实质是允许相互对立观点的共存。环境教育中最典型的带有争议性质的例子是“要不要发展核电”,因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的焦点之一。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核电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设计一项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关于修建核电站这一争议性问题。这可以使学生在辩论中学习有关核电站的知识,了解它的利与弊两方面的影响,培养辩证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还可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辩论的技巧。
类似的问题还有:“要不要发展家用轿车”,“一次性用品的开发与使用”,“城市外来人口的问题”等等。第二,非结论性内容。环境教育使用一种开放性教学材料,它不同于常用的课本,预先不给固定的结论,而是由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搜集资料、阅读文字材料、实地调查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也可能比较一致。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因为环境问题本来就有多种解答方法。以“摊贩集市卫生环境调查”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调查,让学生利用调查材料,试着写一篇短文,表明他们的调查结果和看法。这项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初步树立这样的观念:集市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类似的问题还可以是“家庭用水调查报告”“,住宅小区环境调查”等等。所以,传授政治课知识时,绝离不开社会的实践性。教学的实践性是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只要他们充分理解了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具体事例,其受教育的程度要比单纯的口头说教强百倍。
在《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这一课的教学中,有一难点就是经济行为对中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因为他们没有亲身的体验,对社会经济行为的丑恶现象了解不多。他们对一些经济犯罪行为一知半解,甚至认为是正确的、正常的。因此,开放性的教学对于他们的理性认识的提高尤为重要。探讨经济行为,可以采取哪些形式呢?第一,采取漫画教学。在学生有准备的预习前提下,可以在课堂上发放一些教师预先收集的有关经济犯罪行为的漫画或其他经济行为的黑色幽默漫画。让学生自己理解与讨论,并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漫画谈谈自己的看法。漫画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更可以通过漫画的讽刺作用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合法的行为。学生在讲述漫画寓意时,教师要注重拓宽学生的思维角度,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色的心理角度来谈感受、谈危害。第二,采用社会调查形式。学生其实对社会上的一些经济行为已具有一定的看法。例如学校的小卖店的垄断经营,学生往往只看到他的不合理、不公平,却没有看到小卖店的垄断正是竞争的结果(投标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让学生走出校园,开放性地探索他们所不理解的问题。如开出研究性课题:“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根源”,“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的区别”等。让学生到自己生活的小区去了解市民的消费心理,了解周边的市场经营情况。进行经济法制教育的最好方式是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和社区经济建设中,动手、动口、动脑,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讲到制裁违法犯罪时,很多学生没有感受到法律处罚的威力。他们还停留在违法只要受教育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的观念上。因此在结合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出去,让他们认识到社会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教育与处罚是怎样的。例如带领学生去少管所参观,学生在参观后可以写一篇感受,谈谈少管所的成立的意义,通过了解少管所的宗旨使学生明白法律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处罚是遵循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实地参观改变学生意识误区,使学生感性地理解法律的普遍约束力与国家强制力。又例如,进行模拟法庭,学生的兴趣就更浓。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角色的扮演亲身体会执法的威严,了解司法工作的程序、步骤,进一步体验法律权威性。在设计模拟法庭时,应该注重案例的挑选上,我们应该特别选择未成年人违法的案例,这样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论旅游管理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一、旅游管理专业语文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为了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尤其是语文教学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笔者于2012年5月对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一二年级在校生做了问卷调查,样本总量为94个。下面着重关注几个问题:一是语文重要性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非常重要的占39.4%,比较重要的占59.6%,总计占99%,可见语文的重要性还是不言而喻的。90.4%的学生认为在高职开设语文课程是非常必要或必要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该题为多选题):40.4%的学生认为高职语文可以增加语言实践机会,39.4%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语文学习了解更多人文精神,30.9%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加阅读文学作品的机会,28.7%的学生认为可以帮助提高汉语应用水平,55.3%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对旅游专业能力培养帮助很大,41.5%的学生认为有帮助。语文学科功能的多元化,在很大程度上与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目标培养相契合,语文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二是能力培养问题。对于从事旅游管理最重要的能力,89.4%的学生认为是理解与交流能力;在“你认为自己目前哪项语文能力比较欠缺”一题中,54.3%的学生选择口头表达能力,45.7%的学生选择写作能力,只有16%的学生选择阅读能力。
从两者相较看来,旅游管理专业最重要的能力却是学生目前最欠缺的能力,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三是课程改革问题。有54.3%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强语文与专业的融合度,47.9%的学生赞同教学方法多样化,44.7%的学生认为教材的实用性应增强。在旅游管理专业语文课程内容方面,79.8%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旅游口语交流训练,54.3%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旅游文学常识。对于语文和专业教学,前者有61.7%的学生认为要增加训练机会,后者则有69.1%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要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这与麦可思调查报告提出的存在问题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不管语文还是专业教学,实践环节都是弱项,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实践环节必须大大加强。
二、高职语文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有机整合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语文的联系最为紧密,很多核心能力培养都离不开语文的支撑。但是,就高职语文的现状来说,通用型的教材、传统的教学模式、茫然低迷的语文教师等,把高职语文渐渐地推入了死胡同。要想改变尴尬的处境,在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主动融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以就业为导向,为专业服务是高职语文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趋势。基于麦可思的调查报告以及校内对旅游管理专业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与专业相融合;二是增加实践训练。本文拟从旅游管理专业入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就语文课程与专业整合提供一些思路。
(一)课程整合陶行知先生认为:“职业课程之配置,须以充分生利为标准。事之可附者附教之,事之可兼者兼教之,根据此旨以联络各课。是为充分生利之课程。”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充分生利”即要树立“生利”之理念,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改变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所学、所知、所能与社会环境尤其是岗位需求实现最大限度的对接。因此,高职语文和旅游管理专业整合的基本思路可以作如下概括:紧紧围绕旅游管理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通过将语文教学和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与专业考证相结合,寓语文课程于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寓职业能力培养于语文课程教学之中,开发符合现代职教理念的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以行动为导向、项目为载体的项目式课程,注重实践训练,强化旅游人文渗透,使语文课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岗位平台课程,发挥类似于专业基础课的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教材整合统观高职现用的语文教材,主要以经典文学作品选读为主,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人文熏陶、陶冶情操的作用,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一无针对性,二无实用性。本校旅游管理专业问卷调查中一项关于“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原因”,有31.9%的学生认为教材没有新意,52.1%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陈旧,18.1%的学生认为对专业没有帮助。再看旅游管理专业的《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技能》以及导游考证实训等课程内容,其中涉及很多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训练,这些可以成为教材整合的基础。
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的德育
一、德育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
(1)德育形式的多样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就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渠道。教师既可以立足本土,以当地具有特色的活动资源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使综合实践课程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可以通过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组织各类拓展学科德育点的活动。教师既可以从学生生活以及身边的人和事中挑选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又可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从正面宣传中树立典型,弘扬社会正气,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影响学生,激励学生。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组织形式来看,教师既可以通过教室内、校园里的总结交流、汇报表演、展示与答辩等形式进行,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进行实验探索、劳动实践、社会宣传等,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无疑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2)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针对小学生的德育活动不能以传统的课堂说教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凝滞的课堂中无法对知识形成有效关注和系统习得,那样的知识学习过程是表面的,是无效的,是违背小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的。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单调的课堂走向丰富的课外,走向美丽的校园,融入真实的社会。开展与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生动可感的活动中接受道德陶冶,生成了真切的道德感悟,道德体验也由“被动型”变为“主动型”,德育效应更明显。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渗透方法
1.精选德育课题,营造德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