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学哲学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探析科学哲学史研究现状与起点
会刊的宗旨是刊载从古到今整个科学哲学史范围内各种类型的研究性论文,还有哲学事件、哲学人物、书评等。会刊的目标是希望科学哲学家通过对科学哲学史的思考与审视,揭示与我们关于世界和人性的知识增长相关的主流问题,包括认识论、方法论、形而上学和伦理等问题。无庸置疑,科学哲学史学会的成立为深化科学哲学史研究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也是科学哲学史研究正式纳入学术视域的典型标志之一。
维也纳学派研究院年鉴的连续出版。自1993年以来,维也纳学派研究院每年出版一本研究维也纳学派学术思想的年鉴,至今出版的16卷分别是:《科学哲学:起源与发展》(Vol.1,1993)、《规范、价值与社会》(Vol.2,1994)、《基本争论》(Vol.3,1995)、《百科全书与乌托邦》(Vol.4,1996)、《博弈论、经验和合理性》(Vol.5,1998)、《塔尔斯基与维也纳学派》(Vol.6,1999)、《关于量子力学的认识论和实验视角》(Vol.7,2000)、《冯•诺意曼与量子力学基础》(Vol.8,2001)、《科学哲学史:新的趋势与视角》(Vol.9,2002)、《维也纳学派与逻辑经验主义》(Vol.10,2003)、《不同学科中的归纳与演绎》(Vol.11,2004)、《剑桥与维也纳》(Vol.12,2006)、《纽拉特的语境中的经济学》(Vol.13,2007)、《维也纳学派在北欧》(Vol.14,2010)、《韦斯曼:因果性与逻辑实证主义》(Vol.15,2011)、《卡尔纳普与逻辑经验主义的遗产》(Vol.16,2012)。
维也纳学派研究院的宗旨是,致力于促进关于维也纳学派传统中的科学与哲学进步,也关注社会语境中的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跨学科研究,重点讨论哲学、逻辑、经验研究和语言分析等问题。年鉴由会议论文汇编而成。在16卷年鉴中,与科学哲学史研究最相关的是第1卷和第9卷。第1卷《科学哲学:起源与发展》主要是围绕维也纳学派成员的学术思想与观点展开的研究;第9卷《科学哲学史:新的趋势与视角》长达440页,收集的论文主要是从历史的视角聚焦了从古到今的面向科学的哲学思考,以及对哲学家、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思想及其相关论题的深入探讨。
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ScienceStud-ies,下文简称SS)的整合与转向。以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为核心的SS研究者在集中出版了大量阐述科学是社会建构的文章与论著之后,从20世纪90年代初也与科学哲学家一样,开始反思他们研究的历史发展,并希望通过历史反思,放弃强纲领,寻找新的出路或转向,其中值得注意的两种转向是:
其一,主张从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简称HPS)研究转向跨学科的SS研究。他们倡导这种转向的理由有四:(1)在他们看来,传统科学哲学家提倡把科学哲学研究坚定地建立在对科学史和当代科学实践的理解之基础上,但却对这种联盟的本性没有统一的认识,从而使哲学分析卷入“真”科学的做法事实上已经变革了哲学实践,导致了对下列问题的质疑:科学的统一性是否可能?科学是否体现了哲学家所预期的能够进行“重构”的合理内核?(2)当科学哲学家退回到各门学科的实践中时,滋生了对使科学的哲学研究的自然化战略;(3)当科学哲学家以更一般的术语对哲学分析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并企图最终取代关于科学的唯一性、统一性和合理性等哲学信念时,尽管共享了需要在语境中理解科学的观点,但却产生出各种不同的派别;(4)当哲学家反对社会学家的挑战形式,而社会学家坚持他们的反哲学态度时,有一种趋势是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意见,科学哲学家从社会学家的研究中吸取合理因素,产生了使科学的哲学研究自然化的兴趣,社会学家则放弃了极端的建构主义和社会学的基础主义的观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揭示科学事业的多维度的复杂性,需要科学哲学家、科学社会学家、科学史学家共同探索形成SS研究(sciencestudiesre-search)的跨学科纲领,用哲学的、社会学的、历史的术语理解科学,并在这种多学科的交界处,重铸需要分析的问题与范畴,从而完成从HPS向跨学科的SS研究的转向。
其二,主张从跨学科的SS研究转向文化研究。这是对皮克林(AndrewPickering)出版的《作为实践与文化的科学》(1992)一书的回应,也是对劳斯(JosephRouse)观点的一种响应,同时,还是基于历史性反思对SS不同进路的整合,其目标是摆脱过分依赖于社会学的知识观的束缚,把科学当作一种论域与文化现象来研究。虽然他们在什么是“语境论”、“话语”、“文化”和“实践”这些关键概念的理解上还仍然没有达成共识,但他们认为,抛弃科学知识的统一性的信念,放弃基础主义,最终把认识的、政治的、哲学的、社会学的、人类学的等维度混合起来整合到科学文化当中,研究科学家工作的技术细节,是SS研究的未来方向。
2001年,劳斯把上面的两种转向统一起来,统称为“科学的文化研究”,其目标定位是,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将科学的哲学、历史、社会学、人类学、女性主义理论等多学科领域结合起来的研究,认为科学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有意义的模式,强调在“科学文化”中定位文化研究,并指出,科学的文化研究既不是对科学的结果作出说明和理解,也不回答科学是什么的传统问题,而是对科学实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多学科的研究与反思。SS研究者的这些工作虽然不是对科学哲学史的直接研究,但是,他们在探索SS的未来研究方向时离不开对科学哲学史的考察,因此,他们关于SS的转向研究讨论,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促进了科学哲学史的研究。
多元视野下生物学哲学研究
2015年12月5日至6日,第七次全国生物学哲学学术研讨会暨生物哲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物哲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50余名相关学者参加了会议。从科学哲学的脉络来看,生物学哲学缘起于逻辑经验主义范式的发展与衰落。从默顿•贝克纳在《生物学模式的思考》(1959)中提出囊括众多解释形式于统一意义结构下的生物学模式以来,有关生物学作为科学,其逻辑检验以及认识论的、形而上学方面的问题成为对生物学进行哲学讨论的焦点。这种另类且饱受争议的科学哲学门类由此逐渐成型。尽管内格尔、亨普尔等学者期望将生物学哲学纳入逻辑经验主义的框架之下,但依然无法掩盖其独特的研究价值,随着鲁斯、赫尔、索博等一批先行者的推动,以及类似迈尔、威尔逊、古尔德这样的重量级生物学家们的倡导,生物学哲学迸发出难以掩盖的活力。而在最近几十年,科学哲学成为一般哲学中越来越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与此同时表现出新的趋势,那就是科学哲学不仅关注科学性质及其有效性的一般问题,也越来越特别关注具体科学中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生物学哲学首当其冲。伴随着生物学在20世纪后半叶里取得的巨大跨越,生物学哲学也与此相伴,突飞猛进,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生物学取得的进展本身,更在于它在实现其跨越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许多影响巨大的公众议题之内,例如进化、进化的心理学、达尔文主义、克隆等话题,成为众多公众以及学术讨论的核心,也对哲学产生了引人注目的影响。像是什么类型的过程叫进化,是否道德和意义能够还原为生物学,生命分子基质的意义为何、人工生命的界定与定义等等此类问题,需要通过哲学视角的参与才能够得到很好的回答。这些共同构成了生物学哲学研究者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使命。在这种良好局面之下,举办本次会议能够加深学术同行间交流,促进观点碰撞,开拓研究视野,提升国内生物学哲学研究的水平。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李建会教授主持。会议首先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吴向东教授致词,并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对本次会议的举办表示衷心祝贺。之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刘孝廷教授和广东医学院生命文化研究院王小燕教授也分别致词。作为会议主办方之一,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赵斌副教授代表中心主任郭贵春教授、副主任殷杰教授致词,并预祝会议成功。本次会议选取了30场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报告,共分为五个场次进行。第一场次主题为“国际生物学哲学研究前沿”;第二场次主题为“进化生物学的哲学问题”;第三场次主题为“生态学的哲学问题”;第四场次主题为“当代生物学哲学中的重大问题”,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生物学哲学中的重大问题”的几位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就各自的研究内容进行报告;第五场次主题为“生命的本质、生物学的解释方式和生物学的理论结构”。
一、国际生物学哲学研究前沿
1.生态学实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肖显静教授做了题为“生态学实验的‘自然性’特征分析”的报告。他从生态学实验的原则及问题的提出,将生态学实验分为:野外实验,其特点是回归自然;操纵实验,其特点是处理自然;测量实验,其特点是观测自然;宇宙实验,其特点是模拟自然;自然实验,其特点是追寻自然。他认为生态学实验与传统科学实验的本质区别是将实验室搬到自然中,在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现象的还原,其目标是自然的发现,追求的是科学事实的实在性和自然性。然而自然的复杂性,使得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挑战,为此他提出改善生态学实验的人工建构方面来达到实验中自然性与建构性的平衡。
2.生物进化与人类认知进化。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梁前进教授做了题为“生物进化和人类认知进化的逻辑符合性分析”的报告,探究人类起源以及人类进化的缘由、过程和结果中蕴含的科学哲学问题,其中的重点在于探寻生物进化和人类认知发展的逻辑符合性。他引入人类的血型系统进行分析,认为血型系统是在进化过程中决定,而长期的演化形成了不同群体中的遗传平衡,群体的演变伴随着血型平衡的打破和新平衡建立。以人类性别进化为例,两性的起源必有先后,而自然的演化是突破原有格局,产生有罪与无罪之争、生错与纠错、美与和谐的对比过程。自然起源的时序性与人类起源认知的发展高度契合。
3.生物学理论变化。
奥康纳分析教育哲学思想探索
作者:朱镜人 张珍珍 韦立君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丹尼尔•约翰•奥康纳(Daniel.John.O’Con-nor,1914)是20世纪英国分析教育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奥康纳著作颇丰,其《教育哲学导论》是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性名著。1979年,英国教育哲学界曾撰写了21篇论文庆祝他的75岁生日。1991年,这些论文以《逻辑基础:纪念奥康纳论文集》(LogicalFoundation:EssaysinHonourofD.J.O’Connor)为题出版。该书主编在前言中特别强调,书中每一篇论文的作者都曾受到奥康纳的影响,而且所有的论文选题都是奥康纳曾经关注过的问题[1]vii。可见奥康纳对英国哲学界的影响。换言之,研究英国分析教育哲学是需要深入研究奥康纳的。
一、对传统哲学的批判
奥康纳的分析教育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其分析哲学思想关系密切。分析哲学家对传统哲学是持批判态度的。奥康纳本人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其一,传统哲学无力完成其自身的任务。在他看来,传统哲学家大致有3项相互关联的任务:一是审视宇宙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二是对提出的问题作理性分析:三是设法论证其观点或者至少能证明其具有一定道理,即便宗教的观点也要有可以为其辩护的论据。[2]16但在这一方面,传统哲学家工作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奥康纳认为,在历史上,在有关宇宙的学说中,很少有哲学家取得像像阿奎那和斯宾诺莎那样的让许多人满意的成就。但奥康纳强调,即便这样,在他们学说体系的逻辑性方面或逻辑前提的真理性方面还是有明显的破绽。因此,“不论他们提出的理论多么迷人和多么有说服力,人们仍然没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们是真理”[2]16。奥康纳认为,现代哲学家的目的要贴切实际的多了,哲学家仅根据自己的哲学观提出有关学科范围的见解,很少有人再持传统哲学家的观点了。因为,“传统哲学家提出的假设超出了他们能够证明它们的能力。他们关于宇宙的解释应当像炼丹术、占星术、巫术一样被否定掉。理由很简单,任何探究的结果要想被接受就必须能经得起公开验证以证明其可靠性,而且与其他公共知识一致。传统形而上学,如占星术、炼丹术无法满足这些要求”[2]17。
其二,传统哲学方法缺乏新的突破,面临窘境。传统哲学源头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奥康纳认为,那一时期,学科概念缺乏清晰的逻辑性。哲学概念几乎涵盖涉及人和宇宙本质的所有问题,与现代的哲学概念相差甚远。[2]18即便如此,一些学科的研究方法还是清晰的,如植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天文学家等使用的是观察法,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用演绎法。但传统形而上学和自然宗教哲学家们使用的方法难以确定。奥康纳说:“当我们转过来审视哲学问题时,我们清楚地发现,很难确定它们的方法究竟属于自然科学的观察法还是数学和逻辑学的演绎法。”[2]18奥康纳认为,这是导致传统的形而上学和自然宗教后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到16和17世纪时,自然科学开始加速发展,人们对科学方法有一个新认识,开始强调眼见为实,强调尊重事实。奥康纳认为,当伽利略和牛顿的物理学在17世纪替代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之后,哲学家们也因此可以卸去研究那些涉及可观察的事实的问题以及探究自然规律的责任。但这种责任的减轻并没有使哲学得到真正的解脱反而凸显了传统哲学方法面临的窘境:“如果所有与可观察的事实相关的问题都由科学家去研究,那么留给哲学家的问题还有哪些呢?他们又怎样去研究剩下的问题呢?”[2]21对于这一问题,奥康纳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他认为,哲学遭遇科学革命之后便形成了这样的结果:一些属于典型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的问题可以通过经验的方法来解决,即通过观察而提出假设,并通过观察验证假设;其他的问题,如逻辑学和数学学科的问题,可以通过符合演绎规律的计算来解决。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划入这两类问题,比如传统的哲学、伦理学和自然宗教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既不能通过经验的方法也无法通过纯演绎的方法去解决。[2]22这是自然科学获得成功之后摆在哲学面前的问题,即哲学研究的方法问题。许多哲学家为此作了不少努力。如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和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受数学方法的启示,想用几何学方法去证明哲学结论,结果没有成功。奥康纳认为,导致他们失败的原因是他们误解了数学符号与哲学语言之间的差异。[2]23又如,18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和德国哲学家康德,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方法方面的问题,但他们提出了一些与方法相关的问题:“人类知识的局限性有哪些?”他们试图列出人类智力可以发现的问题的清单。他们没有像古希腊和中世纪哲学家那样去思考宇宙的本质和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而是(用洛克的话来说)审视人类的理解力,检查人类的能力到底适合研究什么事物。这种试图检查人类智力能量实际上与传统哲学一样困难且容易引起争论。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引起哲学家关注“知识论”,即关注有关人类知识的起源、性质及效度等一系列问题。在奥康纳看来,这些温和的哲学怀疑论者尝试解决哲学方法面临的问题,结果他们只是在开辟新探究领域方面获得偶然性的成功。但是只要方法问题没有解决,这种尝试对于哲学领域而言,就好比在没有找到应对旧细菌的方法之前又发现了一个新细菌[2]23,令人烦恼。
其三,传统哲学的理论依据存在逻辑上的瑕疵。奥康纳以中世纪哲学家为例作了说明。在他看来,中世纪哲学家的理论瑕疵在于理性探究不足。他说,“许多中世纪哲学家具有伟大的天赋和广泛的兴趣,他们所缺乏的是对人类认识事物的智能以及如何运用智能去获取知识缺乏正确的理解。他们过于相信凭着常识和‘不证自明’原理,就可以对神的存在、人的本质、命运和物质宇宙的构成等等进行论证,但是由于缺乏像数学或科学的那样证据,他们的结论因此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可”,甚至“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就能指出所谓神的存在和灵魂不灭理论的逻辑瑕疵”[2]24-25。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呢?奥康纳认为,是由于中世纪哲学家掌握的知识没有具备公共性、可验证性和可交流性的特点。换言之,是中世纪哲学家没有意识到“哪种证据适合用来回答问题”[2]25。#p#分页标题#e#
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分析现阶段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期为相应的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医学研究生管理及相应的培养政策的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随着当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理念与模式不断变革,医学教育中最为典型的变革表现为对人文医学教育和医学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视[1]。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均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临床医学导论、医学史、卫生法学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相应的医学人文实践教育[2-3]。但相对于临床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因教学、科研、临床任务重及师资欠缺等多方面原因,致使其在校期间医学人文教育与目标尚有一定差距[4]。医学研究生已逐步走向临床医疗岗位,对于医药代表、医患矛盾、诊疗伦理等现象有自己的认识,如缺乏适当的医学人文教育很容易使医学研究生对现实的医疗环境产生误解。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是医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5]。本文分析医学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医学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管理及相应的培养政策修订提供参考。
1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
虽然医学研究生在读期间所修课程并不多,但相对于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学制短,科研、临床等其他培养任务更重。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仅有一年理论授课,教学内容多为医学统计学、科研方法等医学研究方法课程,或局部解剖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类课程,对于伦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较少涉及;专业型医学研究生授课时间更短,在读期间需系统地接受临床医学技能训练,没有安排医学人文课程的授课时间。而经过系统的临床医学实践,相对于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往往对临床医疗的特点、医患关系、患者心理、诊疗伦理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医学职业精神往往有自己的理解。但在这一阶段却缺乏医学人文教育,无法引导医学研究生深入探讨职业精神与医学中的人文属性。
1.2具有临床医疗实践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师相对匮乏
医学基础学科创新教育论文
1遴选高水平导师队伍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创新培养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研究生导师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要在学术上有独到的思想和丰硕的成果;既要有站在学科前沿、洞察学科发展趋向的见识,能够高效地指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还要在思想、品德、科学态度、人格等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有人格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南京医科大学作为江苏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在研究生导师的选择上遵循“按需设岗、坚持标准、择优聘任、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学历背景、科研项目、学术影响力等多重标准,遴选高水平导师队伍。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系导师队伍均满足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的遴选条件,对已遴选为硕导或博导的导师,每年也会定期考核,核查其是否具有招收研究生的资格,如博士生导师下一年度招收博士生必须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①目前正在以项目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级以上科研项目(含省、部及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子课题);②近3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影响因子≥5的SCI论文1篇。以此为研究生创新教育奠定良好的导师基础。除满足学校导师的遴选条件外,我系导师很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通过定时定期的查阅大量文献,参加有影响力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清醒认识自己所从事学科的思维局限性,从宏观、转化医学的角度掌握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形成自己的科研优势和学术特色,有了自己的学术“根据地”、学术“栖身处”和学术“生长点”。此外也极其注重自身的品德建设、学风建设和人格培养,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2构建和谐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
师生关系问题是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探索,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于努力营造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的环境。因此,学系导师在研究生入学之后,会让其了解各个研究方向的情况,发现他们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其阅读相关方面的文献,指导、提供实际的设计方案、设计思路及实验平台,在整体实验理论规划和实践科研经费、实验条件上给予最大的保障。此外,导师对实验时间无强制性要求,允许学生自己合理安排。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目前一些临床医生的收入远高于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的教师收入,使得基础医学研究生生源少,质量良莠不齐,男女比例失衡,感情心理问题易发。因此学系鼓励科研经费充足的导师将部分经费以助研经费形式发放给研究生,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类项目基金的劳务费预算落实到位,一方面解决了研究生的生活压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生的科研动力。学系导师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交流手段来构建和谐关系,如对性格内向、被动交流的学生,导师会每周去了解其思想、生活、科研动态,对其出现的问题、困难给出指导、建议或帮助;对于专业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导师会选择性地给予文献阅读导向,将文献的难易程度逐渐提升,并在此期间认真讲解主要的难点和重点;对于学生出现过失甚至错误时,导师不会进行严厉的训斥,而是先了解事情发展始末、了解学生出现过失的原因和理由,然后进行得当的教育,但不会迁就、姑息学生的过错,做到批评到位、教育到位、策略到位,这样学生才能进步,和谐的气氛才能产生,才有利于整体研究生的创新教育。
3完善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良好的知识结构,而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主要通过一系列课程教育来实现。制定科学、合理、完整、互相衔接,并且在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其他环节上层次清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力保障。通过全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充分了解、调研国内外著名院校相应各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当前本学科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培养方案。
3.1校园文化、实验室文化对于人才培养的影响非常重要
中医人文学科建设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摘要:当前,科学与文化之间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冲突依然明显存在于中医学的实践之中,给中医学的继承、发展和运用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此,需要大力加强中医人文学科的建设,以在组织和知识建制上作出安排,消弭两者之间的斗争冲突、实现两者之间的对话沟通。在推进中医药院校“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应当进一步认识中医人文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对其建设路径进行积极思考和有益探索,以形成更大、更有力的建设性力量,促进科学与文化乃至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以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
关键词:中医药;人文学科;学科建设
中医学是生命之学,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土壤,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个方面的属性,是科学与文化的共同载体;就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的思想来源而言,人文属性恰恰是中医学的第一属性。由于知识类型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科学与文化之间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冲突依然明显存在于中医学的实践之中,给中医学的继承、发展和运用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此,需要巩固和加强中医人文学科建设,弘扬中医人文精神,将解决实际问题的“求实”,解决科学问题的“求真”与解决疾病问题的“求善”结合起来,使得中医学在发展的过程超越科学与人文之争,从而自然地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也为当代医学的进步提供积极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中医人文学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和学术的不断发展,人文学科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学科本身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以及自主发展的学术空间,部分院校还独立设置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卫生事业管理学院等实体学院,建设了一批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除了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等传统学科外,中医文化学、中医心理学、中医哲学等新兴学科不断成熟。在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和传播、当代社会和科技条件下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中医人文学科在解决医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符合中医药思维特质的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并且应当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医人文学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尚未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在中医药学科的整体框架之中缺乏应有的位置,更未在兼顾历史传统和当代条件下的情形下,较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甚至,对于中医人文学科与中医基础学科、中医临床学科相互关系的认识也缺乏足够的视野和格局。在当代学术环境和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医人文学科的作用,需要我们首先正视当前中医人文学科发展的问题,并藉此重新认识中医人文学科在中医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和价值,进而对中医人文学科的建设路径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中医人文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集中和突出地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1.1学术评价体系制约了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
尽管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文学科在中医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大学为了迎合和适应政府和各大排行榜上的量化评价指标,往往在具体举措和制度上忽视甚至抑制了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使得其涵养和引领中医药学术发展的作用无法发挥,导致中医药发展过程中“中医思维弱化、中医评价西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特色优势淡化”,这些潜在的影响即使通过中医药立法也无法立竿见影地获得解决。这其中,既有一般人文学科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中医人文学科发展遇到的特殊问题,在这些功利主义和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学术周期长、成果考核难,无法用现行的一些量化指标进行评价的中医人文学科自然成为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豆芽"学科,自然也无法获得丰富的学术资源。
期刊收录标准
一、SCI
(ScienceCitationIndex,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SCI选择期刊比较科学,它运用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期刊的学术价值,在选用的3400余种期刊里包含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期刊。它所择取的80万条论文,可以说是集各学科之精萃。因而,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并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SCI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学术界密切注视的中心,争相角逐的焦点,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SCI的这些优点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最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处于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专家很少,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不现实。
二、EI
《工程索引》(TheEngineering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information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1998年Ei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为了让中国用户与全球用户同步使用EV2数据库,EI公司近期将实施EV2中国用户的平台转换工作。转换时间是2011年4月27日,平台转换后,现有成员将全部通过国际站点访问EV2数据库,清华镜像站点将停止使用。届时如用户仍登录原镜像站点,将会有弹出信息提醒用户使用国际站点。2009年以前,EI把它收录的论文分为两个档次。1、EICompendex标引文摘(也称核心数据)。它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并以主题词、分类号进行标引深加工。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章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2、EIPageOne题录(也称非核心数据)。主要以题录形式报到。有的也带有摘要,但未进行深加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所以PageOne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EI。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1998年Ei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为了让中国用户与全球用户同步使用EV2数据库,EI公司近期将实施EV2中国用户的平台转换工作。转换时间是2011年4月27日,平台转换后,现有成员将全部通过国际站点访问EV2数据库,清华镜像站点将停止使用。届时如用户仍登录原镜像站点,将会有弹出信息提醒用户使用国际站点。2009年以前,EI把它收录的论文分为两个档次。1、EICompendex标引文摘(也称核心数据)。它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并以主题词、分类号进行标引深加工。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章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2、EIPageOne题录(也称非核心数据)。主要以题录形式报到。有的也带有摘要,但未进行深加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所以PageOne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EI。EiCompendex数据库从2009年1月起,所收录的中国期刊数据不再分核心数据和非核心数据。EI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
1、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包括的学科有:
——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船舶工程、制造技术等;
——矿业、冶金、材料工程、金属材料、有色金属、陶瓷、塑料及聚合物工程等;
医学人文教育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摘要:现代医疗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要求医学教育更加注重人文情怀,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的教育的任务倍显艰巨。大学语文课程是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医学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依据教学实践,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要求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方向具体结合,针对医学院校的专业特点,在课程的目标定位、师资培养、授课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开展探索和改革,把课程教学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融合,切实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紧张的医患关系,医德的缺失使得医学从业者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医学教育更加注重人文情怀。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倍显艰巨,在校医学生既要掌握专业技术与知识,也应具备更高层次的医学人文素养,注重医学生职业道德、医学伦理、人文情怀的培养。目前,医学生人文课程可分为两大类: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包括文学、历史与哲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交叉课程主要包括:医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医学史、医学社会学等。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综合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也体现在基础课教学、医学专业课教学、实习教学和日常教育管理之中。大学语文课程是母语高等教育的必修课,是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公共基础课,这门课程强化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奠基作用和促进作用[1],大学语文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强调文学知识、语文素养、美感品质的提升,又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对医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育产生重要影响,是医学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既有公共基础课的一般特点,又有自身鲜明的个性特色。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根据医学专业特点,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把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要求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方向具体结合,在课程的目标定位、师资培养、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模式等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和改革。
一、明确医学生人文教育背景下的课程定位
教育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2],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大学语文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以及课程目标应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医学人文精神强调对生命的关爱及对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关注,在课程教学中片面地突显大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或人文性,或是把大学语文课程当作纯粹的文学专业课,都是不恰当的。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人文课程互补渗透,应既注重“语”的感染,又注重“情”的熏陶。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语文素养的培育、阅读能力的提升、写作水平的进步和欣赏能力的提高,这是语文学科工具性要求的体现。针对医学职业素养,医学院校要求医学生能够完成严格的病案书写,要求医学生能够解决复杂的医患沟通问题,这都需要基本的读写能力的培养。但大学语文课程不能为了要适应这些要求而仅仅止步于对医学生进行工具性训练。语文教学在体现工具性、表现审美的同时,还表现着道德、哲学、社会学、思想、政治、历史等诸多内容[3]。大学语文课程精选古今中外典范文章为载体,体现各体文章的表现方法和写作风格,同时也体现高尚的理想情操、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价值,对学生产生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和深远的影响。通过文学文本、文化文本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内容,提升文学知识素养、提升母语驾驭的水平,同时通过人文的濡染,使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视野,获得内心的升华。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应“适应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发展日益渗透的趋势,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服务。”[4]医学院校开设大学语文不能仅仅停留于实施素质与能力教育,针对审美艺术教育的现实需求,医学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既要包含系统化的知识阐述,树立古今中外优秀作家作品,了解其基本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又要掌握基本语法规范,提高基本书面和口头表达的水平,满足未来职业工作的需要。同时,大学语文课程还承担着培养医学生的生命伦理意识和职业道德的责任,在课程学习中要尽可能地形成对诊疗过程中生命、伦理、道德问题的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的意识。医学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更加需要与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情感教育、生命伦理教育相结合,这是由医学院校的专业特征限定的,只有在真正把握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特色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建构医学院校大学语文的特色课堂。
二、建设人文素养和医学伦理精神融合的师资队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5]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承担了更加复杂的教育功能,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应在更宽泛的领域内有所提升。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多元化的,既应涵盖语言文学知识方面的要求,也应体现出医学基础知识和医学伦理精神的融合。语文课程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学科理论,对文字、文学、文化融会贯通的能力;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储备是医学生专业学习的基本需求,也是实现人文与医学学科融合的需要;医学伦理精神是医学人文素养的魅力,也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要求。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活动,以上知识模块的结合开阔了医学人文教育的视野,只有教师具有宽广的视野,才能有效开展课程教学,使医学人文素养转化成为可能。大学语文在很多医学院校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以蚌埠医学院为例,大学语文选修课为24学时,1.5学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资队伍的边缘化和资源的匮乏,尤其是科研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蚌埠医学院在这方面做出了较好的探索和改革,学校重视教师学科融合的培养,要求所有新进教师必须完成岗前培训课程,同时要求非医学专业新进教师在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期间必须完成两门医学通识类课程学习,建立并完善学术骨干制度,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进修,提高人才层次,在科研申报、继续教育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等,加强专业课教师和人文课教师的相互沟通和学习,通过交流形成有效的师资融合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断完善自身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又具备深厚广博的学识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学达成培养目标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