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医学培训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技能训练在临床医学实习生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技能训练在临床医学实习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15日至2019年5月30日卓越本科班和普通本科班52例医学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学号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强化技能训练。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培训后,观察组医学生操作技能水平、理论知识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性、启发性、轻松性、互动性评分及教学课堂氛围总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技能训练应用于临床医学实习生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操作技能水平,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临床医学实习生;技能训练;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医学是一门结合实践与理论的学科,而临床技能则更多的表现了实际操作能力,可在理论知识基础上解决更多临床问题[1]。岗位胜任力的提高,是目前医学本科教育培养评价的重要指标,但临床技能培训难度系数较高,且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属于循序渐进的过程;且大部分医学生是从临床实习开始接触,再加上带教老师水平不均衡、个别科室收治病种不全,学生就业压力、考研需求影响临床实习时间等,直接影响临床实习效果[2]。因此,选择一项合理的培训方式,促使实习生把握实习阶段提供的启动条件,尽快进入实习角色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强化技能训练在临床医学实习生(简称医学生)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15日至2019年5月30日卓越本科班和普通本科班52例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学号的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21.56±2.24)岁;平均实习周期(41.32±2.46)周;卓越本科班15例,普通本科班11例。对照组男13例,女13例;平均年龄(21.71±2.67)岁;平均实习周期(41.49±2.52)周;卓越本科班14例,普通本科班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翻转课堂联合病人教学模式在临床运用
摘要:探索应用翻转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从培训方案、师资团队、教学资源3个方面夯实基础,通过课前资源推送、课中模块化知识内化、课后自主练习3个环节及多元化考核机制,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标准化病人;临床技能
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转变基础性本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加快“互联网+医学教育”步伐,广泛开展翻转课堂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在线教育,全面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临床实践能力,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翻转课堂颠覆传统“老师教,学生听”的教育模式,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知识到主动探索内化知识的转变[1]。标准化病人(SP)又称模拟病人,指没有医学知识的正常人,通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逼真表现出临床病人的预设症状[2]。近年来,SP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和考核。临床技能是医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传统的临床技能教学存在着内容繁多、临床实践机会少、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诸多问题。翻转课堂和标准化病人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虚拟的临床环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1翻转课堂联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强化技能中的优势
1.1增强学生学习临床技能的自主性
传统的临床技能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角。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课前,教师将视频资源上传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计划,在自己的最佳状态下学习。其次,学生可以自主把控学习进度。学生对每项技能的接受程度不同,较熟悉的内容可以“快进”处理,做到“学而时习之”;难度较大的操作可以反复观看、“细嚼慢咽”,达到“温故而知新”。
1.2促进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培养的高效性
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医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新时期,医学教育教学模式要不断寻求创新与发展才能满足新时期的新要求。文章从医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入手,探索如何创新发展医学教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医学;教学模式;新时期
医学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病人的生存状况,提高整个国家的国民身体素质。创新发展医学教育和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医学教育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医学教育发展,尤其是西医教学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底蕴还不够深。一是教学理念问题。从事医学教学实践的一线教育人员的教学理念与医学教育教学政策制定者的教学理念不统一。二是医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教育培训混乱。有些学生进入较好的医院,能接受较好的职业培训;有的学生则不能接受好的职业培训,影响其发展;有些院校没有将临床经验和实践作为医学教育最重要的模式。三是临床教育和实践教育是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然而有些医学院却忽视了实践教育和临床教育,将理论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四是医学院的教育设备陈旧。有些医学院自成立以来就没有引进不新的教学设备,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教授学生最先进的医学知识。
二、创新发展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建议
(1)完善医学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完善的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对医学教育发展十分重要。一是确保医学生培养的时间。目前医学生培养时间大体上在3~5年。医学专业需要长时间的培养,目前医学生从医学院毕业后,培养的时间和接受教育的时间会相应减少。因此,医学院可以适当延长医学生走进工作岗位后的培训和实践教育时间。二是多家医院多部门联合对医学生进行培训培养。很多医学生毕业后会分散进医院,如果由单个医院组织医学生的培训,显然力量不足,且不利于医学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联合组织医学生的培训可以利用有限的医学教学资源,组织统一培训、统一考核,有利于医学生在培训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学习。三是统一医学生的考核大纲和考核制度。目前我国医学生的考核大纲还不统一,考核制度也不完全相同,不利于医学生纵向的比较。考核大纲是医学医学生培养的方向,是医学生成长的指导。如果没有建立统一的考核和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四是学校教育中注重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医学教育不单纯是医学理论教育,而且更加注重的是临床实践的教育。医学院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实践教育课程融入教学的课程体系之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急诊医学ECS模拟人教学的意义
作者:郑桂银 杨桂君 郑慧宁 富学林 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学院
急诊医学是现代临床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跨学科的边缘学科[1]。急救技术是每位医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随着我国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和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教学资源的严重匮乏,给急诊医学实验教学带来了严重影响。为适应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6年购置了美国METI公司生产的智能仿真技术模拟人ECS,在近几年应用于实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在急诊医学实验教学中运用ECS模拟人相对于传统实验教学具有多项特点
1.1安全性:运用ECS模拟人进行实验教学,可很好地让患者或受训者避免受到由于接受的操作不正确和不规范而受到意外的伤害甚至死亡。
1.2全面真实地反映临床操作中整个步骤:由于运用ECS模拟人可以较为真实地模仿初级和高级生命支持等,能够贯穿整个过程,可使学生对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干预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2]。
1.3可控制,可调节:运用ECS模拟人进行急诊医学实验教学可以通过软件程序的设置随时模拟出各种抢救场景。不需要再被动地等待患者才能进行实验教学。对发病率较低、危害性较大的病例,更显示出优势。此外,ECS模拟系统可以随时设置意外及突发事件,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
1.4及时信息反馈:运用ECS模拟人进行模拟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来,一轮训练结束后,学生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回放录像,进行错误分析,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改进。所以,运用ECS模拟人进行实验教学不仅可以用于训练—分析—再训练的教学培训,也可以用于技能考核。
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管理论文
1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1动手实践能力差
医学生在进行临床实习前的实践课只是临床见习和实验室模拟训练,其动手实践的对象为标本、模型人及病案。实习生进入医院直接在患者身上进行视、触、叩、听等操作检查,其操作的技巧、手法的轻重等,都需要有一个熟悉适应的过程。临床上就会表现出动作僵硬,动手能力差。
1.2组织纪律松懈
医学生进入医院实习期间,缺少了学校老师学生的管理,加之有些同学自我控制能力差,则出现纪律松懈、懒散,学习不求上进。
2影响临床实习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高校扩招及就业压力等因素影响,使医学生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欠佳。调查发现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虚拟现实技术在急诊医学教育中的实践
【摘要】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急诊医学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方法对徐州某高校急救与救援医学专业48名本科生,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分为对照组(24人)和虚拟现实教学组(24人),对比分析两组急诊医学专业课(创伤医学、急救医学和灾害医学)的成绩,评价虚拟现实技术在急诊医学教育中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创伤医学、急救医学、灾害医学三门专业课成绩分别为:(73.6±8.3)分、(76.2±9.5)分、(73.8±8.1)分;而虚拟现实教学组三门专业课成绩分别为:(85.3±5.2)分、(87.4±6.2)分、(92.6±5.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虚拟现实技术在急诊医学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是适应当前急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急诊医学;本科教育;教育技术;探索;实践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而新兴的一门技术。该技术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生成逼真的视、听及触觉一体化的三维虚拟世界[1-2]。用户借助头戴式立体显示器、数据手套等辅助传感设备,切身参与并探索仿真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与变化,产生沉浸感和带入感。VR技术具有多感知性、存在感、交互性、自主性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3]。急诊医学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完善的急诊医学生培养体系和提高急诊医学教育教学水平,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急诊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已是当今急诊医学教育的当务之急[4]。本文总结分析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急诊医学本科生教育的教学效果,探索VR技术应用于急诊医学教育的可行性,以期为急诊医学教育提供一种好的教育技术方法。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徐州某高校48名2014级急诊医学专业本科生,其中,对照组男生13人,女生11人,年龄范围19~23岁之间,平均年龄(21.4±2.4)岁;VR教学组男生13人,女生11人,年龄范围18~22岁之间,平均年龄(20.8±2.2)岁,两组学生一般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内分泌循证教育思索
本文作者:刘畅 单位:辽宁医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新的医学理论和技术令人目不暇接,面对如此繁多的医学信息,只有学会合理的利用,才能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否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deicine,EBM)是近年来国际临床医学领域中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型学科,也是医学界倡导的学科发展方向之一。[1]EBM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问题、寻找并评价证据、综合分析并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这种被称为“21世纪临床新思维”的医学模式使得临床医疗决策更加科学化。[2]传统的经验教育模式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内分泌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医学临床实践的新模式———循证医学。[3]
内分泌学是一门研究激素及其相关疾病的学科,传统的内分泌教学是把教学内容看成是准确无误的,面对临床实践中的许多有关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新问题,教师往往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非系统观察的临床实践经验。传统的经验教育模式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内分泌发展的需要和要求。根据内分泌学科的特点,我们对从事临床教学工作的医师进行了统一的循证医学培训,对学生授课方式由传统的授课模式改变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授课方法。探讨循证医学在内分泌教学中的应用,并对此教学方法做出评价。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实习的本科学生52人。2.教学方法。学生根据各自分管临床病人的具体病史、体征、检查结果提出需解决的问题;寻找回答问题的最佳证据和资料:带教医师指导学生使用EBM常用的资源如期刊和专业的文献数据库等,检索查寻现有的最好临床研究证据;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临床重要性;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学生自己的临床专业知识,归纳总结,并在学习小组讨论,提出不能解决的及新发现的问题,大约15分钟;教师对各组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约占用10~20分钟;将循证医学证据应用于学生分管的病人,观察效果。
3.本课题实践的评价措施。由所有学生填写不记名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和带教教师对循证医学教学法的评价,对调查项目按“优、良、中、差”四级评分。
二、结果
国外医学教育专科临床医学论文
1美国医学教育
美国的医学教育只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次,无大专、中专以及成人教育类型。其教育结构完整且连续,主要由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3部分组成。学历教育是采用传统4年制方式,课程设置为两段式,即基础和实习2个阶段,第1、2年为基础课学习,第3、4年为临床课的见习和实习,同时完成临床课的教学。2年的基础课学习结束后要参加医学基础知识为主的美国执业医师考试USMLEⅠ,通过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实习结束后要参加以临床专业知识为主的USMLEⅡ考试,通过后才可申请住院医师。再经过3年的专业培训,参加综合性的USMLEⅢ考试合格后取得行医执照。美国医学本科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可以在毕业后接受专科培训的必需知识、技能和态度。专科化培训是在毕业后进行,且专业数量较少,专业面宽。强调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术研讨、课外阅读、写论文甚至参与教育等。现在大多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方法(CBL)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PBL)教学方法。
2法国医学教育
法国医学教育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进入医学院学习之前,要先通过法国会考,取得就读资格。其学制分为6年和11年,分3阶段完成,每阶段都有严格的会考制度。第一阶段(第1年)为医学预科阶段,仅有20%的学生可通过此阶段会考获得继续学习的资格;第二阶段(第2~6年)学生完成全部在校医学课程学习并参加全国会考,有50%的学生可通过考试,未通过考试的学生只能作为全科医生或进入实验室、私人诊所工作。第三阶段(第7~11年)作为专科医生培训阶段,学生接受高度专业化的培训,使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法国医学院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临床实习及教学工作,在第2学年就开始接触临床工作,第4~6年完成全部临床课程的学习,医院每周专门为学生开设“临床常见疾病诊治与鉴别诊断”课程,讲解典型的、特殊的临床病症和临床诊治经验与技术等,使学生对某些临床疾病和现象进行全面分析,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得到较快提高。
3德国医学教育
德国医学教育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又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11]。德国实行免费教育制度,无入学考试,实行宽进严出的原则,淘汰率高。医学教育学习时间最长,连实习在内至少要修6年(12个学期)后通过两个阶段的国家医师考试即可毕业,在校学习分临床前期(第1~4学期)和临床期(第5~12学期)两个阶段,临床前期要完成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无具体专业划分,在临床前期课程学习结束时参加第一阶段国家医师考试,考试通过后才有资格申请第二阶段考试。临床期共学习8个学期,主要进行常见病临床培训、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及具体的分科培训,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结束后参加第二阶段国家医师考试,全部考试通过后才可获得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毕业后教育是德国医学教育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成为注册医师必须先进行18个月的实习医师工作,实习工作结束后获得官方认可,方可独立行医,但也必须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至少6个月非手术科室或者至少6个月手术科室的临床工作。18个月注册前培训结束后可申请一个全科医师培养项目,经过2~3年的全科医师培训且考试合格后颁发全科医师证书。要成为全科医学必须经过4~8年的专科医师培训,培训结束后通过考试方可授予专科医师资格证书,取得专科医师称号。继续教育在医学教育中持续终身,一般由医师协会组织实施和管理,其根据各地医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每年制定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课程,执业医师要求参加多种学习,累计学时发给证明。
4国外医学教育对中国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