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以课堂理论教学方案、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和科技材料撰写能力培养为方向,将形成性评价融入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各个方面,为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斯克瑞文于1967年提出,开启了该领域研究的先河。斯克瑞文提出这一概念的初衷在于保障课程的有效开发,他指出教学材料的模型和草案应在最后成型之前进行学生试测,以便在教学材料的形成阶段就能进行有效性评价,这样才有可能在最后成品之前进行调整,并把这一过程称为形成性评价[6]。从此,形成性评价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教育及其他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中等教育委员会采用基于学校日常教学的评估手段,并认为这种手段可以测量出“某些不能轻易或充分地总结性考试中所获得的学业成绩”[7];澳大利亚学者麦格劳等人认为形成性评价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教学计划的进展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实质性取样,因此在教育评价上比外部考试更加全面[8]。在我国,由于教育评价中“一考定终身”模式根深蒂固,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出现形成性评价的相关文献与研究,尽管起步晚,但研究进展迅速[1-5]。

2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2.1形成性评价体系课堂理论教学方案探究

当前,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弊病,教师在授课中更多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和框架的构建,却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对学习方法、科研问题、科研思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理论教学中由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在后期的学习研究中有较多的实验操作时间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得理论教学常常脱离实践。理论教学历来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的理论教学更是研究生教育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宣讲让学生了解形成性评价,形成以分组讨论、案例教学、课堂测验、课后作业和调查问卷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模式,同时,也可以建立以即时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测验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为主体指标的评价模式。以随堂考试、分组调研与汇报、教学互动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改变传统的期末考试决定最终成绩的总结性评价。在以往的中药学本科生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已初具规模,实践表明开展形成性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12]。

2.2形成性评价体系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探究

学术学位研究生在侧重学术研究的同时,应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应用技能与技巧,对于强调应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同理。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常表现在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方面,而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最常体现于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上,但并不代表学术论文能完全体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日常文献阅读、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论文撰写,其中的每一步都考查着研究生的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导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开放的教学思维引导学生得到更多实验操作与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在这个体系中,学生是舞台的主角,主动接受知识,积极寻求进步。

2.3形成性评价体系科技材料撰写能力培养探究

科技材料撰写包括创新课题申请书、标准书等材料的撰写,此能力同样是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部分,应该作为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在能力评价时的标准之一。对科技材料撰写能力的培养应把握好各阶段形成性评价的关系,从前期选题、材料准备阶段,到具体内容撰写、流程图描绘等,每一步都在不同程度上考查着学生的科研思维与能力,把握好各阶段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中药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3展望

基于形成性评价体系,以课堂理论教学方案、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和科技材料撰写能力培养为方向,初步探讨了中药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以期为中医药现代化事业培养具有中医思维,兼具中药学和中医学基础知识背景,拥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药学研究型人才。这对国家的中医药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加速社会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格 李原华 赵靖 梁慧慧 文雯 刘文龙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成药性与制剂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