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输液穿刺优质护理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儿静脉输液穿刺优质护理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儿静脉输液穿刺优质护理探索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5年3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小儿患者120例,入选患儿均神志清楚,治疗依从性较好,能积极配合手部输液,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3±1.1)岁;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6.1±1.2)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严格按照静脉输液操作规程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包括:①静脉输液穿刺前,对患儿的病情、意识状态、药物性质、穿刺皮肤及血管状况进行评估,并告知患儿家属需用药几天,使患儿及其家属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用药安全知识的宣教,主动回答患儿及家属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讲解穿刺部位与成功的相关因素,督促患儿合理进食,可减少胃肠道反应。②穿刺过程中,为尽可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操作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静脉穿刺水平,同时根据患儿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与此同时,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确保患儿用药安全,并密切观察患儿输液部位有无肿胀、穿刺针有无滑脱现象,若有不良反应,需及时进行处理;输液时,需应用专用固定手板,将夹板固定于手掌及腕关节,并在夹板两端各横粘一条胶布,不固定手指。③输液结束后,指导患儿家属学会按压止血的方法及时,确定患儿穿刺部位无出血后方可离开,并告知患儿及家属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1.3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素质、护理人员操作时的熟练程度、护理质量、心理状态等,分为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满意+较为满意)/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的单位以均值±标准差(X±S)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完成计数资料的对比,当P<0.05时,则提示在比较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56例,穿刺成功率为93.3%,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49例,穿刺成功率为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3,P=0.0014)。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分别为35例、22例、3例,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分别为26例、25例、9例,满意度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34,P=0.0031)。

3讨论

小儿因各方面发育不成熟,机体免疫力差,易患上上呼吸道感染、肠炎等多种疾病,静脉输液是疾病治疗和抢救过程中一种快速而有效给药方式。由于门诊输液室每天需接待大量患者,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有些家属医学知识缺乏,对独生子女溺爱,担心一些检查和治疗会给孩子带来痛苦,导致不配合甚至对护理人员要求过高。另外,输液是孩子和家长经过排队挂号、看病、检查、化验、拿药的最后一站,他们在前面就诊环节积累的怨气极容易大爆发。对于陌生的环境,锋利的针尖以及以往对于打针的痛苦经验,往往使患儿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出现哭闹。这会使得家长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如果这时护士未一针见血,家长会把所有不满等负性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引发护患纠纷,甚至出现伤医事件。我院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通过全方位进行相关护理工作,一方面调动患儿的积极情绪,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另一方面可满足家长心理需要,安抚其紧张,随时爆发的情绪,拉近护患距离,不仅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也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经本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可见优质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增加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文琼 张湘涛 单位:云南省禄丰县罗次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