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优质护理效果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96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检查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自发性气胸4例,重症肺炎9例,支气管哮喘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7例,慢性支气管炎38例。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参照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2.3±3.6)岁;病程3~19年,平均病程(11.2±2.0)年;观察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9±3.8)岁;病程2~19年,平均病程(10.8±2.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等。观察组则应用优质护理,内容如下:①呼吸道护理。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因炎性分泌物增多、呼吸道净化能力下降、痰液黏稠等,使气道堵塞,影响呼吸。因此,应鼓励患者每天至少饮1.5L的温开水,其不仅促进病变黏膜的修复,也有利于痰液的稀释及排出;经常协助卧床的患者变换体位,并帮助其叩背,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以排出痰液;必要时给予电动吸痰机辅助患者吸出痰液,痰液堵塞严重者应实施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给予人工通气。②吸氧护理。缺氧或CO2潴留是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常见的症状,因此应做好患者的吸氧工作。当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1mmHg=0.133kPa)时,应进行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4%~28%,氧浓度最高不宜>35%)吸氧,尽可能使患者的PaO2保持为60mmHg。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吸氧的重要性,并嘱咐其不可私自调节氧流量或停止吸氧,告知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吸氧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皮肤颜色、情绪波动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等。吸氧管、面罩等应将其合理固定,以防导管脱落、压裂等;定时更换消毒,并保持导管的清洁通畅,以防交叉感染。③饮食指导。慢性呼吸衰竭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老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下降,且多数营养不良,导致患者的通气受到影响,因此应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耐心为患者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多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鼻饲患者在进行鼻饲前后应询问患者留置胃管的感受,若有不适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为患者提供轻松、舒适的用餐环境。④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注意倾听其内心的想法和情感,了解其对医护工作的需求,并在护理过程中尽量满足。耐心讲解慢性呼吸衰竭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对表现出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的患者进行安抚,鼓励家属支持并关心患者,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缓解其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护工作的展开,促进身体康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分别有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护理满意度=满意率+较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2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呼吸衰竭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肺换气及(或)肺通气功能障碍,致使低氧血症并(或不并)高碳酸血症的发生,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理性变化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对于慢性呼吸衰竭,在积极采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因常规护理缺乏较为明确的护理目标,并缺乏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等,导致患者的身心未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因而护理效果欠理想,护理满意度低。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以患者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为患者提供了舒适、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也大大推动了护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83%)显著高于参照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锡容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