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浅静脉留置针优质护理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老年浅静脉留置针优质护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老年浅静脉留置针优质护理论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鞍山市中心医院接收的老年浅静脉输液留置针62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31例,男性和女性分别是18例和13例,平均年龄(71.23±4.15)岁,最大84岁,最小61岁。对照组患者31例,男性和女性分别是19例和12例,平均年龄是(72.09±3.69)岁,最大83岁,最小6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包括方案评估、心理疏导、穿刺护理、导管护理。

1.2.1方案评估

对患者进行输液前,应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活动情况及疾病情况等,结合输液药物的药性对输液速度、输液顺序等进行确定,最终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放置留置针,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

1.2.2心理疏导

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向其介绍留置针的优点和安全性,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向患者介绍操作医生的高穿刺水平,缓解患者较大的思想压力及心理负担。对于过于恐惧的患者,应邀请同期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向其介绍经验,反复向患者讲解使用留置针的注意事项,提高配合度。

1.2.3穿刺护理

穿刺时,应选择直、弹性较强、粗浅静脉,避免选择静脉瓣及关节处静脉。对于糖尿病及长期卧床的患者,避免选择下肢静脉,预防栓塞静脉炎。宜选择小号留置针进行穿刺,减少血管损伤及刺激。

1.2.4导管护理

使用透明敷贴将导管固定牢靠,并使用弹力绷带进行辅助固定,保证导管固定良好。当导管不畅、每日静脉输液前及输液后,对其进行冲管,保证导管通畅。每次输液后进行封管,封管时使用5ml生理盐水。每日对穿刺点进行观察,观察敷贴有无污染、潮湿及缺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并及时更换。若患者出现静脉炎、渗出、导管堵塞、导管滑脱等并发症,应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并立即处理。对两组患者穿刺疼痛度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进行对比。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穿刺疼痛度

研究组患者17例疼痛2级,9例4级,4例6级,1例8级;对照组患者7例疼痛2级,13例4级,7例6级,4例8级;研究组患者穿刺疼痛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6.45%(2/31),其中1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滑脱。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19.35%(6/31),其中2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滑脱,1例静脉炎,1例渗出。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93.55%(29/31),2例不满意,11例基本满意,18例非常满意。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80.65%(25/31),6例不满意,13例基本满意,12例非常满意。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多病共存,且病情变化较快,对及时建立上肢静脉通道具有较高要求,才能满足及时抢救及输液的需要。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衰退,易伴有动脉硬化,血流速度较慢,血管弹性较差,管壁较厚,输液时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较大,若病情发生突变或危重,无法及时抢救及输液,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因此,留置针在老年浅静脉输液患者中应用较为广泛。近几年,临床护理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重视临床护理,促使临床护理逐渐成为辅助治疗及操作的重要手段。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对留置针了解较少,易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心理负担及思想压力较大,不利于穿刺工作顺利完成;留置期间还易引起导管不畅、静脉炎、皮肤感染等不良反应,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威胁。由此可见,对老年患者使用留置针期间,应做好相应护理,保证穿刺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患者配合度,减少不良反应。优质护理是近年来兴起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质量较高。优质护理以向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的,涉及方面较多,包括心理疏导、方案评估、穿刺护理、导管护理及健康宣教等,可有效发挥服务作用,维护患者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在本文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穿刺疼痛轻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表明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减轻穿刺疼痛。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6.45%,对照组患者19.35%,研究组患者较低,表明优质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93.55%,对照组患者80.65%,研究组患者较高,表明优质护理的护理质量较高,患者比较满意。

作者:宋阳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