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普外科患者应用效果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优质护理对普外科患者应用效果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优质护理对普外科患者应用效果探析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围术期普外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2例普外科患者,按照随机单盲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基于此,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入院8h时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d,研究组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围术期普外科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围术期;普外科;应用效果

手术是治疗和抢救普外科患者的常用手段,但是手术的侵入性较强,患者在术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生理应激反应及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康复[1]。为此,临床还应加强普外科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普外科患者,从中抽取102例进行研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通过临床护理结果的对比来证实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见如下详细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院调取数据库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本次研究要求,将其中102例患者录入研究开展实验,患者认知能力及沟通能力正常,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研究协议书,排除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癌症患者以及资料不全者、中途退出者。将以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51例。常规组中,男30例,女21例;患者年龄27~73岁,平均(44.25±3.71)岁;疾病类型:腹股沟疝17例,胆囊炎13例,胆管结石12例,急性阑尾炎9例。研究组中,男29例,女22例;患者年龄26~74岁,平均(44.18±3.65)岁;疾病类型:腹股沟疝16例,胆囊炎14例,胆管结石11例,急性阑尾炎10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不明显,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常规组给予入院介绍、环境护理、完善相关检查、饮食指导、切口护理、引流管护理等常规护理;基于此,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包括:①术前: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常规护理,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考虑到患者入院、住院与出院的每个细节,全面落实责任包干制;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准确评估患者的手术的耐受度与营养水平;将疾病知识、手术治疗、术中注意事项等宣教内容编辑成图文并茂的健康手册或视频,发放给患者,并耐心向患者介绍或解答;主动与患者沟通,多用敬辞敬语,干预患者心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详细告知患者手术时间、术前禁食、麻醉措施等,做好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拍背、训练床上大小便等训练,确保手术安全顺利。②术中:由责任护士陪送患者至手术室,期间讲述手术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手术室光线略暗,急救设施较多,不要紧张,多安慰鼓励患者,讲述手术成功的案例,消减患者术前的负性心理;指导患者保持合适、舒适体位,适当调整,以便于手术操作,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加强手术防护,避免坠床等不良事件;术中与患者积极交流,可运用肢体语言、语言艺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如:讲一些幽默有益的话题、握手、抚摸患者头部等。③术后:术后再由责任护士陪同患者回到病房;指导患者保持适合、舒服的体位;做好各种管道标识,妥善安置及固定引流管,保证管道在位通畅;待患者苏醒后,告知患者手术十分顺利、成功;依照患者实际状况,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术后早期活动机康复训练,如抬腿练习、下床活动等,保障患者的安全,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患者进行按摩、叩背、排痰等护理,确保患者舒适;对危重、躁动患者予约束带、护栏等保护措施,危重病人使用腕带;指导患者合理饮食,6小时候吃流食,根据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情况,再循序渐进地进食半流质食物。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焦虑及抑郁程度。采用焦虑(SDS)及抑郁(SAS)自评表[2]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焦虑及抑郁程度,评分越高,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越严重;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100~120分)、满意(80~100分)、不满意(<80分)三种,总满意度=(十分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焦虑及抑郁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入院8h时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研究组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随之提高,对护理要求也愈来愈高。普外科在呼吸系统疾病之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该疾病能够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一般来说,年龄在5岁以下的儿童易发此疾病,特别是在婴幼儿群体中,该疾病的发生率相对更高,所以必须及时进行相应的干预和处理,以避免患儿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患儿发病以后,在临床上最显著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气促、发热以及咳嗽等,帮助患儿进行有效的排痰和缓解咳嗽,有利于保障患儿呼吸道的通畅,同时科学合理的对抗生素进行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患儿接受治疗的后期,易发生多种不良反应,若情况严重,还可能导致并发症形成,导致患儿的康复进程受到不利影响,所以有必要给予患儿应用相应的干预措施,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避免常规护理过程中存在疏漏情况,以促使临床护理工作的效果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从而能够对患儿的康复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研究显示,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6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实验组患儿在体温恢复时间、腹部不良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方面,其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能够促使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也就体现了个性化护理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宏玲,张彦.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256.

[2]吴倩.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1):150-151.

作者:李淑一 单位:云南省开远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