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元化护理对创伤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多元化延续护理对老年上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100例老年单侧上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采用依托于信息化平台的多元化延续护理,均持续行护理干预3个月。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利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量表(GQOLI-74)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评估;利用本院自制的遵医依从性评估表评估患者术后1月、3月的依从性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ESCA、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诊依从性评分在术后3月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依从评分在术后1月和3月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多元化延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多元化延续护理;老年;上肢创伤骨折;术后康复
老年人因自身骨折疏松、抗击力、抗负荷能力差以及四肢平衡性相对较差,易发生骨折。发生骨折后的恢复时间较长,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多需居家进行康复锻炼。延续性护理是对于需居家康复患者的首选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康复效果。传统的延续性护理多采用是电话、门诊、家庭随访等模式,但仍具有很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老年骨折患者来说,在电话随访中不能直观地看到患者的恢复情况也无法作出相应的康复指导,门诊和家庭随访受时间、距离、人力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效果不理想。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的平台在社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本研究探讨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多元化延续护理对老年上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100例老年单侧上肢创伤骨折并行切开复位固定术患者,男53例,女47例,年龄60~78岁,平均(68.99±4.18)岁。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符合单侧上肢创伤骨折的诊断标准[1];③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者;④患者及家属了解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肺、脑、肾严重不全者;②患有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患者;③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没有使用智能手机能力者;④在研究期间自愿退出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0~78岁,平均(69.02±4.16)岁;骨折类型,肱骨近端骨折9例,肱骨干骨折7例,肱骨下端骨折8例,尺桡骨近端9例,桡骨干骨折8例,腕骨骨折9例;文化程度,小学28例,初中12例,高中及以上1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0~78岁,平均(68.98±4.17)岁;骨折类型,肱骨近端骨折10例,肱骨干骨折8例,肱骨下端骨折7例,尺桡骨近端8例,桡骨干骨折9例,腕骨骨折8例;文化程度,小学26例,初中13例,高中及以上11例。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两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病情平稳,符合出院标准,均行延续护理3个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延续性护理:在出院当天,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健康教育的手册,内容包含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复诊的时间以及康复锻炼的指导。由责任护士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出院后前1月每两周1次、1月后每月1次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基本身体状况、康复训练的情况、服药情况以及下一次门诊复查的时间告知。观察组患者采用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多元化延续护理:(1)组建多元化延续小组:由骨科护士长、骨科医师、骨科专科护士、营养师、理疗康复师、专业心理咨询师、疼痛专科护士共同组建多元化延续小组,根据本院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多元化延续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方式。组建微信群,依托于微信平台实施多元化延续护理。(2)实施:在出院当天邀请患者扫描微信群二维码进群并指导患者备注自己的姓名及出院时间等基本信息。在微信群中不定时地推送疾病小知识和康复训练的指导,并要求患者以小视频的方式进行学习反馈,并由专业的理疗康复师进行评估后点评和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有疑问可在微信群中提出,由专业的医师进行解答,并于每2周进行一次微信讲座,包括心理的疏导和饮食的指导等不同领域的专科讲座。每月开展一次病友微信交流会,并选取有积极态度且恢复较好的患者及家属来进行经验的分享,引导患者以积极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康复过程中的问题,嘱家属支持和监督患者的康复。责任护士采用微信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出院后前1月每两周1次、1月后每月1次的随访,随访要求患者以视频或图片的方式展示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并根据患者的情况结合专科医师的意见给予动态调整的复诊方案,并督促患者进行门诊复诊。(3)复盘总结:多元化延续小组每2周进行一次复盘会议,对上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反馈以及对下阶段工作的安排。
1.3观察指标
(1)利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2]和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量表(GQOLI-74)[2]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评估,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越好。(2)利用本院自制的遵医依从性评估表评估患者术后1月、3月的依从性变化,包括复诊依从和康复依从等。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依从性越好。(3)观察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伤口感染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ESCA、GQOLI-74评分在护理前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ESCA、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变化
观察组患者的复诊依从性评分在术后1月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在术后3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依从评分在术后1月和3月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x2=4.332,P=0.037<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越来越完善,且在社会普及广泛,且有研究显示[3],在信息化平台的依托下的护理模式,在慢性疾病患者居家护理的应用中的效果良好。因而,本研究将依托于信息化平台采取多元化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上肢创伤骨折患者中,观察此护理模式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遵医依从性、生活质量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在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多元化延续护理下,通过不定时的信息推送和专业讲座以及和患者及其家属的频繁互动,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在王婷等[4]的研究中也提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效果良好。本研究结论与其部分相似,说明在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多元化延续护理下,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更好。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复诊依从性评分在术后3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康复依从评分在术后1月和3月均高于对照组,在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多元化延续护理下通过视频的指导和学习反馈的奖励,激发患者的积极性,且责任护士通过微信平台的随访可以直观地看到患者的康复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复诊时间的动态调整,从而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在李烟花等[5]的研究中也提到信息化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本研究结论与其相似,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可能通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依从性的提高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多元化延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蕾 单位:天津市天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