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给予综合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SAS、SD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SF-36评分明显升高,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优化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冠心病;综合护理;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常发生在老年群体中,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阻塞引起,患者主要症状为胸闷、心绞痛、呼吸困难等[1]。冠心病具有慢性特征,会加速患者机体功能退化,患病后,患者生活质量将明显降低,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容易产生失眠、焦虑等负性情绪,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临床疗效,导致患者预后不良。以往临床常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该护理模式极易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故病情控制效果欠佳[2]。综合护理是一种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既重视疾病的治疗,又能为患者提供系统化护理服务;另外,综合护理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工作中,还能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从而增加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3]。现进一步探求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经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确诊为冠心病,且与WHO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相符[4];②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属Ⅱ~Ⅳ级。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及伴有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等患者;②急性心肌梗死、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者;③合并严重心瓣膜疾病者。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35~68岁,平均49.86±3.55岁;病程2~11年,平均6.56±3.98年;心功能分级:Ⅱ级9例,Ⅲ级22例,Ⅳ级19例。观察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36~66岁,平均50.01±3.40岁;病程2~10年,平均6.44±3.86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0例,Ⅲ级23例,Ⅳ级1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自愿签署同意书,且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就医环境介绍、健康知识宣教、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护理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1)强化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耐心向其介绍病情,并说明住院环境;向患者宣讲冠心病病因、治疗方法,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掌握度,从而规避相关诱因。了解患者年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并详细告知相关检查开展的目的、流程,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减轻其恐惧感。(2)心理护理:开展心理护理时,要给予针对性疏导,并按需调整护理干预计划,确保护理服务符合患者病情变化;对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程度、家庭状况等进行了解,给予个体化疏导,使患者心理压力得到缓解。(3)用药护理:加强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正确用药时间、剂量与方法,耐心解释药物不良反应、预期效果;部分药物可引起中毒反应或电解质紊乱,故用药后还需对患者体征改变加强观察,落实应急预案,准备好药品。(4)生活护理:①饮食护理,根据患者饮食喜好及病情需要制定饮食方案,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邀请专业营养师开展讲座,使患者了解到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对促进疾病恢复的作用;②运动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遵医指导其开展适量运动,以增加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运动方案包括散步、打太极、骑自行车等,15~30min/次,1~3次/周,以少量出汗、呼吸稍快为宜;③睡眠护理,护理期间降低监护设备噪声,尽量避免夜间开展护理操作,确保室内窗帘遮光度良好,并配置床头灯,减少光线对患者睡眠带来的影响,必要时可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帮助患者尽快入眠。(5)出院指导:告知患者严格遵医服药,规律锻炼,保持心情愉悦;嘱患者定期来院复诊,以有效掌握病情动态,从而合理调整用药方案,使患者尽早康复。
1.3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评估: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判定焦虑程度[5],轻度为50~60分;中度为61~70分;重度为>70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6]判定抑郁程度,轻度为53~62分;中度为63~72度;重度为≥73分。(2)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90分为满意;89~60分为较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较为满意)/观察例数×100%。(3)生活质量判定[7]:使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心理、环境、生理、社会等8个领域,满分为100分,评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对照组SAS及SD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心脏病,由冠状动脉狭窄、阻塞造成心肌缺氧、缺血引起,其发生与年龄、糖尿病、血压及血脂等多种因素有关,上述因素可造成脂质代谢异常,进而促使血液内脂质堆积,最终堵塞动脉,诱发心绞痛[8]。临床研究显示[9],冠心病发病群体主要为老年人群,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由于该病发病率、病死率较高,故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措施较多,但不管采用何种疗法,短期内治愈难度大,患者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并且患者患病后无法再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如此一来,将会加重患者的心理、经济压力[10]。多数患者容易产生负性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影响护患关系,继而导致治疗难度增加、临床预后不良,最终影响到生存质量[11]。由此可见,在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规范、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意义重大。传统临床护理干预的重点在于用药护理、生命监护等,无法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12]。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整体性与针对性,通过采取一系列有目的性的护理措施,能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同时还能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加快病情恢复,最终提高生活质量[13]。本研究表明,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增加,说明相较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运用于冠心病患者中成效更明显,既能够缓解不良情绪,又可优化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结局。这是因为综合护理中的强化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十分有利,能消除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而产生的恐惧、抑郁等情绪[14];心理护理能展现“人文关怀”,提高患者对社会支持的领悟度,并改善其就医体验,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最终取得理想效果;用药护理能增加患者服药依从性,减轻用药引起的不适感,保障用药效果,促进病情恢复;生活护理能通过规范饮食、科学运动及保证充足睡眠,为疾病康复奠定良好基础;出院指导能进一步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使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5]。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行性高,在优化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中有良好促进作用,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曹莹 单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