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青少年糖尿病心理干预方式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在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予以心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心理状态、遵医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血糖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服药评分、饮食评分、作息评分、锻炼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予以心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其血糖水平、心理状态及遵医情况,应用价值良好。
[关键词]青少年糖尿病;心理干预;焦虑;抑郁
以目前的医疗水平,糖尿病还无法治愈,而长时间的高血糖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损害心、肾、眼、血管、神经等功能,临床上对糖尿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预防、早治疗、早达标[1-2]。但由于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年纪普遍不大,自我保健意识较为薄弱,再加上其正处于身体、心理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影响到疾病治疗,有临床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3]。本次分析心理干预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3~20岁,平均12.48±4.62岁;观察组年龄3~20岁,平均12.51±4.60岁,且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知晓所有研究内容且自愿配合,有可比价值;②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确认。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者;②合并先天性疾病、精神异常、心理障碍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持续干预3个月,观察效果。①健康教育干预:根据患者的年龄、家庭环境等具体情况,在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计划,包括疾病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相关联的护理方法等,培养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所有家庭成员的予以全面的健康评估,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行为,尽可能减少家庭成员对患者影响。②门冬胰岛素治疗干预:分别于早中晚餐前15min内注射门冬胰岛素[生产厂家: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53001,规格:3mL∶300U]治疗,剂量为0.5U/(kg·d)。③饮食干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自制力一般都比较差,存在饮食习惯不合理的情况,结合患者实际的身体状况、血糖值等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指导,既保证患者每天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又能最大程度控制血糖升高,告知患者及家属禁食的食物、适宜患者的食物种类及摄入量,尽可能选择高纤维、高营养的食物。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持续干预3个月,观察效果。①多与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交流沟通,用亲切、和蔼、诚恳的语言取得其信任,与患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从中分析出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工作,利用语言技巧安抚患者的情绪,转移其消极情绪,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②多与患者讲解糖尿病病情实现良好控制的成功案例,让患者明白只要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治疗,就能够控制病情,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影响不大,增强他们对抗疾病的信心,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与患者家属做好交流沟通,让他们正确对待患者,多关心患者病情发展及心理状态变化,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支持,让其感受到重视和关心,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心理状态、遵医情况。①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集空腹血液、进餐后2h血液3mL,用贝克曼库尔特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spostprandialbloodglucose,2hPG),方法采取葡萄糖氧化酶法。②心理状态评估包括焦虑、抑郁两方面,抑郁评分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进行评估,焦虑评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和焦虑状态,SAS评分≥50分为焦虑状态,SDS评分≥53分为抑郁状态,分数越低则情绪越佳。③遵医情况自拟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服药、饮食、作息、锻炼4项内容,每项0~20分,得分越高遵医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来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进行检验。两组之间的结果有显著的差异,则使用P<0.05来表示。
2结果
2.1对照组和观察组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糖水平均有改善,观察组FPG、2hPG水平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SAS、SDS评分
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遵医情况
对照组服药评分、饮食评分、作息评分、锻炼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3。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内分泌科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作用缺陷而引起的,高血糖是其主要的特点[4]。糖尿病病程长,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这使得患者遭受到来自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痛苦,尤其是对于尚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而言,更是难以避免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各种负面情绪,部分患者对治疗甚至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十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控制。因此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除了实施药物治疗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也不可缺少[5]。合理的临床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痛苦。在常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加入心理干预,是根据以人为本理念,干预过程中更加尊重患者,以患者为中心对其进行有针对性治疗工作,促进治疗效果发挥。本次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进行治疗干预的过程中,除了进行积极的预防治疗外,还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使得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血糖控制效果及患者遵医情况均较为理想[2,6]。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予以心理干预效果理想。相较于采取常规干预的对照组患者而言,结合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要更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更好,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血糖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FPG、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此外,本次还对两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研究分析发现,对照组服药评分、饮食评分、作息评分、锻炼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心理干预改善了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得其遵医情况更好,进而使得血糖水平得到更好的控制。综上所述,在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予以心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其血糖水平、心理状态及遵医情况,应用价值良好。
作者:米娜瓦尔·卡尔曼 单位: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