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教学改革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医学检验教学改革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医学检验教学改革论文(3篇)

第一篇:高职医学检验技术教学研究与改革

一、制订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本标准

由湖南省教育厅牵头,组织各高职学校及医院医学检验专家对照行业岗位设置基本标准,各地方高职学校可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在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建立本校特色标准。专业设置基本标准包括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专业课程设置和要求)、师资要求、实验实训要求等标准。制订此标准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服务。

二、探索“政府主导,校院合作”办学机制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明确指出:发挥地方政府统筹功能,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政策环境;探索校院合作“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机制,实现校企双方在人员交流、技术应用、实习就业等方面的互利共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医院,医院检验人员更新不像护士那么快,需求也没那么多,学校在招生规模上应在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招生,而不是盲目扩招造成培养质量下降。学校必须找准医院合作办学的利益平衡点,探索“校院合作”办学机制,签订订单式培养合同。医院是人才需求方,实践教学资源应经验丰富、检验方法应仪器设备先进,而高校教师具有理论知识丰富,基础研究及科研创新水平高,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在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合作办学,共同培养岗位核心能力强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三、校院共建“双重化”教学团队

“双重化”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运行模式是高校教师、医院检验师都具备的双重角色(教师和检验师)。学院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改善本专业教师队伍的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采用“送出去,请进来”加强教师基础理论培训;通过“医院”提高教师实践技能;通过教研、竞赛培养教师教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构建“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以政府、学校及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全面合作育人机制下的定向与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学校和医院作为育人的双主体,在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让第一线的检验专家与学校共同制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整合校内外培养资源,优化培养内容与培养过程等。促进教学与临床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实现医学检验技术“教、学、做”统一,从而增强学生岗位锻炼能力与就业适应能力。

五、构建“产、教、研”一体化校内外实训基地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与30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共同出资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要体现主体的需要,一是学生实训需要;二是师资培训与科研的需要;三是社会辐射功能的需要。在设置实验实训项目时,把握以上三个需要,实现师生“课岗融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仿真实训基地,我校模仿医院检验科设置了集临床检验、微生物检验、生化检验为一体的综合检验室,综合检验室由专人管理,不但承担本校学生技能训练,还开展在职人员培训、科研及检验业务。同时学校会安排学生进入医院实训,与病人零距离接触,感受医院的职业环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

六、校院共建“医院化”管理运行模式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院化”管理运行模式,是学院实训教师团队与医院专家共同确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学效益、服务效益双赢的保障。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院化”管理运行模式实现三个“合一”:课堂与医院合一,学习与服务合一,学生和职工合一。近年来,我校一直把“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顶岗实习”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模式作为学院制度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大方向,学校共与30多家三甲医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及订单式培养协议,按照教学安排及合作单位任务要求及时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校院双方依据协议对学生进行严格指导、管理,医院按照“医院化”的管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择优录用。

七、优化课程设置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医院、血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疾控控制中心等单位。各岗位要求有所不同,如医院侧重临床疾病检验、血站侧重输血及血液制品检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侧重食品卫生检验、疾控控制中心侧重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等,目前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为文化课、医学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检验、生化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及寄生虫学检验,就业方向偏重于医院检验科。高校应在原课程设置基础上增设专业选修课,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如增设食品卫生检验课程、卫生理化检验课程、病理检验技术、医学检验仪器维护与维修等内容,通过优化课程结构,让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就业方法及对专业兴趣选修不同的课程,也增加了学生就业机会。

八、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我校医学检验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共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如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谐音教学”“PBL教学”“抛锚式教学”及“任务为导向”等教学方法。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程教学,课前,教师在教学空间预先布置课堂教学任务,学生点击教师空间根据教学任务预先学习;课堂上,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3D动画、微课等信息化技术来有效地讲解重点、突破难点;课后,学生还要进教师空间进行学习及完成在线课堂作业以及与教师交流、答疑及对教师教学进行点评等。这种课上—课下、教师—学生、教—学相融通的教学手段,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的新型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九、建立“信息化”课程教学平台

我校大力支持信息化教学,建立了健全的信息化教学机制,鼓励教师信息化教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所有专业核心课程都完成了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如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病例库、与教材同步训练习题集及教考分离的标准题库。学生可在课上课下随时与老师交流、提问。临床检验基础课程获得校级资源课程立项,现准备申报省级名师课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目前就业前景好,但学校必须有忧患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立足地方区域发展,提升专业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作者:谢荣华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校医学检验课程改革

1医学检验课程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

1.1增设课程导引教学,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

所谓课程导引教学,是指在学生在新入学时,将三年内要开设的全部课程从总体上对学生进行介绍,以及在每门课程开课时,将本门课程的开设意义、开设目的、学习目标等对学生进行介绍。课程导引教学,能在学生正式学习之前,使学生知道他们将要学习的是什么,为什么学,以及学了之后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什么用,这样,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程总体上有了大概的了解,从思想上对所学的课程有一定的认同感,学生能认识到将要学习的课程对自己是有用的,从而愿意主动去学。课程导引教学内容应简短精炼,并且尽可能地以浅显易懂的形式进行,以期降低学生的接受难度,从而避免其对将要开始的课程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

1.2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知道怎么学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知道怎么学,是课程设计改革的方向。这里的与学生互动,是指在课程的设置上,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并努力把教师从授业者更多地向解惑者角色进行转变,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具体而言,应增加一些开放式的,能提供较多教师、学生之间沟通探讨平台的课程,如临床检验课程,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尝试选取检验指标、检验项目,分析指标意义,书写检验报告,并将学生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同临床进行对比,和学生共同探讨其中的得失,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水平。

1.3提高选修课比例,让学生自己选择学

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医学检验人才,在课程设计中,一些较为基本的医学理论和检验专业课程是必须的,如无机化学、免疫与微生物学、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化检验等。但学生不是工厂生产线上统一尺寸和规格的产品,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提高选修课的类别和比例,以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主地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程进行学习。选修课的设置应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应严格将选修课纳入学生日常课程管理体系,保证选修课开设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2医学检验课程改革应以能力为本位

2.1以培养学生再学习能力为标志

目前的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这样一个不好的现状,即课程设置大而全,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样的课程设置,力求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甚至是满足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终身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今社会,这种课程设置理念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乌邦托式的空想。在新时期,面对医学理论和实践日新月异的发展和革新,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要考虑的应是如何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能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地转变其观念使其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因此,课程设计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并把此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标志。课程设计一是应轻知识灌输,重能力培养,淡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降低课程知识覆盖面,加强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二是增加方法类的课程和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同现有最新科技接轨,适当引入医学界重大突破和研究成果,并将其同原有的技术理论相对比,使学生意识到科技发展的魔力,树立其终身学习的理念。

2.2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教育同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不同,其倾向于培养应用型而非研究型的人才,课程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求学生毕业工作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实践能力由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组成,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并拥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在以后的检验工作中游刃有余。笔者建议,在课程设计中,应着力构建“M”型课程体系。所谓M型课程体系,即三点四线,三点为医学检验专业技能,医学检验操作技能,医学检验基础理论,其中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对应“M”的两个高点,意味着课程设计应强化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培养,且两者同等重要;基础理论对应的“M”的一个低点,意味着应适当削减基础理论的开设范围和深度;四线为“M”的两条支撑线及高低点的连接线,支撑线以连接高点,且以“地”(临床)为平台或支撑,意味着实践技能的培养以注重考虑临床的实际需求;连接线联通高点和低点,意味着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当然,“M”型课程体系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架构,具体的课程配置设计需要各个高职院校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灵活进行安排,但应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中的重点和核心。

2.3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是解除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这就要求在课程设计上,整合若干课程成综合类的知识,打破现有的以学科为类别的生硬课程划分,使学生跳出学习该学科时才会应用该学科知识的怪圈,提高学生综合且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是强化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增加开放式课程的设计和配置,开放式课程应注重“开放”二字,此类课程不一定有固定的名字,固定的学科联系及固定的授课场所及内容。其课程内容是开放的,可以是学生、教师、医疗工作者共同参加的讨论,也可以是组织学生到医院、医疗器械生产厂家的参观交流;其可以在课堂进行授课,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学;其课程考核形式既可以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也可以是一份内容详实的调研报告。

3医学检验课程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

3.1密切联系临床,扩大见习课程比例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习都较为重视,一般都安排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去医院检验科进行实习,但实习的效果总体来看达不到学校的预期。一是实习时间一般都在学生毕业前一年内,此时间段的学生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压力,很难真正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二是对于实习的教学一般都是由各实习点自行安排,学校参与得较少,而由于实习点的工作状况,很难对学生的实习课程进行合理的、循序渐进的安排,实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在课程设计中,应当增加每学期的临床见习设置,见习期不必太长,一般两周即可,见习课程内容由学校自行安排,主要是了解检验科岗位的基本情况,体验医学检验操作的实际流程,熟悉检验科各项目的操作规范等。通过见习,既能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及时地同实践相验证,也能使学生对于未学或将学的知识有个大概的认识,有助于其以后的学习。

3.2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建立课程评价和反馈体系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能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努力达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的要求。因此,课程改革是否有效,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用人单位的意见尤为重要。应坚持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定期邀请检验专业专家和用人单位代表座谈毕业生工作情况,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建立课程评价和反馈体系,听取行业、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了解检验行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趋势,收集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适时调整课程内容体系,不断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使课程改革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

作者:葛会美 单位: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第三篇:医学检验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

一、优化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医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病原谱的极大转变,越来越多的机会致病菌和耐药菌株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病原微生物,一些新型的传染病和病原体也不断出现,在此基础上,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中的内容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必须对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精简,不但要重视传统的病原体的复发,而且要重视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比如对于一些传统病原如沙门菌、脊髓灰质炎病毒、白喉杆菌、麻疹病毒等,应将对学生们的要求由掌握改为了解,并通过学生自学、教师指导的方式进行即可。学习的重点应逐渐向公共卫生问题等焦点上偏移,比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奈瑟氏菌属等内容就要求必须掌握,同时增补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霍乱弧菌以及大肠杆菌等较新的、与目前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并加强对条件致病菌、耐药菌株、发病率高但目前无特异性防治方法的病原物生物以及与优生有关病毒的教学。通过教学内容重点的偏移,让学生们能够更加了解临床微生物学的检验工作重点、研究的热点,做到教学和临床的有机结合。

二、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1.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化。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教学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少而精”的原则,通过重点授课等方式,将需要重点掌握的菌种讲得更精更细,而在讲解这些菌种的生物学性状、免疫性、致病性以及微生物学检查等内容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横向对比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让学生们能够触类旁通。教师应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动手通过列表等方式将已经学过的了解到的病原微生物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引导作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维能力,并让他们形成主动学习、思考的习惯。

2.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效果,但必须综合考虑师资力量、学生的配合能力、教学条件等因素。比如在对流行性的感冒病毒进行学习时,教师可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流感更容易爆发流行?流感病毒的变异性为什么更强?微生物检验工作与流感的防治工作有何关联和意义?学生们在接收到这些问题后,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分小组进行讨论,找到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从而充分地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

3.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充分利用。

在微生物学及检验的教学中,包含了许多形态学内容,这些内容都比较抽象,因此不利于学生们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法,将病原微生物标本使用显微摄影拍摄后制作成课件,并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动画和图片,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应用,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到需要他们掌握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形成形象化的认识,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让他们更加快速地掌握各种病原菌所具有的典型形态。

三、优化考核方式,让考核结果更加科学

考核方式的单一化一直都是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学分制的引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考核方式得到优化,该考核方式是通过计算学分来衡量学生们的学习量,以及学业的完成情况,这样的方式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对于微生物学及检验这一课程的考核,可以做如下改变:期末的考试成绩占50%,实验考试占30%,平时的测评占20%,从而实现综合评定。注意平时的测评内容应包括实验操作的能力测评,在实验的过程中是否规范,以及实验的结果是否记录,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否科学等。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学生们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微生物学及检验课程当中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在教学中应针对该课程的实践性和技能性,对教学的内容、模式和考核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作者:唐愈菲 单位:湖南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