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医学免疫学检验课程改革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免疫学检验属于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近几年医学免疫学检验课程改革已在多个院校先后启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首先对免疫学检验应用于临床的重要性和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阐述,揭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再对近几年本课程的改革发展进行综述。学习优良的改革方案,为以后课程的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
医学免疫学检验课程对于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属于专业必修课的核心课程之一,学好这门课对于成熟的医学检验人才必不可少,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免疫学相关基本知识(抗原、补体、免疫细胞和抗体等内容)、免疫学检验重要检测技术(抗原抗体反应、放射免疫技术、酶免疫技术等)、免疫学技术临床应用(常见细菌性疾病检测项目、常见病毒性疾病检测项目、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等)和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等。课程理论枯燥、抽象且深奥,理论知识点较多,传统教学让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点,学生在学习时只能依靠背诵,并且发现学生对本课程兴趣较低、积极性不够,导致教学质量提不上去。因此,需要寻找更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免疫学检验课程在高职学生中改革的重要性
(一)免疫学检验应用于临床的重要性。免疫学检验是服务于临床,应用于临床,通过常用免疫学技术进行有效检测。目前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对于免疫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最近几年,通过免疫学检测技术检测免疫相应的各项指标对相应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判断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及监测预后情况,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断。如张浩[1]等作者通过研究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甲肝乙肝患者120例进行研究与分析,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检验,观察组患者进行免疫学检验,结果发现通过应用免疫学检验技术检测甲肝乙肝项目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检验效果,值得推广。朱传新[2]等对孕产妇进行的产前免疫项目检查进行了相关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期间800例孕产妇,在研究中按研究方案进行合理分组,研究结论表示孕产妇在产前进行相应免疫检验项目的检测是有益的,在孕产妇分娩安全性方面是有效的,能够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周?[3]等开展了应用免疫学检验技术对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进行了相关研究,应用免疫学联合检测,最后通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通过临床上联合检测免疫学相关的指标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诊断、病情发展和预后情况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免疫学检验的临床价值显著,需要加大重视免疫学检验课程改革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经过对我院高职学生的授课发现,我院学生个体差异大,缺乏主动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欠缺,上课期间还需要耗费教师精力维持课堂纪律管理。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情感障碍,如有自卑感,不愿意和教师进行知识点交流,对学习失去兴趣,通过了解发现其他地区院校的学生特点也有相同之处。张超峰[4]等教师团队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群体特征,他们团队分析研究认为“0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独立的思维方式、娱乐生活网络化,另外心理容易出现自卑感与自我认同感之间的矛盾、非常重视学历、轻视专业技能等特征。课程改革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不能脱离学生本身的特点,所以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性格特点,需更好地结合其性格特点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更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免疫学检验课程的改革研究分析
近几年我国各高等院校在教学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投入,比如教学的硬件设施有所提高,增设了教学多媒体设备,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等丰富理论教学。大部分院校教师都会提前完成相关教学资料,如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课件等,并且每年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有些优秀教师团队还制作微课视频,在智慧职教等软件上建立网课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在医学免疫学的课程改革中最常见的是在课堂上应用团队学习方式,主要的方式是将每个班级分为多个团队,课前预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还借助学习软件进行教学辅助,如课堂讨论、作业和考试等,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来激发学习兴趣,达到学习效率的提高。如费红军[5]等教师团队研发开展了基于慕课的团队学习方式,主要步骤是: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进行测试,教师给每个小组抛出问题然后进行讨论,可以加深知识点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将他们成功制作的微课上传到学习软件中,供学生课前课后学习,这样的改革发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帮助,通过对该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这样的团队教学法是有效的,从理论考试成绩分析表示团队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根据目前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课程改革将围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改革方式有所变化,目的是能够培养新型技能人才,增强其技术技能,将在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为依据把工作任务作为载体进行的教学方案,力争培养满足临床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医学人才。陆曙梅[6]等教师团队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是这样设计的:以工作内容为依据组织课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将原来的免疫学内容进行调整,以学习情境进行设计,但是又能够将原来的教学内容包含进所有的检验技术,用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的免疫检测设计为任务载体,调整教学内容,将原来的教学内容整合为6个学习情境、11个教学项目和28个教学单元,并改变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使用过程性考核,最后他们团队成功探索出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改方案。代林远[7]等教师团队在进行以检验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改革中还融入了案例教学法,介绍典型病例,增强学生对检验项目与疾病诊断的关系,比如在课堂上讲授自身抗体检测这个内容时,会依次介绍病人的典型症状、发病机制等,再充分结合实现相关检验项目。目前的教学改革还需要重视互联网技术的辅助,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并利用零散时间学习。杨巍[8]等教师团队将本课程进行了“互联网+教学”的改革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利用手机进行部分学习和考核,利用微课和虚拟仿真课补充学习,最终发现这样的课程改革探索是值得的,其效果表现能够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对本课堂的参与度,将“互联网+技术”改革变为有效的学习工具。在课程改革中不能忽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实验技能教学部分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经过研究发现各高校对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实验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调整,如增加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有部分高校通过联系附属医院的教师到课堂中兼职实验课,提高学生对医院检验科工作的了解。同时增加学生到附属医院见习的临床实践环节,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让学生将理论课上学习的内容用于临床。除了以上改革外,马琳琳[9]等教师团队还增加了生物安全专项的培训课程,在实验课上由于学生接触的标本为无危害标本,所以学生没有生物防护意识,导致学生没有能力正确处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这方面知识的缺乏是需要重视的,这样使得他们在实验教学改革中通过增加相应知识如医院感染性管理和生物安全培训课程,最终增强学生的防护意识。在实验课程改革设计中黄洁雯[10]等教师团队增加了综合性实验课程,具体方案是:将相关性实验整合为连续性实验,他们的实验课把学生看作主体,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完成整个实验方案的设计、准备等实验内容,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习兴趣。并且与相关公司进行校企教学合作,主要通过共建实验教学平台、提供科研创新等,联系公司的技术工程师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教学。该校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改革整体满意度达到了98.08%。
三、小结
免疫学检验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越来越频繁和重要,相应的标准也越来越高,结合高职学生的性格心理特点,要求免疫学检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现在的实际需求,必须探索一种适宜的教学方式。学习了以上各个教师团队对本门课程的改革研究后总结以下改革方案:可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学习,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的优势进行辅助,研究设计一种以检验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改革,在实验技能方面增加实验项目,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解实验内容,再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前的实验准备环节,如仪器的预热准备、试剂的配置和标本的采集等。学习优良的改革方案,为以后课程的改进提供参考,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医学新型技能人才。
作者:王新颖 周静 李芳 向振艳 王强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