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探讨

【摘要】目的:讨论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方法与价值。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医学检验实验室48名工作人员,随机分组各24名,比较对照组(实施常规工作模式)、研究组(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干预结果。结果:研究组生物安全防护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加强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更利于安全隐患的规避,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从而推动现代医疗事业发展。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实验室生物检验,涉及到病原性病毒与微生物等诸多生物因素,了解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控制生物危害。医学检验工作,虽然对各环节严格规范控制,但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操作失误,将可能引起医源性感染、辐射伤害等不安全事件;对此,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意识,加强设备严格管理意义重大,以控制生物安全事故,不仅是为了确保操作者身心健康,更是为了推动医疗改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医学检验实验室48名工作人员,当作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各24名,对照组男女各12名,年龄平均31.3±4.2岁。研究组13名男性、11名女性,年龄平均32.5±4.6岁。比对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比。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工作模式,研究组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如下所示;

1.2.1设立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生物安全防护制度。在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安全内容宣教。定期加强生物检验工作检查,确保操作流程规范化。在实践中摸索完善生物安全监管机制,为各项预防措施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1.2.2提高检验人员职业素养

生物检验相关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与常识,主动规避生物安全风险。医院应当组织检验人员展开安全宣教等培训活动,提高其安全意识,要求其明确工作性质,确保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有效落实。组织检验人员展开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在工作中严格遵守隔离服穿戴、检验流程、设备消毒处理等相关规范。尤是细菌性检验中,要求贯彻落实无菌操作理念,养成良好操作习惯,围绕操作规范要求进行。

1.2.3加强风险因素监测

防范实验安全隐患,首要的提高检验人员的风险识别、规避的敏锐度,识别存在、潜在的风险因素,合理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检验工作各环节,都可能出现不安全事件;对此,需加强设备应用风险,与细菌传播途径、样本传染性等内容的风险评估,切实规避风险事件。

1.2.4加强实验室管理

首先根据检验工作要求,与医院发展需要,合理设计实验室布局,洁污区与检验区应划分隔断,并明确标识,控制细菌传播。其次加强检验设备管理,做好消毒处理工作,确保检验人员健康安全。合理配置检验设备,确保检验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在使用前后,进行全面消毒,避免细菌残留。做好实验设备、实验室清洁工作,详细记录设备清洁说明、检验物质与应用流程等信息。最后加强检验样本的防护管理,科学处理废弃物,避免细菌繁殖,确保空气质量,减少医源性感染。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不安全事件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19.0软件,P<0.05,表示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生物安全防护有效率,达到了95.83%;对照组生物安全防护有效率为66.67%,组间差异明显,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3.1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

3.1.1安全管理不当

医学检验实验室,包括微生物实验室与临床免疫实验室,前者检验对象为菌种,以及各类阳性标本;后则会检验对象为梅毒、乙肝等阳性标本血清,即病原性微生物。在检验工作中,涉及涂片染色与生化等操作,各个环节都有可能接触病原微生物。但实际上,实验室管理制度并未完善,医学院科研试验室制度建设更是滞后,导致安全管理形式化,各项生物安全防护措施无法落实,不能按照管理要求规范展开,导致不安全事件频发[1]。

3.1.2自我保护意识缺失

检验人员接触大量生物危险因子,虽然制定了生物安全措施及规定,但大部分检验人员,并不具备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体现在防护服穿戴、检验工作细节质量控制等各方面,易产生接触性感染。

3.1.3忽视设备管理

实验室检验设备种类较多,不能掌握其使用方法,直接降低使用安全性与高效性,参数调整不正确,且检验结果不可靠。同时设备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检验人员不具备专业操作技能,加之设备管理能力不足,导致仪器设备管理主观化、形式化。在设备消毒清洁、设备使用状态记录等工作方面,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设备仪器未实施专项保管,维护保养工作未严格落实,致使设备管理混乱。

3.1.4清洁消毒不到位

为确保样本检验质量,对仪器设备清洁消毒严格要求,但部分医学检验实验室并不重视,有效生物未全面清除,造成细菌滋生。同时在检验病原阳性标本时,对标本传染性识别不到位,污染桌面消毒不到位,直接加剧了生物危害[2]。

3.2研究结果分析

在医学检验实验室工作中,加强生物安全防护,更利于不安全事件与安全影响因素的规避。针对于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管理,主要在于对工作人员的约束;对此,应当组织工作人员展开消毒管理办法,于实验室安全通用办法等相关规范的学习。技术操作方面,加强其无菌操作理念、安全防护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要求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前提是对安全生物性全面了解,从而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综上所述,医学检验实验室,在生物安全防范方面,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清洁消毒不彻底、设备管理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严格落实安全风险评估、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设备管理等措施,更利于生物安全防护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晓甜,全苗苗,王昌银,等.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知信行现状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7(17):116-118+121.

[2]王冠玉,王景春,冯岩,等.呼伦贝尔市基层兽医系统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2):4-5.

作者:李俊 单位: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