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窦中隔气房影像学与内镜下临床特征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额窦中隔气房影像学与内镜下临床特征,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额窦中隔气房影像学与内镜下临床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额窦中隔气房(FSC)的影像学特征及内镜下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7—12月鼻内镜手术术前鼻窦三维CT检查发现额窦中隔气房患者23例,按照Wormald额窦手术分型,行内镜下额窦手术,术中开放FSC,明确额窦引流通道与FSC的位置关系及临床特征。结果鼻窦CT影像学显示:FSC开口在额窦内6例,开口在额隐窝者17侧;FSC单个气房者16例,2个气房者7例;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额窦手术,Wormald3级手术17例,Wormald5级手术3例(复发性鼻息肉病骨质硬化明显2例、复发性乳头状瘤1例),Wormald6级手术1例;经额隐窝径路内镜下开放FSC18例,经额窦底近中线开放FSC5例。结论术前鼻窦CT三维重建,明确FSC及其与额窦引流通道影像学特征;内镜下经额隐窝径路或额窦底中线径路开放FSC,是额窦手术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额窦中隔气房;内镜检查术;手术;X线计算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6年7—12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集鼻内镜额窦手术患者225例,术前鼻窦CT检查发现FSC患者23例,男17例,女6例;平均(41.7±17.8)岁。其中鼻息肉患者9例,慢性鼻窦炎患者13例,复发性乳头状瘤患者1例;有前期1次手术者8例,2次手术者2例。

1.2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通过术前鼻窦CT扫描并三维重建技术:采用64排螺旋CT(GE,美国),以听眶下线为扫描基线对头部进行横断面扫描(120kV,300mA,1s/C),主要参数如下:螺距0.75mm,扫描层厚0.75mm,层距0.3mm,三维重建层厚0.75~1mm,窗宽1000~2000Hu,窗位200~400Hu。横断面重建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面重建基线与硬腭垂直,矢状面重建基线平行于头颅正中矢状面。额窦中隔区域气房,包括前额筛内侧基部或额窦中隔区域气房。FSC将FSDP向外侧或后侧推挤,鼻窦CT显示FSC,以冠状位和轴位显示清晰,矢状位及旁矢状位主要用来显示FSC在额窦中隔前后的位置关系以及与筛泡上气房及筛泡上额气房的区别。FSDP与FSC的位置和数目有密切关系。

2结果

2.1影像学检查中FSC的特征

术前鼻窦CT检查发现FSC患者23例,其中开口在额窦内者6例,开口在额隐窝者17例,(图1、2)。23例CT影像示仅单个气房者16例,2个气房者7例,未见有2个以上气房者(图3、4)。

2.2内镜下FSC的特征

根据术前CT评估结果,FSC影响FSPD引流,清除额隐窝气房,开放FSC,在额窦口内开放额窦,行Wormald3级手术17例(图5、6);复发性鼻息肉病骨质硬化明显(2例)、复发性乳头状瘤(1例),行Wormald5级手术3例(图7、8);1例鼻息肉病患者,双侧额窦病变,骨炎明显,FSC明显影响FSDP,即行Wormald6级手术(图4、9)。术中内镜下明确FSC和额隐窝界限,明确FSC与FSDP的关系,明确额嘴与额窦后壁之间的距离,即额窦的前后径。开放FSC有两种径路:①经额隐窝径路内镜下开放FSC18例;在明确额隐窝界限后,一般在额隐窝前、上、内界限,切除额隐窝气房,暴露FSC,开放FSC;②经额窦底近中线开放FSC5例;在额窦底中线近鼻中隔顶磨除额窦底骨质,进入FSC,开放FSC,在FSC外侧切除FSC骨壁,进入额窦,向下切除额隐窝气房,开放额窦。

3讨论

额窦引流通道周围气房分为3组[4],第1组为额窦口前气房,包括鼻丘气房、鼻丘上气房、鼻丘上额气房;第2组为额窦口后气房,包括筛泡上气房、筛泡上额气房、眶上筛房;第3组为额窦口内侧气房,即FSC。既往有关额窦口前气房和额窦口后气房的相关文献较多,该区域主要涉及额隐窝相关结构[7-12]。而对于额窦口内侧气房文献较少[5-6,13]。可能的原因是FSC发生率较低;气房发育程度不一;影像学上在冠状位CT重建需1mm甚至是1mm以下层厚重建,并且清晰显示的层面是在额隐窝出现前系列层面,因此容易忽视;矢状位上FSC仅在正中矢状位上可能有显示,旁矢状位上有时显示只有少数几个层面,容易忽视[14-15]。FSC发生率文献报道为10%~40%[5,7],Som等[13]研究指出在200例无鼻窦疾病者行鼻窦冠状位和轴位CT扫描,发现FSC发生率为30.5%,并观察到有85%的FSC与额窦有交通,因此文中推测FSC主要由额窦憩室气房而成,而非额隐窝向上气化而来。前期研究观察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患者100例鼻窦CT资料,FSC出现率为30%,并且观察到有22例鼻窦CT影像学中FSC与额隐窝有交通,8例FSC开口在额窦内[14]。本研究23例手术中,分别有17例FSC与额隐窝相交通,6例与额窦交通。因此从发生学上,FSC气化来源有2种可能,即额窦憩室或额隐窝。FSC在额窦炎中的发病作用。虽然FSC发生率并非罕见,但是FSC在额窦炎发病机制及额窦内镜下手术报道却不多。有文献[5,13]针对FSC在额窦炎中发病作用提出讨论,但FSC是否是额窦炎的发病因素有争议。Wang等[16]更细致研究指出:120例无鼻窦疾病组FSC发生率为45%,80例有鼻窦疾病组其发生率为51%;作者进一步将FSC分为2种类型,GroupⅠ是与额窦相通,GroupⅡ是与额隐窝相通,观察结果显示,无鼻窦疾病组为18%(GroupⅠ)和23%(GroupⅡ),而鼻窦炎组FSC发生率分别为20%(GroupⅠ)和31%(GroupⅡ),因此得出结论FSC发生率在有无鼻窦炎症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SC是属于额窦引流通道内侧的气房,FSC过度气化导致FSDP被挤向额隐窝的后外侧并影响额窦引流,因此额窦炎中如FSC影响FS-DP,开放FSC是必须的,同时通过FSC途径,扩大FSDP[17]。FSC内镜下特征及手术中开放操作要点。经FSC开放额窦2种路径,第1种径路为经额隐窝开放FSC,第2种径路为经额窦中线开放FSC。第1种手术径路适应证必需满足条件:①FSC明显影响FSDP引流;②影像学FSC开口在额隐窝;③额筛骨质炎症较轻;④额筛气房发育好,气房骨质菲薄;⑤额窦前后径>5mm。第2种手术径路适应证:①FSC明显影响FSDP引流;②影像学FSC开口在额窦内或额隐窝;③额筛气房欠发育,难以经额隐窝开放FSC;④额筛骨炎明显,预计术中额筛骨质切除困难者;⑤额窦前后径<5mm。FSC气化较大并且明显影响FSDP引流者,才考虑开放FSC,以扩大额窦引流通道。第1种径路主要是针对额隐窝及FSC骨质菲薄,骨炎不严重者,额窦前后径超过5mm者,这种情况可以避免在术中切除坚硬的骨质部分,通过切除额隐窝气房,定位FSC后进入FSC,并切除FSC外侧壁后就扩大了额窦引流通道,开放了额窦,因此这种额窦开放术是在额窦口内扩大了额窦引流通道,属Wormald3级手术。对于FSC明显影响额窦引流通道者,气房骨质坚硬,额筛气房发育差,骨炎明显,或额窦前后径小于5mm者,此时开放额窦必需要通过切除额嘴近中线骨质,定位FSC,开放FSC后,扩大额窦引流通道,这种开放额窦的方法实为Wormald5级或6级额窦手术,或者为DraftⅡb或DraftⅢ型手术。总之,FSC为FSDP内侧的一类气房,并非少见,是一组容易被忽视的气房;同时由于FSC过度气化,内镜下显示鼻顶尤其是额窦区域非常狭窄,增加了手术难度及额窦术后瘢痕闭锁的风险,是额窦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术前鼻窦三维重建,能立体呈现FSC与额窦引流通道的关系,尤其在轴位和冠状位,并能明确与额隐窝的影像解剖关系及影像学特征,根据此影像学特征在内镜下开放额窦,可以通过额隐窝或额嘴中线2种径路切除FSC,彻底开放额窦。

作者:江满杰 许莉 颜丙会 张勇 王志颐 张烽 陈伟 单位: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