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脊柱骨母细胞瘤影像学特征,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母细胞瘤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探讨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就诊于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15例手术病理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脊柱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病变征象包括病变部位、边界、边缘、内部密度/信号特点、周围软组织改变、强化方式等征象。结果骨母细胞瘤发生于颈椎者7例,胸椎者4例,腰椎者3例,骶尾椎者1例。肿瘤均呈偏侧生长,主要累及椎体后份、椎弓及关节突骨质。CT显示病变多表现为边界清晰、边缘伴有宽带样硬化缘的骨质破坏区,内部密度混杂,可见软组织密度及砂砾样、小斑片样钙化,部分骨内病变突破骨皮质,突入周围软组织内形成软组织肿块,引起周围软组织水肿;增强扫描病变均见明显强化。MRI显示病变边界不清者较多,周围骨质硬化较少,周围骨质水肿多见;病变于T1WI及T2WI均表现为混杂信号,主体以T1WI高、等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结论脊柱骨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及MRI对于肿瘤的术前诊断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脊柱;骨母细胞瘤;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骨母细胞瘤(osteoblastoma)是来源于骨组织的良性肿瘤,发生率约为良性骨肿瘤的3.5%[1],好发于10~30岁人群,尤其20岁左右的男性青年多见。脊柱是骨母细胞瘤最好发的部位,占骨母细胞瘤的32%~46%,其次多见于颅骨。骨母细胞瘤虽然相对较为少见,但具有恶变倾向,切除不彻底的骨母细胞瘤,即使术后加做放射治疗,仍具有高复发率及高恶变率[2]。因此术前准确诊断骨母细胞瘤,尤其将它与其他良性骨肿瘤鉴别具有重要意义。CT和MRI基于组织分辨率及组织内部结构无创性显示,对于脊柱骨母细胞瘤的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发病率相对较低,目前对于脊柱骨母细胞瘤完整的影像学征象的描述分析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所收集脊柱骨母细胞瘤影像学特征分析,总结其CT及MRI表现特点,为脊柱骨母细胞瘤诊断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3-2017年就诊于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并行影像学检查的脊柱骨母细胞瘤患者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收集病例中9例患者经本院或外院手术切除病理确诊,6例经本院或外院CT引导下穿刺病理确诊。患者年龄分布为12~58岁,平均28.1岁,临床表现包括疼痛、肢体麻木、局部肿胀、头晕等。
1.2检查方法
X线扫描采用SiemensDR扫描仪,采用正侧位摄影,摄影条件正位75~90kV、65~75mAs,侧位100~120kV、80~120mAs;CT扫描采用Siemens64排螺旋CT扫描仪,扫描层厚5mm,分别采用骨算法与软组织算法重建;MRI扫描采用GE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MRI扫描序列包括矢状FrFSET1WI(TR473ms,TE8.3ms),FrFSET2WI(TR2850ms,TE120ms,层厚3mm),脂肪抑制T2WI(TR3000ms,TE102ms,层厚3mm)以及病变节段轴位脂肪抑制T2WI序列(TR4337ms,TE120ms,层厚3mm,层间距0.5mm)。所有15例患者术前均进行X线及CT扫描,其中8例行CT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海醇(北陆药业,中国),经肘静脉高压注射器注射,剂量2mL/kg,上限60mL,流速2.5~3.0mL/s;12例患者行MRI扫描,其中6例行MRI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采用经肘静脉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Gd-DTPA(Bayer,德国),剂量0.2mmol/kg,流速2mL/s,采用轴位脂肪抑制T1WI序列(TR706ms,TE9.9ms,层厚3mm,层间距0.5mm)、冠状位(TR482ms,TE11.2ms,层厚3mm)及矢状位(TR758ms,TE11.2ms,层厚3mm)。
1.3图像分析方法
由名两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工作终端独立阅片,分析图像的边界、边缘、内部密度、周围软组织改变、强化方式,列出主要征象及次要征象,并取得统一意见。
2结果
2.1病变分布
本组15例患者脊柱骨母细胞瘤均为单发,肿瘤大小均>1cm,至确诊时无合并其他骨肿瘤或恶性肿瘤病史。肿瘤可见于脊柱各个节段,其中以颈椎为多(7例),其次依次为腰椎(4例)、胸椎(3例)及骶尾椎(1例)。肿瘤均呈偏侧生长,主要累及椎体后份、椎弓及关节突骨质,位于椎体后份者3例,累及椎体后份及椎弓者5例,累及椎弓及关节突者3例,累及椎体后份、椎弓及关节突者4例。
2.2病变密度、信号特点
本研究主要分析病变于CT图像上的边界、边缘、内部密度、周围软组织改变、强化方式;MRI图像上的边界、边缘、T1WI、T2WI信号特点、周围软组织改变、强化方式等征象(见表1)。CT图像显示,病变主体位于骨内,多边界清晰(9/15),边缘伴有宽带样硬化缘(11/15)(图1),肿块内部密度混杂,可见软组织密度(14/15)及砂砾样、小斑片样钙化(15/15)(图2),部分骨内病变突破骨皮质,突入周围软组织内形成软组织肿块(8/15)(图2),CT可显示部分病变周围软组织水肿(2/15),表现为层次结构模糊,相邻皮下脂肪内见网格状影;增强扫描病变均见明显强化(图2)。MRI对于病变周围骨质、软组织改变显示更佳,但由于周围骨质水肿信号与病变本身信号接近,故MRI图像显示病变边界不清者较多(8/12);另外MRI对于骨质硬化不敏感,显示的周围骨质硬化较少,见于5例患者(5/15),但MRI可较好的显示周围骨质水肿(11/12)(图1);病变于T1WI及T2WI均表现为混杂信号(图1),主体以T1WI高(6/12)、等(5/12)信号、T2WI高信号(9/12)为主,病变内可见条片样极低信号区,与CT所显示病变内钙化相符,但小于CT所显示范围;增强扫描病变均呈明显强化(12/12)。
3讨论
骨母细胞瘤是来源于骨组织的良性肿瘤,发生率约为良性骨肿瘤的3.5%[1],好发于10~30岁人群,尤其20岁左右青年男性多见。骨母细胞瘤多起源于髓质骨,少数可起源于骨旁,最常见于脊柱,脊柱骨母细胞瘤占骨母细胞瘤的32%~46%,其次多见于颅骨。肿瘤常因压迫周围软组织、神经、血管而引起相关症状,症状常呈渐进性,一般在明显影响生活质量前有约18~24个月相关病史[3]。其引起的疼痛特点是服用水杨酸类药物不可缓解,且无夜间加重[3-4]。本研究对15例脊柱骨母细胞瘤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CT可显示脊柱骨母细胞瘤的主要细节信息,包括病变的边界、累及范围、密度。本组所收集脊柱骨母细胞瘤CT特点为边界清晰的骨质破坏区,周围伴宽的硬化带,病变内部伴多发砂砾样或斑片样钙化,部分肿瘤内可见明确的软组织密度成分,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在MRI图像上,肿瘤于T1WI可表现为稍高信号或等信号;于T2WI信号常较混杂,但病变主体多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肿瘤内部钙化及周围硬化缘于T1WI和T2WI均呈极低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均呈明显强化。笔者认为,T2WI高信号与肿瘤局部类骨质产物相关。另外,本组病例观察到,MRI因周围水肿信号影响,显示病变边界不及CT清晰,与文献[5]报道一致。既往研究认为由于周围水肿与病变本身信号对比不明显,骨母细胞瘤于MRI显示范围常较CT显示范围大,但肿瘤切除后病变周围水肿会逐渐吸收,故病变范围应以CT显示范围为准[5]。脊柱骨母细胞瘤常需与骨样骨瘤、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巨细胞瘤鉴别[6]:(1)骨样骨瘤临床表现有一定特异性,表现为局部疼痛,并有夜间加重的特点,服用水杨酸后可缓解。骨样骨瘤影像学表现也具有一定特异性,表现为环形透光区,外周环以钙化带的边界清晰的局灶性病变,常见于皮质骨,髓质部分膨胀性改变不明显,增强扫描强化较骨母细胞瘤低[7-9]。骨样骨瘤组织学表现常与骨母细胞瘤相近,组织学鉴别常基于病变的大小,一般认为1~2cm者为骨样骨瘤,>2cm者为骨母细胞瘤。(2)动脉瘤样骨囊肿可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良性骨肿瘤,肿瘤内常无矿化成分,无成骨反应,仅表现为局部骨质破坏,其内部常可见液液平面[10]。(3)骨巨细胞瘤常见于四肢长骨骨端,表现为直达关节面下的偏心性、局限性骨质破坏,常无硬化缘,内有较多残留骨嵴,典型者呈“皂泡样”改变;其内成骨少见,且少见于脊柱[11]。脊柱骨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在CT上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骨质破坏区,内部多发砂砾样或斑片样钙化,部分肿瘤内可见明确的软组织密度成分,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在MRI上肿瘤于T1WI可表现为稍高信号或等信号,于T2WI信号混杂,但肿瘤主体多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其内钙化及周围硬化缘呈极低信号。CT及MRI对于肿瘤的术前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东侠 白宇翔 崔平 王华 单位: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 北京丰台医院放射科 宁波市第六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