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医疗科室经济运行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公立医院医疗科室经济运行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公立医院医疗科室经济运行探析

【摘要】在取消药品、耗材加成的背景下,加强医疗科室经济运行分析对于公立医院控制成本、优化医疗收入结构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梳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相关政策,介绍开展医疗科室经济运行分析的目的、思路、框架和指标,为医疗科室加强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临床科室;经济运行分析;指标随

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持续深入,承担医疗、教学、科研等多项重要工作的公立医院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三级公立医院在发展方式上迫切需要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管理转向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在分配方式上逐步改革完善以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和幸福感。当前,医院战略层、管理层越来越重视医院经济运行状况,意识到优化医疗收入结构、提高医疗收入含金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性。医院战略层、管理层制定各项战略、制度最终需要由各业务科室贯彻执行,其能否准确理解医院政策、制度,结合专科特点调结构、降成本、促转型,对医院经济运行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医疗科室经济运行分析以医改政策为依据,以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及其他相关资料为基础,对医疗科室的收入、支出、盈余状况及运行效率等进行分析,结合医疗科室特点和发展需求,反映科室经济运行状况,为科室负责人改进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方便负责人更直观地找到增收节支的关键影响因素,挖掘其成本控制点和经济增长点。同时,通过加强和医疗科室的沟通了解,让财务管理工作贴近科室一线,走向业务底层,打破科室界限,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服务职能,发挥财务数据的价值和作用。

1加强医疗科室经济运行分析的政策背景和现实意义

1.1政策背景。医疗科室的医务人员是医疗活动的主体,通过各项医疗活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为医院创造医疗收入。长期以来,科室负责人多重医疗工作量、医疗收入的创造,轻科室成本管理,对科室人员、资金使用、资产管理较为粗放。从国家多部门的有关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各项政策内容分析,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正向纵深发展(表1)。借助科室经济运行分析,通过可靠详细的政策解读、财务数据分析,转变科室负责人的管理思维,主动关注医院发展压力;重视收入质量的提高,挖掘医疗服务收入增长点;主动参与科室成本精细化管控[1],提高科室运行效率;结合专科实际情况,解决科室转型中的瓶颈问题。

1.2现实意义。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经济运行面临诸多挑战。截至2017年底,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2019年底,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耗材加成。药品、耗材零加成政策的落地意味着药品和耗材变成纯成本消耗,势必对医院经济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通过构建动态科室经济运行分析模型,监测关键数据和指标,深入研究各专科经济运行情况,对医院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2医疗科室经济运行分析的目的

2.1医疗科室。2.1.1提高医疗收入“含金量”。借助医疗科室经济运行分析,首先是帮助科室树立提高收入含金量的意识。在药品、耗材取消加成后,药品收入和卫生材料收入的增加不能为医院创造盈余,医疗收入在总量增长有限的情况下,不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取胜,必须从过去依靠药品、卫生材料加成收入转向依靠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收入。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来弥补取消药品、卫生材料加成收入的缺口。尽管检查收入、化验收入可以为医院带来盈余,但当前国家医改导向是逐步降低检查化验收入价格,同时将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纳入考核范围,因此医院要合理控制检查和化验收入。对医疗科室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向各医疗科室宣传介绍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申报要求,帮助临床科室对新增和修订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申报及价格测算、程序报批,提高医疗收入“含金量”。2.1.2提高成本管控意识。提高医疗科室的盈余,一方面从优化医疗收入结构努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医疗科室成本管控意识,提高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减少各类资源浪费[2]。通过经济运行分析,帮助科室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帮助负责人找准成本控制关键点。人员经费、药品费、卫生材料费、专业设备折旧等为科室支出的主要构成部分。在人员经费管控方面,科室应当尽可能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根据工作难度、岗位需求合理配置不同编制的人员;在专用设备方面,提高已有专用设备的使用效率,强化对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在满足正常医疗活动的条件下尽量延长资产的使用年限,进而减少科室设备折旧费用;强化新增设备的前置论证,减少不必要的新增设备购置[3]。

2.2财务管理工作。2.2.1走向业务底层,推动业务和财务深度融合。医疗科室经济运行分析是财务部门和临床科室双向沟通交流的一种形式。财务部门以会计核算系统、HIS系统、HRP系统为基础,提取相关数据,反映当前科室在综合医改环境下的运行结果。财务数据与医疗科室的管控预期、经验结论可能存在差异,双方在沟通交流中不断优化业务数据的采集规则,让财务数据更准确地反映业务活动原貌[4]。医疗科室在日常管理中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新的数据需求,在满足医疗科室数据需求的过程中,倒逼财务人员总结数据需求,梳理数据提取规则。通过不断优化各类信息系统的功能,将人工分析转为自动分析,将表格化的数据转为动态可视化的数据,不断提高财务工作效率。2.2.2以数据驱动管理创新。财务数据是业务活动的反映,但是财务数据往往不容易被非财务出身的管理人员理解。财务数据的价值在于数据的共享共用,能充分发挥对管理的决策支持作用[5]。医疗科室经济运行分析是科室总体运行情况的专项分析,通过财务人员的解读让科室负责人读懂财务数据背后的含义。根据财务数据所反映的问题,从财务数据层层回溯至业务数据,针对性解决不同科室在管理流程和方法中的问题。

3医疗科室经济运行分析的设计思路

医疗科室经济运行分析的内容分为医疗科室基本数据、工作量指标、效率指标、医疗科室收入分析、医疗科室成本分析、DGR相关分析(表2~表3)。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与医院平均水平、一级专科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导向比较,与所在专科全省或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4结语

医疗科室经济运行分析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要求为指引,将医改政策对医院运行的要求、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要点转化为可理解、可衡量的财务指标,将医院经济运行的总目标分解成科室的具体目标,以帮助科室负责人紧跟医院发展转型的整体规划,提高科室运营效果和效率。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财务人员向临床科室提供大量及时、准确、完整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这倒逼财务人员不断优化改进各类信息系统,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将数据的提取和分析由自动生成取代人工整理,不断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财务人员同时还需要面向临床科室,做好数据的解读和分析工作,帮助科室挖掘数据背后的业务信息,在与临床科室的双向交流中改进业务信息向财务数据转化的规则,促进业务、财务信息系统一体化,促进财务、业务数据交互融合、深度挖掘,让财务数据更有意义和价值。医院科室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开展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财务人员需要重塑自身知识架构来帮助医院推进改革,在掌握财务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医院管理、管理会计、成本管理、运营管理等综合知识来强化自身的管理洞察力。医院科室经济运行分析的内容将随着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丰富。基于科室经济运行分析的基本框架,财务人员可以结合临床科室的具体需求,进一步开展专项分析。在财务人员和医疗科室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科室经济运行的提质增效,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作者:朱海嘉 方子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