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不良事件原因与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医疗不良事件原因与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医疗不良事件原因与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对策,为预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027例医疗不良事件从事件级别、类型、科室分布、原因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医疗不良事件等级划分,Ⅳ级事件最多占56.38%,Ⅲ级事件占36.42%,Ⅱ级事件占7.21%,无Ⅰ级事件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占前三位的是护理相关事件占40.60%,其次是药物相关事件占23.56%,诊治相关事件占8.28%。医疗不良事件产科系统报告最多,其次是妇科系统和儿科系统。结论:建立与完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机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疗安全风险意识,防范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对策

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1]。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2017年收到的1027例医疗不良事件,了解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等级、类别、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为预警管理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医疗不良事件网络呈报系统,收集2016~2017年上报且经职能科室确认、处理完毕的医疗不良事件共计1027例。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等级、类别、科室分布、原因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事件分级标准按照中国医院协会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4个等级: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未形成事实。医院按照医疗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划分为9类:诊治相关事件、手术相关事件、药物相关事件、辅助检查相关事件、护理相关事件、意外事件、感染相关事件、设备相关事件及其他。

2结果

2.1医疗不良事件分级情况

根据医疗不良事件等级划分,Ⅳ级事件(隐患事件)最多,为579例,占56.38%;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374例,占36.42%;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74例,占7.21%;无Ⅰ级事件发生。

2.2医疗不良事件科室分布情况

医疗不良事件产科系统报告最多357例,占34.76%;其次是妇科系统报告330例,占32.13%;儿科系统报告172例,占16.75%。

2.3医疗不良事件类别情况

医疗不良事件占前三位的是护理相关事件417例,占40.60%;其次是药物相关事件242例,占23.56%;诊治相关事件85例,占8.28%。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药物、诊治相关不良事件占前三位,分析原因主要有:①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不够,医疗核心制度执行不严,表现为给药错误、医嘱错误、检查错误。②诊疗操作规范掌握不严,基本技能缺陷,表现为诊断不全、治疗不及时、手术及治疗并发症发生、护理流程及措施执行落实不够到位。③评估、沟通和宣教不足等,表现为病情观察不到位、医护之间未有效沟通、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发生。④后勤保障人员对医院的设备设施检查、维修、更新不够及时,导致相关医疗不良事件发生。为此,提出如下对策。(1)建立与完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机制。有研究显示,急性住院患者中3.50%~16.60%曾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其中30%~50%可以通过系统介入预防和避免[2]。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对提高不良事件报告率以及控制不良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对报告的不良事件分析跟踪,可以发现医院安全系统存在的问题,建立医疗隐患点警示手册及预警处置办法,提高医务人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对保障患者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2)加强医疗核心制度落实的监督与管理。医院有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医务人员执行不到位。平时要加强监督与管理,落实医疗质量管理院、科两级责任制,发挥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利用绩效考核来不断强化意识,确保每位医务人员各项制度、流程、规范执行到位。(3)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技术是医疗质量的内在核心,是医疗安全的保障。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多形式开展业务培训和技能比赛,提高各级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并且对每例诊治和手术相关不良事件认真总结经验,院内分享,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可避免类似事件发生。(4)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要及时评估、沟通病情,还要有针对性地根据患者病情、文化程度、职业等背景对患者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5)行政后勤部门应尽职履责,提供强大的支持和保障。设备、总务等后勤部门应加强平时的巡视、主动排查,为临床一线提供优质服务。各职能管理部门对不良事件反映出的系统、流程和管理问题,要尽快完善与改进,避免发展为系统漏洞。

参考文献

[1]哈维超,周亚夫,顾民,等.医疗不良事件内部报告系统建立之初探[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9):10-11.

[2]徐军,蒋鹏程,王鑫扬,等.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1):23-25.

[3]曹荣桂.中国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J].中国医院,2007,11(11):1.

[4]罗秀,蒲川.美国的医疗差错报告制度及借鉴意义[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6):26-29.

作者:林红梅 徐华林 夏桂玉 李娅凤 孙秀娟 单位:绍兴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