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野战医疗所批量伤员检伤分类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结合某院野战医疗所参加跨区基地化实践训练,发现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总结分类后送组对批量伤病员快速检伤分类的流程和方法,针对不足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以期为卫勤训练提供参考。
1跨区基地化训练概况
1.1背景
跨区基地化训练,是总部试点推广的机动卫勤分队新型训练模式,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模拟卫勤分队“一个过程”战备行动,采用先考后训再考的形式,规范各类机动卫勤分队建设训练标准,提高实际遂行任务能力[1]。以更加贴近实战的模式,考核野战医疗所组织协调、应急反应等综合能力,使卫勤训练达到常态化、实战化、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目的。结合本院抽组参加“卫勤力量2017跨区基地化轮训考核”执行情况,探讨分类后送组在野战医疗所批量伤员救治中的作用和实践效果。
1.2基本情况
此次演练,本院抽调百余人组成野战医疗所,历时2周多,通过等级转换、跨区机动、区域展开、伤员救治、转移撤收、研讨总结等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圆满地完成上级赋予的训练任务。分类后送组在此次任务中履行批量伤员快速检伤分类、紧急处置的职责,通过区分伤情的轻重缓急,确定救治和后送的先后顺序,最大程度上缓解战时大批量伤病员与有限的救治时间和救治资源之间的矛盾,力争每个到达的伤病员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有效提高医疗所整体救治工作效率。
2问题及原因
2.1分类场地设置不够合理现场指挥有待提升
此次演练,分类后送组按照“一哨三区”展开布局,用黄色胶带将各区域进行划分,用白底红字指示立牌使各区域醒目。但在实际演练过程中,指示立牌常常因为刮风的原因倾倒,由于人员过多,区域显得有些拥挤,特别是车辆调整区和伤病员分类区。因现场指挥不顺畅、区域受限,担架伤员放置太过密集,导致医务人员背囊打开空间不够,拿取物品不方便,操作不够快速便捷,影响分类场的工作。
2.2批量伤员处置不够高效相关人员培训有待加强
基地化训练要求,单批次批量伤员,需在20分钟内完成分类检伤。实际上,第一批次伤员到达还未完全分类结束便接到第二次前接的任务,给分类后送组造成很大的冲击。按照先前制定的预案,本组立即请求支援,但在此次演练中,其中一组加强人员由于个人身体原因未能及时到位,其他未经过培训的人员又不能胜任分类后送组工作,故临时对人员任务进行分配调整,第一批次伤病员分类完毕耗时23分钟,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分类检伤。此外,担架员在分类后送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组指定专人负责对担架员进行培训,包括转送伤病员途中的注意事项,运送装备的使用方法,分类标识及意义,医疗所各组室设置、布局、位置及搬运线路等。大多数情况下担架员都是临时抽组,由非医疗专业的战士担任,培训时间短,信息接收慢,导致伤病员转运不够高效。
2.3战伤救治规则不够熟悉战伤救治技能有待提高
此次演练有伤员驱动、资源限制、事件干扰等一系列突发意外状况,除常见的战伤外还有传染性疾病、高原病、烧伤、战斗应激反应等伤病员,要求所有无创操作必须做到位,有创操作必须阐述清楚。野战医疗所人员构成复杂,有干部、战士、文职人员,有内科、外科和职能科室医务人员。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临床专科细化,导致一些非专科治疗不够熟悉,操作不够熟练,比如烧伤患者的具体补液方案,应激反应伤病员的心理干预,这些也都暴露日常训练中存在的短板。
2.4信息登记统计不够及时信息技术建设有待加强
此次演练,结合国内外分类卡的特点,设计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分类牌,不同颜色的设计更醒目,不同形状的设计是便于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用手触摸也能快速辨别伤病员应该送往的组室,适用于战时和非战时批量伤员的检伤分类。利用文件夹将分类牌、伤病员登记簿分门别类地整理在一起,使信息登记和统计工作有很大的改善。仍存在文件夹太大不方便携带,手工填写的内容太多等缺点。除了分类牌的改进,运用信息化技术,每个伤病员赋予一个带编号的手腕带,但需要手写编号再录入电脑系统,演练过程中往往来不及录入伤病员信息,不能及时掌握伤病员流动信息。
3思考和建议
3.1合理设置划分场地组织协调有力
整体布局呈“一哨三区”,即分类哨、车辆调整区、伤病员下车区、伤病员分类区,设置醒目的地标,用明显的颜色和文字区分,也可选用三角立牌,解决指示立牌经常被风刮倒的问题。车辆调整区和伤病员下车区应有足够的面积,并尽量选在便于伤病员行动和车辆调头的位置,伤员下车区在车辆调整区和分类场之间。分类区通常可分为担架伤员分类区与行走伤员分类区,在担架伤员分类区再划分轻、中、重三个区域,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便于最早进行重伤员的检伤分类。重伤员区域尽量靠近手术室和抗休克室,以便重伤员得到迅速的救治。污染分类区尽量选在下风向的位置,以免污染扩散,并尽量靠近洗消组。分类后送组组长(兼军医)需有较强的指挥组织协调能力,带领大家做好场地划分、展开布局、人员分工、工作协调等一系列工作。当受理任务时能快速做出判断和安排,完成伤病员分类检伤,送往各组室。能动态掌握野战医疗所伤病员收治总体情况,组内人员所处位置,保证工作有序进行。
3.2制定考核标准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3.2.1医务人员培训
野战医疗所队员均须熟练掌握检伤分类方法、各种处置措施,需要在平日的训练中加大训练考核力度,不断强化“一专多能”的人才训练模式。依据《战伤救治规则》制定各级考核标准,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培训,通过理论知识讲授、实践技能操作、模拟系统演练、拉动演练等使所内人员能够胜任各项工作。掌握各类文书的书写录入,以简易战伤记分法为依据,对伤情进行评分,从而确定伤员的严重程度和处置等级;以传统的伤类、伤部、伤型和并发症等来确定伤员的救治措施,最终完成伤病员的检伤分类[2],确保在3分钟内完成1名患者的检伤分类,单批次的伤病员在分类场停留时间不超过20分钟。制定掌握各种预案流程,如大批量伤员到达时的人员加强预案,医务人员减员预案,不良天气下分类预案,疑似传染病处置预案等。批量伤员通过时分类后送组军医工作流程。
3.2.2担架员培训
分类后送组指定专人负责担架员培训,组内所有医务人员均须掌握培训相关知识,以免战斗减员影响工作的连续性。指定担架班长,负责担架员的管理和调度。每个担架员发给担架员胸牌(有连续编号),悬挂于胸前,胸牌背面印有担架员须知,以便及时查阅。除了常规的培训外,利用伤病员到达间隙,组织担架员进行实际演练,检验担架员培训效果并及时给予反馈。为更加快速分辨担架员,建议给担架员配备颜色鲜艳的背心,呼喊时更具有指向性。
3.3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不管是现代战争还是现代医疗,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野战医疗所利用各类信息化技术可使整个医疗所快速高效运转。当所内所有的信息技术设备都采用无线设备时,展开野战医疗所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也方便转移。建立伤病员信息库,设想军人在入伍时就建立个人医疗基本信息,将基本信息制作成芯片,所有人员随身佩戴,进入任何一家军队医疗机构只要使用移动终端扫描,系统就会显示伤病员信息,便于接诊军医快速了解病情、处置,为抢救伤员赢得时间。电子伤票的运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卡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的发展,电子伤票已经历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3个发展阶段,并已逐步在实战中投入试用。电子伤票在运用中有着信息量大、分类后送效率高、不易破损、不易污染、便于携带等优点[3]。上级救治机构、野战医疗所各组室之间信息共享,就像现代化医院的所有信息化技术搬到了野战医疗所,减少人力配备,提高救治效率。要达到批量伤病员快速检伤分类的目的,分类后送组成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扎实的专业能力、高效的协作能力;应用信息化技术、强化岗位训练、完善制度预案、高效指挥;强化实战训练,不断改进,才能更好地提升卫勤保障能力,提高救治效率,挽救更多的生命。通过实践,形成工作手册、SOP(标准操作程序)便于人员更替,易于掌握。
【参考文献】
[1]赵斌,苏义,杨国斌.机动卫勤分队参加跨区基地化训练的组织与实施[J].东南国防医药,2016,18(1):104-106.
[2]陈千,马玉琴,邓月仙.战时伤病员检伤分类模拟训练系统简介[J].实用医药杂志,2010,27(2):181.
[3]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导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9,40.
作者:冯菊 夏雪灵 杨明浩 宋武战 苏欢 单位: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胸外科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泌尿外科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急诊科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核医学科 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