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医学高新技术医患关系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医学高新技术具有技术先进、发展迅速、适用面广、增值性强等特点,其发展和应用对于人类认识生命、治疗疾病、延长寿命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加剧了医患物化、“病、人”分离、医患不平等、医患商业化、医患目标背离等趋势,给医患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此,应加强技术监管、坚持以人为本、增进医患沟通、鼓励技术帮扶,使医学高新技术真正服务于病患健康,以促进医患关系走向和谐。
〔关键词〕
医学高新技术;医患关系;医患沟通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不断向医学领域快速渗透、融合和扩展,医学高新技术在临床诊断、治疗、康复和护理中的应用已日趋广泛,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生命、维护生命和发展生命的能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福音;另一方面,也给医患双方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较大影响,改变着原有的医患关系格局。
1医学高新技术的特点
1.1技术先进
医学高新技术是建立在最新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尖端技术,具有实时、方便、直观、准确、高效、微创甚至无创等优势,它不仅是在医学的原有发展道路上进行技术革新和积累,而且是在融合多学科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新的技术思路和途径,使医学的效能和潜力得到更大发挥。如工程技术与医学技术的融合渗透与互补互动,使医学正由纠正人体生命体征偏差、修复脏器失衡与缺损走向制造、安装人体的某些器官,甚至再造人体、再造生命[1]。
1.2发展迅速
在高新技术条件下,由于技术生态系统的出现,使医学技术由单一的线性发展模式转变为结构式网络发展模式,从而加大了医学技术的密集度和丛生性,而一项技术的突破,必然会带动一系列其他相应技术的诞生[1]。因此,高新技术使医学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医学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周期也大大缩短。
1.3适用面广
医学高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覆盖了各个专科,对人的出生、发育、衰老、疾病、死亡等生命全过程都可进行干预和控制。尤其是在临床诊疗中,医学高新技术大有“无所不能”的趋势,如内窥镜技术的应用,使医生得以窥视空腔脏器的内部形态和功能活动;CT、核磁共振(MRI)等影像技术,使许多早期病灶变得一目了然。各种新手术、新方法、新药物的应用,不仅使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有更多的选择,且获得更好的疗效,也使某些医学难题有了新的突破。
1.4增值性强
医疗高新技术和设备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究、开发或购买,也需要有高技术的人才去管理和使用,其高昂的投入和领先的技术使得高收费成为必然;同时,它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能为研制方和使用方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因而具有很强的增值性。
2医学高新技术临床应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2.1加剧了医患物化的趋势
高新诊断工具和“修补工具”的日益精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使疾病诊疗更加便捷、准确和高效。医生们越来越习惯于依赖各种理化设备和检查报告来诊断疾病,热衷于运用各种高新技术进行治疗,与患者直接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甚至可以不与病人接触,通过计算机终端远程获取病人的相关信息进行诊疗。医患之间的关系从“人—人”的密切关系变成了“人—机—人”的间接关系,并加速向“人—机”关系发展———医生与病人的关系被医生与技术设备的关系取代,病人的躯体则被当成一个机械化、拆零化了的“物”,成为医生与技术交流的客体,甚至医生也成了技术的附属品,其主观思维和判断力受到一定限制。可见,对医学高新技术的过分崇拜和依赖,势必会加剧医患关系物化的趋势,双方的心理距离加大,情感交流减少,变成一种冷冰冰的操作与被操作、修补与被修补的关系,不利于信任关系的建立。
2.2加剧了“病、人”分离的趋势
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医学分科越来越细,部分医生往往只对病人主诉有“问题”的部位或自己专长的部位做出判断分析,而很少考虑患者的其他情况[2]。在他们眼里,患者不再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感情的、完整的人,而只是各种形态的标本和数据,以及由此而得出的生物学、病理学改变。他们只对“病”感兴趣,把医疗服务片面地理解为药物、手术或其他技术手段的实施,忽略了对“人”的情感、社会、环境等人文因素的关注,缺乏对病人的同情和对生命的敬畏,“治病不治人”的现象更加突出,医患关系更加淡化和疏远。
2.3加剧了医患不平等趋势
医学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本就复杂的医学变得愈加高深难懂,不仅普通患者难以明白其中的奥秘,就连一些中小医院医生也常自叹“技不如人”,这就使拥有大量高新技术资源的大医院医生更具有话语权和权威性,其声誉和威望在赢得社会敬仰和信任的同时,也使患者的期望值大大增加。当患者满怀期望,不管自身病症大小,病情轻重缓急,纷纷涌向大医院寻求帮助时,看到的是“人满为患”,享受到的是“处处排队”,听到的是医生的“三言两语”,感受到的是机器的“冰冷无情”……病痛的折磨、等待的焦虑、医患沟通的不足、来回检诊的奔波,使患者深感地位“弱势”,很容易滋生不满情绪。“求医”的艰难如果能换回“技到病除”,他们尚能理解这种因资源不均带来的无奈,而一旦医方出现误诊误治或其他过失,不平等的医患关系和不满情绪就很容易成为纠纷的导火索。
2.4加剧了医患商业化趋势
由于医患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患者就医通常选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医院,而医疗设备越先进,医疗技术越高端,成本就越高,费用也就越高。同时,为了收回成本,一方面,部分医院也会鼓励医生多开单、多应用;医生们为了完成任务或从中牟利,或为了留取证据以规避医疗风险,往往会扩大高新技术的使用范围,造成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在市场化经济已深入人心的今天,高质高价的理念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尽管患者对高收费心存不满,但出于对高新技术的过高期望和盲目追捧,往往仍会同意甚至主动要求医生进行“高精尖”检查和治疗。这就使医患关系更多地融入了商业化色彩,医疗服务被等同于普通的消费。医生可能会更多地关注患者的支付能力而非病情是否需要,患者却认为花了高价就应得到相应的服务和疗效。一旦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人财两空”的局面,医患矛盾就难以避免。
2.5加剧了医患目标背离的趋势
曾经,医患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治愈疾病、促进健康。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这一共同目标开始出现背离的趋势。作为患者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普及以及观念的更新,他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渴望得到医生的理解和尊重,希望自己的疾病受到重视,更希望花最少的费用,得到最有效的治疗。然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医生不得不加快追赶技术的步伐,其给医生带来的巨大声誉和权威,更引发了医生对技术的无限追求。医生的兴奋点开始由病人转向对各种高新技术的探索,转向自然科学基金、SCI论文以及各种奖励与荣誉,病人生命安危的理念在他们心中悄悄地淡漠了[3],很多惠及大众的廉价技术、适宜技术渐渐被冷落,病人日益增长的人文需求更被忽视了。医患目标的背离,不仅不利于疾病治疗,也使原本融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可见,医学高新技术具有两面性。科学合理的应用,才能真正造福于广大病患。而对其过分崇拜、过分依赖、过度使用和不恰当使用,均有违医学的人学本质,忽视了医学的人文特性,加大了医患的心理隔阂,增加了患者的期望值和经济负担,成为加剧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
3医学高新技术条件下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
3.1加强技术监管,使技术应用有章可循
对医学高新技术进行监管,并非设置障碍来抑制技术发展,而是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纳入社会系统之中,由社会来引导、调控与规约,确保技术在人类的恰当控制之下,以尽量发挥医疗技术的积极作用,减少其负面效应[4]。因此,政府部门要发挥引导和监管作用,从政策上、制度上、法律上对医学高新技术的研究方向、配置规划、准入条件、评估论证、使用范围、收费价格等进行宏观指导和规范,使医学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章可循”,以制约偏离医学目的的研发、“一窝蜂”地引进以及乱用滥用现象,使其成为在当前国情下,老百姓真正“用得上、用得好、用得起”的高新、适用技术[5]。
3.2坚持以人为本,使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类健康
医学高新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本身并无对错,不代表任何价值取向,它能否成为人类的福祉,关键在于人类如何运用,如何予以指导和规范。这就告诉我们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人文关怀缺失并非技术本身难以治愈的顽疾,而是人类价值取向偏差产生的诟病[6]。因此,医院各级人员在利用高新技术进行临床诊疗时,应树立“以病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技术应用必须为病人健康服务”的原则,从病人诊断、治疗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掌握适应证范围,并根据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合理选用高新技术,坚决克服技术主义倾向和唯利是图的思想。同时,要坚持技术应用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原则,既要利用高新技术的优势,又要看到它带来的“非人性化”等负面后果,在技术应用中尽可能地融入人性的关爱与呵护,使医学高新技术切切实实服务于治病救人这一根本目的,并朝着更有利于人的生命质量方向发展。
3.3增进医患沟通,减少技术应用中的负面效应
据调查,80%以上的医患纠纷源于医患沟通不足,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生态度生硬、缺乏人文关怀[7]。因此,在高新技术条件下增进医患间的沟通交流,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意义重大。医务人员在诊疗时应尊重、理解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尽可能地说明病情和各种检查的目的、治疗方案的利弊、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及所需费用等,并对患者提供最大限度地指导,以帮助患者作出恰当的选择。沟通时要注意态度和语气,以医者的专业知识解除患者的疑虑,降低其对疾病预后的过高期望值,并调动患者共同参与医疗过程。要充分利用医院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手段,与患者进行互动交流,以弥补当面交流时间的不足。
3.4鼓励技术帮扶,使高新资源走进基层医院
患者纷纷涌向大城市、大医院,不仅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也使大医院医生不堪重负,影响医患沟通和服务质量。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留在社区医院和基层医院,大医院则主要面向危急重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另一方面,要鼓励各大医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采取多种模式对基层医院进行技术帮扶,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并逐步将高新技术资源带进基层医院,使患者不用到大医院,就能享受到高质低价的高新医疗技术。
作者:刘伶俐 文亚名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
〔参考文献〕
[1]杜治政.当代医学技术演进若干问题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2014,35(3A):1-6.
[2]皮湘林,王伟.医患关系物化困境的伦理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2(7):89-90.
[3]杜治政.论医学技术的主体化[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1):1-4.
[4]路绪锋.对医学技术的控制何以可能[J].医学与哲学,2014,35(3A):12-16.
[5]贺晶,池慧,杨国忠.高新技术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0,34(3):213-214.
[6]谷芳芳,张建民.技术发展和人文关怀的冲突与并进[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2):16-18.
[7]张淑会.【亲历医生的一天】医患互信,先从沟通做起[EB/OL].(2015-03-20)[201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