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影响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医患关系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医患关系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新医改下医患关系紧张背景下,急诊科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情况存在何种变化,总结并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机制,为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有效措施。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100名医护人员为对象(A组),并与非急诊科医护人员(B组)进行比较SCL-90量表和人体5大系统主要阳性症状评分情况。结果A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及饮食睡眠情况的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循环、呼吸、内分泌三大系统阳性症状方面比较,A组均明显高于B组(均P<0.05),且呼吸系统所占比例达73.68%;颈椎病发病率在A组的所占比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国家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以及增强自我适应能力,提高身心素质,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健康水平,为更好地缓和医患紧张关系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医院的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医患关系;急诊科医护人员;身心健康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医患关系并没有朝好的方向发展,医患矛盾越来越激烈,这对长期坚守医疗岗位的医护人员造成了巨大的身体、心理、社会关系健康的影响。而且对长期坚守在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医患关系最敏感的急诊科医护人员来说,如何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是一项重大挑战。已有专家指出,促进心理健康在工作环境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它是物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心理问题[1]。本文就新医改下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势下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10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A组),其中男36名,年龄23~45岁;女64名,年龄22~42岁;文化程度:本科65名,硕士35名;职称:初级护士49名、主管护师10名、副主任护师1名,住院医师26名、主治医师10名、副主任医师4名。同时选择100名非急诊科医护人员(B组)进行比较,其中男30名,年龄25~43岁;女70名,年龄20~40岁;文化程度:本科63名,硕士37名;职称:初级护士50名、主管护师10名,住院医师26名、主治医师10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任医师1名。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采用国际通用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对两组医护人员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10个主要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恐怖、精神病性、饮食睡眠情况,采用5级评分制(0~4级)进行评定。(2)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并归纳两组的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神经等5大系统的阳性症状表现,并进行评估。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前,原始数据必须满足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性。符合Gauss分布用x珋±s表示;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不齐时可进行数据转换或采用非参数法;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所有假设检验均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SCL-90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A组的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及饮食睡眠情况的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际关系、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

2.2两组的消化、呼吸、循环、神经、内分泌等系统阳性症状比较

见图1。从图1中可见,A组的医护人员在循环、呼吸、内分泌三大系统阳性症状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急诊科医护人员健康状况调查情况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在急诊医护人员中,颈椎及腰部不适所占比重较多,此外,血压异常及心电图改变也比较常见。

3讨论

3.1调查结果分析

由表1中可以看出,与非急诊科医护人员比较,急诊科医护人员的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及饮食睡眠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非急诊科医护人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明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得原本工作压力较大的急诊科医护人员在心理各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长期工作的连续性,有时连续性的日班夜班的均可导致急诊医护人员睡眠不足,体内各种动态平衡失调,从而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同时由于病人入院时间的突发性、病因多样性及病情复杂性等多种因素,急诊科医护人员在值班期间,要随时保持一种应激状态,精神紧绷、心理高度紧张。由此可以看出,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来减轻医护工作人员的身心压力刻不容缓。通过对两组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神经等五大系统症状进行问卷调查、归纳总结分析,发现急诊科医护人员在循环、呼吸、内分泌三大系统阳性症状明显高于非急诊科医护人员(见图1),且呼吸系统所占比例达73.68%,其中以轻微咳嗽、咽喉不适为主要阳性症状,这与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息息相关。在急诊科面对的疾病通常具有“杂、重、危”,且就诊患者量大的特点,医护人员作为第一接诊人员,必须做到细致全面的医患沟通,以保证诊疗的顺利开展。随着工作负荷不断增加,医护人员也愈发感觉身心疲惫。另一方面,通过细化急诊科医护人员健康状况具体调查情况可知,颈椎病在急诊科医护人员中占比最高(42.11%),其次为腰部病变、血压异常等(见图2)。表明许多急诊科医护人员工作性质过于繁忙,致使各种职业病的患病率急剧升高,生活质量严重降低[2]。这些都值得警惕。

3.2影响急诊科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

面对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通过分析可能与以下几方面相关:(1)身体方面:由于医护人员长期在医院工作,没有时间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免疫力下降,长期暴露于病原体多的环境下,使他们感染疾病机率上升;根据前期走访了解,发现中午时段医生休息区仍少见急诊科医生休息,且在调查访谈中,急诊科医生说没时间吃饭、上厕所都是常事,因此对医护人员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影响,甚至引起猝死。此外,已有数据显示[3],仅有不足2%的医护工作者每天坚持锻炼,而有56%的医护工作者从不参加体育锻炼。(2)心理方面:随着医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医护工作者的福利待遇越来越低,特别是三甲医院以及改革的试点地区。因此,需要完善改革措施直接或间接规范医院收入,尽量不增加政府支出解决昂贵的医疗问题。这项措施客观上减少了医务人员的收入,导致医务人员医改具有矛盾的心态[4]。且在急诊科常接收的是病急、病重、病危以及可见性创伤面大的患者,这些视觉上的冲击以及死亡和濒死事件的反复刺激,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阴影。(3)医患矛盾方面: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及预后有更高的期望值,但社会上对院前急救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目前院前急救能力尚有诸多不足的矛盾存在,进而导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5]。一方面,卫生资源配置的“倒三角”模式以及公众对基层医院的不信任,使得多数公立医院人满为患,医护人员与病人比例严重失调[6];另一方面,新医改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群众对卫生工作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研究表明[7],多数医疗工作高风险性、患者期望过高存在医患信任危机、医学学科发展快速需要不断学习及经常加班没有完整假日是工作的主要压力。而且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抱有不满意、不信任的态度,极易发生各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医闹、杀医事件。

3.3解决措施

3.3.1国家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我国新一轮医改正在深化,各项配套政策已经相继出台。最为重要的是采取何种方法既能保证患者利益不受侵害,也能保证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将二者统一结合解决,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减轻医护工作者心理压力。促使医务人员成为医疗改革的受益者,从而推动医改的进行。同时营造医务工作者良好的执业环境,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1)要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幸福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医务人员创造专业发展的有利条件。(2)建立和完善医疗风险的社会共享机制[8]。作为医务工作者,良好的实践环境对于社会和医疗机构提供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做好医疗工作。(3)营造医务工作者良好的执业社会舆论环境。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让群众了解医疗专业的特点和医务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倡导对医学人员的良好尊重、理解、支持和关心。(4)依法维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5)增加医护工作者进行身体锻炼的机会,组织各科室进行锻炼活动等。

3.3.2增强自我适应能力,提高身心素质

首先要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充满信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医护人员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控制能力,学会在繁杂的外界环境中整理、分辨、选择、回避,更精确、更有效地把握现实环境中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信息;这样就会拥有突破困境,把握成功的自信与自由,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自身也会有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更多的是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学会站在病人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沟通,让患者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两者间搭建一座互信桥梁。综上所述,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有关急诊科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问题应更予以重视,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健康水平,为更好地缓和医患之间紧张的关系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医院的稳定和发展。

作者:符振坤 梁桂莲 肖海晴 覃雪梅 邓海霞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