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药学干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药学干预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20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药学干预措施,对两组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抗菌药物联用率、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临床中运用用药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在临床治疗中,因感染而发病的患者数量不计其数,并且在医院各个科室治疗中,感染占比率最高,在医院各个科室也最为常见,一般情况下,临床各个科室采用抗感染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控制患者感染发生率[1]。临床常见的感染现象为细菌性感染,如果患者发生感染后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影响患者身体康复,同时也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效果,临床针对患者的用药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效果[2-3]。基于此,我院临床针对患者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对患者用药实施干预措施,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性。以下是我院具体的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次临床研究中,我院选取的患者为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200例,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男64例,女36例,年龄20~76岁,平均(34.34±2.45)岁,处方组成部分:内科25例,外科28例,妇产科30例,其他科室17例;观察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22~75岁,平均(37.43±3.65)岁,处方组成部分:内科28例,外科27例,妇产科29例,其他科室16例。两组患者上述各项资料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本研究资料可比。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措施:患者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后,临床护士加强病房巡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观察组采用药学干预措施:第一,医院临床制定用药规章制度,药师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守用药制度,包括抗菌药物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表现,同时药师在药物调剂期间需要与患者的病历结合,为患者发放符合病情的药物[4]。第二,药师干预,药师在为患者调剂药物期间需要对处方进行点评,主要针对患者的疾病症状,以及处方中用药时间、次数、用药量等进行干预,如果药师在取药期间对处方有异议,要及时反馈各科室,然后科室的医师进行确诊,然后再为患者用药。同时药师需要与患者交流沟通,为患者详细说明每种药物的作用,以及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提高患者对用药规范性的重视。第三,定期培训学习,医院为药师组织各种讲座、报告等活动,主要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用药规范、抗菌药物更新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学习,对临床医师和药师加强专业能力培训,提高药师对抗菌药物信息的掌握,在开具处方期间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通过对药师和医师实施专业能力培训,降低不合理用药处方数量,进而能够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5]。第四,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因抗菌药物的使用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用药,而对于不同程度的病情采取的抗菌药物等级也各有差异,因此,医院药房需要对医院的抗菌药物进行整理,并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并对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说明,Ⅰ级抗菌药物主要对于感染程度较轻的患者运用,药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斟酌用药;Ⅱ级抗菌药物则需要主治医师签字后方可使用;Ⅲ级抗菌药物则需要通过副主任签字或者专家会诊后方可用药,该类药物一般在特定的区域进行储存。第五,临床药师与医务部联合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反馈给医师,主要检查的对象为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主要包括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类型,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且患者用药途径是什么,然后将患者的用药情况向医师反馈,医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在开具处方期间需要斟酌用药,减少抗菌药物的大量运用,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与此同时,医院需要建立奖惩制度,主要针对开具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的医师进行奖励,对药房工作表现优异的药师进行奖励,对于工作中出现错误较多的医师或者药师,进行惩罚。通过奖惩制度,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3观察指标:根据临床用药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抗菌药物联用率、抗菌药物疗程、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等。用药满意度主要按照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用药的类型、用药数量、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用药后的感受等,评分为100分,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4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此次研究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率(%)表示用药满意度、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抗菌药物联用率,行卡方检验;采取(x-±s)表示抗菌药物的费用、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疗程,行t检验。P<0.05表示统计结果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疗程、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抗菌药物费用比对照组少(P<0.05)。
2.2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抗菌药物联用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5.00%,抗菌药物联用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12.00%(P<0.05)。见表2。
2.3用药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中,用药非常满意40例,满意57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率为97.00%,对照组患者中,用药非常满意35例,满意40例,不满意15例,总满意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236,P=0.002)。
3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因感染而发病的患者数量比较多,同时医院临床治疗也需要控制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感染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临床治疗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7]。但随着抗菌药物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加,抗菌药物联用等现象非常普遍,患者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因不合理使用而出现许多不良反应,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将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将导致各种医患纠纷问题,影响医院的声誉[8]。基于此,我院针对选取的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实施药学干预措施,显著改善了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在本次临床用药研究中,我院对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药学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的用药疗程、用药费用、不合理用药占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用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临床中运用药学干预措施,能够控制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主要源于实施药学干预措施,能够帮助医院建立临床用药规章制度,医师在开具处方期间需要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考虑,并慎重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医师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开具处方,能够提高抗菌药物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效果[9]。同时,采用药学干预措施,需要药师和医师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在开具处方和用药期间能够合理把握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医院通过加强药师和医师的专业能力培训,从而提高药师和医师对抗菌药物信息的掌握程度,提高医院临床合理用药[10]。根据对临床用药患者的资料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抗菌药物管理不善,因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混合放在一起,因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在用药期间因疏忽等原因,导致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通过对抗菌药物实施分级管理,对不同等级的抗菌药物制定相对应的用药制度,能够帮助药师规范用药。综上所述,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临床中运用药学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不合理用药占比率,同时也能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缩短患者的用药疗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钱汉笛.药学干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分析[J].北方药学,2019,16(11):189-190.
[2]曹仲文.临床药学在干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0):90-91.
[3]李友林.药学在干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及对使用时间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8):115.
[4]倪佳,刘叶芳.药学干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4):486-489.
[5]苏慧娜.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及施行价值评估[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171.
[6]李日光.临床药学在干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19,31(7):253-254.
[7]欧舒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7):107-108.
[8]肖学秀.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方式及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7):109-110.
[9]宋娟.临床药学干预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及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9,16(5):191-192.
[10]孙萍,王尉,康峰丽.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实施药学干预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9):123-125.
作者:李玉冰 孙艳 杜颖 单位:大连市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