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外科护理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外科护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照当前正在推进的课程改革和中职教学的任务,笔者以为,影响中职外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护理专业是以培养医疗卫生机构所需的实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的,理应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模式。现在,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给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绕过的话题。但是,由于办学条件或其他因素限制,有些中职学校仍沿袭“黑板+粉笔”的传统式教学,实验室和实训室仪器设备陈旧过时,与医院实际使用的设备严重脱节;有些条件较好的学校虽然装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没有同步跟进,更没有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难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优势。
(二)重视知识的灌输而轻视能力的培养
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是相互促进的。知识是学生深入理解操作规范、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而职业能力的提升又会激起学生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仍坚守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做法,过度重视学生学习了多少护理理论知识\记住了多少操作规范和操作要点,至于学生能否将这些知识、规范和要点用到实践当中,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这样一来,学生就成了知识的“容器”而非教学的主体,无法完成知识和能力的主动建构,难以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联系起来,最终导致学生就业能力的低下。
(三)教学评价模式不合理
教学评价或者说考试,主要是为了检测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使教师发现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形成引导作用。从目前来看,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仍以理论考试为主,考试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么不计入考试成绩,要么只是走过场,扮演着边缘化的角色。在这种以记忆力考核为主的教学评价模式当中,根本无法对学生的真实能力做出判断,自然也无法激发学生提高能力的积极性。
(四)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由于社会认知的偏差,薪酬待遇较低,中职护理专业的教师队伍在学历、职称等各方面都存在失调问题,没有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自然也会制约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外科护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对策分析
(一)因材施教,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中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好,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根据外科护理的课程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上课时不再只是“听课、看书、记笔记”,而是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与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从教学实践来看,问题导向式教学、自学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学习,积极与教师互动,成为学习的主人。按照心理学的理论,兴趣是学生思考问题的动力,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思考问题。我们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是说,我们在外科护理教学当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还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师个人的特点来灵活地作出选择。
(二)以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现代的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倡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而从教育理论上来说,好的教学强调的是学以致用、知行结合、温故知新、触类旁通。因此,我们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共同探讨教和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依据护理专业的特点,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当中多穿插一些实际护理案例,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
(三)关注能力,改革教学评价机制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想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不能绕开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从评价内容来说,应该考察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要考察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的能力。顺应这种教学评价模式,我们就会改变单纯重复教材上的知识的做法,而以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教学。对外科护理来说,就是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闭卷考试与病案讨论、临床实践、实训操作相结合。
(四)科学规划,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积极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依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不断提升现有专业师资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派专业教师到医院兼职,使之了解行业的最新进展。另外,学校还要及时发现人才,并吸引到学校内当兼职教师,弥补“双师型”师资的不足。
作者:王雪梅 单位: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