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在骨外科护理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医特色护理在骨外科护理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外科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特色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7月~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2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对照组2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93.8%)明显优于对照组(71.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外科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骨外科;满意度;并发症

骨外科中,以骨折最为多见,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突发性疾病,通常会伴有剧烈疼痛及肢体运动障碍,严重的还会对神经及血管造成损伤,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对其身心带来巨大创伤。骨折在手术治疗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疼痛、排尿困难等,术后通常要长期卧床,更会加重躯体不适感,为减轻痛苦,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有必要。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9月收治的32例骨折患者,采用中医特色化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本院2016年7月~2018年9月收治的骨折患者中抽选60例进行研究,排除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精神或意识障碍,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7.5±2.5)岁;胫骨、腓骨骨折17例、股骨骨折10例、肱骨骨折5例。对照组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8.5±2.8)岁;胫骨、腓骨骨折15例、股骨骨折9例、肱骨骨折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舒心的病房环境;每日帮患者测量血压、血糖,并做好记录;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宣教,对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多与患者沟通,对负面情绪耐心疏导,取得患者信任;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定期帮助翻身,可在患肢下垫一个软枕,对于上肢骨折,保持屈肘位置并悬吊;指导患者多饮水,多食用纤维丰富的食物,促进排尿、排便,避免发生便秘。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整个干预过程遵循“辨证施护”原则,在此基础上将护理方案确定下来,辨证是护理的依据与前提,而施护则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辨证施护是依据患者年龄、损伤部位、损伤时间、程度以及生活习惯、所在地区地理环境开展的特色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①情志护理。“七情”在中医中被认为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现,心理达到健康状态,开展适当的精神活动是关键,但过度精神活动或者不良精神活动容易加重病情。“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喜则气缓”,体现了情志为病,情志的变化往往对脏腑功能带来一定影响,使得五脏生理功能难以发挥。由此,情志的调节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护理人员除采用常规的开导劝慰方法外,还可以采取情绪发泄法、释疑解惑法、暗示疗法,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使之改变态度、认知,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治疗信心。②饮食护理。骨折患者的饮食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康复效果及速度。骨折初期主要体征为血瘀气滞,以易消化、清淡、活血化瘀的食物为主,可服用鱼片汤、田七瘦肉汤等;到了骨折中期,表现为气血不和,以活血补气食物为主,可服用猪脚筋汤、北芪乌鸡汤等;骨折后期表现为肝肾亏虚,可服用枸杞子煲乌鸡、杜仲汤,达到强筋健骨、滋补肝肾的功效。同时,依据不同体质,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如,肝肾阳虚,多食用枸杞子、山药等清补品;肾阳虚,可多食用羊肉、桂圆等温补食物。③功能锻炼。调息、调身都是中医强调的,通经活络、强筋健骨、气息结合,帮助患者促进康复。护理人员每日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并配合适当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使下肢肌肉收缩功能增强,还能使疼痛有效缓解。依据恢复情况,及早下床活动,每日有节律地锻炼肌肉,术后3~5周可逐步将关节活动增强,避免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直。④并发症护理。将中药外敷、药熨、艾灸、蜡疗、熏洗和推拿结合起来,促进血液循环与代谢,同时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叩背,对挤压处及时按摩舒缓,可有效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术后疼痛等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同时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通过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3个指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总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用专业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数据,即SPSS20.0软件包,用[n(%)]表示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

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对照组为2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即93.8%,对照组71.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一般来说,骨折的术后恢复对于康复至关重要,骨骼、关节及肌肉功能能否快速恢复均与术后恢复有着密切关联,也成为骨折治疗较为关键的一环。患者住院期间,长期卧床通常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方面是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制动,缺少肢体活动,抵抗力会逐步下降,并容易引发坠积性肺炎;另一方面,长期卧床,如不能定期翻身,还会出现血液流动减慢,改变血流动力学,出现血液高凝状态,容易诱发深静脉血栓。还有就是患者行动不便,如果看管不当,容易出现意外坠床或者摔倒,还会出现肠胃蠕动减慢,引发便秘。由此可见,骨折在治疗后通常要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且引发各种负面情绪,影响预后。为保证患者顺利度过康复期,必须做好护理干预。中医将人体看作一个整体,骨折发生时,常合并脏腑损伤,病情复杂且伤情严重,会引起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阳气虚、正气损等,导致脏腑功能发生紊乱。此次,对骨折患者,基于“辨证施护”原则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包括情志护理,结合具体病情与情志表现,采取多种情志护理措施,从而将忧思郁结消除,减轻心理负担,心情豁达了,各脏腑才能得到有效调节。然后进行饮食调理,依据骨折不同时期的表现,给予不同的饮食方案进行调理,并依据体质采取针对性的饮食干预,使脏腑与气血功能恢复,将饮食调理的功效发挥出来。最后进行功能锻炼与并发症护理,依据病情开展合理的康复训练,及早下床活动,使关节、肌肉功能及早恢复。综合运用中医传统针灸、推拿、中药贴敷等方法,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此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对照组为2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93.8%)明显优于对照组(71.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骨外科患者护理中,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有效预防了并发症,促进康复,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王旭 单位:广东省韶关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