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改革

摘要:目的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改革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初步形成的“多元化—重过程—考能力”的个性化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体系应用于2015级三年制高职护理4班、5班共104名学生中,于本课程全部考核结束,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一个月后,用自制问卷调查学生对本课程考核的评价反馈。结果学生对本次课程考核改革的满意度、认可度较高,普遍认为在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及提高沟通表达能力方面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并在培养团队组织协作能力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更快融入临床。结论本次课程考核改革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高职护理专业

外科护理学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整体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素质课,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在教学中,课程考核是检验教与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指标及手段。为了响应国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我们对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的考核进行了改革,在传统“平时+理论+技能”考核的基础上,将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提高形成性考核在考核总成绩中的权重赋值,将多元化的考核形式贯穿于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考核,初步形成课程“多元化—重过程—考能力”的个性化考核体系,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2015级三年制高职护理4班、5班共10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19~21岁,在第三、第四学期进行外科护理学课程学习时,对原有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采取新的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2方法

1.2.1考核内容及权重的改革

外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分两学期完成,每学期均采用改革后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后的课程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大方面,总分100分。形成性考核主要从学习纪律(5%)、参与度(5%)、项目考核(6%)、综合能力考核(9%)、期中理论考核(15%)这5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占总评成绩的40%;终结性考核包括期末理论考核(40%)和操作技能考核(20%),占总评成绩的60%。与过去相比,提高了形成性考核的比重,增加了形成性考核的内容,让学生更加重视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1.2.2课程考核形式的改革

在课程考核中,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注重多种考核方法的结合,全面考核学生能力及素质[1]。在学习纪律、参与度、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的基础上,增加项目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一是在项目考核中考查学生对外科护理学重点章节的案例分析完成情况和临床见习报告的书写情况,一共完成6次考核,着重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意考查学生对内容完成的正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二是在综合能力考核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将全班分成6~7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分别完成一次外科护理学的小讲课和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内容要求紧扣外科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实践考核在健康宣教、微视频制作、科普小文章3种形式中任选其一来完成,其中健康宣教可自由选择养老院、医院、社区、广场、学校等场所进行。由小组长带领组员自行制订实践计划方案,提交给任课教师审核修改后,按照方案合理分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社会实践,重点考核学生的团队组织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1.2.3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方面的改革

在期中和期末理论考核中,均采取闭卷考试,期中考试题型是以A2、A3、A4型题为主的病例型选择题,期末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述题、综合分析题(案例分析)。为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临床思维,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方式,在试题中重点增加以案例分析为主的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占比约65%,由未参与班级教学的外科护理学教师从外科护理学试题库中选题,实行教考分离。在操作技能考核中,主要考核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利用我院“一校两附院”的体制优势,由附属医院临床专科护理骨干参与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的制订,引入最新的行业操作标准,并与学院的专职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以检验教学质量。

1.3考核改革效果评价

在本课程全部考核结束,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一个月后,对参与此课程学习的104名学生通过网上“问卷星”系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的《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评价反馈表》。

2结果

本次调查发放104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对本课程考核的方式、各部分所占比例及考核方式带来的学习效应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2。总体来看,学生对本次课程考核改革的满意度、认可度较高,普遍认为在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及提高沟通表达能力方面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并在培养团队组织协作能力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更快融入临床。

3讨论

3.1新的课程考核体系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考核改革通过对学习纪律和参与度、案例分析、临床见习报告、小讲课、社会实践、理论及操作技能的考核,初步形成“多元化—重过程—考能力”的个性化考核体系,发挥了考核的激励和引导等积极作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项目考核中的案例分析有利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有效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广泛运用。通过多次的专科临床见习和书写见习报告或体会,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可以提高其临床思维与应用能力[2]。在综合能力考核方面,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小讲课、社会实践,这对学生团队组织协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培养作用,这一点在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另外,在小讲课、社会实践和案例分析中,对学生的沟通交流、语言和文字表达方面都有相应的锻炼;微视频制作、科普小文章、健康宣教对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改革考核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考核方式的改变,势必伴随着教学方法的改变。在教学中,为了达到考核目的,一是在重要章节学习后均安排案例讨论课,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二是在每个专科护理学习结束后进行相应的临床科室见习,书写见习报告或体会;三是明确了外科护理学小讲课和社会实践的要求,制订了小讲课组内和组间评分表、社会实践评分表,从而为综合能力的考核提供了评价的依据。因此,改革后学生更加重视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参与性、积极性得到提高,综合能力得到培养;教师会花费更多时间精心设计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更加了解,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教研室也利用改革之机,加强了集体备课,大家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共享教学资源,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也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4结语

一年多来,我们对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考核的内容及形式进行了相应改革,初步形成了课程“多元化—重过程—考能力”的个性化考核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临床实习学生的广泛认可。但反思实际考核过程和学生的反馈,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需要今后继续完善:如还需进一步细化各项课程考核标准,提高课程考核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操作技能考核可考虑设计成综合考核的方式,如OSCE考站,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还可适当增加临床见习,增加临床专科带教教师的考核占比等。我们将结合高职护理专业和本课程的特点,根据考核内容、专家意见与师生意见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指标,制订详细的评价表[4]。

参考文献:

[1]唐泓源,王艳玲,李瑞英,等.护理本科专业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54-56.

[2]李亚玲,叶宝霞,陈琼书.外科护理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研究,2010,24(2):361-363.

[3]张睫.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操作考核模式改革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2):7-9.

[4]赵一衡,方进博.护理管理学课程考试改革实践与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0):59-61.

作者:潘燕 刘鹏飞 刘琴 杜永红 郑笃永 罗斌 单位: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