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通过对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其职业意向现状,为其职业规划和相关部门指导就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校临床专业大二、大三、大四级470名学生进行普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学生对就业缺乏了解,62.1%的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52.6%的学生选择在城市大中型医院,29.8%选择县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只有2.3%选择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阻碍基层就业的原因主要是薪酬福利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个人晋升空间有限、工作条件差等。结论:临床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愿普遍较低,择业时对单位性质有一定倾向性,职业观念大多定位在城市大中型医院,创业意识较弱。
[关键词]临床医学生;基层就业;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更加重视,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层次在不断提高。然而,在我国广大基层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水平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2011年,卫生部下发的《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达到387万人,其中全科医生达到18万人[1];而《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末,卫生人员总数中,卫生技术人员620.3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12.6万人[2]。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服务[3]。为了解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基层就业现状,探索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选取某高校临床专业三个年级学生展开调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某高校470名临床专业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学生为普查对象。(二)研究方法。自主设计临床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1)基本情况:专业、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所在地等;(2)基层工作的就业意愿;(3)就业政策的知晓情况;(4)影响基层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以班级为单位,现场发放和回收问卷,保证了问卷回收率。(三)统计方法。数据采用Excel软件双录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二、结果
在470份有效问卷中,男生125名(26.6%),女生345名(73.4%);二年级学生105名(22.3%),三年级学生230名(48.9%),四年级学生135名(28.7%);城镇239人(50.9%),农村231人(49.1%);独生子女204人(43.4%),非独生子女266人(56.6%);经济状况好218人(46.4%),一般的189人(40.2%),困难的63人(13.4%)。“非常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只有34人(7.2%);“比较愿意”的144人(30.6%);“不太愿意”的258人(54.9%);“非常不愿意”的34人,(7.2%)。第一理想就职单位52.6%的学生选择城市大中型医院,29.8%的选择县市级医疗机构,12.6%的选择科研机构或医学院校,仅有2.3%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在就业打算上有303人(64.5%)选择继续学业;116人(24.7%)选择先就业再择业;22人(4.7%)选择了先待业直至找到理想工作,14人(3%)选择出国留学、14人(3%)选择自主创业。择业选择因素中工作待遇、专业对口、个人发展空间和工作环境分别占44.9%、24.5%、23.0%和20.9%。在不愿就业基层的原因中,工作福利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晋升空间有限、个人发展前景不乐观、基层硬件设施不完善、工作条件差等因素分别占62.3%、60.9%、57.0%、42.6%;认为基层就业最缺乏吸引力是硬件设施差、薪水和福利低、医院的发展前景和个人晋升空间有限;选择基层就业最希望能给予的优惠政策依次为薪酬及福利待遇、社会保障机制、工作环境、晋级晋职机会。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态度;对政策的了解度与其基层就业意愿之间也有关联性。而是否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是否参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等与基层就业意愿无关。有61.5%的学生认为开设就业指导课很有必要,并有66.4%的人参与就业指导,对于基层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只有15.9%的学生了解。
三、讨论
自1999年医学高校扩招以来,每年医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临床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逐年增加[4]。然而,2009年统计年鉴[5]显示: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人均拥有医师数约0.03%,人均拥有护士数约0.022%,说明我国基层卫生人员匮乏与医学生基层就业难的矛盾十分突出,“医学人才饱和”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才断层现象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6],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瓶颈”[7],从而制约了基层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临床医学生就业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人才配置,还能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带动基层临床理论、科研等方面的提高。调查显示该校临床专业学生愿意到基层工作的比例为7.2%,与国内研究结果每年实际到基层工作的人数不足10%[8]基本一致,二者均显示出医学生就业基层意愿低。(一)择业条件的倾向性。临床医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意愿受性别、年级和自身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71.6%的学生在择业时最重视的因素为薪酬福利待遇。大城市在薪酬福利、硬件设施、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医学生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环境差、仪器设备等设施落后且配置不齐全,拥有高学历、丰富经验的医生不多,整体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医学生普遍期望薪酬数较高,近60%的学生期望每月薪酬大于3000元。加之基层医疗单位长期缺乏特异病人,医生无法充分发挥所学所长,更无法深入专研新的病症治疗方法,致使基层医疗单位自身建设发展和医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受到冲击。(二)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调查发现临床医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意愿受其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的态度的影响,就业前景不乐观的学生其基层就业的倾向性大于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学生。近六成以上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程很有必要,而39.1%的学生对国家鼓励医学生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不了解,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量太小,致使个人对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占,综合能力不足。(三)医学生对自身发展定位认识不足。某些医学生或家长固守“医学生精英就业”的观念,职业价值认同感较高,无法接受受过高等教育的医学生回到偏远落后的基层工作之间的巨大落差。同时,学生没有充分了解当前就业形式,根据自身条件做好明确的职业发展定位,缺乏远见,不了解当前卫生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及本科人才的社会定位,将城市大中型医院作为毕业后首选之地,认为择业基层有失体面、大材小用。另外,医学教育的高成本无法在薪酬福利待很低的基层得以回馈和满足,所以,大多数学生宁愿选择继续学业或者先待业,直至找到理想工作,也不愿意选择基层。(四)职业规划有待提高。调查显示有66.4%的人参与就业指导,但对于基层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只有15.9%的学生了解。因此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让医学生充分了解国家有关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方针政策,强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宣传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良好前景,促进学生逐渐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学生本身也应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做好职业规划。培养“六位一体型”的医学观念,努力成为“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全科临床医学生[9]。医学生择业基层不仅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促进人类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为保健目标的有力保证,也是改善我国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的关键,是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优化卫生事业管理的结构层次和促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充分重视各行为主体的影响及其综合作用,探索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杜文娜.新形势下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问题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2(1):15-16,31.
[2]郭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视野下基层人才短缺与医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及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13(3):427-428,432.
[3]张锦平,周梅,吴林雄,等.医学本科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206-208.
[4]章月芳,葛国曙,张莹,等.高校医学生从事基层卫生服务工作意愿的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1(9):615-6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EB/OL].
[6]季彬彬,江群,管素叶.新医改视角下医学生基层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20):75-76.
[7]王帅,苏维.西部某医学院校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及原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222-3224.
[8]黄进,王海清,董欣欣,等.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4):28-36.
[9]陈琴,临床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知及基层就业意向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5):459-461.
作者:任丽平 彭艳秋 王柳行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