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教育临床医学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临床医学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思政教育临床医学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Analysis)

1.中西医结合医学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前景广阔

在科学领域,多学科的交叉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产生,是在我国疾病谱发生根本性转变前提下,融汇中医、西医的诊疗理念和技术,发挥“病证结合”诊断优势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实践证明,在抗击疟疾、非典等公共卫生事件和治疗白血病、肺癌等疾病方面,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特定的优势,展示了发展的巨大潜力。在可预见的将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必将成为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点领域。基于此,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向学生展现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广阔前景,消除他们对专业发展前景的疑虑,坚定他们的专业信念。

2.学生入学分数高,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强

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名称上看,恰如其分的反映了其融汇中西、集各家所长成自家风骨的专业特点,许多高考考生也正是被此吸引,为此神往,在填报志愿时纷纷选择了该专业。因此,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生的入学分数较高。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自2002年开办以来,每年学生录取的平均分数都要比临床医学专业高2到3分。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生的素质较高,该专业学生相当多数有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的经历,学生党员的比例高于学校平均水平,大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强。以这样的学生群体为教育对象,为思政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3.知识结构复合化,满足基层医疗卫生行业需求

大多数院校都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立为:培养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具备较为系统的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中西医结合应用型人才。学生在五年的学习生涯中,除了掌握扎实的中、西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外,还必须学习一定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大部分拥有丰富广博的知识结构,顺应了当今时代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趋势,尤其能够满足基层医疗卫生行业的需求。在思政教育的就业指导方面,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优势,增强学生在医疗卫生领域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二、劣势分析(WeaknessAnalysis)

1.学科定位不明晰,学生对专业缺乏信心

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还处于中西医理论、技术简单组合的起步发展阶段,没有形成自身独立的医学概念和理论体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课程设置没有完全跳出中医课程加西医课程的机械组合阶段,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滞后,造成了专业教学上的被动局面。中西医结合的观念没有深入学生内心,学生也无法真正融会贯通中、西医的知识技能,短期内较难掌握中西医结合的精髓理念,以致在专业学习上不能集中精力、统一思想,出现学习惰性。在“科硕门”事件出现后,学生们对自己的专业普遍表现出怀疑和悲观情绪,认为随着新版《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的执行,中西医临床专业的西医课程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还不如学习更加纯正的中医知识。部分学生甚至有转到中医学或临床医学专业的念头。

2.学生构成中贫困生居多,资助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任务重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生生源大部分集中在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省份或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落后地区。学生总数中贫困生人数多、占比大,给学生资助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以我校中西医结合学院2008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在全部121名学生中,贫困生有76名,占总数的62.8%。在学校和社会资助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对贫困生的贫困等级进行细分,把有限的助贷款项和勤工岗位分配给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如何做到让大多数的学生满意,并在资困同时做好育人工作,这是临床医学专业思政工作必须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另外,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非贫困学生。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贫困生,由于承受较大的经济和学业压力,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缺乏自信、敏感、焦虑等不良情绪倾向,如果不给予及时干预和调适,将严重影响其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从这个意义上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重要而且责任重大。

3.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淡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社会责任感缺乏,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淡化倾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亦是如此。他们个人主义思想膨胀,普遍推崇自我实现式的成功,考虑更多的是自我的发展和现实的利益。以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学生每年报名参加“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屈指可数。在择业观上,学生首先看重的是收入,其次是社会地位,选择到急需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广大基层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就业的人寥寥无几。

三、机会分析(OpportunityAnalysis)

1.国家相关政策为思政教育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在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发展方面,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指出:“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应该培养造就中医药学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方面军和后续队伍,协同奋斗,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作贡献。”2007年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和要求。2009年3月17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也指出医改“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中西医结合队伍。在加强包括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2004年8月24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2005年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做重要讲话时强调全国高校都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也为高校加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2.基层医疗人才匮乏,需求缺口巨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就诊人数大幅提升。根据卫生部2011年的统计,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62.7亿人次,比上年增加4.3亿人次,其中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38.1亿人次,占60.8%。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社区和农村等基层医疗人才的供需矛盾异常突出。以福建省为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不到7%,高级职称人员仅占6%,而福建医学院校学生中只有6%有意愿到基层工作。从世界医学教育改革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基层、社区医疗保健和初级保健卫生人员的培养。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医学教育改革要充分考虑面向社区、基层,为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健康”而努力。相比单纯的中医专业或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毕业生在经过系统的五年学习训练后,不仅掌握了中医传统的诊疗技术,还具备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为基层就诊人员提供便捷、安全、廉价的卫生服务。只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到位,有着巨大医疗人才缺口的广大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就有可能成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发挥才干的广阔天地。

四、威胁分析(ThreatAnalysis)

1.卫生行政部门政策存在倾向性,学生就业、深造环境不理想

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起步阶段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在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饱受医学界的质疑,认为中医、西医不可能结合的大有人在。这种质疑之声或多或少影响了卫生行政部门的具体政策制定:首先是2002年执业医师法的出台,将中西医结合医师归属于中医类别。其次是卫生部质量管理年检查,部分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中西医结合医师在西医医院内从事内、外、妇、儿工作属于执业错位,使一大批已从事多年临床工作的中西医结合医师被迫离开原有工作岗位。最后是2012年3月份的“科硕门”事件,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第9条第1款规定“研究生可以本科学历或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报考,科学学位研究生不得以研究生学历报考医师资格考试。”如果该规定正式施行,不仅将导致2009、2010、2011年跨专业考取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且其本科专业为中西医临床医学的一大批学生不能依靠他们辛苦考取的研究生学历报考医师资格考试,从而无法取得在目前执业环境下大受医院欢迎的临床医学执业医师资格证;更将让所有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在读学生原本就困难的就业前景预期雪上加霜,他们如果未考取专业学位临床医学研究生,将面临无法报考临床医学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后果。卫生行政部门相关政策的倾向性,使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就业、考研时遭受歧视,人为造成了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

2.医学院校片面注重专业知识培养,思政教育工作相对薄弱

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强,医学生专业课学习和技能训练占据了他们大学学习时间的绝大部分,加之医学院校普遍对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被摆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导致对包括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内的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功能被弱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贫困生资助工作不到位,大部分医学院校没有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少数成立了相关机构的院校也未按1:2500的比例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二是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专职人员人数少、水平低;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单一,针对性不强。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多数医学院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健康课程只被列为选修课;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低。四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不到位,很多医学院校到现在还没有按照1:200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对辅导员缺乏系统职业培训,有的院校新进辅导员培训是与新进专业课任教师培训合并在一起进行。五是法律素质教育工作不到位,医事法学教学薄弱,法学教材普遍与实际脱节,没有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氛围。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科硕门”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优势方面也有劣势方面,既面临巨大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只有保持优势化解劣势,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才能使中西临床医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自己的特色,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励志服务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

作者:周禄涛 施红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