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临床医学内科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内科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1.1增加实践课程学时
使其与理论学时的比例接近1:3,继续加大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力度,重点突出素质教育,使内科学实践教学真正体现知识、技能、素质并重的原则。
1.2将诊断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有机整合到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的内科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眼,动脑,动手,体现内科学实践教学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并在治疗方面适当向外科治疗与中医中药治疗延伸,体现全科医学的整合性。
1.3参照《临床助理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中的实训内容
规范实训实习项目及制定统一实用的内科学实训课程标准及评分标准,指导实践教学活动,建立更新的适合临床医学全科学专业的内科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1.4大力发展床旁教学,分组讨论
小教室授课等多种临床教学形式,灵活运用病案式、参与式、互动式、PBL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由“模拟”转变为“实战”,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1.5利用课余时间与休息日
开展医疗义诊活动,使学生充分接触广大群众,学以致用,培养体恤患者的高尚医风医德、爱伤意识,注重临床实训课程的综合性。
2.1观念创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点渗透人文关怀教育,突出内科学能力、素质培养与理论应用并重的原则,尤其注重实用性。
2.2教学指导体系创新
通过编写出更切合实际的不拘泥于教材的内科学实训课程标准与评分标准,规范优化内科学实训项目及制作特色内科学实训课件,有助于建立更规范合理的内科学实践指导体系。
2.3教学思路创新
融合诊断学技能于内科学实践教学之中,通过设置环环相扣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动眼,动脑,动手,践行教、学、做一体化。并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2.4教学形式创新
大力发展床边教学,分组讨论,小教室等特色授课方式,不拘泥课堂、实训室,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实训与见习相结合,见习又与后继实习相承接。体现内科学教学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3内科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效
该项改革注重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力求淡化学科界限,并渗透对学生预防、保健意识培养的内容,侧重培养全科型基层医师,体现了医学专科院校以医疗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使医学生从实训、见习顺利过渡到实习,由“模拟”到“实战”,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师,较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综合能力。该项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内科学实践教学偏重理论与实践、对学生素质和创造能力培养不够、缺乏特色教学形式的局面,创造性的将基层医疗单位对全科医师培养的要求相衔接,探索出新的更合理的适合当前学情的内科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在全校实施内科学实践课程改革,学生经历由临床模拟到实战的强化训练及公益的义诊实践活动,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质,扎实的操作技能,形成了初步的临床思维能力,可以极大提高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毕业即能上岗工作,为将来成为适应性强的全科型医师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弥补当前卫生需求缺口,切实为基层输出大量合格的全科医学实用型人才。
作者:刘迎迎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疗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