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医学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医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医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施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8例患者,男患者39例,女患者29例。患者的年龄均在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岁。在本组的68例患者中病史时间为6天~3年。在68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的胆囊发生了息肉样病变,有42例胆囊结石,有9例患者为胆结石同时还合并了急性炎症;其中还有5例患者的上腹部有过手术史,6例下腹部有手术史,6例合并心脏病,11例为高血压患者,3例患者伴有糖尿病。

1.2手术前的准备

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首先医生要对患者体内的重要器官进行常规性检查,同时还要做出相应的评估。针对具有合并疾病的患者要给予及时的治疗,促使其患者的体质在进行手术之前达到术式适应症的范围之内。当患者能进行手术时,要进行CT、B超检查,以便医生能看清胆囊的大小、胆囊壁的薄厚度、胆管中是否存在结石、结石的大小,通过对这些术前的了解和掌握,再判断患者是否合适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3方法

医生在操作手术的过程中,首先要求患者采取正确的卧姿(仰卧),保持头高脚低的姿势;其次对患者进行麻醉,通常采用气管插管;接着,通过注射针将CO2灌注在患者的腹腔内,使患者腹腔内的气压上升至12~14mmHg(1mmHg=0.133kPa),将针拔出;再使用直径为5mm或者是10mm的Tracer通过切口进入患者的腹腔内,医生再根据放置在患者腹腔内的腹腔镜全面的观察腔内情况,经过分析判定之后,如若患者可以施行LC,分别在患者的锁骨中线的右肋骨下的2~3cm处右击,并在患者剑突下适合的位置分别作5mm的两个切口,在腹腔镜的监视下将Tracer相应的穿入其中,同时还要将患者的病床摇高,使患者的足底与其形成20°~30°,再将其左倾斜大约为15°。使用器械对胆囊进行牵拉,充分显露胆囊的三角以及肝门的结构。接着使用电凝勾夹夹断或者是四号丝线结扎之后将其剪断,再顺行或是逆行方向剥离胆囊床,在剥离的过程中,若是胆囊床出血,可使用电凝进行止血;在剥离完全之后,将患者的病床放平,并运用生理盐水将创面冲洗干净,再将冲洗液吸干,经过脐或者是见图下方将胆囊取出,最后对切口进行皮肤缝合,同时对切口进行包扎。

2结果

该手术一般时间维持在40~100min,患者住院的时间通常为5~8d。本组的68例患者在经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之后全部治愈。患者在手术之后,有20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中有15例患者该症状持续了4~5d,医生经过检查之后做出了相应的处理和治疗,症状完全消失;有28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双肩出现了疼痛(呈放射状),但是2d之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医生并未作出相关的处理);有7例患者术后右腹部出现了不规律的疼痛,经过检查之后并未见任何的异常现象,通过医生的对症处理之后疼痛病症完全消失。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有4例患者施行了中转开腹,原因是因为:患者的胆囊出现了严重粘连现象,加之胆囊和管壁有一定的增厚,很难辨别胆囊三角,在游离的过程中,医生很难进行LC手术;还有3例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胆囊动脉离断,造成动脉迅速出血,并且很难止血。在术中针对胆囊渗血较多的患者、粘连现象较重的患者、急性胆囊炎、剖解胆囊三角不满意的患者等,均要在腹腔内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

3讨论

3.1该术式的优势

腹腔胆囊切除术对本组的68例患者施行治疗之后,得出该术式的优势:对患者组织的损伤较小、恢复期较短、痛苦较轻、瘢痕较小等的特点。目前在临床上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方法中,腹腔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首选的、有效的、可行的[1]。针对有过手术史的患者不宜采用该术式,主要原因是对患者进行气腹、穿刺、分离粘连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常而导致手术失败。针对腹腔内粘连现象严重、分离较难,以及重症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在施行该手术的过程中需要适时的进行中转开腹。

3.2并发症的处理

该术式中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胆管损伤等。一般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有:手术中操作不当,造成血管破坏而出血;钛夹脱落等因素。若是患者在术中动脉出血量较多,需要立即开腹并止血,同时还要避免对胆管的损伤(在操作过程中要紧贴胆囊的壶腹部以及胆囊壁)[2],这样还能有效的防止手术之后的出血。造成胆管损伤主要是因为在切除胆囊之时,由于剖解部位不清晰或结构出现异常现象。在剖解胆囊三角时,首先要确认胆管和胆囊壶腹部的位置再进行操作,对其内管道不明确的不能随便的处理;对胆管增粗的处理要特别小心等。此外,在处理胆囊的时候要避免对肝总管的损伤。

作者:赵柄权 单位:云南省盐津县人民医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