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烧伤创面MRSA感染的临床医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l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42岁。烧伤总面积46%~75%TBSA。均为残余创面MRSA感染。其中单纯性MRSA感染8例,合并其他细菌感染2例。感染发生时间为伤后14~56d。
2治疗及结果
小面积创面MRSA感染者,先去除已愈合创面、甚至正常皮肤上出现的直径小于5mm的小脓疱样侵袭性感染灶,然后在创面上涂聚维酮碘络合物,每天3次。对于直径小于2cm的散在创面,采用体积分数2.5%的过氧化氢溶液、等渗盐水、氯己定依次冲洗清洁创面后,喷洒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喷剂(上海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号20061206),每天3次。用药后l~2周创面愈合。大面积残余创面MRSA感染者,在创面局部应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湿敷的同时给予全身支持治疗,待感染基本控制后,行植皮手术封闭创面。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全身应用抗生素,如万古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10例患者应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处理后创面均愈合。典型病例:患者男,36岁。电弧烧伤全身多处,总面积75%TBSA,在其他医院治疗26d后以烧伤后残余创面46%TBSA收入笔者单位。人院时取创面分泌物培养,显示为MRSA感染。入院后创面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湿敷,同时静脉滴注氧氟沙星0.4g,2次/d。于入院后8、l8d行自体刃厚皮移植术。术后皮片约80%成活。术后15d见成活皮片下出现斑块状黄色分泌物,给予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液及高渗盐水湿敷。l周后感染得以控制,肉芽水肿消退。于人院后40d再次行残余创面植皮术。术后仍有不足3%TBSA的残余创面,再次采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湿敷、换药后创面封闭。住院66d患者痊愈出院。
3讨论
烧伤患者易出现MRSA感染,除与烧伤本身的特点有关外,主要与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有关[3]。由于MRSA细菌外膜上存在特异性的青霉素结合蛋白,与B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低,同时还存在多种药物水解酶及结构上的变异,使之对以B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主的大部分抗生素产生耐药性[3]。本组患者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MRSA除对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少数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外,对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对于单纯的MRSA感染残余创面的处理,可涂聚维酮碘络合物,涂药2~3d后创面即可结痂,l周内愈合。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等渗盐水、氯己定依次冲洗创面后,再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喷洒或湿敷创面[4]。对于MRSA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的创面,除了应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喷洒及湿敷创面外,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也十分重要。原则上以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依据,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跟踪细菌培养结果,观察其耐药性的变化。全身应用的抗生素应尽量避免用于局部。在本组典型病例中,患者住院期间创面分泌物多次培养均有MRSA、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并呈“此消彼长”的现象。早期铜绿假单胞菌对氧氟沙星敏感,后期产生耐药,改用对其有效的环丙沙星。一旦烧伤创面分泌物培养确诊为mrsa感染,应立即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以避免院内的交叉感染。医务人员查房及换药前后应洗手,戴一次性的口罩、帽子。一次性用品和换药后的敷料需单独焚烧,并应尽早、尽快封闭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