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医药博物馆犀角藏品思考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属于奇蹄目犀科的犀牛,其头上的犄角不仅是名贵的中药材,也是珍稀的有机宝石。滥捕滥杀和环境破坏,使如今的犀牛种群日益减少。本文以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犀角藏品为例,从艺术角度切入,剖析其蕴含的历史、科学、文学、医药等方面的价值,诠释收藏、保护和鉴赏犀角文物的重要性。
关键词:犀角;医药;文物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藏有一珍贵的明代犀角摆件(图一),长7.6cm,宽6.4cm,制作者采用了浮雕略加镂雕、阴刻的雕刻技法,并利用天然材质的色彩变化,经营位置,作俏色处理,所刻内容既有动物又有植物。其中,螃蟹一生一死,荷叶残破不堪,组合起来却相互协调、平衡,寓意“和谐”。生与死、残与合的概念,相互对立又统一。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两者的互化与我国古代哲学阴阳相生的思想不谋而合。这一小摆件,是稀有宝石和名贵中药的结合,不仅具有深厚的艺术、历史、文化内涵,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收藏、保护和鉴赏犀角文物意义重大。
一、我国历史上的犀角
犀牛是奇蹄目犀科的哺乳动物,普遍体型壮硕,四肢粗壮有力,皮甲厚实,其鼻部生实心犄角,谓之犀角。兽角同兽牙、兽骨一样,是动物身上最坚硬的部位之一。犀角这一珍稀难得的兽角,既是可供雕刻赏玩且韧性上佳的有机宝石,又有神奇的药用价值,因此在古代常被制成各种摆件、器皿等。我国历史上的犀角,并无考古发现,流传至今的犀角制品皆为传世之物,数量不过万。明清时期以犀角杯居多,大部分散落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及知名藏家手中,流落民间的屈指可数。哪怕是类似印章之类的犀角雕小件也罕见,遑论其他装饰性物件。然而,在一些古籍文献记载中还是能觅得高古犀角制品的踪影。甲骨文学家董作宾的《殷墟文字乙编》第2507片甲骨的卜辞中,曾详细记载商王“焚林而猎……获十五兕”的事迹。其中的“兕”,就是犀牛。《诗经》引《寒诗》:“兕觥,以兕角为主,容五升。”这是对犀角制作的古代盛酒器“觥”的容量描述。如今,虽不见犀角所制的觥实物,但参考同时期的青铜器具,也可大致想象其形制。古代帝王对犀角制品的偏爱,还能从觯、觚、觞等文字体现。除了作为名贵的酒器,在古代,犀角的利用,更侧重医药及艺术领域。又因其本身材质有机成分多且不宜久居地下的特殊性,使存世的古代犀角珍品尤为难得。
二、医药方面的重要意义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神农本草经》认为,犀角是清热、凉血、解毒的名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对其药效的相关记载。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把犀角与生地黄、芍药、牡丹皮四味中药组合成常用方,自此有了著名的“犀角地黄汤”。直至今日,“犀角地黄汤”依然是研究最为广泛的涉及犀角的重要方剂之一。近年来,众多临床试验证明,“犀角地黄汤”在应对急性炎症方面,对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缺氧、抗心肌缺血效果明显。目前,此方多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皮炎、变态性皮炎、2型糖尿病,复方治疗重症药物性皮炎、急性黄疸型肝炎、银屑病等,还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联合西药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等,皆取得过不错的疗效。因犀角珍贵难得,且犀牛受法律保护,临床多以水牛角替之。药理实验证明水牛角治疗效果与非洲犀牛角并无较大差异。现今还对用犀角入药执迷不悟的人群往往忽视了古时“犀角地黄汤”中的犀角指的是本土的亚洲犀牛角(已灭绝),而不是通过非法渠道入境的非洲犀牛角(广角),药效不能同日而语。广角的药用价值在部分古医籍文献中也有相关记载,用其作为古药方的组成部分极不可取。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更不能触碰野生动物保护的禁区。因此用水牛角作为犀角地黄汤中“犀角”这味名贵中药的代用品,是上上之选。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记载:“瘀血入里,若吐血衄血者,犀角地黄汤,乃阳明经圣药也。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本草纲目》说升麻同柴胡,但现在以柴胡作为犀角的替代物并不多见。近期颇有热度的福鼎白茶,其中的陈年白毫银针,与犀角倒有异曲同工之妙。清初周亮工在《闽小记》中写道:“(白茶)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白茶在清热祛火方面的良好功效,如能以此代之,在很大程度上能对野生犀牛起到保护作用。
三、艺术文化领域的深远影响
元末明初的著名文物收藏鉴赏家曹昭所著的《格古要论》,为存世最早的文物鉴定专著,其中就有关于犀角的源流本末:“出南蕃、西蕃,云南亦有。成株肥大、花儿好及正透者价高。成株瘦小、分两轻花儿者不好,但可入药用。犀角纹与鱼子相似,谓之粟纹。每粟纹中有眼,谓之粟眼。凡器皿要滋润,粟纹绽花儿者好。其色黑如漆,黄如粟,上下相透,云头雨脚分明者为佳。”不仅论述了犀角的产地、价值评判标准和多种功能用途,还记录了外观、颜色、纹理等重要信息。不仅在明清时期影响深远,对要点“栗纹”“栗眼”的观察,在当下看来也不失为重要的鉴赏评判技巧。东晋葛洪《抱朴子》中有“通天犀”的记载,认为这种犀角是一种上下贯通的极品犀牛角。晚唐诗人李商隐那句著名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是“灵犀(犀角)”对文化的影响。除“通天犀”外,其他上品如“重透纹犀”“正透纹犀”等,是用质地和纹理判定原料的品质。雕刻工艺的介入,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明清时期,犀角雕刻技术相当成熟,从存世的巧夺天工的犀角杯上多可窥见。其中,部分犀角杯以整料雕制,整体造型多变且丰富,常见有带柄的大杯式,无柄的碗装、高足、多足杯及壶型、瓶状等。其上多随型附以纹饰,也有素面。类似明清时期的紫砂壶,所刻题材涉猎广泛,有仿古、人物故事、花鸟鱼虫、传说中的瑞兽等,普遍寓意吉祥,时有作者落款。雕刻工具按大小、粗细、长短、厚薄分门别类,一应俱全。有时还要用物理方法为材料矫形,打磨工具也五花八门。材料的贵重程度决定构思的严谨程度,雕刻风格的变化则取决于年代的审美导向。如馆藏“和谐”摆件,取材并非是传统犀角的一段横截面或纵截面,而是呈一定角度的楔形切法。除刀法犀利流畅外,还可见细致入微的打磨痕迹,实为用心之作,只可惜并无作者落款,倒和“尤犀杯”有点类似。雕刻工艺的高低优劣能反映年代特征,因此也是犀角文物主要的断代参考之一。馆藏“和谐”摆件,如单独从中药鉴定学角度分析,多有难处,结合文物鉴定及宝石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走出名贵中药文物藏品材质鉴定的误区。
四、科学分类与鉴别
除去在更新世出现并早已灭绝的两类古犀(板齿犀和披毛犀),目前存世犀牛共有五种。其中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分布在亚洲,而黑犀和白犀居于非洲。犀牛都是草食性动物,同为犀牛,不同品种的犀牛角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从区域形态上区分,同属亚洲犀且体型相对最大的印度犀,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鼻骨处均有一大钝角。体型相对偏小的爪哇犀,雄性有一稍短的角,雌性通常无角。体型相对最小的苏门答腊犀,无论雌雄,鼻骨处均有前后两小角,前角稍大。同属双角犀且地处非洲的白犀和黑犀,在体型上要大得多。其中白犀吻大而钝,常称“方吻犀”。其鼻骨处有前后两大角,前角稍大,体色偏灰白,且成年雌性的角普遍比雄性长。黑犀则是目前存世颇多且分布最广的犀牛,其属性与白犀类似,体型较白犀小,身型通常比白犀敦实,体色发黑,性情相对凶猛。就角而言,前三者统称“暹罗角”,后两者为“广角”。犀角主要成分是角蛋白,由纤维、纤维束、纤维间质等构成。前文提到水牛角有类似犀角的成分,在众多药理作用研究中发现,水牛角也有犀牛角清热凉血、镇静、降低内毒素、抗实验性凝血的相似作用,现常用作犀角的代用品,然本身价值不同,故作以下鉴别。颜色方面,暹罗(印度犀)角颜色黑深,广角多灰白、黑黄相间,水牛角多棕黑、灰黑等;特征方面,暹罗角普遍有天沟及地岗,而广角和水牛角皆无;暹罗角根部有明显的蜂窝状结构,边缘有马牙状锯齿,尖部多细钝,鱼子纹相对粗大,竹丝纹相对广角疏松,广角底盘相对暹罗角更加圆润;水牛角则无鱼子纹、竹丝纹特征,角也呈明显的渐尖状。从药物的性状特征区分,犀角光泽度要比水牛角强,气味更清香,粉末差异不大,但前者更显灰黑,相对水牛角无腥臭味。
五、馆藏犀角文物带来的启示
随着中国犀牛在1922年灭绝,我国已没有本土犀牛,这反映的不仅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名贵中药且极具文化、艺术价值的犀角工艺品价值连城,有其特定的自然背景及人为因素。许多犀角制品流传至今,如上海博物馆馆藏古代犀牛角杯制品等,不仅所刻图案丰富别致,寓意吉祥,其上雕刻技术的高低优劣,同样反映国力的兴衰、社会的治乱,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文物如玉雕、瓷器等“品质随时代变化”的特征相似。馆藏“和谐”摆件背后的历史、文化及社会意义令人深思。所刻图案的布局绝非随心所欲,是艺术创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用心摹写,不同于某些古代瓷器纹饰及图案的循规蹈矩,可谓别具一格,表达艺人对美好生活、和谐社会的向往。犀角工艺品虽精美绝伦,但由于其材质稀有,更要加以保护。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已禁止犀牛角的贸易,为痴迷犀角制品者敲响了警钟。
六、结束语
研究犀角,是以物为鉴,从文物中得到启示,懂得鉴别它们,了解国家坚决打击走私、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意义。犀角的演变对历史文化的影响,也使人们对社会发展形成了不一样的思考。认知犀角的药理作用,代之以牛角,一样能解决许多棘手的病症。由此可见,收藏、鉴赏犀角文物,保护犀牛等珍稀动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者:张奕雄 单位:上海中医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