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整合教学模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整合教学模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整合教学模式

[摘要]传统的医学教育普遍存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脱轨的现象,探索整合式教育成为医学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在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中有许多课程涉及“不孕不育”方面的知识,且我国居民不孕不育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孕不育”成为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该文以“不孕不育”为例探索知识点整合教学模式,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关内容进行纵向整合,系统地阐述疾病发生的结构基础、病理和生理、诊断和防治,使其达到医学教育的连贯性。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知识点整合的授课模式,认为其能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自己对课程专业知识掌握,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点整合;教学模式;不孕不育

在我国传统意义上,医学教育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部分,其中临床医学教育是指对基础医学的熟练度和应用[1]。在我国现代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的教育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此,如何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联系更为紧密,让医学生在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利用目前所学到的知识,一直以来是从事现代医学职业教育者迫切需要进行探索及亟待改革的研究方向。医学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以跨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重新关联组织的整合教学内容,让两者可以形成更有意义的教学关联[2]。在整合课程中,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关联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创新的重新设计排版,可以为广大医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学习环境构架,激发广大学习者的兴趣,提高医学病案逻辑分析处理能力,加深对医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建立独特的临床医学思维[3],从而有效解决医学教育中出现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脱轨的各种现实问题[4-5]。广西医科大学于2011年开始对大学本科医学教育进行整 合 教 学 改 革,开 设 了 许 多 整 合 课 程,其 中,“生殖、性、生长与发育”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整合的课程,其将组织学、胚胎学、妇产科学、男性科学和儿科学中有关“生殖”“性”“生长与发育”的内容进行纵向整合,从结构基础到生理过程,再到生长与发育,并涵盖了在此期间发生的疾病和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使其达到医学教育的连贯性。在这门整合课程中,“不孕不育”是进行整合的各学科联系最紧密、知识点交差最多的内容。而且我国居民不孕不育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本研究以“不孕不育”为例探索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点整合教学模式的建立、应用及效果探讨。

1确定教学内容及方法

虽然整合式医学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医学学者所普遍认同的一个大发展趋势,但远远不能简单的“拼盘”组合。由于我们的“生殖、性、生长与发育”课程整合教学内容包含好几个学科课程,授课教师分别来自不同的学科专业和不同的技术部门,在转变授课教学方式和整合授课课程内容等方面均有各自的教学特色,并且还由于需要充分兼顾各自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造成整合的内容深度和知识广度明显不足,且同时存在部分教师重复授课内容。为此,我们需要对传统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整合,避免出现重复课堂教学,彻底抛弃“拼盘式”的老旧课堂授课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则需要侧重于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横向引导,让学生自主地对各知识点进行纵向分析把握和横向分析比较。由于这门整合课程中,各学科重复内容最多,最相关的是“不孕不育”知识点,所以我们将组织学、胚胎学、妇产科学和男性科学中所有涉及“不孕不育”的内容 进行 知 识点整 合,内容 包括 不 孕 不育的 结 构 基础、病理和生理、诊断和防治3个方面,以基础知识和共性规律为教学重点,对上述学科相应内容进行纵向把握和横向比较。主要采用“问题导入型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及多媒体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融入整个教学过程,有助于调动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去阅读更多文献,促进课内和课外知识的运用。

2教学设计

2.1课前课后准备

运用“雨课堂”智能教学工具,课前将授课内容课件、练习作业及时推送到学生智能手机,课后通过监控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作业并及时进行答疑答题解惑。通过雨课堂可随时随地获得教师的反馈教学信息,了解在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调整教师授课内容,增加课堂师生间的互动,相互获得启发,实现教学相长。

2.2从问题出发,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以“为什么现在我国居民不孕不育症发病率逐年向上升高”作为开头讲述。阐述由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加重增 大,环境 污 染的 日益严 重及饮食 安全 等重 大 问题,使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进而引出知识点授课的主题:不孕不育症是什么?怎么形成的?如何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2.3 分 层 次、分 阶 段,层 层 递 进 生 成 知 识 框 架 结构

详细讲解 不 孕 不 育 症 的 分 类 及 定 义,相 应 的 病因、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对应治疗策略和方法,最后讲述辅助生殖技术,激发学习兴趣,了解生殖医学前沿知识。让医学生能够诊断不孕不育症,以及掌握防疗策略方法,从而有助于为医学生后续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解决广大患者的“不孕不育”问题。

2.4讨论问题及知识讲解比赛

为充分了解医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及其临床应用实践的掌握娴熟程度,培养医学生的团队协调合作,以及检测他们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新性、科学思维的运用能力。我们以班级自然小组为单位,对临床上“不孕不育”多个 案 例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和 专 题 讨 论。通 过 互 联网、图书馆等资源观看慕课等微视频,查阅教材、参考书和相关文献,获取相关专业知识,并将讨论结果制作成 PPT,由各组分别推选1位学生对讨论问题和结果进行详细讲解。小组讨论结果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知识的转化和传授,并由主讲教师和各组学生推选、选拔出的4位优秀学生共同组成一个评委团,从演讲者的专业知识、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PPT 作 品 制 作 5 个 不 同 方 面 对 各 组 学 生 进 行 评 分考核。

3完善学习评价体系

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于是否能提升专业人才 培养 质 量,需要 课程 学习 成绩 评价 体系 加 以 支撑,为此我们研究采用了将传统课程闭卷考试和课程在线练习相结合、专题讨论和专业知识案例讲解比赛相结合的形式不断完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考核内容形式由单一模式转变为更多样化,注重于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口头语言表达及交流能力,更好地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通过教学课件、练习作业完成在线学习和自我评价,有助于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开展个性化学习。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及时反馈,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逐步增长。

4结果

在“不孕不育”知识点基础和临床整合授课结束后,我们对授课班级学生采用网络“问卷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喜欢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点整合及PBL的授课模式,认为有利于系统掌握医学知识,能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对课程专业知识和相关课外知识的掌握,且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见图1。另外,我们也将知识点整合授课前后两届班级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在考试信度达标,能真实反映学生实际水平的情况下,知识点整合授课班级课程总成绩和“不孕不育”内容成绩均优于未整合的班级,见表1。

5讨论

在现今大多数医学院校,医学生本科教育主要课程分为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两大部分,基本上均是沿用我国传统的“以学科为主”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相互独立存在,联系不是足够紧密,课程教学会出现很多重复内容,导致医学生容易出现印象不够深刻、知识不牢固的现象,无法独立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用于解决实际问题[6]。医学整合课程建设可以有效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学科界限,加强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基础医学与其他相关临床医学课程的整合,克服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下医学课程内容纵向联系不足的缺点[7]。有研究人员发现,在医学课程的早期整合外科学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外科学和妇产科学中相关的解剖学内容的记忆[8]。HAVIVA[9]在德雷塞尔大学医学院的问卷调查中也有类似的结果,即在教授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中,利用翻转课堂,把组织学与胚胎学整合临床课程内容可以巩固 学 生 的基础 知识,并 促进学 生 掌握 临 床 诊 断技能。在本文中,“不孕不育”内容为组织学、胚胎学、妇产科学和男性科学课程交叉整合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融合了几个不同学科关于不孕症和不育症的医学相关知识内容,向学生完整且直观地展示了不孕不育症的病因及结构基础、病理和生理、临床表现症状与科学诊断和对症防治等方法,做到了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紧密联系,并不断拓展了多种现代新型医学治疗手段,极 具 科 学 实 用 性。利 用 整 合 课 程 的 教 学 新 模式,结合本校教学实际,从讲解不孕不育症病因是什么,到讲解不孕不育症的具体治疗策略及预防方法,分层次、分阶段,层层递进式讲解不孕不育症,生成教学的框架结构,形成逻辑思维路线图,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学习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以“应用为目的、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程整合[10]。让广大医学生能更好地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尽早地接触和应用到临床,为将来顺利步入医院临床实习这一阶段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提高了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出医学生独立自主参与学习的 综 合 能 力。在 课 程 讨 论 环 节,本 课 程 采 用PBL教学模式,以临床医学问题作为导向,以问题激发兴趣,指导并帮助寻找临床问题内在线索,用于有效回答问题[11],提高了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以讨论比赛的形式进行专业知识的有效转化和知识传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专业知识学习获取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改革新模式在临床教学中,可以将实际临床问题构架更为清晰,能有效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提高临床病例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可以达到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但是,在越来越多医科院校开展医学整合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发展浪潮中,如何去更好地开展医学整合课程,如何将基础医学课程的内容真正的与临床医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以及如何有效处理学生自主学习课时安排与授课教师答疑时间安排的矛盾,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及深入探讨的热点问题。

作者:肖梓茜 莫发荣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