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护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资料100例新生儿中男45例,女55例,排除新生儿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胃肠道闭锁或畸形等。分为预防组50例,出生时羊水混浊II°-III°40例,母血吸入2例。断脐后即予洗胃治疗。治疗组50例,出生时羊水混浊II°-III°35例,母血吸入3例。出生时没有立即洗胃,出生1~2h后出现呕吐,呕吐物为白色粘液或咖啡色液,吃奶后呕吐加重,确诊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后,均予洗胃治疗。
1.2洗胃方法
材料:10~20ml注射器1支,35℃~36℃生理盐水100ml,5~8号一次性硅胶胃管1条,无菌一次性乳胶手套1副,弯盘及治疗碗各1个。糖水20ml,无菌石蜡油棉球2个。操作:将患儿置于远红外线辐射台上,取左侧卧位,左侧卧位洗胃效果最佳,取5~8号一次性硅胶胃管,测量胃管需插入的长度并做好标记(鼻尖至耳垂的距离加上耳垂至剑突下的距离),用石蜡油润滑所需胃管的长度,从口腔快速插管固定,经口插管优于经鼻插管,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取注射器抽出胃内容物,用35℃~36℃生理盐水洗胃,每次缓慢注入10ml,约2~3min后吸出。反复灌洗至洗出液澄清为止。
1.3疗效标准
显效:洗胃治疗后1d内患儿无呕吐,每日摄入奶量正常,大小便正常。有效:洗胃治疗后2d内患儿有呕吐,1~2次/d,每日摄入奶量正常,大小便正常。无效:洗胃治疗后2d内患儿有呕吐,≥3次/d,每日摄入奶量减少,大小便次数减少。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通过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1.5治疗结果
预防组总有效率96%,治疗组总有效率8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50,P<0.05)。2组患儿洗胃治疗后结果。
2护理
2.1洗胃前护理
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向其说明洗胃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儿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2.2洗胃中护理
(1)操作者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插管动作要轻柔,有阻力时切勿硬插,避免损伤组织黏膜。如出现窒息,明显呛咳等并发症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拔管,予吸氧等处理,或缓解后再进行操作。(2)胃管需插入的长度适中,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胃管插入不宜太深,也不能太浅。插入太深时胃管易在胃内盘曲,影响洗胃质量,插入太浅易引起呕吐。(3)准确判断胃管位置,插管后需同时使用基础护理学所介绍的3种方法证实胃管是否在胃内,缺一不可。因为新生儿喉头分泌物过多时,胃管盘曲在咽部也能抽出似胃液的液体。另外,如果胃内积气,将插入胃内的胃管末端置入水中时可见气泡。因此应综合使用3种方法以确定胃管在胃内。(4)灌洗时先抽吸胃内容物,操作过程中可适当轻柔地更换体位,依次为左侧卧位→仰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左侧卧位。每种体位停留1~2min,最后取左侧卧位洗胃,变换体位加腹部按摩,有利于充分洗净整个胃粘膜。灌洗抽吸时不宜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胃粘膜。抽出液应与吸出液相符,避免胃扩张或胃液反流引起窒息等并发症。(5)拔管时应反折胃管末段,当胃管前端近咽喉部时迅速拔出胃管,以防止胃管内液体滴入气管导致窒息。
2.3洗胃后护理
洗胃后抬高上半身取右侧卧位,使分泌物自然流入十二指肠至下消化道,不易出现胃潴留,减少呕吐的发生率。洗胃后注入5%葡萄糖液,体重3000g左右者≤10ml/次,体重4000g左右者≤15ml/次,可促进胃酸分泌,肠蠕动增加,减少呕吐的同时还可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洗胃后观察2h无呕吐可试喂奶,每次喂奶应托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出胃内气体,防止呕吐。
3讨论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所致呕吐为临床多见,呕吐时易出现误吸,轻者致吸入性肺炎,重者可引起窒息而死亡,故需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洗胃是预防及治疗咽下综合征的常用方法。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人体血浆胶体渗透压相近,用于反复,彻底洗胃,可洗出误吞入的混有胎粪或血液的羊水,也可中和分泌亢进的胃酸,清洗胃壁,减少毒素的吸收,能有效地防治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发生。而早期洗胃可以提高洗胃的效果,减少呕吐及并发症的发生。本资料结果表明,预防组中新生儿洗胃效果明显优于治疗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故及早洗胃是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有效预防措施,而正确的洗胃治疗护理也提高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治愈率。
作者:劳霞 单位:广东省雷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