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手术后护理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一、家庭医生签约
在当今医改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服务模式、抑制医药费用恶性膨胀、控制医疗服务成本的今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效率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和高血压患者签订家庭医生签约,对其实行慢性病管理。
二、慢性病管理
心理护理:由于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使得多数高血压患者都会存在较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排解,则会产生情绪问题。轻者出现担心、焦虑等情绪,而严重者则会发生抑郁,甚至悲观厌世等情绪,产生严重的后果。在患者就医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对患者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向患者详细讲解高血压病有关的知识,积极解决患者存在的顾虑和疑惑,增加他们积极治疗的信心。并且在日常的护理中,要多多鼓励患者适当的运动,以及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娱乐活动,鼓励他们从患病的阴影中积极走出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安心静养,更好地配合治疗,保持血压相对稳定,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饮食护理:合理膳食是控制高血压的基本方法之一。我们在社区内广泛宣传健康饮食知识,在提倡低盐饮食的同时,告诫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低盐、低脂、低糖、少荤多素、少胆固醇饮食。每天钠盐量≤6 g,食用油每天≤25 g,多吃蔬菜、水果,一般要求患者每日进食新鲜蔬菜达500 g,水果达100 g,杂粮如玉米、荞麦、燕麦等;动物内脏、蛋黄含胆固醇高的应少吃,还要戒烟限酒,少饮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等。运动护理:适宜的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而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血压能够更好的保持稳定。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更应该积极的去适当运动,特别适合做一些有氧运动,可以大大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血压的稳定。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步行、游泳、慢跑等,这样可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促进康复。
用药指导:良好的服药习惯和依从性能够保证患者的血压相对稳定,对疾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所以该病的服药依从性相对较差,我们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要告知患者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在自己服药的过程中,不可随意停药和更改药量,以免导致不良后果。并且要将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和家属,以做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及时解决,特别要注意患者在服药的过程中防止体位性低血压造成直接晕倒或跌倒等意外。
自我监测:对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我们教会患者及家属在家中测量血压的方法并告知正常值,使其养成自我监测血压的习惯。测量血压时要做到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定时间,并将结果做好记录,监测每天的血压高峰期,来决定用药的时间及用量,有利于评价效果,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如患者无条件在家测血压,则告知患者定期到社区服务站测血压。健康体检:给高血压患者1年做1次健康体检,包括体温、脉搏、血压、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听力、视力、肝功、肾功、血脂、空腹血糖等,通过体检发现一些潜在的疾病,起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直立性低血压: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是服药后最初几小时,长时间站立会使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做到“三个半分钟”;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气浴;不宜大量饮酒。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在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时采取下肢抬高平卧,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三、定期随访
定期的社区随访是保证正确用药的措施。高血压患者进入社区后患者的遵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社区护士坚持定期的随访,一般每季度随访1次,对第1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有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在2周内再随访1次,连续2次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的不良反应难以控制的,建议转诊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除做好疾病知识教育外,还对患者的正确用药和监测有及时的指导作用,同时对患者保持有效用药有警示作用,加强患者参与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提高患者的遵医率,保证用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四、定期复诊
定期复诊是使并发症得以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方法。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的治疗中,应在社区护士的正确指导下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应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确定治疗的有效性,及时进行相关治疗方案的调整。通过专科复诊查体可使并发症得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五、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向患者宣教原发性高血压的有关知识包括病因、诱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主要并发症及危害性,以提高患者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知晓率,从而获得较高控制率和治疗率。自我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增加高血压病的应对能力,减缓病程,减少并发症。健康教育讲座:举办高血压病知识讲座,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高血压的康复保健知识,降低危险因素是防治高血压发生、发展的有效方法。
作者:姜雪梅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后宰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二篇
1、护理方法
1.1、术后护理:
①特级护理: 术后给予头高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且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监测全身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十分重要,有条件的最好行持续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尤其要避免低血容量、过度灌注、贫血、高血压; 监测术后凝血状况,减少颅内出血的风险; 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 严密观察患儿的意识、瞳孔,肢体活动,耐心询问患儿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 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避免因患儿烦躁导致引流管脱出,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引流量,引流量过多时可间断夹闭引流管,更换引流袋应在无菌情况下进行,如有异常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术后如无异常,应尽早拔除引流管,降低感染风险。②药物护理: 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我科采用术后 3 天持续静脉应用丙戊酸钠,3 d 后改为口服,术后 4 周一直无癫痫的患儿可停药; 防治血管痉挛( 尼莫地平) 及扩容药物,可改善微循环,减少脑缺血发生的风险。③心理护理: 术后的心理护理也十分重要,最好指定与患儿做术前沟通的护士,安慰和关心患儿,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但可以稳定患儿的情绪更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 对于年龄过小对父母依赖性过强的儿童,可以允许家长在重症监护病房陪同,在确保没有发生颅内血肿的情况下甚至可以适当应用镇静药物。④饮食护理: 术后第 1 天遵医嘱进流食,因咀嚼可能引发切口疼痛,早起给予不需要咀嚼的富含蛋白的流质饮食减少疼痛,避免进生冷食物,应鼓励患儿进食,恢复肠道功能,后指导其逐步恢复正常进食。对于不愿进食的患儿给予静脉营养,注意监测水电平衡。⑤切口护理: 切口位于术侧的颞部,注意观察敷料,儿童皮肤较薄,术后可应用水枕避免切口及其他部位受压,导致局部缺血坏死; 切口感染多发生在术后 3 ~5 d,患儿多主诉局部疼痛,或者疼痛减轻后再次出现疼痛,换药时可见局部有红、肿、热、压痛及皮下积液表现,在换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仔细观察患者的切口情况,遵医嘱准确使用抗生素。
1. 2、术后及出院后的康复指导
对于存在功能缺陷的患者应联合康复科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正确宣教,如保持患肢功能位,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尽量减少伤残及程度,顺利回归社会。
2、结果
术后成功随访 21 例患儿,2 例失随访,随访期限 6~ 21 个月,平均 9 个月,随访内容为术前主要症状如头痛、言语不清、肢体无力、TIA 发作等有明显减轻或缓解确定为好转。患儿症状好转率 82. 61%。
3、讨论
烟雾病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确,Kamada 等认为此类患者存在基因突变或者缺失。儿童烟雾病患者发病年龄高峰期在 5 岁左右,主要表现为缺血症状,急性发作起病,常见的症状为发作性头痛、言语功能障碍、肢体麻木无力、TIA 发作等,病后可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在未找到其他明确的病因时,应考虑烟雾病,针对烟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主要采用外科干预,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直接血运重建、间接血运重建和联合血运重建,目的是使脑血流重建,从而改善患者脑组织的低灌注状态,以降低继发性卒中的概率,其中 EDAS 和颅骨多点钻孔术均属于间接血运重建。目前公认的手术有效率为 40% ~50%,儿童手术效果好于成人。我科采用脑-硬膜-动脉血管融通术( EDAS) + 颅骨多点钻孔手术,均属于间接血运重建手段,操作相对简单,副损伤小,不增加单项手术的并发症,适用于儿童患者,辅以围手术期针对性严密观察病情,药物、心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指导,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门焕丽 宋贺 刘莉 王坤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第三篇
1、方法
1.1对患者赋予人文关怀
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工作中。日常护理工作不仅仅只是操作而已,更重要的是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信仰等各方面的需求。通过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了解患者的生活经历及家庭状况,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信仰等各方面的需求,一方面对患者所得疾患表示重视和关注,另一方面对其以往经历和成绩加以肯定和赞许,重振患者的价值感,使之在心理满足和平衡基础上,建立起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依从感,以转移疾患因素造成的心理压抑。治疗中,亲切称呼患者为爷爷、奶奶或老师,以增进护患间的亲密感;对老年患者提出的一些生活照料要求,尽可能予以满足;同时保持治疗环境安静,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从多角度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关爱,以降低其焦虑情绪。
1.2尊重患者情感倾诉
对于情绪焦虑且束手无策的患者,认真倾听其诉说,就其焦虑担忧的疾病治疗前景、衰老、经济等问题,从当前的医学发展水平、社会医疗保障支持、家人关爱等方面予以劝慰和疏导。并就其关心的问题,耐心进行解释和引导,使患者疑惑、焦虑情绪得以消除,心理压力逐渐释放,从而由茫然、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配合治疗。疏导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尊严,切勿操之过急,避免引起反感。本组患者 102 例在治疗初期存在否定、束手无策心理,表现出毫无主张,任由家属和医生来确定治疗,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
1.3用真诚和耐心化解患者的偏执
偏执、多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该类患者具有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大发脾气,对医务人员作出的解释不能理性接受的特征。为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我们选择性格温和、有耐心、责任感强的护士相对固定地为其服务。并通过家庭成员,尤其是患者爱人一同对患者进行疏导工作。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缓冲应激事件对患者情绪的影响,预防和降低抑郁的发生。注重对家庭成员的教育,以保证高质量的社会支持的提供。就患者治疗中不时爆发的无名怒气、指责及治疗中的固执已见,尽量通过解释和一如既往的服务行为消除患者的怒火和偏执,待其怒气平息后,再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并将他人的治疗效果传递给患者听,用真诚和耐心化解患者的偏执和多疑,保证治疗持续进行。
1.4鼓励患者坚持治疗
由于血透并发症较多,加上老年患者机体老化,症状不易好转,易出现悲观绝望情绪,导致自行拔管、拒绝透析等情况发生。对此,我们尽量避免使用责怪批评语气,一方面听取患者不满与苦衷,一方面耐心地进行劝导,从生命的珍贵、医疗的水平、生活的美好多个角度帮助患者解除自暴自弃行为,使之坦然面对现实,正确对待治疗中的各项问题。并帮助患者同病友间建立联系,通过相互交流,提高持续治疗的信心。
1.5强化健康教育宣传
针对老年患者因疾病知识认知不足而导致的悲观绝望心理,我们从健康教育宣传着手,利用透析间隙就疾病发生的病因、机制、治疗、相关检查、饮食、运动等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讲解,特别就血透的目的、方法和基本原理进行重点宣传,消除患者对血透安全性的顾虑,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并定期组织肾友会及相关小讲座,如抑郁症、透析相关性高血压等专题讲座,让患者尽快适应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生活状况,使之达到对疾病既不盲目紧张、焦虑,又能正确面对且积极治疗的目的。
2、结果
通过心理支持,经 3 ~ 6 个月的心理疏导,80 例心理焦虑患者同本组其他患者一道较好地依照治疗方案,按时进行透析治疗,无患者因心理问题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3、讨论
进入老年期后的患者不但生理上会发生变化,心理上也有很大变化,加之疾病来袭,促使不同的心理问题的形成。慢性肾衰竭平时无明显症状,大多在体检或其他病症检查时查出,严重者则进入尿毒症期,需要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病,多数老年患者难以面对和接受,抑郁焦虑心理随之产生。血透治疗中,患者反复承受疾病折磨,生活质量低下,加之对透析知识的缺乏及治疗时反复穿刺自体内瘘等带来的疼痛和恐惧,易产生抑郁焦虑心理。肾病血透老年患者因机体衰老,病情转归缓慢,反复发作不易控制,患者饱受各种病痛折磨,易出现悲观绝望情绪,丧失治疗信心,甚至出现自拔透析通路等自杀倾向。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要求,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予以疏导与支持,是血透护理工作的重点。心理支持与疏导应从多方面着手,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且持续进行方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疏导中要以鼓励为主,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之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家庭成员的支持相当重要,所以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有积极的协同作用。
4、结语
综上,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心理问题较为普遍和严重,在对其进行血透治疗的同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心理护理是护士和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一种双主体的实践活动,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对实施心理护理和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有着较大的影响。血透专科护士应以自信端庄的外表、和蔼可亲的态度、积极阳光的心态赢得患者的信任,并在护理过程中,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根据不同的类型予以支持与帮助,提高老年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积极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马春妍 杨倩 李巧 单位: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