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简述患者PICC置管护理与感染预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方法
1.置管前管理
充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如血管走形、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肘部皮肤情况等,严格把握禁忌症。热敷穿刺部位,选择对血管刺激性较小的4F导管进行置管。
2.置管中管理
准确度量置管长度,导管置入长度约38~45cm。选择血管是关键,根据具体情况选取贵要、肘正中或头静脉;患者取平卧位,头略偏向对侧,术者与助手配合紧密。穿刺成功后,指压止血避开进针套管,送管动作轻柔,用4~6层小块方纱布加压覆盖压迫穿刺点,上面盖以无菌的透明贴膜,用手掌跟部或沙袋加压压迫穿刺部位20~30min止血,导管固定妥善。置管时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3.置管后管理
详细记录置管情况,包括置入日期、长度、臂围等。置管后24h更换敷料,以后每周更换1~2次,夏季每3d更换1次,分隔模式接头每15d更换1次,如有渗血、贴膜脱落或污染,随时换药。每次换药后妥善固定,剪取长筒丝袜30cm套在置管肢体加强保护。
4.导管维护
从上向下撕开贴膜,用碘伏棉球从中心向外周消毒,直径大于8~10cm;冲管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冲管,并正压封管。出现导管堵塞时,用5000U/ml的尿激酶进行负压抽吸溶栓。保持置管处局部清洁干燥,及时处理贴膜卷曲、松动或渗血渗液及导管内有血液反流等情况。各项操作和护理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把好配药关、换药关。
局部感染是指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范围在2cm以内。如穿刺点有异常变化、不明原因发热等及时做穿刺点细菌培养,防止导管相关性感染。1?3 评价方法检查导管维护情况、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两组患者分别记录,拔管前评价患者对picc置管的满意度。
二、结果
本组患者PICC置管后,实施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导管维护与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导管维护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未见明显差别。但实施安全管理使导管入口渗血、局部感染、导管堵塞发生率均有所下降,被迫拔管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
三、讨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全身中毒和消化道症状较突出,大部分患者可出现低钾、低钙,低氯等电解质紊乱,可能与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细胞损伤、厌食或临床治疗中补充液体不足有关。患者常呈现脱水状态,危重症患者可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出血渗血,病情凶险。上述情况增加了患者PICC置管及其维护的难度。
因此,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PICC置管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通过对置管前、中、后的安全管理能有效减少局部感染、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明显降低了被迫拔管的发生率,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增强安全管理意识,加强护士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协助患者完成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是PICC置管安全管理的目的所在。
作者:宋红霞 杲海霞 单位: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