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全程化护理管理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化护理管理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运用。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6月本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施行全程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术前准备完善的依从性、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前准备完善总依从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首次进食半流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程化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的依从性,缩短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全程化护理管理;结直肠癌;常规护理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发病率为16.14/100000,占恶性肿瘤的8.89%,手术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3]。我国结直肠癌患者多为老年群体,对疾病的认知、术前准备的完善、术后活动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等均较差[4-6]。国内外主要研究热点是对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护理的研究以及泌尿外科护理的研究,针对肿瘤的全程化护理管理的研究极少[7]。而患者术前准备完善情况的依从性、术中护理干预、术后康复指导等依从性将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愈后[8-9]。因此,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的依从性、术中治疗效果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是临床护理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程化护理管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6月本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纳入标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均需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且在1年内从未进行腹部手术;精神正常,配合该研究治疗和护理。排除标准:免疫功能障碍;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肾功能损伤;基本资料不完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患者及家属均清楚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积极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本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核通过此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健康宣教及常规准备,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术后加强患者生活指导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化护理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成立护理干预小组
小组成员主要包括主治医师、护士长以及科室其他护理人员,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多年临床护理经验,确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紧急情况的护理措施以及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并装订成册。由护士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培训及考核。
1.2.2术前沟通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向患者详细讲解医院及主治医师的基本情况,指引患者做术前的常规检查,告诉患者手术的基本操作流程,组织患者及家属观看结直肠癌的相关视频,发放护理宣传手册,使患者对结直肠癌有一定的认识,并对进行知识测评。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让患者关注医院消化科的公众微信号,在公众号中会向患者推送结直肠癌的相关资料,有助于患者及时查阅。
1.2.3术中护理
(1)手术室温度适宜。在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患者肢体暴露,可在身上覆盖保温毯或使用保温袋使患者的体温维持稳定,降低并发症的发生。(2)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多次巡视,时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
1.2.4术后护理
(1)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建议患者听一些舒缓的轻音乐,缓解其紧张的心理状态,指导患者调整呼吸,使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减轻心理压力。(2)由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汇报患者病情及护理情况,组内成员根据患者的术后状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并且在护理进程中与家属多项协作。(3)出院后,在公众号中推送结直肠癌护理的方法以及症状好转患者的心理体会,鼓励患者树立坚定的信心。每月进行一次随访,了解患者家中的身体恢复情况,并及时给予合理的护理指导。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1)使用本院自制量表对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的依从性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对手术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手术流程、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等方面。总分100分,60分以下表示不依从,60~80分表示部分依从,80分以上表示完全依从。总依从=依从+部分依从。(2)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首次进食半流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对术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进行评估。(3)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菌群失调、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直肠恶性肿瘤24例,乙状结肠恶性肿瘤3例,升结肠恶性肿瘤1例,降结肠恶性肿瘤1例,横结肠恶性肿瘤1例;年龄46~78岁,平均(61.72±9.00)岁;病程12~25d,平均(18.43±3.15)d。试验组男17例,女13例;直肠恶性肿瘤23例,乙状结肠恶性肿瘤3例,升结肠恶性肿瘤1例,降结肠恶性肿瘤2例,横结肠恶性肿瘤1例;年龄43~80岁,平均(62.80±8.31)岁;病程12~25d,平均(18.13±3.45)d。两组性别、诊断、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两组术前准备完善的依从性比较
试验组总依从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字2=4.043,P=0.044)。
2.3两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首次进食半流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住院短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字2=4.320,P=0.038)。
3讨论
全程化护理管理是将患者作为中心,护理程序为方法,对患者进行全方位、信息化、系统化的护理[10-11]。护理程序是首要步骤,在术前要组建护理团队,并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了解全程化护理理念;患者资料收集要全面,及时与患者沟通,缓解其心理压力,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评估,制定出个性化护理方案;在术前、术中、术后注意护理细节,给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12-15]。患者是整个护理进程的核心,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完全抛开了传统的仅遵循医嘱的被动护理模式,而是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充分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并及时给予心理指导,与患者家属进行多项协作,使患者感受到温暖,为其树立坚定治疗的信念[16-19]。本次研究将全程化护理管理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前准备完善的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是在术前健康宣教时,不是单纯向患者输出知识内容,而是让患者参与其中,对该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对术前检查给予详细说明,让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的病情,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缓解患者术前紧张情绪,使其更好地接受治疗。在全程化护理管理中,一方面护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感知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患者身体状况的恢复[20]。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首次进食半流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护理人员的细节护理和及时的心理干预,可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促进症状好转。另一方面,护理人员比较注重细节护理,会考虑到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室和病房的温度、饮食等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切口感染、菌群失调、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能与护理人员及时调整手术室及病房温度,使患者体温处于稳定状态,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此外,护理人员通过微信公众号向患者推送音乐、治疗体会、护理小知识等内容,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延续性护理,使其接受全方位、多样化的护理服务。综上所述,全程化护理管理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运用,可提高患者依从性,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护理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邓作梅 刘月泉 陈燕 陈艳艳 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