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护理本科生论文与社区护理学习平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调研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的需求,为完善平台建设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3-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4级(大学三年级)使用过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3次的71名全日制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用户满意度的远程学习资源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访谈,分析护理本科生对平台的使用需求及使用后评价。结果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学习平台的学习者期望总分为(4.03±0.55)分,使用平台前实际质量感知重要程度认知总分为(4.15±0.49)分,使用平台后实际质量感知总分为(4.00±0.39)分;其中仅质量感知部分操作质量维度在使用平台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互动性条目得分较低。结论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有较高的期望,但该学习平台仍有需要改善之处。平台管理者可以通过丰富平台内容形式,加强平台互动性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使用兴趣,发挥该平台在促进学生社区护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社区护理;护理本科生;互联网;学习平台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中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行“互联网+”行动,倡导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社区护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只基于课本的课堂教育,不利于学生了解我国最新的社区护理发展动态以及认识基层卫生工作。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临床思维的形成以及终身学习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意义[2]。为了拓展社区护理学的学习途径、辅助《社区护理学》教学并对社区护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2017年2月我校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正式投入使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本科生参与网络拓展学习的学习需求,评价护理教学类拓展学习平台的使用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7年3-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4级使用过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3次的全日制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完成《社区护理学》课程学习,且使用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3次的护理本科生。排除标准:不了解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内容者。本研究共纳入护理本科生71名,其中男10名(14.1%),女61名(85.9%);年龄20~23岁,平均(20.44±0.57)岁;均为高考统一招生入学,现为大学三年级的护理本科生。
1.2方法
1.2.1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的构建
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http://www.ng-cn.com)于2017年2月建成,并于2017年3-5月伴随《社区护理学》课程的开展投入使用。学习平台中的网络讯息由具有10年《社区护理学》教学经验的教师提供及筛选,由1名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网络管理员协助教师参与网络数据统计、相关资料的上传等辅助工作。学习平台分为“知学”、“纵横”、“视界”、“多巴胺”、“回声”、“关爱”、“任意门”、“声音”8个版块。其中“知学”作为与《社区护理学》教学密切配合的板块,主要包括章节的学习提纲、练习题、思维导图和课程相关拓展知识。“纵横”板块纵向收集社区护理学的发展历史、重要研究机构等,横向比较国内外社区护理学的发展现状,如《世界社区护理发展史》。“视界”板块则多为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等关于社区护理的最新资讯,如家庭医生签约、“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讨等。“多巴胺”模块,是教师推荐社区护理相关书目、网络课程、临床技能、经验分享的专区。在这一区域中,学生可以对以往课本中学过的课程及知识点进行指向性的复习和学习。“回声”板块提供了网站用户满意度反馈平台。“关爱”板块中的内容则是以教材为指导,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小知识,既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又体现平台的人文关怀。“任意门”板块是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及学生反馈的学习需要,提供视频、音频、动画、文本文件、图片等资料,供学生下载使用。管理员在“声音”板块定期提出讨论话题,师生可以就社区护理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互动讨论。
1.2.2学习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开始学习新章节前,学生可借助“知学”板块中的学习提纲进行预习;在课后,学生完成平台上相关练习题。教师在讲授新章节前利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回顾本章节内容并讲解练习题。教师在课上也会根据教学需求播放学习平台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并告知学生视频链接位置,便于学生课下自行反复观看。学生在课后也可以利用学习平台了解社区护理最新权威资讯。采用教师课上推荐,学生课后自由选择在平台上查阅学习的形式。
1.2.3效果评价
(1)问卷调查法:采用庄辛鑫[3]编制的基于用户满意度的网络学习资源调查问卷评估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的应用效果。该问卷包括学习者期望和质量感知两部分,其中学习者期望部分包括个性化期望、可靠性期望和总体期望3个维度;质量感知分量表包含内容质量、形式质量、操作质量和技术质量4个维度(共18个条目);该问卷可用于调查学习者在使用网络资源前对其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以及在使用网络资源后对其的实际感受。该问卷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其中将重要性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无所谓”,依次计为5~1分,得分越高,表示学生认为学习平台的该条目越重要;将实际感受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依次计为5~1分,得分越高,表示学生对学习平台的满意度越高。该工具用于调查学习者对于网络平台的期望、使用前对各条目重要程度的认知期望和使用后的实际满意度。本研究中问卷的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12。(2)访谈法:研究者于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结束后,在填写调查问卷的学生中,采用目的抽样,选择男生2名,女生8名,共10名同学进行访谈,以期深入了解学生使用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后的感受,为平台的改进提出宝贵建议。
1.3资料收集方法
由一名经过培训的2015级学生作为调查员,于课程结束2周时对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上半年完成《社区护理学》课程学习,且使用平台≥3次的2014级护理本科生进行集中问卷调查。经过询问该年级学生均使用平台≥3次。发放问卷前调查员说明问卷调查的目的、填写问卷的具体要求,问卷当场回收,共回收问卷71份,剔除填涂不完整的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7.18%。1.4统计学处理采用双人录入法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形成数据库,核对无误后,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珚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并进行描述性分析,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习者期望得分情况
学习者期望总分为(4.03±0.55)分,其中个性化期望维度均分为(4.01±0.64)分,可靠性期望维度均分为(4.08±0.67)分,资源整体期望维度均分为(4.00±0.60)分,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的兴趣很高。
2.2质量感知得分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仅操作质量维度护理本科生使用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前的重要性认知和使用平台后实际感受感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后实际感受中,形式质量(多样性、合理性、识别程度)得分较低,技术质量(安全性、稳定性、兼容性)得分较高。
3讨论
3.1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有较高的兴趣
本次调查发现,护理本科生对学习平台有较高的期望。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传统课堂越来越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学生对互联网很熟悉,对接受新鲜事物态度积极[4]。学习平台的交互作用使学生参与其中,改变了传统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种新颖的方式,增添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充满期待。
3.2护理本科生对平台内容质量满意度较高,但针对性方面有待改善
用户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信息量越丰富,对学习过程的满意度也越高[5]。学生对内容质量满意度较高,说明学习平台内容丰富等方面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社区拓展学习平台是一个以学生自主学习社区护理拓展知识为中心的平台。平台将学习变成学习者的主动行为,让其自主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感兴趣的内容。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学生反映喜欢通过学习提纲、思维导图梳理教材知识,平台内容丰富,既可以了解专业资讯又可以学习对自己及家人起到积极教育作用的小常识,但针对性稍差,有的板块中资料分类不够清晰。比如可以在“关爱”板块的资料标题中写出所属方向,并且尽量涵盖儿童、妇女、中老年人、慢性病等方面,为同学们提供更清晰、更全面的资料。通过访谈可以得知学生更喜欢有针对性的内容,这也印证了评价工具得出的针对性均值偏低。学生更喜欢阅读与自身或生活相关的内容,同时也对资料内容之间的均衡、资料的丰富性、资料的分类整理有一定的要求,平台可以针对这些方面进行改善。
3.3护理本科生对平台形式质量满意度较高,但多样性有待加强
构建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学习平台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6]。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中资源表现形式仍以文本为主,辅以思维导图、视频、图片。学生希望学习平台可以增添更多动画、音频等形式。这与高立雅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时,护理专业学生更加倾向于演示式的方式,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做,加深理解和记忆。但学生普遍提到对思维导图很感兴趣。通过网站点击率也可发现思维导图的浏览量很高。思维导图是一种使用节点(信息段)表示信息的可视空间方法[7],将一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高度组织性的树枝状图表,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记忆的效果,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习提纲、练习题和思维导图辅助学习的方式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学生表示可以扎实地掌握本章节的知识,记忆重点知识。关于平台的合理性和识别程度方面,学生表示,学习平台的界面设计友好,板块分类清晰,界面以蓝白为主,简洁大方,清晰美观,文章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用不同颜色标记,提高了阅读的便利性。印证了王宁[8]等的研究结果,友好的界面设计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4护理本科生对平台技术质量满意度最高
本研究发现,护理本科生对拓展学习平台技术质量使用前重要程度的认知和使用后实际感受的满意度得分均最高。说明学生对资源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能否正常下载、阅读,以及是否能在不同网络环境下正常使用的问题很关心。如今网络发展迅速,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熟练,要求也越来越高。使用移动设备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入学习平台浏览资料[9],是平台受学生欢迎的一个原因。学习平台兼容性好,运行稳定,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可以继续发展。
3.5护理本科生对平台操作质量满意度尚可,互动性亟需加强
调研发现平台的操作质量总体满意度尚可,但与内容质量、形式质量、技术质量3个维度相比稍差。进一步数据分析后发现学习平台易用性、便利性方面满意度较高、及时性方面较前两者相比稍低。互动性方面满意度最低,且使用后满意度与使用前重要程度认知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需要深入探讨。Ingraham等[10]研究显示,让学生感到教师支持和关怀的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参与度有积极作用。苗梅静等[11]的研究表明师生及时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多思考、多质疑,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建设初期设想利用“声音”模块作为专门的网络交流讨论区,截至发放调查问卷阶段,平台提出三个话题供师生讨论,其中“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现了健康促进规划设计的哪些原则”有2条互动,浏览量60次;“你如何看待基层卫生机构中有偿服务的家庭医生签约包”有17条互动,浏览量125次。通过与学生访谈,分析互动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有:(1)目前大学生的探究精神并不尽如人意。部分大学生习惯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主动探究知识的动力不足[12]。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知识,独立思考能力欠缺,批判性思维不强,很难形成个人的独特见解。(2)学生对话题本身兴趣不高,话题参与人数少。根据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当少有人甚至没有人对发帖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他人的实际反应与发帖子人的预期结果不一致时,会使发帖人感到失望,加之问题枯燥乏味,常影响学生讨论热情[13]。例如: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现了健康促进规划设计的那些原则”和“你如何看待基层卫生机构中有偿服务的家庭医生签约包”这两个问题中,后者的讨论明显多于前者。学生表示规划纲要内容冗长,更喜欢讨论一些轻松、贴近生活的话题。说明学生可能更关心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对于颁布的规划纲要等文件内容兴趣不高。(3)学业负担重,课程钻研度不够。在学习《社区护理学》的同时,学生还在进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学科的学习,课程容量大、学习负担重,有限的学习精力与繁重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对课程钻研不够。《社区护理学》作为一门考查课,学生的投入较少,也可能导致参与讨论热情不高。因此,社区护理学习类平台在提高师生互动性方面,可以进行如下改善:(1)将知识、兴趣与学习策略等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基本心理需求,以促进学生自我调节的内化,切实掌握学生学习策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变化过程,有效预测学生所处的兴趣发展阶段,引导学生重视并参与互动。(2)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尊重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教师及时给予回复,对发帖人进行支持和鼓励,让学生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感觉,实现自我效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作者:程诺 臧爽 崔志刚 朱文利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