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外科手术室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前36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06例,女性162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6.8±8.2岁,普外科手术175例,骨科手术98例,妇产科手术51例,泌尿科手术44例;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实施护理管理后的376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10例,女性166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7.2±7.1岁,普外科手术178例,骨科手术101例,妇产科手术53例,泌尿科手术4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3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结果
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后感染率为2.39%(9例/376例),明显低于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前的感染率9.52%(35例/3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发生外科手术室感染的高危因素
(1)术前洗手不彻底:操作者指尖和前臂消毒不彻底,术中一旦划破手套,手上的细菌就会对手术术野造成直接污染,从而感染切口。
(2)器械物品消毒不认真:患者的血液、粘液及脓液等脏物沾染在用过的医疗器械上,如果消毒、清洗不彻底就会发生医院感染。手术所需的一次性物品由于包装破损或过期也会引发感染。
(3)医护人员流动管理不严格:病原菌及带菌微粒通过空气中的尘埃和飞沫降落到器械、敷料及切口处造成感染,人员流动可以增加手术室空气的细菌数量增大感染几率。
(4)患者自身的因素:患者年龄过大或存在基础性疾病等因素造成其免疫力低,均可加大手术的感染率。
3.2护理管理措施
(1)加强控制感染意识:建立健全外科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分管业务的副院长、护士长、手术室成员组成,定期或不定期实施检查,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定期进行感染防控知识学习,强化手术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达到降低手术室感染率的目的。
(2)严格洗手制度:采用高效碘伏原液刷手法进行术前洗手,不短于5min,双手均高于肘部,无菌擦手巾擦干或自然晾干后手及前臂处用消毒液3-5ml涂擦,1min后方可穿无菌手术衣,戴灭菌手套;使用清洁剂或肥皂进行普通洗手,指缝、掌心、手指关节、手背、指腹拇指、指尖及腕部认真揉搓,不少于15s后流水冲洗干净。与严重污染源接触时,首先使用消毒剂洗手并浸泡3min以上后用一次性无菌纸巾沾干双手;对手术室工作人员定期监测手指带菌数,应不超过5cuf/cm2。
(3)加强器械消毒:成功灭菌消毒的关键是加强手术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和一次性物品的管理;术后医疗器械要用加酶清洁剂认真清洁,被感染的特殊医疗器械要浸泡在含氯消毒药水后再清洗,最后进行高压灭菌;一次性使用物品使用前认真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在有效期内,绝对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
(4)空气质量监控:通风设备齐全,每日应定时通气,窗户密封性好;每天和术后要及时消毒,紫外线空气消毒2h/d,连台手术中间要开放0.5-1小时;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清洁;空气培养每月1次,细菌数小于200cfu/m3;为减少不必要的物品移动,应将物品摆放整齐,绝对禁止在手术间整理包布,人员流动现象尽量减少。
(5)其他:加强静脉置管、尿道插管、气管插管等各种管路的管理,专人负责,及时纠正错误;为降低患者在等候手术的期间内发生交叉感染及院内致病菌定植,应嘱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外科手术室的手术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等特点,手术在安排上要合理,术中应依照患者的血清情况及切口的污染程度安排患者检查,感染性手术应在每日最后进行;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均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各种医疗废物要严格按照规定分类、存放、包装并处理。本研究通过对外科手术室感染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后,感染率由实施前的9.52%下降至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外科手术室实施护理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
4结语
总之,在外科手术室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明显的降低感染率,为患者在外科手术室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作者:鞠萍 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本钢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