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的应用

摘要:在当代信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医护人员着重考虑的问题为怎样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如何通过护理服务优化医患关系。将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引入护理服务工作中,不仅可以使护理服务效率得到提升,还可以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因此,本文对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后续护理服务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护理服务;应用分析

在我国网络技术的稳步提升的背景下,信息化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其自身的特性,各地医院对其进行广泛应用,逐渐形成一种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并贯彻落实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在医院的各部门对其进行应用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由于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具有系统化与高效性,所以,备受相关医护人员的关注。因此,本文对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一、信息化管理与护理管理

由于信息化是一种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所以将其称之为信息化生产力,信息化的功能较多,例如,处理信息、传递信息、获取信息以及信息再利用等。信息化的主要管理作用是对各行业现代化信息的促进,以达到现代化管理的目的,其主要融合新型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并对传统管理方式、组织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流程进行转变,对其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进而使自身的工作效益与效率得到提升。而护理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国民的身体健康,造福全人类,并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人文活动以及相关护理者的能力。由于便捷性是信息化独有的特征,因此,信息化遍及在各行各业中,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医院,通过现代化的方法对护理管理工作进行完善,进而实现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性与效率,进而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效用。

二、信息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应用背景

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多、任务繁重、管理难度高等是当代护理工作的主要特点。由于传统护理管理在工作中缺乏对业务员的监督,无法快速传递信息,不具备一定的管理规范性,在当展的背景下,传统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护理管理的要求。为确保护理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应针对相关管理人员,提出具有规范性的要求,使其在工作当中可规范自身的工作态度,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并做好及时反馈工作,从而达到对开展的护理工作进行规范的目的。伴随我国网络技术的逐渐强大,信息管理模式随之出现,其使用成本也随之降低,该模式的出现备受医院行业的关注,因此,CT、MRI、DR等数字化医疗设备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在医院中经常会见到电子病例系统、医院管理系统、挂号收费系统以及计算机医嘱录入系统等。因此,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整理新技术提供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相关护理人员已成为必要[1]。

(二)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1.门诊管理系统

急诊部门是所有部门中人流最大的,如果不对现场加以管理,将无法维持现场秩序,进而产生诸多隐患。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降低人员的使用率,还可以对分诊工作进行有效改善。患者通过网络可实现预约挂号,大幅度节省了患者的候诊时间。当患者挂号完毕后,计算机会进行自动叫号,有效避免了秩序紊乱情况的发生,从而大幅度增强了急诊部门分诊管理的工作效率。当患者在挂号后发生一系列的突发情况,可通过分诊护士站进行解决,进而在提升医疗安全性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就诊的满意度。与此同时,在急诊患者医疗卡、检查申请单、化验样品以及药品发放中应用射频与条码识别技术,不仅可以使整个护理流程时间得到有效降低,还可以对有关病人的医疗信息进行完善,从而有效提升医院护理工作的整理质量。

2.病房护士站信息化管理系统

(1)患者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当患者入院手续办理完毕后,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区以及病床的使用情况等都会通过护士站系统显示出来,相关护理人员可通过系统提供的内容开展准备工作,有利于为患者安排病房与床位。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根据医嘱安排对患者住院期间花费的提供账单明细,待患者确认核对后进行费用的扣除,账单明细可通过该便捷的费用管理手段显示出来,并大幅度降低了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的时间。

(2)患者医嘱管理系统

当医生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录入患者的医嘱信息后,护士电脑终端会显示出来,相关护理人员在进一步确认后即可执行操作,使医嘱处理效率得到了提升,并在可对医嘱的过程中调整顺序。医嘱核对流程极为简便,可对单项医嘱或单个病人信息进行逐一核对,而在信息系统中会对核对的人员与时间进行记录。如果患者转科治疗,信息管理系统会将转科治疗病人的医嘱进行转移,转移病人的基本所有数据信息,从而实现病区信息数据较强转移性的目的。

(3)患者基本护理信息管理系统

在系统中录入患者的相关治疗诊治信息,病区可根据系统中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在临床期间发生变化,医生可在系统中录入临时医嘱与长期医嘱,并传输至护士站系统中,护士经过反复核对后依据医嘱的种类、发展、功能性等特性开展整理工作。护理人员在依据医嘱开展护理工作后,可将相关信息反馈在系统中,医生可根据系统中的信息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于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工作。由此可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护士站,可有效降低护士工作量以及增强对患者的管理力度,进而使护士站的工作管理效率得到提升。

3.科室护理工作评价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护士长夜查房评分表、供应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表、急诊科工作质量考核评分表、急救物品管理质量检查表、导管室管理质量检查表、病例质量检查评分表、门诊部工作质量考核评分表、病区管理质量检查表、以及护理质量检查表、二级护理质量检查表、三级护理质量检查表、特技护理质量检查表等都包括在科室护理工作评价中[2]。护理部依据实际情况创建各项护理质量检查表的内容与分值,并由病区进行详细填写,最后将填写好的数据上传到数据库中,从而实现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对获得数据的一系列整理工作。护理部通过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对各科室护士的工作量以及人均负荷进行了解,护理管理者可通过系统中的信息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防止护理管理者出现决策失误,进而合理有效的发挥护理管理者自身的效用。与此同时,相关护理人员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反馈可及时获取各病区的护理工作情况,进而使自身的工作效率与护理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排班系统不仅可以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还可以最大限度满足相关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需求。与此同时,为保障排班的公平性,应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休息时间,从而提升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

4.护士档案与绩效考核管理系统

系统主要通过业务考评系统、科研论文系统、档案系统以及教学系统组成。实现护士工作的审核与记录是实施业务考评工作的主要目的,相关护理管理人员可通过考评系统对护理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详细记录护理人员的发展过程是实施档案系统的工作目的,其具有查询、增加、删除等基本统计功能,有利于护理管理人员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实时情况进行了解[3]。护理满意度模块的增加,可有效输入护理质量满意度与护理服务的调查数据,并通过Word、Excel等文档生成对比数据与柱状图,并显示出来。相关护理人员可凭借业务考评系统对护士的理论知识考核、业务技能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查询,业务考评系统会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与排序,护理管理人员可通过反馈的数据信息对护士进行评优。而教学系统的主要工作目的是实时记录护理人员带实习生的具体情况,例如,科室获取的成果以及具体培训情况,进而可有效开展护理人员的综合评价工作。

5.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建立

开展医院信息化的任务是实现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建立,同时也是医院信息化系统中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从当前情况来看,该部分实施难度相对较大。相关护理人员要想进入护理工作站,只能可凭借相应的账号与密码才可以进入。可实现对医嘱信息的实时查看,进一步提升护理安全水平的同时,合理使用护理资源,进而提升护理工作效率。通过信息系统值班医生可快速获得患者的最新情况,加强了病情处理的便捷性,从而使医疗安全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信息管理有待规范,标准化程度低

从当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部分信息化管理系统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时,各医院主要依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建立的,因此,信息系统仍无法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交换能力。标准化是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条件,其决定着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稳定性随着标准化的提升而增强,实现在提升系统生命周期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的开发周期与研发成本。因此,在对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时,应建立健全护理学科信息管理指标体系,确保护理管理具备专业性、标准性、信息分类以及流程化等特征[4]。

(二)基层护士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目前仍存在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网络知识的问题,导致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效用。因此,应着力于护理人员的知识与能力的培训工作,并通过“一带多”的方法普及相关知识,进而使相关护理人员操作信息系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四、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规范化与展望

建立规范化护理管理制度是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先决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在开展信息化管理系统工作前,应先做好相应的调研工作,同时以获取的数据为依据,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体系,融合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护理管理考核标准、理论考评制度以及护理人员技术规范等规章制度,并将其归纳到管理体系中。与此同时,将护理管理人员、护士长以及部门骨干组成一个护理管理领导小组,进而有效实现对考评工作的监督目的[5]。在运行管理规范时,应对信息化系统进行不断完善,常与软件开发者沟通,通过专业的眼光及时发现系统运行时存在的问题,并对系统进行及时改进。要想充分展现信息化系统自身的效用,应对护理部人员举办相应的培训活动,确保相关护理人员了解网络系统中的主要知识内容以及常用软件的使用操作方法,以有效提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中的地位。护士通过系统资源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降低自身的工作量,进而可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另外,护士通过系统资源可有效提升护患关系,从而使护理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出来。

五、结束语

由上述可知,因互联网技术具有高效性与准确性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尤其在医院中,其不仅可以规范工作,提升工作准确度,还可以有效降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查漏补缺是本文探究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工作中应用的主要目的,通过加强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宗芳.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18):48-49.

[2]张悦.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3,21(5):453-454.

[3]王春安.医院信息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97-98.

[4]苗泓丽.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8(10):1565-1566.

[5]金耀华,邢海云,姜璐,赵君.医院信息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山东医药,2006(8):86-87.

作者:高莹 单位:滨州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