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心理护理在急诊护理管理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急重症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急诊科护理和常规急诊科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心理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抑郁绝望、焦虑愤怒和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的发生率为39.36%,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护理总满意率为94.68%,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急重症患者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急诊;护理管理;心理护理
急诊患者的病情一般都较危急,身体不适严重,常超出普通人的承受能力,甚至有濒死感,故容易产生惊恐心理;度过危险期后,鉴于前期病情的严重性,过度担心疾病进展,故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心理;由于缺乏疾病知识,无法预测病情发展方向,常胡乱猜想,导致过度紧张;无法接受可预知的不良结局,易产生绝望,甚至自杀心理[1]。因此,心理护理是急诊护理的必要组成部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急重症患者18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心理组,每组各94例。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进行常规入院宣教,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酌情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病情,并积极配合临床医生进行抢救工作。心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之上,接诊时态度热情,举止大方得体,加强护患沟通,仔细询问病情,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处置中平等对待患者,并针对其年龄、性别和病情等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及时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对于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患者,通过由浅入深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利用语言和成功案例安慰、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通过开放式提问为患者提供倾诉的机会,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对于外伤患者,冷静对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通过沟通交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并尽力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增强其安全感;对于自杀患者,耐心开导,鼓励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体验生活的美好,并利用安抚和倾听等非语言手段帮助患者重塑生命的希望[2-3]。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1.4评定方法
以抑郁绝望、焦虑愤怒和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用本院自主编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从态度、质量和效果等方面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以60分和80分为界,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和很满意三个等级,评分与满意度呈正比。
1.5统计学方法
收集的临床资料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负面情绪发生率和护理总满意率等计数资料均以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比较,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
常规组和心理组的94例急重症患者护理干预后,分别有88例(93.62%)和37例(39.36%)存在抑郁绝望、焦虑愤怒和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
2.2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和心理组的94例急重症患者中,分别有65例(69.15%)和89例(94.68%)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由表1可见,心理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负面情绪的发生率为39.36%,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说明心理护理有利于急重症患者的心理健康,这主要是因为接诊时的心理护理使护士给患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患者感受到护士是全心全意为自己服务的,缓解了其恐惧心理;处置中的心理护理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技术操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打消了患者对护理服务合理性的质疑,有利于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外伤和自杀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了心理干预的针对性,能够有效消除疾病引起的各种负面情绪。由表2可见,心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说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这主要是因为心理是影响患者护理体验的重要因素,心理护理能够保证急重症患者的心理健康,避免负面情绪降低护理服务质量。总之,在急诊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负面情绪,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改善其生存质量,有助于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翠芳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