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因素及处理措施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因素及处理措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因素及处理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临床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发生因素以及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科中发生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引发失血性休克的影响因素,制定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出现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者75例,生殖道裂伤患者17例,胎盘因素者13例,凝血功能障碍者15例,子宫收缩乏力所导致的的失血性休克占据的比例16%显著高于其它的各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经过治疗后,117例抢救成功,剩余3例中,2例给予经腹子宫全切术治疗,1例给予经腹子宫次切术治疗,无死亡者。结论针对妇产科出现的失血性休克的情况,科内医护人员应认真分析出血的原因,并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失血性休克情况的发生,保证患者在院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影响因素;临床处理措施

0引言

临床妇产科中的产妇在生产过后短时间的快速出血会造成人体内丢失大量的血液,使得人体中循环血量急剧下降,进而导致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心率加快、手足厥冷、烦躁不安、皮肤苍白等多种症状[1],当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后,必须尽快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进行治疗,否则会导致患者出现血压大幅度降低和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我院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因素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均在产后出现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25.3±3.8)岁,出血量为1320ml-3170ml,平均出血量为(2415.23±472.72)ml。120例患者中,91例为初产妇,29例为经产妇;经剖宫产后发生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有73例,经阴道自然分娩后发生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有47例。1.2方法。针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措施的第一步为止血,补充患者的血容量,随后进行药物治疗,纠正酸中毒等并发症,同时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使患者平卧于病床上,使用输氧管给予患者常规吸氧,吸氧过程中注意患者的保暖。同时对出血血管进行结扎,并采取压迫腹主动脉、切除子宫和局部缝合等措施进行止血[2]。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情况进行评估,如若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则要慎重的选择治疗药物。随后补充患者的血容量,这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关键环节。首先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快的控制患者的出血情况,并立刻开通患者的静脉通路,对患者实行外周静脉的穿刺、深静脉的穿刺、动脉穿刺以及切开锁骨下动脉,及时的补充患者的血容量,补充量以多于失血量为宜,以保证血液本身正常的携氧能力。在补充患者血容量的过程中,同时注意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年龄、中心静脉压、脉搏、血细胞压积等指标。药品的使用种类及药用剂量均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灵活的进行选择和调整,主张先快后慢、先盐后糖的用药原则[3],充分补充患者的循环血量以及细胞外液。若患者的血容量已经接近正常水平,但是尿量很少,这是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的选用利尿剂的种类及用量,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若患者在失血性休克的同时出现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则同时应给予心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出现心肌缺氧及新功能不全的情况,应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西地兰等洋地黄类药物进行治疗[4]若患者的血容量已经补充至正常水平,中心静脉压的指标也趋于正常,但患者的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症状仍改善不明显,此时应给予患者扩血管药物治疗,以增加患者的心排出量,减少其外周阻力[5]。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采取严格的抗感染措施,并牢牢控制患者的并发症情况。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χ—±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出血因素分析。120例患者中,子宫收缩乏力者75例,休克12例(16%);生殖道裂伤患者17例,休克2例(11.8%);胎盘因素者13例,休克1例(7.7%);凝血功能障碍者15例,休克2例(13.3%)。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所所导致的的失血性休克比例明显高于其它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120例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经过治疗后,117例(97.5%)抢救成功,剩余3例中,2例(1.67%)给予经腹子宫全切术治疗,1例(0.83%)给予经腹子宫次切术治疗,0例死亡者。

3讨论

妇产科患者长期失血会引发严重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当失血性休克发生之后,医护人员难以判断病症规律性的变化,若要准确把握疾病的发生规律,就必须加强对失血性休克病症发生因素的认识,以针对低血容量性休克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补救治疗措施[6]。对低血容性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要及时进行止血,充分补充患者的血容量,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若出现问题应及时给予治疗[7]。若患者的失血性休克情况严重,出现了严重的循环衰竭情况时,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在补血过程中不仅要输入血液,还应当补充一定量的胶体液和晶体液,以便于能够充分满足患者对液体分离的需求[8]。本次研究的120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给予了充分的止血治疗后,其中117患者抢救成功,2例患者行经腹子宫全切术治疗,1例行经腹子宫次切术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有助于降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也证明了科学的分析失血性休克的出血原因十分重要,并加以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就可以起到有效的止血作用,并有助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蒋红梅.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2):355-356.

[2]车卫红.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分析[J].医疗装备,2015,(8):86-86,87.

[3]龚文燕.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分析[J].医学信息,2014,(14):156-157.

[4]朱春梅.分析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5):171-171.

[5]赵丽岩.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2):140-141.

[6]张晓军.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因素以及临床处理措施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2):78-79.

[7]唐明芳.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原因及临床处理措施分析[J].医学信息,2014,(25):598-598.

[8]郭海燕.研究分析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0):1849-1849.

作者:兰新英 单位:河北省灵寿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