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7—11月治疗的35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选用传统方法。治疗后分别对上述两组家属满意度以及置针后不良反应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16例置针成功,1例出现轻度静脉炎,已做应急处理。对照组14例置针成功,4例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不但提升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并且减低了患儿在置针时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管道护理;儿科
静脉留置针也被称为套管针,是临床输液中采用的较好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婴幼儿头部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而且可用于长期输液的成年人[1]。静脉留置针在减轻患儿负担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从而有效避免了医疗纠纷[2]。本研究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11月我院接受管道护理的35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0~5岁,平均(2.5±0.8)岁,住院时间3~15d,平均(9.0±0.7)d,采用静脉留置针方法治疗。对照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6岁,平均(3.5±1.2)岁,住院时间2~17d,平均(9.0±1.1)d,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首先对患儿穿刺部位进行观察,确定局部是否出现干燥和红肿等问题。一旦异常情况发生,必须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并采取处理措施。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并观察输液管道内是否有堵塞现象。对于穿刺部位,可以采取局部热敷,避免静脉炎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医护人员选择血管时,尽量挑选较粗、较直的血管进行穿刺,相应的避免关节以及没有静脉瓣的血管。输液结束后,将置针拔出并轻压伤口,消毒避免出血以及细菌感染。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方式对患儿进行护理。在选择合适的血管后,还需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其中,型号为18G~24G的留置针最为常用。待选取好后,进行如下步骤。第一步:静脉留置针的固定与穿刺。在进行穿刺前,将患儿取平卧位,头部侧偏,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头部血管,消毒;然后,将留置针的肝素帽拧紧,握住留置针的针座及软座管,取下保护套;针座与静脉间保持15°~30°,用直刺的方式进针;同时观察血液的流入情况,此时软管送入静脉;抽出针芯放于锐利物品放置处;打开输液开关,反复检查输液是否流畅,接着将无菌贴膜覆盖于穿刺口,透气胶布加以固定。第二步:封管。正常情况下,儿科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正压封管,具体方法为:取3~5ml封管液,输液针将其推至管腔内,先推注2~3ml,接下来一边推注一边将输液针头拔出,此时务必注意需保留少段针头在肝素帽内。在推注和拔针头时速度放缓,封管液充满管腔。当封管液只剩下0.1~0.2ml时,将延长管用小夹子夹住,取出针头。第三步:留置时间。一般状况下留置时间为3~5d,为了避免感染等情况的出现,建议留置时间为3~4d。
1.3临床观察
(1)置针后是否出现输液不良反应。(2)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评分,满意度分为5个等级:十分满意、一般满意、满意、不满意、极其不满意。满意度计算方法: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其中≥95分为十分满意,80~94分为一般满意,60~79分为满意,40~59分为不满意,0~39分为极其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置针后不良反应
观察组16例置针成功,1例(5.9%)出现轻度静脉炎,已做应急处理。对照组14例置针成功,4例(22.2%)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静脉炎2例,热源反应1例,空气栓塞1例)。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儿科临床中,医患纠纷主要由于穿刺工作没有达到患儿及其家属的预期导致,其中最常见的是反复穿刺造成的疼痛[4]。患儿血管细小,并且在输液时配合程度不高,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一次穿刺失败率很高,进而对患儿细小的血管造成损伤。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临床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输液方式[5]。静脉留置针的输液方式可以有效对血管进行保护,降低静脉炎的发病率,在减轻患儿痛苦的同时,使护士的工作量也大大减少。本研究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将静脉留置针和普通护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对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条件(从血管的选择到留置针的选取,及留置针的固定、穿刺、时间控制等)进行探讨,从而使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更加科学。在儿科护理中,有两种使用静脉留置针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其一是采用静脉留置针容易出现回血现象。主要的原因是患儿在输液后会有大量的运动,导致针头脱落或者松动;或者是由于医护人员不太熟练,由于手法问题造成回血。这需要医护人员和患儿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把握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其二是静脉留置针周围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肿胀是正常现象,主要是由于静脉短时间不能吸收注射液造成,1h内自行消退;极少数情况是有炎症造成的肿胀,这时,需要对患儿仔细检查,避免更严重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不但提升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并且减低了患儿在置针时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邓汝男.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2):292-294.
[2]王巧.基于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6(16):52-53.
[3]赵妍萍,张淑英,齐娟.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264.
[4]邹雪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健康之路,2016(2):183-184.
[5]盛敬伊,史囯晶,苏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197-198.
作者:张海玲 单位: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