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行为风险管理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儿科护理行为风险管理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儿科护理行为风险管理分析

一、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2013年4月-2014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患儿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为5个月-9岁,平均年龄为(4.1+0.3)岁;观察组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为7个月-10岁,平均年龄为(4.4+0.5)岁。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实施组间对比研究。

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常规健康宣教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风险管理,其内容包括:

(1)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地为其介绍医院环境和各项规章制度,以帮助患儿及家属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在为患儿使用特殊药物之前,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需要及时地告知家属,并在患儿用药的过程中加强对其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时地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2)营造安全的治疗环境。

要注意为患儿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病房内要避免放置各种危险物品,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需要加强巡护工作,以便于及时地发现并处理各种护理不良事件;而针对年龄较大的患儿,需要及时地借助于奖惩结合的方式,嘱咐患儿避免私自活动,并告知其远离危险品。

(3)加强文书记录质控工作。

由于文书记录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书面文件,是治疗的依据,也是处理各种护患纠纷的凭证,所以,要完善护理文书管理制度,全面地做好质控工作;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文书书写的正确方法,引导其全面地认识到文书记录的价值。

(4)提高护理操作水平。

在临床上,常规护理工作主要是包括输液护理、生活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等内容,所以,要尽量地应用护理操作路径,定期组织护理人员深入地学习护理基础知识,并为其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外出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以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的护理操作能力。

(5)建立护理质量监督小组。

建立专业的护理行为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主要是负责调节护患纠纷,观察并记录护理行为等,同时需要负责调节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要注意及时地纠正护理人员的错误操作,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不良事件(主要是跌伤、走失、烫伤、药物不良反应等)的发生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和满意度。使用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的满意度。

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这个没有做可以写上去吗?)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和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如表1所示。

三、讨论

在各个医院中,儿科容易出现护理纠纷,并且其护士自主离职率也显著较高,其原因就在于,儿科护理风险较大,所以相应的职业压力也较大。在儿科的日常护理中,相关的护理风险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患儿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其病情往往会出现多种变化,容易出现疗效不佳的现象,会显著延长患儿的就诊时间,所以对护理技术的要求较高,这就增加了护理风险。其次,由于患儿的主诉能力较差,并且其日常行为容易出现跳脱现象,因此护理中患儿的行为预知性也普遍较差,再加上患儿的好奇心较强,且其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较差,所以容易出现走失、坠跌等护理不良事件。此外,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所以容易导致各种护理差错,常见的此类包括针刺伤等,也会增加护患纠纷。再次,在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家属往往会过度担心治疗的效果,所以会苛求护理质量,这就会对护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干扰,也会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造成负面影响,会明显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最后,如果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较低,或者其心理抗压能力较差,便会难以有效地处理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也往往难以与家属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这均会导致护患纠纷的产生。本研究中,观察组应用风险管理,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和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这表明,在儿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陈雪娣 陈小燕 昌欢迎 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综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