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亲情快乐儿科护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对2014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300例1~6岁的患儿进行了亲情快乐护理,所有患儿中女孩165例,男孩135例;1~3岁138例,3~5岁的162例。
1.2方法
(1)配合患儿的年龄特征,我们把儿科病房过道还有窗帘以及宣传栏等处粘贴上富有想象、童话情节的故事画报,患儿所住的房间要布置的特别温馨而且家常化。并设有游戏角及游戏机,根据社会的风行及时的更换新的画报。儿童乐园式的诊疗氛围降低患儿紧张和恐惧心理,从而对患儿的病情缓和起到了有效的促进功能,直接促进患儿的疾病可以更好地康复。(2)所有护理人员要特别注重着装,不要跟其他的临床科室一样,患儿会有畏惧感发生,可以适当的给自己的护理服装做一些修饰,比如胸牌做的可以卡通一些,同时做好微笑温馨服务,此类行为可以降低患儿紧张焦虑感觉,放松的配合护士做好护理工作。(3)跟患儿沟通要尽量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让患儿和护理人员沟通融洽,可有助于进一步的护理工作。(4)思维注意跟患儿保持一致,用儿童的思维去想患儿遇见的问题,可以更容易接近患儿。(5)护理工作人员要及时跟病房内所有患儿进行互动,鼓励他们打针的勇气,并结合儿童自身特点进行诱导性的奖励,以促进一个和谐的健康的病房气氛。
1.3患儿康复评定标准
对比入院前状态,结合管床医生的诊断,到患儿出院时为一个病例完整统计,进行结果统计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我们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全范围的大力开展优质亲情快乐护理,伴随我们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实施,经过分析统计。28例患儿在我院儿科诊治、住院护理的过程中出现了恐惧、慌张、不予配合、哭闹、躲避等现象,其余272例患儿在开始时表现出的焦虑、恐惧随着实施亲情快乐护理后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对比入院前和既往的患儿状态研究报告,亲情快乐护理取得了很优秀的疗效,住院时间对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3讨论
通过对患儿亲情快乐护理的开展,同时在病房营造家的温馨和感觉,有效的降低了患儿在就医过程中的不快乐情绪,使其最大限度达到满意状态,为顺利达到恢复身体健康并健全心智的成长起到了辅助作用。通过新的护理方案我们明显看到患儿疾病康复疗程较以往常规护理缩短许多,并合理的降低了临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由于选用奖励、赏识、快乐亲情的护理方法及心理暗示的交流,我们让住院患儿的心理因素对各类疾病的愈后起到了积极效应。在此次临床统计分析中的患儿,其表情和动作反应以积极、好奇情绪为主。患儿治疗的默契程度和依从性大大提升,为疾病的顺利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与患儿成为良好的朋友关系,为以后再次来我院治疗奠定了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基础,同时也赢得了家长的口碑。本次研究通过对患儿入院,出院以及致痛性操作(包括创伤性操作、换药等)前后出现心理、生理状态、面部表情及动作变化,以及情绪依赖性等心理反应指标或者治疗依从性的前后变化来参考评价患儿焦虑程度的改变。其中28例患儿对环境的改变及致痛性操作仍有恐惧、反抗对医生诊疗不配合情况发生。其余272例在住院期间通过亲情快乐护理后表现与日常生活中无多大变化,在生理、语言、动作表达,思维等心理反应指标及治疗依从性上没有不愉悦的感官表达,少数患儿在住院开始时有不愉快、抵制情绪,经反复耐心的亲情快乐护理、亲昵抚慰后缓解,并且表现出可以积极配合医生诊疗的情绪并有愉悦感。
4结语
总之,我院儿科护理人员开展的亲情快乐护理受到家属、家庭、医院、社会的好评。并且也行之有效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知道儿童亲情快乐护理方案是符合儿科患者生理、心理状态的一种新的护理思路。由于疾病造成的身体痛苦可以通过情绪的快乐让患儿免疫功能提升,对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加速疾病的康复起了很好的保障作用。生病住院的患儿,情绪低落,不仅仅需要针对疾病的治疗,治病的同时得到家人的宠爱,渗透于童年的快乐,护理人员在为患儿提供优质医疗照顾的同时创造了快乐的情绪,让患儿面对困难的时候可以用积极态度以及坚强的毅力去克服。
作者:付长清 单位:黑龙江省宁安市石岩镇中心卫生院